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苏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1-08 16:40:18 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260次

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2012年1月8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市围绕“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积极应对挑战、主动破解难题,着力发挥产业优势、文化优势、环境优势,突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城乡统筹等重点工作,坚定不移地调结构、抓升级、惠民生、促和谐,全年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综合经济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预计达到10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增长13.3%、11.5%、26.5%、30.0%和118.5%。

切实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优先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0.2%。

农林牧渔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进规模经营,提升发展水平。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产量115.0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34.9万吨,秋粮产量80.1万吨。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5.97千公顷,累计达到141.68千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6.9千公顷。建成千亩以上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78个,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23个。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以上。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89只,累计达到1601只。

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280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159公里,加高加固圩堤418公里,增砌护岸129公里。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5%。

城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54家,累计达到3397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95%。农村村均集体收入50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全市88%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8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3%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331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1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4883亿元,增长19.2%;外资工业产值19124亿元,增长17.9%。重工业产值20802亿元,轻工业产值7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15.6%。

优势产业稳定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实现产值1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3%。

重点企业发展良好。全市百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制造业地标型企业7家,累计达到21家。

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1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8.1%。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加速新型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全市新兴产业特色基地达到17个。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加,经营难度加大,经济效益稳中有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利税总额1830亿元,下降3.0%,其中利润总额1320亿元,下降6.0%;产品销售率达到98.8%;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建筑业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32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61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22%。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运输邮电业

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提升交通运输效能。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16.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68.1亿元,港口建设投资26.0亿元。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30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全市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6.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74.6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3.8%;完成货运量1.56亿吨,货物周转量14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21.1%。现代物流快速发展。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3.8亿吨,比上年增长15.6%;集装箱运量45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3.5%。

私家汽车保有量继续增加。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223.46万辆,其中汽车150.6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20.5%。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119.87万辆,比上年增长22.4%。

邮电通信平稳发展。全市邮政系统发送函件2.97亿件、特快专递1492万件、报刊3.2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40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16万户。

国内贸易

结合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贸网络进一步健全,特色商贸区和商贸聚集区加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批发零售业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住宿餐饮业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18.6%;金银珠宝类增长28.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2%;日用品类增长19.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5.2%;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6.9%;通讯器材类增长18.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8%。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22.56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41亿元。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50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90个,实现成交额3466亿元,增长1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

全市金融机构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加大金融管理与服务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000亿元和1270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700亿元和1930亿元。其中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5200亿元和1180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603亿元和1660亿元。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4600亿元,中长期贷款6800亿元。

证券交易市场总体较冷。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60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17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1400亿元,比上年减少23%。全年股票、权证、基金成交金额14600亿元,比上年减少18%。

保险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全市新增保险机构7家,年末保险机构共63家。全年保费收入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财产险收入88亿元,增长23%;人身险收入117亿元,增长11%。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住房供应结构得到优化。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22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10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1%;商品房施工面积82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竣工面积126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5%。商品房销售面积1160万平方米,下降23.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40万平方米,下降20.5%。

旅游业

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通过整合城乡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类型,完善旅游综合功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接待境外游客2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212万人次,增长13%;港澳台同胞84万人次,增长8%。旅游外汇收入14.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全市景区接待游客10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饭店150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73家。年末5A级景区点3家(包括5个景点),4A级景区点26家。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圆满举办中国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在全国50个大中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苏州首次名列榜首。

创新转型

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金融创新成效显着。苏州产权交易中心和市信用再担保公司挂牌开业。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8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0家,累计募集资金572亿元。发行企业债券89亿元。全市股权创业投资快速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多元资本、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发展模式。全市累计备案创投企业88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500亿元。全市新设22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达到72家,年末贷款余额281亿元。全社会新增融资规模超过3500亿元。

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积极探索建立苏州自由贸易功能园区,重点推动建立海峡两岸贸易特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7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0个。

全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倒逼机制,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壮大服务业发展规模,深入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人才支撑和品牌提升六大服务业发展战略。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60个,新增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466家,累计达到738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6%。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质态不断提升,民营资本开始投向新兴产业。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3.7万家,年末实有20.86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332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7510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6万户,年末实有38.46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62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220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91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实现工业总产值8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8%。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8%。

开放型经济

受国际经济复杂环境影响,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增速有所回落。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其中出口167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9.1%。外贸方式加快转变。全市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3.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积极推动花桥国际商务区、吴中生物医药研发与测试中心创建服务贸易集聚区,加快形成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带。

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29.3亿美元,增长25.9%,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2.9%,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实际利用外资33.5亿美元。新增外资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总部机构45个。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1家落户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3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离岸接包执行额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9%。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25个,中方境外投资额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48%。民营企业境外投资5.24亿美元,占境外投资的74.8%。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9.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6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33.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加强产业投资引导,狠抓重大投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注重民生项目投入,投资在高平台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2亿元,增长24.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亿元,比上年下降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7.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850亿元,增长11%;三资企业投资1010亿元,增长24.3%。

增量投资结构趋于优化。全市新兴产业投资861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5.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8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8.1%。公共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卫生、社会福利业等民生改善类投资增幅保持在30%以上。重大投资项目有力推进。5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和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完成投资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78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6%,竣工面积460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全市新增固定资产375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30亿元。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及配套场站建成投运。苏州火车站北广场按期完工。高铁快速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展良好。轨道交通1号线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干将路综合整治基本完成。苏州港新增2个万吨级码头泊位。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运110千伏及以上线路806公里。新增人防设施75万平方米。

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一核四城”的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在抓好虎丘周边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造规划、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南环片区危旧房解危重建改造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沿独墅湖地区、虎丘周边地区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国际招标和设计工作。有序推进滨湖新城、高铁新城和中环快速路的规划编制工作。市区新增绿地505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93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6547公顷。

公用事业

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市区新辟公交线路12条,新增国III排放标准公交车700辆,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52辆。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营运车辆达到3663辆,营运线路265条,线路总长达到5935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5.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4003辆。城乡客运一体化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31条。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市区新建、改建30座公共卫生间,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7座,完成88座公共卫生间大修整新,全面开展217座垃圾收集亭优化提升。全市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5座,新敷设污水管网885.9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含扩建)9.75万吨。

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6.5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3万吨,人工煤气供气总量6500万立方米,家庭燃气普及率100%。全社会用电量113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工业用电94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2.5。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太湖流域2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5.7%。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太湖、阳澄湖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为78%和72%,其他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1%。空气质量改善,市区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4天。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新增5个全国环境优美镇,累计达55个;新增6个国家级生态村,累计达10个;新增19个省级生态村,累计达501个。

节能减排有效推进。全市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53个,关闭化工企业125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完成214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0家。

科技事业

全市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推进力度。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5%。财政科技投入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5%。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放“科贷通”专项贷款21.7亿元。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811个,累计达7664个。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0家,累计1347家。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69家,累计785家。全市77%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市建成了一批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年末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达到50个,其中国家级服务平台17个。科技载体加快推进。中科院纳米所二期、中科院医工所二期、苏州国科数据中心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家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00025件和6701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9.5%和45.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人才建设

全市积极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大创新型人才、紧缺性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2.6万人,引进留学回国人员1165人。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近160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6000人,高层次人才突破9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6万人。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人,累计50人,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新增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67人,累计205人;新增入选市“姑苏计划”人才94人,累计229人。

教育事业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46所,在校学生101.55万人,毕业生24.4万人,教职工总数7.7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63万人。在苏高等院校20所,二级学院3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87万人,毕业生5.52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29万人,毕业生1.25万人。深化入学制度改革,热点高中学校指标生分配比例持续提高,择校比例持续下降,超过70%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27年。加大教育惠民力度,市区义务教育阶段20多万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车。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34个。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落成启用。着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达标率分别超过90%和9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增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末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文艺作品精彩纷呈。滑稽戏《顾家姆妈》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和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一名。评弹《雷雨》、舞剧《桃花坞》入选2010-2011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苏州木渎春秋城址项目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有线数字电视高清、双向升级有序实施。我市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精心策划开展第六届苏州阅读节。开展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3万场次,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3200万人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

全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医药卫生惠民实事工程,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8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12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4.9%。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59万人,参合率达99.87%,年人均筹资标准达500元。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市区和5个县级市以及21个乡镇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复审,新增2个省级卫生镇和20个省级卫生村。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体育事业

全面深入实施体育现代化,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竞技体育成果丰硕。苏州籍运动员以备战入选为重点,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4人5项次获得世界冠军,全市世界冠军增至19人。苏州运动员已有5人获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新建市级全民健身工程(点)174个。体育彩票销售稳步增加,实现总销量达31.8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社会文明建设

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1人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已有4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5个单位、村镇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苏州市、张家港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人口与就业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全市户籍人口出生5.71万人,出生率为8.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2.3万人,比上年增加4.64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45.2万人,比上年增加2.72万人。

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就业总体形势保持平稳。全市新增就业17.3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5万个。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72%。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全年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38.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5.8万人。

社会保障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5万人、434万人、318万人、321万人和279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率均保持在99%以上。全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9.9%。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57.3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5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前实现并轨。全年社会救助支出达17.8亿元,帮扶困难群众17.1万人次。

人民生活

完善收入增长机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拓宽富民途径,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000亿元,比年初增加4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比上年增长16.3%。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比上年增长13.2%。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4.1%、28.7%和11.5%。

市区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表: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全市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4549间(套)、经济适用住房2381套、限价商品住房12393套,新增廉租住房501套。市区完成123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14万平方米零星居民楼综合整治任务,解危修缮危旧住房235万平方米。实施城区居民家庭“改厕”工程7942户,改造城中村(无地队)22个。完成3.28万户天然气置换工程。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52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116亿元。全市新建、改建城乡农贸市场89家,重要民生商品价格采集系统上线运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成。

市场物价

受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1%,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及通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4.6%、1.6%、4.0%、2.8%、2.9%、0.6%和3.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2.8%。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过去的一年,苏州在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由于经济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社会事业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城乡居民收入仍需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市要继续按照两个“率先”要求,突出加快转型、稳住外贸、广惠民生、协调发展等重点,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

注:本公报2011年数据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