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徐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4-03 07:09:37 来源:徐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739次

201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健向好。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0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90.22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8.71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5∶52.3∶37.2调整为9.7∶52.0∶3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23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4909美元。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6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5.1个百分点;总量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1488.44亿元,增长14.2%。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6.82万户,增长16.9%,注册资本1223.43亿元,增长44.8%;个体户24.37万户,增长11.6%,注册资金80.42亿元,增长33.1%。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中25个指标的初步监测结果,已经达标指标21个,比上年增加5个,总体指标达标率为84%,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在未达标指标中,目标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指标有3个;另外1个指标目标实现程度也达到80%以上。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农业323.60亿元,增长13.4%;林业9.55亿元,下降4.5%;牧业146.50亿元,增长13.9%;渔业25.09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10.61亿元,增长17.6%。

农业、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440.2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88.51万吨,比上年增长22.0%;禽蛋产量48.62万吨,增长9.5%;奶类制品产量26.70万吨,增长28.0%;水产品产量17.04万吨,增长0.5%。生猪出栏460.74万头,羊出栏362.86万只,家禽出栏20580万只,分别增长18.2%、8.6%和30.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63.71万千瓦,增长2.94%,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达到637.73千公顷、413.29千公顷、505.42千公顷。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76.13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80.35千公顷。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6.30千公顷,新增高效渔业面积4.97千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3.6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8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07.84亿元和974.61亿元,分别增长12.9%和19.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46.01亿千瓦时,增长21.5%,其中,工业用电量191.90亿千瓦时,增长22.4%。

工业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着。全市重点培育的三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已有两个规模超千亿。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656.74亿元,比上年增长50.0%,能源产业完成产值651.63亿元,增长37.3%,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297.57亿元,增长41.8%。煤盐化工、建材和冶金三小五百亿元工业产业完成产值1299.70亿元,增长51.1%,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7.6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全市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完成产值858.98亿元,比上年增长85.4%。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物联网产业分别增长93.7%、93.1%、69.6%、53.9%和70.8%。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061.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0.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72.16亿元,电气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89.67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5149.74亿元、843.92亿元和450.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6.8%、46.6%和6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1.37,比上年提高62个点。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竣工产值380.50亿元,增长15.8%,竣工率达76.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03.91万平方米,增长3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规模以上投资1938.72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1646.98亿元,增长23.1%;工业投资首超千亿元,达到1106.50亿元,增长25.7%;房地产开发投资205.32亿元,增长29.1%。民间投资1475.92亿元,增长28.8%。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11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1.03亿元,增长83.5%。第三产业投资793.02亿元,增长27.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93.45亿元,增长39.3%;商贸物流旅游业投资442.40亿元,增长34.4%。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在建规模以上投资项目3388个,比上年增长6.7%。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660个,完成投资1368.14亿元,增长43.7%。新开工项目2621个,完成投资1324.63亿元,增长44.4%。其中,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231个,完成投资1000.55亿元,增长97.1%。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乡村零售额199.18亿元,增长18.2%;城镇零售额766.07亿元,增长19.1%。

热点商品需求旺盛。全年实现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0%;金银珠宝类8.31亿元,增长37.0%;汽车类126.5亿元,增长35.6%;石油及制品类44.18亿元,增长34.9%。

物价水平有所上升。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6%。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6.6%、2.5%、4.2%、1.3%和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与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0.4%、2.0%、0.2%。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全年同比上涨6.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提升。全年进出口总额为4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9%,其中,出口26.31亿美元,增长73.6%。

“引进来”“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4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0.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1.26亿美元,增长17.3%,完成营业额1.46亿美元,增长16.2%。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1家国家级开发区和7家省级开发区共完成进出口总额31.72亿美元,其中出口16.8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6.2%和64.0%。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8个,占全市的38.2%;实际到账注册外资8.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9%。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进出口总额22.0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28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5.52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8个。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含铁路运输)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2.60亿人次,货物运输量2.73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8151.82万吨。全社会公路总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2.22公里。观音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22条,共完成起降7162架次。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13.6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5.65万辆,增长21.5%。

邮政、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3.65亿元,邮电业务收入48.1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159.8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5.8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74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3.80万户,年末达到600.3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78部/百人,比上年增加5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69.62万户,新增10.44万户。

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049.40万人次,增长14.4%,国内旅游收入215.84亿元,增长17.3%。全年接待境外游客15.83万人次,增长13.7%,其中外国游客12.14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6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增长15.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13.89亿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29.8%。一般预算收入222.16亿元,增长35.2%。全年一般预算支出330.22亿元,增长28.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财政支出分别增长38.5%、23.7%和21.4%。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436.44亿元,其中新增贷款303.8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632.1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324.39亿元。

保险事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40家,比上年新增9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财产险收入20.63亿元,人寿险收入61.39亿元。全年理赔给付额15.22亿元,下降3.5%,其中财产险赔付7.68亿元,人寿险给付7.54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5.43万人,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硕士研究生7391人,博士生1033人。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2.07万人,下降12.3%;小学在校学生53.02万人,增长2.4%。幼儿园557家,在园人数29.6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0%。全市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5%。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52%。受理专利申请9927项,其中发明专利3463项。专利申请授权量4928项,其中发明169项。全年通过鉴定科技成果203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66项,填补国内空白52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81项。新上火炬及星火计划项目46项,总投资10.94亿元;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营科技型企业1470家,实现产值588亿元,增长31.3%。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2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07万人。全市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20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办文化馆(站)167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2698.76千册;博物馆17个,文物藏品总量61822件(套),其中一级藏品117件;全年出版报纸8739.4万份,期刊17.24万册,图书243万册。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区)级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218.11万户,入户率为78.3%。

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各类卫生机构12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6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3.0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78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18万人、注册护士1.2万人。乡镇卫生院156个,床位0.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85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4万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9.6%,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2.69,婴儿死亡率3.2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9.2%。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体育场馆及游泳馆34个,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1.68万平方米。拥有等级运动员105人。在各类国内外比赛中,徐州运动员获得奖牌368.5枚,其中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2枚;参加省级比赛获得金牌100枚、银牌66枚、铜牌97.5枚。全市全民健身活动设施525个。年末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1000个,全年销售额5.36亿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520.74万人,比上年增加19.57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1.82万人,乡村实有从业人员366.23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80.17万人。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91.03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2元,比上年增长13.3%;人均消费性支出10558元,增长12.0%,其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55元,增长14.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16元,增长10.5%,其中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6%。城镇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70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67.5台;农村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53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21台。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336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877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21平方米;农村人均年末生活住房面积41.83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3.87万人,覆盖面为98.1%;城镇失业保险参保71.35万人,覆盖面为98.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43万人,覆盖面为97.6%。年末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50个,拥有床位3.18万张,在院2.96万人;社会福利企业单位117个,提供残疾人员就业岗位3537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7.51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居民4.32万人,农村低保居民23.19万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462个。全年登记结婚10.19万对,离婚1.11万对。年末全市福利彩票销售网点859个,发行额3.83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726公顷,覆盖率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7平方米。年末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66平方米。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4%和99.0%,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为85.2%和89.1%。水厂综合生产能力94.19万立方米/日,人工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庭户数为49.81万户,集中供热面积1201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年末全市设立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达102.54千公顷;森林面积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9%。各级环境监测站8个,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1.7;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7.6%。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2491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362亿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1.97万吨。全市年平均气温15.2度,降水量达612毫米。市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32天,比上年增加13天,再创历史新高。

注: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区划调整,市区计算口径含铜山区;人口统计数据详见另行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