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扬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3 18:29:58 来源:扬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482次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为主题,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7.99亿元,可比价增长13.4%,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3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819.4亿元,增长13.7%。人均GDP达48955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7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8:56.1:36.1调整为7.2:55.7:37.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8%。

2010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4,同比上涨3.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构成CPI的商品类别中,上涨的有:食品类(106.9)、居住类(106.0)、烟酒及用品类(10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0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0.5)、交通和通信类(100.1);下降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99.2);衣着类价格水平与去年持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7。

2010年我市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24个指标达到目标值,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江都、仪征顺利通过全面小康达标验收,高邮达到省定县级小康验收标准,宝应小康进程不断加快。

二、农业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7.09万吨,增产4.74万吨,连续7年实现丰收;农业总产值284.3亿元,增长10.9%。全年生猪出栏136.28万头,增长5.4%,存栏75.78万头,增长2.6%,其中母猪存栏5.43万头,增长8.2%;家禽出栏4133.34万只,存栏1525.32万只,分别增长2.6%和3.8%;肉类总产量达到17.95万吨,增长3.8%,其中猪肉10.30万吨,增长5.7%。

农林牧副渔业实现增加值159.25亿元,可比价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88.85亿元,增长6.2%;林业增加值3.74亿元,下降10.2%;牧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2.0%;渔业增加值38.76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4.2%。

2010年新增高效农(渔)业园区面积27万亩、设施农(渔)业面积17.5万亩,建成农业园区561个,总面积77.8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31个。

农村实事工程有效落实,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公路危桥150座,所有行政村通上四级公路。疏浚县乡河道、河塘3070万方。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8万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万座。新创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四位一体”长效管护达标乡镇30个,新创成全面小康村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872.8亿元,增长34.7%;实现工业增加值1388.7亿元,增长16.1%。在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完成产值过百亿元的行业有17个,比上年增加1个,排名前三的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总量分别达981.2亿元、801.3亿元和73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1%、46.8%和35.0%,这3大行业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3%,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6.4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3728家,比上年底净增282家,增长8.2%;企业单体平均规模达1.6亿元,比上年净增0.3亿元,增长23.0%。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135家,比上年净增315家,增长38.4%,产值份额占规上工业总量的83.0%。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208家,比上年净增6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5家,比上年净增32家。

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16.7亿元,增长38.4%,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9.0%上升为71.8%,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4%。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三新”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1.2亿元,增长49.6%,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4.9个百分点。其中,61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227.3亿元,增长72.3%;51家新光源企业完成产值161.4亿元,增长41.7%;68家新材料企业完成产值182.5亿元,增长34.2%。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48.3亿元,增长34.0%;实现利税635.5亿元,增长45.9%;实现利润369.5亿元,增长46.4%。

全社会用电量151.09亿千瓦时,增长17.0%;其中,工业用电量109.96亿千瓦时,增长17.3%。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增长%

原   煤 万吨 45.7 -47.35

天然原油 万吨 171.01 0.0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1.08 0.13

烧碱(折100%) 万吨 35.8 -0.36

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173.69 -0.06

水   泥 万吨 431.12 33.55

钢   材 万吨 213.25 26.09

塑料制品 万吨 43.49 11.03

纱 万吨 15.4 -0.45

服   装 万件 26294.19 22.96

化学纤维 万吨 82.95 6.25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549.57 14.46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275.23 12.49

通信及电子网络电缆 万对千米 222.1 12.24

电力电缆 万千米 38.52 -18.75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2.3 -42.21

化学农药原药 万吨 5.38 30.90

电动自行车 万辆 7.04 -22.72

汽   车 万辆 0.27 28.57

2010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595.25亿元,增长22.9%。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3551万平方米,增长20.3%;房屋竣工面积6351万平方米,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85亿元,增长25.2%。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35.55亿元,增长23.5%,占全社会投资的93%;规模以下项目完成投资96.3亿元,增长50.8%,占全社会投资的7%。规模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项目完成投资725.52亿元,增长22.1%;农村项目完成投资344.87亿元,增长24.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64亿元,增长29.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95.26亿元,增长24.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891.67亿元,增长2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1.95亿元,增长26.5%。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1%、67.2%和31.7%。

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5.16亿元,增长2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4%。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37.16亿元,增长29%;办公楼完成投资4.05亿元,增长125.9%;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4.1亿元,下降4.8%。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江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杭运河扬州段“三改二”工程全线竣工。扬州港“一港三区”加快建设,苏中江都机场、沪陕高速江六段、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一体两翼”交通骨架加快构建,“江河海沟通、公铁水联运”的现代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五、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

2010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6.84亿元,增长12.4%;电信业务收入32.98亿元,增长6.6%。年末电话用户542.7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3.44万户,增长13.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8.62万户,增长20.5%。有线电视用户106.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1.3万户,增长35.4%。

全市货物运输总量达9312万吨,增长16.4%;货物周转量183.9亿吨公里,增长19.2%。客运量7140万人次,增长12.2%;旅客周转量45.83亿人公里,增长12.9%。港口货物吞吐量7384万吨,增长1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9万标箱,同比增长37.3%。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0230.98公里、新增170.48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266.6公里、新增2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3.84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18.15万辆。

六、国内贸易

2010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5亿元,增长18.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1.4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24%。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73.3亿元,增长20.2%;乡村实现零售额46.2亿元,增长10.2%。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0.7亿元,增长15.8%;日用品类零售额6.5亿元,增长17.4%;化妆品类零售额2.9亿元,增长13.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6.6亿元,增长3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30亿元,增长22.0%;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6亿元,增长42.9%。

全市“家电下乡”累计销量36万台,实现销售额8亿元;“以旧换新”回收五类旧家电40.6万台(部),销售新家电41万台(部),销售额达14.6亿元。

七、财政金融

2010年,我市财政总收入为400.88亿元,增长29.3%;一般预算收入167.78亿元,增长31%,占GDP的比重为7.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21.08亿元,增长31.5%;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合计完成81.02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增值税23.55亿元,增长11.8%;营业税36.61亿元,增长28.3%;企业所得税15.29亿元,增长66.5%。

2010年,我市一般预算支出193.94亿元,增长2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60亿元,增长14.1%;教育支出35.83亿元,增长22.2%;科学技术支出6.50亿元,增长5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0亿元,增长24.4%;医疗卫生支出9.95亿元,增长20.7%;环境保护支出6亿元,增长8.6%。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430.6亿元,比年初增加363.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28亿元,比年初增加32.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252.4亿元,比年初增加157.1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86.1亿元,比年初增加273.3亿元,同比增长22.5%。从期限看,短期贷款余额700.4亿元,比年初增加144.6亿元,同比多增37.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80.4亿元,同比增长32.4%。扬州农村商业银行、南京银行扬州分行挂牌营业,新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7家。

2010年,28家寿险公司、24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5.98亿元,增长22%。其中寿险实现收入52.03亿元,增长19.0%;财险实现收入13.95亿元,增长34%。累计理赔支出7.96亿元,增长7.5%。

全市9户证券公司营业部累计开户25.98万户。证券交易额3029.5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2942.7亿元,基金交易额30.33亿元。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到账25.72亿美元,增长13.5%。大项目支撑有力,500万美元以上项目占88.6%,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占62.7%。全年新批335个项目中,协议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9个,大项目单体协议外资规模2484万美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2个,比去年增加9个,增长39.1%。

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51.7%,其中出口60.57亿美元,增长50.9%,进口21.84亿美元,增长53.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累计出口35.21亿美元,增长40.62%;加工贸易累计出口23.75亿美元,增长71.95%。从出口商品看,船舶、纺织原料与纺织制品、化学化工制品、液晶显示面板与电子纸、半导体器件及延伸产品等产品位居前列。从出口市场结构看,欧美仍是我市主要传统出口市场,2010年全市对欧盟累计出口149144万美元,增长11.94%;对美国累计出口96566万美元,增长25.95%。新兴出口市场强劲扩大,成为我市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对拉美、大洋洲市场累计出口分别达86955万美元、35370万美元,分别增长219%、16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签外经合同额15836万美元,增长13%;完成外经营业额23520万美元,增长16%。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1个,同比增加2个,合作项目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我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2703万人次,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303.1亿元,增长19.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647万人次,增长16.9%;国内旅游收入271.84亿元,增长20.3%。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6万人次,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14.7%。全市星级饭店59家,对外开放游览点70个,各类旅行社105个。

九、科技创新

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4亿元,增长4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37.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全年专利申请量998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68项;专利授权量379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4项。

新设立省级以上“两站两中心”9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成功举办“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和上海、武汉、成都“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86项。扬州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扬州光电科技创新园被评为全省首批十大创新型园区。江苏(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列入全省首批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计划。全市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6个。

十、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城乡,所有乡镇、街道建成文化站。建成包括市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音乐厅在内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扬州工艺美术馆新馆、扬州工艺坊和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扬剧《县长与老板》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与长篇评话《王少堂》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7个,图书总藏量223.2万册(件)。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

2010年,我市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邗江、广陵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地区。全市幼儿园毛入学率为93.7%,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9.8%。高考连续6年大幅攀升,本二上线人数达13992人,比上年增长9.5%,万人上线率达30.4,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73338人,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222460人,小学在校生人数227382人。

城乡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100%,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150元,市区农民人均筹资达到172-192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8%。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2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634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14685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82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881人,注册护士7257人。

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省运会扬州代表团金牌和总分均列全省第七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成为国际田联“银标”赛事,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馆58个。

十一、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2010年,开工建设文昌路东延及跨廖家沟、芒稻河大桥和328国道连接线。新建和改建北环路、鉴真路等17条道路。加快建设广陵新城、临港新城、蜀冈生态新区和蒋王片区等。新城西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城北客运站并投入使用。新增公交车400辆、公交停车场和首末站6个。建成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和赵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宋夹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南门遗址展示馆建成开放。打通古运河至二道河、瘦西湖水上游览线。

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全市累计创成国家生态乡镇51个、各级生态村824个,61个乡镇基本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全年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达334天。新增造林16.2万亩,成片造林率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20.2%。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3%和18.56%,扬州被选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我市户籍总人口为459.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83人,增长0.69‰。全市登记出生人口3.54万人,出生率7.71‰;全市注销死亡人口4.29万人,死亡率9.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3‰。

2010年,扬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6元,同比增加2350元,增长12.1%;人均消费性支出13679元,同比增加791元,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9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306部、85.5台,恩格尔系数为38.0%。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9462元,增长14.1%;人均消费性支出6782元,增长14.4%。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2.4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300部、35台,农民恩格尔系数为38.5%。

2010年,全市新采集就业岗位15.0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2%,就业再就业培训5.38万人,创业培训1.2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7.53万人。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7.1万人、94.67万人和55.8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41万人、4.42万人和2.76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在97%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 99.7%。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人均GDP按省反馈常住人口计算。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