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苏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1-19 19:31:18 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155次

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2011年1月16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苏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的总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注重稳定发展和加快转型相结合,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巩固优势和推进创新相结合,妥善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奋勇拼搏,创先争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一、经济运行

综 合

全市经济平稳发展,运行基础进一步巩固,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初步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 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1.4%。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5.8%、55.5%和37.6%。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市各级财政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9%。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市场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73亿元,比上年增长8.4%。粮食产量114.43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33.12万吨,秋粮产量81.31万吨。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3.33千公顷,累计达到126千公顷。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70个,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18个。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3只,年末总数近1500只。

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623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331公里,加高加固圩堤455公里,增砌护岸151公里。

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222家,累计达到3043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92%。农村村均集体收入比上年增长15.1%。积极推进“三集中”、“三置换”工作。全市83%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7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8%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优势行业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83.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98.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4250.52亿元,增长24.1%;外资工业产值16280亿元,增长23.9%。重工业产值17859.94亿元,轻工业产值6738.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18.9%。

传统主导行业保持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实现产值166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0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6%。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型平板显示、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1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9%。

高耗能行业有效抑制。钢铁、纺织、化工、造纸、建材、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长18.1%,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4.2个百分点,六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规模型、地标型企业加快培育。全市百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17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30家民企跻身全国民企500强。

经济效益高开趋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利税总额1900亿元,增长25%,其中利润总额1400亿元,增长35%;产品销售率达到98.8%;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建筑业

建筑业稳定增长,行业素质和企业能力显着提升。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调控下,房屋建设规模平稳增长。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施工面积8518.6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628.3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31.7%。全年本地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5%。

运输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物流和城乡客运较快发展。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9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71.6亿元,港口建设投资21.6亿元。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2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全市完成公路、水运客运量4.5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96.4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7.0%;完成货运量1.34亿吨,货运周转量123.74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0%和19.9%。现代物流规模显着提升。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3.3亿吨,比上年增长33.5%;集装箱运量364.4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4.1%。

私家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204.64万辆,其中汽车124.9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23%。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97.97万辆,比上年增长25%。

邮电通信平稳发展。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发送函件2.78亿件、特快专递1338万件、报刊3.04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3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55.4亿元,增长8.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09.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85万户。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积极贯彻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全力拉动消费增长。城乡流通网络更趋健全,商贸中心区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增长情况为:汽车类增长 35.1%;金银珠宝类增长34.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日用品类增长24.9%;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2%;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7.2%;通讯器材类增长9.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7.4%。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10.78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达到 36.38亿元。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 610 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94个,实现成交额3136.06亿元,增长23.9%。

金融业

金融存贷款均衡增长。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均衡适度增长,有效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225.49亿元和10831.6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774.96亿元和1799.34亿元。其中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570.35亿元和10133.1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620.1亿元和1627.81亿元。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3621.33亿元,中长期贷款6221.0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46.7亿元和1242.3亿元。

证券机构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60家,当年新增12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11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年股票、权证、基金成交金额18000亿元,比上年减少6.5%。

保险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市场运行稳健。全市新增保险机构5家,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5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财产险收入72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人身险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43亿元,比上年下降14%。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商品房销售大幅下降,国家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3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5.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757.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3%;商品房施工面积8019.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竣工面积1594.7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1%。商品房销售面积1453.54万平方米,下降38.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44.84万平方米,下降43.1%。

旅游业

着力打造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全面对接上海世博会,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接待境外游客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186万人次,增长24.5%;港澳台同胞73万人次,增长4.6%。旅游外汇收入1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全市景区接待游客91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饭店159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71家。我市成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同里、虎丘、留园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年末5A级景区点5家,4A级景区点22家。甪直镇、千灯镇、锦溪镇通过国家、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验收。

二、改革开放

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和金融体制。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围绕建设区域功能性金融中心的目标,支持设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苏州银行获准成立,在全国率先设立台资银行苏州分行和外资银行县域支行。引进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快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和优势上市公司再融资。总规模600亿元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母基金获准设立。全市新设32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50家,年末贷款余额达130亿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6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2家,共募集资金358亿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完成市区公交企业股权投资结构调整,实现国有主导。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规模型民营企业,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3.54万家,年末实有18.26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109.74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5590.11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27万户,年末实有35.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55.24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85.1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8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6%,实现工业总产值770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3%。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154.51亿元,增长2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9%。

引进内资

内资引进成效较大。全市坚持内资和外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协调互补的发展方针,在稳定外资规模、优化结构的同时,通过对接央企、吸引民资等多种途径,不断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全市新引进内资项目8706个,比上年增长40.0%,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2872个,比上年增长64.9%。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790.47亿元,比上年增长93.3%,其中新增外地注册资本756.93亿元,比上年增长94.4%。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1%和34.2%。 出口总额按贸易方式分,加工贸易出口1121.7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309.2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5%和44.9%,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20.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按企业类型分,国有、集体企业出口11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70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142.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2%、29.0%和68.9%。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935.32亿美元,增长32.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1%,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对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额178.47亿美元,增长33.2%。

利用外资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区域性功能总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独立研发中心等高端外资项目落户苏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5.33亿美元,增长3.7%,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23.5亿美元,增长37.0%,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7.5%,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8家落户苏州。服务外包快速推进,基本形成软件开发、动漫创意、研发设计、生物医药、金融数据处理和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服务外包集群。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2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2%;离岸接包执行额13.08亿美元,增长50.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外经合作

“走出去”稳步推进。境外投资项目积极向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市场营销等领域拓展。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8个,中方境外投资额4.74亿美元,分别增长6.3%和47.2%。民营企业境外投资3.49亿美元,占境外投资的73.6%。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9.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8%和29.7%。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积极推进“二次创业”,率先从开放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从产业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7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8个。昆山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吴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开发区新增注册外资135.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44亿美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1.18亿元,出口总额1297.29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0%、86.1%、55.7%和84.7%。

三、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各地围绕转型升级要求,加强产业投资引导,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7.82亿元,增长21.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3亿元,增长28.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4.85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44.64亿元,增长23.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6.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765.25亿元,增长21.2%;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154.51亿元,增长25.9%;三资企业投资812.58亿元,增长5.7%。全市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560.5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15.5%。工业技改投资109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70.5%。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184.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8%,竣工面积4511.7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8%。全市新增固定资产275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6.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建成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锡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338省道鹿苑至高峰段、224省道周市至任阳段、230省道吴江北段改造任务,改建227省道常熟段。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体结构全线贯通,2号线建设顺利推进,北环快速路延伸段建成投用。新增5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109个。太仓港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顺利建成,新开通2条远洋航线,区港联动、虚拟口岸、直通放行模式运作良好。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

坚持规划先行,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南环片区危旧房解危重建改造规划以及尹山湖地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编制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启动。平江、沧浪、金阊新城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通过省级终期检查。市区新增绿地600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8242公顷。

公用事业

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发展。全市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优化公交布局和管理,深化公交智能化建设,加快公交营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公交出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步伐。市区新辟公交线路19条,新增国III排放标准公交车639 辆。年末营运车辆达到3204辆,营运线路255条,线路总长达到5656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5.3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3603辆。城乡客运一体化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39条,行政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保持100%。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市区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45座,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3座。全市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新敷设污水管网885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含扩建)23.8万吨。

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5.64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5万吨,人工煤气供气总量7300万立方米,家庭燃气普及率100%。全社会用电量1024.1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工业用电量855.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2.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9%。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2,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29天。加强水源地水质保护,构建多水源保障体系,强化蓝藻防控,确保供水安全。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金墅港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阳澄湖和昆承湖生态修复工程、走马塘延伸拓浚工程有序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节能减排有效推进。全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07个,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88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新增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00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331家,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0家。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新增6个全国环境优美镇,累计达50个;新增2个国家级生态村,累计有4个;新增47个省级生态村,累计达482个。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苏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张家港保税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四、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0家,累计达到968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429个,累计达5853个。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08家,其中工程中心13家、企业技术中心94家、博士后工作站10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8家,企业院士工作站41家、外资研发机构357家。全市82%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全市建成了一批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达到37个,其中国家级服务平台13个。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7194件和4610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5.9%和17.4%,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和第二位。

高层次人才增加明显。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1.2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才880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6万人。2010年末,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0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39名,市“姑苏计划”人才135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制定颁布了《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市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优化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52所,在校学生95.85万人,毕业生24.19万人,教职工总数7.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52万人。在苏高等院校20所,二级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78万人,毕业生5.4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21万人,毕业生1.18万人。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9%。启动新一轮初中学校布局调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5.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26年。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32个。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和评弹学校新校顺利建成。我市的公共图书馆全部成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公益性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市、县级市(区)、镇、村全覆盖。文艺作品精彩纷呈。评弹《雷雨》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顾家姆妈》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东山镇、凤凰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山塘街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08万户,比上年增加2.4万户。精心策划承办第五届苏州阅读节,开展了20项主题活动、1200项系列活动。成功承办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第47届世界大会,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世博主题论坛、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等。

卫生事业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5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12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6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6.6%。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71万人,参保率达98.7%,年人均筹资标准达416元。卫生应急能力持续增强,全年急救人次达12.86万人次。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全市94.6%的镇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正式开通,首期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服务流程的优化。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体育事业

体育基本现代化进程加快,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成果丰硕。苏州健儿在16届亚运会上取得8金2银1铜,在第17届省运会上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二位。成功承办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第12届世界杯花样游泳比赛、第2届亚洲杯女排赛。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新建市级全民健身工程(点)163个。体育彩票销售继续领先,实现总销量达21.18亿元,列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五、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人口与就业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全市户籍人口出生58402人,出生率为9.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3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37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42.48万人,比上年增加2.27万人。

统筹城乡就业扎实推进,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市新增就业14.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9万个,8.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8%。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4%。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全年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57.9万人。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51万人、391万人、287.1万人、285.5万人和256.8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均在98.6%以上,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率超过99%。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6%。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9.9%。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27.3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40元。昆山市、吴江市和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实现低保城乡并轨。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14.1亿元,帮扶困难群众18.6万人次。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市通过完善收入增长机制,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增加转移性收入,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0元,比上年增长11.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比上年增长11.0%。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3%、22.6%和13.5%。

市区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表

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扩大。全市新增廉租住房1285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638套。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0563间(套)。市区完成135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75条街巷和60万平方米零星居民楼综合整治任务。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40.3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96.1亿元。

市场物价

受输入型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政策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前低后高。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6.0%、2.0%、5.3%、1.9%、1.1%、1.0%和3.7%;衣着类价格比上年下降1.9%。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过去的一年,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启动的背景下,苏州经济持续向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民生保障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三区三城”的总目标,团结奋进,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本公报2010年数据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