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镇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8:28:39 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839次

2008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下滑或衰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两防”、“一保一控”到“保增长”的快节奏高密度调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克难求进,提升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突出民生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年度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经济平稳较快运行。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8.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843.4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774.6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513.66亿元,增长1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473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6794美元。经济活力继续增强,非公制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7.4%,占全市GDP比重54.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快于经济总体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9.8:36.4调整为3.6:59.9:36.5;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内需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回落趋稳。2008年,市场物价运行呈现高开、回落、趋稳的发展态势。自6月份以来,我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势连续7个月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0,比上年上涨5.0%。在八大类消费品中,呈“五涨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14.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1.0%。三降为:衣着类下降1.5%;交通及通讯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1%。由食品引发的物价结构性上涨矛盾逐步缓解,部分食品价格出现下降。

就业再就业形势稳定。2008年,全市城乡从业人员163.5万人,比上年增加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4%,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29万人,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

私个经济较快发展。截止2008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25459户,注册资本464.28亿元,从业人员37.62万人,其中本年新增私营企业3937户,新增注册资本62.89亿元,新增从业人员3.02万人;全市拥有个体工商户86655户,注册资本35.22亿元,从业人员13.78万人,其中本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4816户,新增注册资本10.4亿元,新增从业人员2.3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呈下行运行态势;工业产销增势减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投资发展后劲尚需增强,新开工项目不足;财政持续增长乏力,税源经济成长不快;职工工薪收入增长滞缓,少数低收入群体生活仍较困难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高效农业稳步发展,全市134个高效农业项目完工率达75.0%,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88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2.27万亩,新增农业观光园区137个。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5.9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粮食总产量112.42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小麦产量32万吨,水稻产量75.76万吨,分别增长27.0%和6.8%。油菜籽播种面积28.6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9%,油菜籽总产量6.27万吨,比上年增长14.6%。养殖业形势明显好转,全市生猪存栏量45.67万头,比上年增长3.0%,出栏量为58.22万头,比上年增长2.0%,生猪生产扭转了连续3年下降的势头;家禽存栏量588万羽,增长2.0%,出栏量1180万羽,增长1.0%;水产品产量8.25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86万吨,比上年下降2.8%。农村用电量44.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发展。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57.29亿元,增长12.9%;重工业增加值525.63亿元,增长18.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增加值31.77亿元,下降3.8%;集体工业增加值45.52亿元,增长14.5%;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605.63亿元,增长18.3%,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352.2亿元,增长19.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272.17亿元,增长16.5%,外商港澳台工业增加值249.13亿元,增长18.0%。按企业类型分,大中型工业增加值345.42亿元,增长12.9%。全年工业用电量112.48亿千瓦时,增长6.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   称 单  位 实 绩 比上年±%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75.74 7.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17.69 -5.9

钢材 万吨 265.56 -2.1

焦炭 万吨 58.52 14.5

纱 吨 41304 -0.9

布 万米 8347 -6.4

服装 万件 16072 13.4

冰醋酸 万吨 63.39 11.0

烧碱 万吨 11.90 -0.4

颜料 万吨 4.45 -13.9

水泥 万吨 1006 -2.9

香醋 万吨 16.28 -0.5

饮料酒 千升 34641 9.8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74.95 8.3

农用化肥 吨 8502 4.3

轴承 万套 116125 48.1

变压器 万千伏安 1213.72 48.0

桥架 万吨 39.79 119.3

母线 万米 63.23 25.3

汽车 辆 10690 26.1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2008年,全市前50强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占比重为46.3%。全市有8个行业实现工业产值超100亿元,占比重69.1%,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92亿元、319亿元、280亿元、198亿元、190亿元和21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9%、25.4%、33.9%、17.2%、28.0%和38.6%。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占比重为30.3%。全市列入统计的4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的有19种,下降的有21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企业效益逐步下滑。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实现利税总额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利润总额121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3.86%,比上年上升1.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7.34亿元,比上年增长60.1%。两项资金占用达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

投资速度平稳加快。200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67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463.07亿元,增长22.1%,其中工业性投资457.71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243.76亿元,增长22.8%。按投资规模分,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22亿元,增长25.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8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民营经济投资38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153.19亿元,增长39.2%。按行业分,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分别完成投资66.8亿元、50.68亿元、38.95亿元、26.99亿元、31.97亿元、25.3亿元和15.16亿元。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08年,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50个,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超5亿元、10亿元项目分别为29个和4个。新开工亿元投资项目38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8个,比上年增加1个;年度确定的80个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66.4亿元,其中33个结转项目竣工率达70.8%,28个新上项目开工率达75.0%,19个前期项目有3个已开工建设。

房地产开发有所回落。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911.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住宅766.28万平方米,增长10.7%;商品房竣工面积281.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住宅面积237.4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面积214.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9%,其中:住宅面积192.17万平方米,下降30.4%。全市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面积99.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2%,其中:住宅62.64万平方米,增长52.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趋旺。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7.44亿元,增长25.7%;餐饮业零售额50.1亿元,增长24.4%;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2008年末,全市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住宿企业484家,比上年增加106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占全市比重45.0%。在各类消费品中,吃、穿、用商品增长较快,食品、服装、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家具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26.3%、29.8%、19.9%、17.6%和100.8%。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发展趋紧。2008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74.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进口总额32.08亿美元,增长22.6%;出口总额42.54亿美元,增长15.4%。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完成出口总额30.18亿美元,增长21.6%,加工贸易完成出口总额12.33亿美元,增长1.3%;从贸易企业看,外资企业完成出口总额23.34亿美元,增长8.4%,私营企业完成出口总额13.16亿美元,增长35.0%;从贸易市场看,亚洲市场完成出口总额18.98亿美元,增长11.3%,欧洲市场完成出口总额10.37亿美元,增长28.0%,北美洲市场完成出口总额7.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新批工商注册外资企业146家,新签千万美元以上项目77个。协议利用外资23.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园区载体作用增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增长45.2%。

对外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08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完成营业额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年末在境外人数11180人,其中当年新派境外劳务人员4750人,比上年增长6.8%。年末境外企业达49家,其中当年新批12家。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态势良好。2008年,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公路建设全面加速,镇大公路开工建设,宁杭高速公路镇江段、S243通禄口机场路句容段、团山路、长山路等工程建成通车,沿江高等级公路、健康路西延、延茅公路等工程主体完成。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6314公里,其中等级以上6296公里,高速公路153公里。全年完成货物、旅客发送量7263万吨和10632万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15.1%,实现货物、旅客周转量43.71亿吨公里和53.55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1%和18.5%。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055万吨,增长13.6%。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1.36万辆,比上年增长15.3%。私人汽车保有量7.19万辆,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05万辆,比上年增长35.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5.7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9%和6.0%。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74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7.9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9%和1.4%。年末拥有邮政局(所)135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亭(点)149处,邮政线路总长度5608公里;拥有本地电话用户143.0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1.67万户,移动市话(小灵通)用户41.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1.63万户。互联网用户30.44万户。

旅游业平稳发展。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接待境外旅游者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增长10.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趋缓。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0.17亿元,增长11.5%,其中增值税17.88亿元,增长6.8%,营业税17.06亿元,增长7.1%,企业所得税9.62亿元,增长15.2%;非税收入15.49亿元,下降10.6%。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社会保障和有关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增加。全年财政总支出16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教育事业支出16.98亿元,增长1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7亿元,增长24.6%;农林水事务支出6.58亿元,增长13.8%。

金融信贷前紧后松。2008年,我市金融形势在宏观政策调整中保持稳定发展,但由于资本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储蓄增量仍然较快。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2.71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239.1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62.52亿元,比年初增加23.5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6.71亿元,比年初增加157.6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20.98亿元,比年初增加131.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98.66亿元,比年初增加44.32亿元;中长期贷款344.58亿元,比年初增加68.29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拥有保险企业35家,比上年增加9家。保险企业承保额474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实现保费收入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财产险6.99亿元,增长10.3%;人寿险25.43亿元,增长29.6%。保险企业理赔支出9.0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财产险4.38亿元,增长34.5%;人寿险4.62亿元,增长45.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研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05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4.41万人,增长5.4%。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其中省级20家。全年新立省级以上星火计划3项,其中:国家级3项;新立省级以上火炬计划26项,其中:国家级26项。共组织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206项,完成省级以上项目207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4项,其中省级16项。全年研发经费(R&D)支出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6600件,比上年增长26.9%;专利授权量2500件,比上年增长23.6%。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50项,技术合同金额4.48亿元。企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明显增加,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8.97亿元,增长25.5%。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5家,其中:当年新批高新技术企业65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955个,其中:当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21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94.60亿元、利税总额66.4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3%和42.4%。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08年,是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奋力冲刺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提升,教育经费投入达26亿元。拥有省级实验小学71所,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64所,四星级以上高中10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学、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8.35万人、14.23万人和13.46万人;职业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分别为0.93万人和2.82万人。全市幼儿入园率达96.0%,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9.3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1%,优质教育资源学生覆盖率超过70.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4年。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目标,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首届“文化嘉年华活动”成功举办,开展了32项有影响、有品位的文化活动;推出了以文心剧场、文心影院、文心讲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心公益行动”;举办“岁月回响30年——纪念改革开放镇江文化行动”等系列活动,极在地丰富和提升了我市文化活动的内涵、层次。基层文化建设稳步推进,乡镇文化站达标率93.0%,村文化室建成率90.0%,建成农家书屋283个,组织电影下乡3553场次,共举办24场“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力作,音乐剧《水漫金山》被评选为2007—2008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开展首届市文化广玉兰奖评选活动,组织了”2008年镇江市群文新作大赛“、创作”百米国画长卷咏镇江——《新第一江山图》。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封缸酒酿造技艺、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扬剧、灯彩(秦淮灯彩)4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医保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全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医疗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市急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市结核病楼完成封顶、市一院内科医技楼和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开工建设、市口腔医院改扩建进展顺利,江大附院、市一院通过了省“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市中医院通过了省三级中医院评审。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26个,卫生技术人员13868人,医院床位数8636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医生数分别达到32.4张和21.6人。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和应急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血防“春风5号”行动,血吸虫病防治达到省控标准;艾滋病预防控制超额完成卫生部下达的“十率”指标任务。城乡卫生医疗保障统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63.26万人,参合率达99.5%;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5%,婴儿死亡率为6.2‰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体育事业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发展理念,群众性、竞技性体育活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体育中心选址及建筑设计方案基本确定,新建全民健身工程(点)135个,拥有标准体育场馆29所。各项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开展各类体育活动55场次,开展了迎新年万人健身长跑、“与奥运同行”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月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办赛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镇江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全国少年男子排球(甲组)锦标赛、U19男子足球联赛、象棋甲级联赛、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江苏省少儿羽毛球比赛、少儿象棋比赛、少儿围棋比赛。竞技体育再获佳绩,全市拥有等级运动员167人,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8名,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82枚、银牌61枚、铜牌73枚,陈玲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亚军,薛飞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500米冠军,张国凤获得世界智运会中国象棋女团赛冠军。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南徐新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行政办公楼桩基工程开工,建成九华山路、九华山支路等11条道路,规划展示馆主体封顶,体育会展中心全面启动。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整治22处积水区(点),改造街巷道路67条,区域供水管网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建成西津渡、解放路高架桥停车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成南徐大道西延、健康路西延东段和江洲路一期工程,全面实施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二期保护工程,京口、谏壁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完工,开工建设大港第二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4.7万立方米/日。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市区建成区面积达98.18平方公里。

公共事业全面发展。2008年,市区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28辆,运行线路55条,公交道路路网里程285公里,客运总量9545万人次。建成公交江大枢纽站,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90辆,新辟和优化线路11条,新建公交站点67座。拥有出租车辆1254辆,更新车辆700辆。市区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35亿立方米,天然气用户达13万户,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4.3万吨,燃气普及率达到95.0%。市区自来水综合供水能力62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普及率9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园林绿化水平提升。2008年,市区园林绿地面积6099公顷,比上年增加26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2%,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9平方米。

生态市建设全力推进。2008年,全市围绕2010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继续加大治污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1.21亿元、太湖流域1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建成16个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3家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技术改造、建成畜禽粪便发酵床养殖技术示范点12个、关闭37家重点污染电镀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95.6%。各类创建取得成效,成功创成“臭氧层友好城市”,省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11家,市级绿色社区15个,市级生态村26个。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空气优良天数优良率达91.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2.5分,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2.1%,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3.33万亩,森林覆盖面达21.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2008年,年末户籍总人口268.77万人,比上年减少0.0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4.69万人;女性人口134.08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102.81万人,比上年减少0.0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45‰,比上年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8.31‰,比上年上升0.6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6‰。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8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增收形势相对较好,但受企业效益增势放缓的影响,职工收入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0元,比上年增长13.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8742元,比上年增长14.0%,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年末,全市居民人均储蓄25800元,比上年增长29.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得到巩固和提升,全市城市(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增长1.8%和12.5%,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3.6和47.8平方米,百户家庭拥有电话、电脑56部和278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6.5%。

保障水平全面提升。2008年,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保障面扩量增,保障标准进一步调整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保障覆盖保持较高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31万人,比上年增加5.36万人,覆盖面达96.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9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覆盖面达97.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2.08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覆盖面达98.1%。应保尽保同步提高,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资116元,达1092元/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6万人,增长5.7%,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899万元,增长49.8%,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和22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6%。农村居民保障水平快速提升,全市农村养老参保率达45.7%。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