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镇江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8:23:14 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34次

2001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跨越。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46元,比上年增长11.6%,按现价汇率折算,人均为2277美元,迈进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5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城市的行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91.0亿元,增长10.3%。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7.1∶55.4∶37.5调整为6.8∶55.4∶37.8。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增长明显,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20%以上。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2%上升到8.1%,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综合实力与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得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重偏低;部分企业竞争力偏弱,资金矛盾依然突出,投资需求增长乏力,重大投资储备项目不多,特别是工业大项目投入偏少,市场发展滞后,城镇待业人员增多,社会再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城乡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多种经营取得成效。全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一批市场潜力较大的新品种。据统计: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受种植面积调整的影响,粮食种植面积166.1千公顷,下降8.1%;粮食总产量109.12万吨,下降7.5%。棉花种植面积2.94千公顷,增长20.5%;棉花总产量1948吨,增长20.8%。油料种植面积47.16千公顷,增长3.7%;油料总产量8.5万吨,下降2.5%。多种经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总产值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占全市比重30.1%。品种结构趋于优化,特色农业生产逐步形成。主要农产品中:肉类产量6.67万吨,比上年增长7.5%;家禽782万只,增长16.7%;蛋类总产量1.73万吨,增长7.5%;水产品总产量6.65万吨,增长10.8%。茶叶、水果、花卉、蔬菜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农业物质装备提高,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8.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大中型拖拉机2478台,小型拖拉机1689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3933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82万吨,比上年下降8.0%,农村用电量14.5亿千瓦时,增长13.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5.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1.63千公顷,年内造林面积1.87万亩。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3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5.5亿元,增长15.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6.9亿元,增长11.8%。重工业生产发展加快,高于轻工业3.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22.8%;集体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8.0%;股份制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14.2%;股份合作制工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3.3%;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14.6%;联营、私营等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7.8%。农村工业稳定发展,完成增加值79.8亿元,增长9.4%。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完成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7.1%。市直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增加值55.3亿元,增长20.8%;完成销售收入170.3亿元,增长24.2%。受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9.1%,7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资产重组项目顺利推进,全市首家列入国家计划的镇江谏壁船厂破产项目完成,中小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列入全市25户重点培育企业(集团、公司)健?

捣⒄梗迪止ひ翟黾又?3.02亿元,占全市比重26.5%;完成销售收入177.2亿元,占全市比重34.9%;实现利税总额9.96亿元,占全市比重31.1%。

产销衔接状况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产品销售率96.6%,提高1.4个百分点。库存积压降低,年末工业产成品库存49.97亿元,下降16.5%。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实现利税总额32.02亿元,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8.93亿元,增长14.0%,但部分企业亏损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企业亏损面达18.8%,增加0.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93亿元,增长2.2%。

建筑业生产经营回升。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建筑业市场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素质不断提高。拥有一级资质企业10家、二级资质企业34家。全市建工系统完成施工总产值28.43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员劳动生产率5.8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完成竣工面积247.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3亿元,增长8.9%;更新改造投资16.9亿元,下降6.0%;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增长10.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7.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88.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55.5亿元,增长3.7%。在第三产业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3.8亿元,增长4.5%;用于文教卫投资5.4亿元,增长7%。房地产业发展下滑,商品房施工面积169.8万平方米,下降9.9%,竣工面积86.1万平方米,下降19.7%。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年确定的2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25.9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17.3%。金东纸业2号涂布机、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长江路二期、大市口广场、镇宝路拓宽改造、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国亨塑胶3万吨丁苯粉、太白集团造纸化纤钛白粉、正茂集团中速柴油机、索普醋酸二期等一批项目顺利开工。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投资5.33亿元。润扬大桥南接线全面开工建设,谏壁二线船闸工程建成通航,干线公路网化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万吨级舾装码头、2万吨船台、200吨行车的建设任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运输生产运行正常。全年完成客运量58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其中:铁路客运量443万人次,增长1.6%;公路客运量5390万人次,增长4.2%;水路客运量21万人次,下降22.2%。完成货运量4285万吨,增长4.5%。其中:铁路货运量406万吨,增长6.0%;公路货运量3460万吨,增长3.5%;水路货运量419万吨,增长12.0%。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97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长航完成货物吞吐量2216万吨,增长3.0%。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全市拥有邮政局(所)140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亭(点)415处,邮路总长度达3139公里。年末拥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4.75万门,电话用户76.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5.2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拥有64.4部;农村电话用户41.2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拥有42.3部。全市拥有公用电话1.94万部,电话普及率每千人拥有7.3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33万户,增长26.7%。通信网络、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8.16万户,增长37.3%。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物价运行稳中趋涨。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6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43.3亿元,增长10.6%,占全市比重32.2%。在消费品市场中:城市消费品市场平稳转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0.88亿元,增长8.3%;农村消费品市场有所启动,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3.74亿元,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79亿元,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16.79亿元,增长12.6%;制造业零售额10.02亿元,增长7.2%;其他行业零售额3.17亿元,增长15.9%。

市场建设取得进展。年末拥有各类市场249个。在各类市场中:消费品市场235个,成交额133.9亿元;生产资料市场14个,成交额8.4亿元。

市场物价虽有短期波动,但总体价格水平略高于上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3,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8.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从分类看:商品性消费价格呈现下跌,而非商品性消费价格仍呈上升趋势。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拓宽。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举办2001年中国镇江旅游节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以及“世界华商镇江行”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地成功组织或参加了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4.5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自营进口总额7.08亿美元,下降11.8%;自营出口总额7.46亿美元,增长13.2%。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58个,增加79个,协议利用外资10.85亿美元,增长174.8%,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个。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增长11.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0617万美元,增长20.7%,实际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88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年末境外从业人员5080人,增长22.8%。

?⑶ㄉ栉炔椒⒄梗庀虼饔妹飨浴H形甯鍪〖犊⑶屡钅?46个,总投资达54亿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5.88亿美元,占全市比重54.2%;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57.1%,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全年接待旅游、参观、访问、探亲、经贸洽谈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国内外游客496.36万人,增长9.6%,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0.68万人,增长1.8%。在接待境外游客中:外国人5.58万人,增长22.6%;港澳同胞2.3万人,下降39.1%;台湾同胞2.01万人,下降6.9%。接待国内游客485.7万人,增长9.8%。全市旅游总收入47.5亿元,增长3.1%,其中:旅游创汇收入5333万美元,增长6.9%;国内旅游收入43.1亿元,增长2.9%。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0.81亿元,净增8.4亿元,增长25.9%,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9.12亿元,增长32.1%;地方财政收入21.69亿元,增长20.9%,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3.1%。全市财政总支出24.77亿元,增长19.0%。

金融形势稳定发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45亿元,比年初增加48.0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14.2亿元,比年初增加11.2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1.76亿元,比年初增加29.63亿元。在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219.72亿元,比年初增加12.5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3.25亿元。个人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28亿元,比年初增加6.02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承保总额897.2亿元,增长8.7%。保费收入8.01亿元,增长37.4%。保险业务赔付总额1.26亿元,增长10.5%,其中:财产险1.05亿元,增长6.1%;寿险0.21亿元,增长40.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5万人,科研开发机构27个,科技投入6.29亿元。全市组织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966项,完成6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2项,省级项目80项。获省?

萍冀浇?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69项。全年实施国家和省星火计划12项,其中国家级8项;实施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31项,其中国家级16项。

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群,推动高新产业化发展。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1家,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528个,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24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04个。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6.9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63亿元,分别增长37.4%和45.1%。企业创新机制逐步健全,全市厂办科研机构394家。省、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项。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市技术合同金额2.05亿元,增长3.0%。专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专利申请量323件,授权专利197件。

教育结构调整加快,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快,成人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得到积极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3.5万人,增加0.9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1.86万人,减少0.32万人;普通中学134所,在校学生15.53万人,增加1.41万人;职业中学24所,在校学生0.99万人,增加0.32万人;普通小学453所,在校学生21.35万人,减少1.1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0.09万人,增加0.03万人。幼儿园209所,在园幼儿5.1万人,减少0.21万人。全市各类学校教职员工3.4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2万人。中小学教职员工2.5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04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学龄前三年幼儿教育普及率94.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9%;普通高考录取率77.9%,本科录取率41.7%。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率稳步上升,成人教育进一步推进,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达33万人次,参加社会自学考试4.74万人次。

办学条件改善,布局逐步优化。建成国家级重点职高2所、省重点普高15所,4所高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验收,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省示范性校(园)。64%以上的乡镇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省定标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投资1.5亿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22.3万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市场健?

捣⒄埂O群缶淖橹幌盗兄卮笪幕疃3晒侔臁蹲呦蚧曰汀反笮透栉柰砘帷ⅰ督蕉嘟俊反笮凸愠∥囊昭莩觥ⅰ督鹕街埂反笮兔窦涿袼滓帐醣硌莸然疃R慌幕帐踝髌吩谑〖兑陨媳热谢窠薄P〉ぞ纭冻破牌拧贰⑿⊙锞纭段舛馇椤贰⒀镏萜阑啊兑槐示仍挚睢肪竦萌谑唤臁叭盒墙薄苯鸾保冻倘盏蔽纭坊袢捌压⒔薄贝醋鹘鸾薄⒈硌萁鸾保妒侣ァ贰渡饺ぁ坊袢捌压⒔薄贝醋鹘鸾薄⒈硌菀薄!墩蚪毡ā贰毒┙肀ā分柿坑兴岣撸⑿辛吭龃蟆9悴サ缡庸饫峦绺脑觳椒ゼ涌臁9悴ァ⒌缡痈哺锹示锏?00%,市县联网率100%。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质量有新的提高,成功举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风光片卫视大赛。文化设施改造加快,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5个,总藏书量116.3万册(件);拥有剧院、影剧院86个;无线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

卫生保健得到加强。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715个,其中:医院28个,卫生院87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7732张,其中:医院病床位4854张,卫生院病床位256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928人,其中:医生5361人、护师和护士3555人。全市基本实现以乡(镇)为单位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84.0%的乡(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或大额费用医疗保险覆盖率34.0%。强化卫生防疫工作,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比上年下降10.2%。儿童计划免疫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完成各种疫苗接种32万人次,其中“四苗”覆盖率达98%以上。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开始实施,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生机勃勃。先后举办万人集体长跑迎国庆活动,万人晨练迈进新世纪和全民健身活动周等。承办第四届全国老将田径运动会及其他比赛活动。全年组织参加省、国家各项体育竞赛,获金牌43枚、银牌38枚、铜牌27枚。镇江籍运动员秦志戬和队友夺得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李若凡获亚洲象棋锦标赛冠军,薛鹏获亚洲沙滩排球巡回赛辽宁营口站比赛亚军,张国凤在全国象棋个人赛中获得冠军。国际间体育交流频繁,先后接待6批境外体育团体和体育爱好者,向省级运动队输送11名优秀运动员,向省体校输送7名新生。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打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实施一批城市重点建设工程和民心实事项目,创下“投资量最大、拆迁量最多、建设速度最快、工程质量最优”的历史记录,城市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引资大道”镇宝路拓展改造工程、“城市客厅”大市口广场、“珍珠项链”长江路拓宽改造二期工程和中山路、解放路中心路段美化亮化整治出新四大重点工程,总投资4亿元,占全年城建总投资的75.0%。拆除各类房屋10.37万平方米,建设和改造道路总里程8.2公里,新增道路面积9.2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2.8万平方米,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和小游园,配置新型路灯以及其他交通附属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形象,显现“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独特个性,凝聚民心民力,成为新世纪镇江迈向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性形象。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加快西津渡古街保护建设,复建金陵渡小山楼,建成西津渡碑林等。昭关石塔、观音洞、救生会三个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01年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完成街巷道路改造1.35万平方米,治理危房2万平方米,抗震加固1.1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2万平方米。污水截流建设加快,完善头摆渡泵站,建成新河桥泵站,完成长江二期工程截流管道,开工建设迎江桥泵站,启动“西气东输”工程。

公用事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拥有公共交通客运车辆325辆,其中新增75辆。客运总量达8362万人次。新开通公交线路5条,调整和延伸线路17条。加快出租车更新步伐,拥有出租车1258辆,基本更新完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铺和改造供水管道,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57.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100%;煤气供应总量3478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3.34万吨,气化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街巷小区清扫保洁“三位一体”试点取得经验并正在推开。

绿化亮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增绿化面积45.5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20.79万平方米。继续推进古运河整治及风光带建设,住宅小区路灯更新改造得到加强,消灭无灯小区24个,年末市区拥有路灯1.93万盏,市区路灯亮灯率达98.5%。

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面启动“创模”工程,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上年均有所削减,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60.2平方公里,覆盖率保持100%;噪声达标区面积41.88平方公里,覆盖率70%。城市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市区工业废水处理率100%,消烟除尘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83.72%。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266.58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5.31万人;女性人口131.27万人。市区年末总人口62.82万人,增加0.2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45‰,下降1.2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41‰,下降0.4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0.81‰上升为2.03‰。

劳动领域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安置分流下岗职工0.25万人,再就业率47.4%。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1.9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9.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1.24万人。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9691万元,实现社会化发放100%。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813人,兑付保障金566.9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41.73万人,增加1.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1.56万人,减少2.62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742元,增长14.3%。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增加3.3万人;个体从业人员10.9万人,增加3.2万人。据城乡居民生活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8元,增长7.4%;人均实际消费支出7413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增长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6.75亿元,比年初增加32.78亿元。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年末城市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23台、电冰箱93台、空调机53台、摩托车18辆、家用电脑11台、移动电话44部。农村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自行车204辆、洗衣机65台、彩电72台、电冰箱32台、空调机4台、摩托车33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