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扬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8:18:08 来源:扬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478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再上台阶。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幅首次超过省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89元,突破2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5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3:56.2:34.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26%。一般预算收入49.5亿元,增长26.2%。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生产总值达3422亿元,接近前20年的总和;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80亿元,是“九五”总量的2.9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7.2%提高到2005年12.7%。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24.2%。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农村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95.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1%,比2000年上升22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沿江高等级公路全线基本贯通;扬州港3号、4号泊位建成投产,发电厂扩建工程2×3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二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总量达到1311亿元,为“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2倍,超过建国以来前50年全部投资的总和。至“十五”期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近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40公里,在全省名列前茅。

农业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71亿元,现价增长7.3%;粮食播种面积357.51千公顷,比去年扩大21.15千公顷,粮食总产226.4万吨,比上年增产21.4万吨,增长10.5%;油料产量12.28万吨,下降10.4%;蔬菜产量128.15万吨,增长6.4%;水产品产量35.6万吨,增长6.5%。全市农业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已达70%和80%,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达到214个、131个和27个。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4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7亿元、利税5.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4.9%和15.1%。

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全市着力抓好工业“双创”和“三重”,强势推进工业第一方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4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48.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私营经济产值比重分别为18.8%和46.2%,同比分别提升了1.5个和1.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88.8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3.3%,工业增加值增幅“十五”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70.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209家;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24.6%,利润50.8亿元,增长30.3%;工业产销率为9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045亿元,比2000年增加1156亿元,增量超过2002年全年总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比2000年增加822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847.3亿元和239亿元。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2.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60.32亿千瓦时,增长10.3%。

建筑业

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劳动效率持续上升。全市建筑企业施工总产值420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15.27亿元,增长14.8%。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5244万平方米,增长24.9%;房屋竣工面积2724万平方米,增长24.7%。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平稳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4.19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14亿元,同比增长14.3%;商品房施工面积70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商品房竣工面积28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66.82亿元,同比增长27%。

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业

邮政业务稳步增加,电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邮电通讯业实现业务收入26.56亿元,增长17.5%。公用通信能力提高,邮政新型业务迅速发展。年末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8.2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7.3万户。

交通运能不断扩展,客货运量较快增长。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61.5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51.5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9%。全社会港口货物吞吐量4634万吨,增长24.3%,其中扬州港(长江)货物吞吐量3527万吨,增长17.2%。

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增长。“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五年平均增速为12.5%,比“九五”年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24.3亿元,增长16.9%;餐饮业33.8亿元,增长13.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增长15.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6.7亿元,增长15.8%。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43.4亿元,增长15.9%,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4%。

物价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9%,涨幅比去年同期低2.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6%,涨幅比去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7%。

旅游业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136.91万人次,增长23.3%;旅游总收入104.6亿元,增长36.1%。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113.05万人次,增长23.2%;国内旅游收入92.36亿元,增长36.8%。接待入境旅游23.86万人次,增长26.9%;旅游外汇收入1.52亿美元,增长39.6%。信息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66亿元,同比增长10.6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2.7亿元,比年初增加109.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04.7亿元,比年初增加8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3.3亿元,比年初增加68.2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27.1亿元,增长14%。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全市1034家县属以上工业、商贸流通企业中,完成改制1003家,改制面达97%。市直105家工业、商贸和公共服务型企业改革正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率达13.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320家。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宝胜科创、江苏琼花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民营经济

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全市新增私营企业8461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11万户,分别增长38.3%和20.7%。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0亿元,增长17.5%,增速高出GDP2.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6.4%。

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量质并举,对外合作稳步发展。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71项,比上年增加38项;协议注册外资24.3亿美元,增长48.3%,项目平均规模由2004年的493万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656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老口径12.5亿美元,增长54.3%,新口径5.3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04亿美元,增长22%。

“十五”期间我市累计协议注册外资金额56.7亿美元,比“九五”增加5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92.4%;“十五”期间我市累计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9亿美元,比“九五”增加25.5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79.8%。

对外贸易持续扩大,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出口19.05亿美元,增长41.0%。“十五”期间出口持续增长,五年平均增速为25.8%,比“九五”年均增速高13.4个百分点。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高新产业发展加快。“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全市重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85项,落实53项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7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1个。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38项。全市工业企业新批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江都、仪征、邗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刘秀梵、程顺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完成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了市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扩建工程,扬中西部校区开工建设,扬子津科教园区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9%,高考录取率7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文化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艺术活动积极开展。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举办了首届“扬州市民日”、市第五届少儿艺术节等活动。新建成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暨扬州博物馆。实施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古迹的解读工程,吴道台宅第基本修复开放,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始启动,市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9%,数字电视实现试开通。

卫生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速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88.6%,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重点医院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体育

群众健身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建成市区新体育馆。成功承办了全国十运会艺术体操、男子举重和男子足球比赛。第十届运动会我市共有63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目的比赛,共获得9.75枚金牌、4枚银牌、7.5枚铜牌和788.75分的成绩,金牌贡献率列全省第3位。

就业与社会保障

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采集就业岗位7.5万个,推荐就业3.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年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5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加大,参保人数达51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平稳运行,参保人数达31.2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9万人。城乡6.3万人纳入低保,农村1.6万名五保对象得到妥善供养。

社会福利和救济

社会救助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得到发展。全年“慈济医院”和“慈济窗口”为3.4万人次减免、报销医药费208万元。市区1800多户低收入和“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农村三年草危房改造和扶贫建房任务全面完成。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全面展开。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

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

城乡建设

城乡面貌再现新变化。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入65亿元,拓宽改造史可法北路、渡江南路、扬瓜路等19条城区和出入口道路,初步建成润扬森林公园。汤汪污水处理二期和开发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按计划推进。全市80个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新增改水受益人数15.6万人,改厕4万座,建成农村公路1107公里。江都丁伙镇、维扬区平山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和文明村。全市城市化率达48.3%。

“十五”是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的时期,全市城乡综合环境整治总投入达到265亿元以上,相当于前35年的总和,是“九五”期间累计投入的5.2倍;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300多公里,新增绿地700多万平方米。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生态与环境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城市加快建设。年内全市新建成180个生态村、2个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和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面积已达298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和扩大。市区噪音达标覆盖率由上年的93.8%提高到98.4%。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5%,比上年度提高3.5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计划生育稳步推进。2005年末,我市户籍总人口为456.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2万人,增长0.44%。自然增长率为3.8‰。全市登记出生人口4.64万人,出生率10.8‰;死亡人口2.91万人,死亡率6.4‰;全市人口迁移12.34万人,其中,省际迁移2.36万人。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富民步伐不断加快。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15元,增长1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3%和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4.7亿元,比年初增加81.9亿元。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人均GDP按省反馈常住人口计算。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