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连云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6:56:11 来源:连云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662次

2008年3月14日

2007年是连云港市跨越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拼搏实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居民生活切实改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一、综合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15.23亿元,较上年增长15.1%,增幅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13710元,是五年前的2.1倍。主要经济指标普遍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大多数指标增幅超过全省水平,多项指标增幅处于全省前列。

结构调整继续加快。三次产业继续呈现“稳固、提升、活跃”的局面,第一产业增加值102.3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88.86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224.03亿元,增长16.0%。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1%和38.5%。结构由18.2∶45.9∶35.9,调整为16.6:47.0:36.4。

县区经济全力提速。县域GDP共实现359.91亿元,占全市比重58.5%,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县域GDP增长17.3%,增速比全市高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职工工资等主要指标增幅也均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县一些主要指标在全省县级排名中,实现了进位。

城市影响不断扩大。在2007年公布的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上,连云港市名列第39位,较两年前提升了16位。四县全部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伴随连云港实力和地位的提升,对客商和项目形成“热岛效应”,考察投资的客商成倍增加,而且层次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全市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主体竞争力仍然不强,经济增长与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层次还不高,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不多,节能减排的硬约束日益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县区及城乡经济发展依然不够平衡,新农村建设基础仍较薄弱,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物价上涨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呈现困难,群众在就业、住房等方面还有许多新期待,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02.35亿元,同比增长6.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6亿元,增长1.5%;其中农业产值100.4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5.72亿元,增长11.5%;牧业产值50.76亿元,增长2.0%;渔业产值43.22亿元,下降3.2%。

种植业发展持续向好。粮食总产跃上新台阶,全市粮食面积691.2万亩,亩产达到438公斤;总产量首次突破300万吨,达到302.71万吨,较上年增长9.2%。全年棉花总产1.1万吨,油料总产11.7万吨,蔬菜总产204.9万吨。

畜牧业生产较为稳定。全市规模畜牧业养殖场(户)达到7911个,新建养殖小区30多个。生猪年末存栏120.8万头、牛28.1万头、羊53.4万只,家禽存养量980.9万只,禽蛋产量19.5万吨。各项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力,基本保持重大动物疫情清净。

渔业发展呈现新态势。科技兴渔取得良好收益,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海珍品养殖基地发展到5000亩,海水工厂化养殖已突破35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水产品总量55.2万吨,较上年增长4.7%。

林业产业化不断提高。年内完成造林面积18.8万亩,建设农田林网76.5万亩,完成四旁植树1158.64万株。全市未发生一般以上森林火灾。林木种苗花卉发展到5.6万亩,水果产量18.6万吨,茶叶产量285.1吨。

外向型农业成为新亮点。圆满完成第九届江苏农洽会、第五届中国农交会、上海农交会和东盟农业博览会等六次会展任务,努力扩大农业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全年农产品出口额2.69亿美元,增长17%。

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成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12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3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面积达388.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以上。

农业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7.26亿元,其中海堤涵闸、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新沂河50年一遇整治工程建设等均取得显著成效。超额完成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年度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达到优秀等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29.34亿元,增长18.9%,增幅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7%,拉动6.6个百分点。工业化指数达37.3%,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19亿元,增长18.9%。

工业重化程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5.58亿元,同比增长48.0%。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375.82亿元,占全市的54.0%,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7.6%,比轻工业快19.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674.16亿元、利税76.66亿元、利润48.04亿元,增幅分别为47.8%、77.5%、103.5%,均居全省第一。呈现产销同步增长,利税快于销售,利润快于利税的良好态势。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2.1,提高36.6个百分点。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039家,较上年净增201家。资产过亿元的企业75家,较上年净增2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家,净增33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12家,净增39家;实现利润过亿元的11家,净增5家。

支柱行业贡献突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五大行业发展良好,共完成工业产值425.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1.2%;利润占79.4%,利税占71.5%。

龙头企业举足轻重。工业20强企业完成产值304.02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48.9%,拉动增长23.4个百分点。益海(连云港)粮油有限公司以81亿元成为首个产值突破80亿元的工业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质量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4个,拥有资产119.34亿元,占15.3%。完成工业产值137.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19.7%;产值增长49.4%,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创利税25.08亿元,占32.8%。

民营企业发展加速。民营工业企业数达到75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2.5%。完成工业总产值292.97亿元,较上年增长47.0%;创利税28.95亿元,增长59.9%。股份制企业完成总产值318.74亿元,增长62.1%;创利税37.56亿元,增长8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发电量148.54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32.1%;酒精40.91万千升,增长21.4%;啤酒12.35万千升,增长10.9%;胶合板45.28万立方米,增长26.9%;纯碱169.10万吨,增长13.6%;水泥201.60万吨,增长42.5%。

建筑业发展不断壮大。全市建筑企业达到35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上升至9家,二级资质企业78家,三级资质企业227家,劳务企业43家。优势骨干企业的发展继续加快,产业集中度达到65.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9.52亿元,较上年增长15.9%;建筑业总产值135亿元,外出施工产值74.6亿元,施工人数达19.3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显著加强。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发挥投资在建设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2007年建设施工项目135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860个。全部在建项目平均规模7908万元;其中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4903万元,较上年增加1046万元。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54个,增加6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亿元项目79个,增加25个。完成全社会投资584.62亿元,增长37.9%;增幅居全省前列,增幅较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507.37亿元,增长37.0%。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45亿元,增长92.8%;第二产业投资327.11亿元,增长38.6%;第三产业投资177.82亿元,增长22.0%。全社会工业投资361.20亿元,增长44.9%;增幅高于全社会投资7.0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全市在建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02个,增加124个;其中新开工业项目654个,增加49个。当年竣工工业项目625个,增加128个;项目竣工投资率62.3%,提高5.7个百分点。全社会民间投资415.45亿元,增长49.2%;其中民营投资344.03亿元,增长53.0%。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71.1%,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强势推进。2007年继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连云港港口固定资产投资20.23亿元,创历史投资最高。通榆河北延工程、盐灌船闸开工建设,204国道新沂河特大桥、海堤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完成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中云火车站开工,总投资3.5亿元的中云物流园投入使用。开工建设花果山大道,新建改建港城大道、海宁大道、中山路等147条城市主次干道,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4.98亿元(不含房地产开发),较上年增长22.5%。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田湾核电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已经达到296亿元,当年发电量92.8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3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房地产投资趋于合理。规模以上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79.40亿元,较上年增长44.2%;其中市区55.57亿元,增长39.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达967.65万平方米,增长49.2%;其中住宅813.37万平方米,增长57.5%。房地产开发高层化趋势明显,商品房屋施工面积中11层及以上建筑354.11万平方米,增长98.2%。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44.15平方米,增长34.8%;其中住宅197.7万平方米,增长37.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71.86万平方米,增长39.7%;实现销售额69.61亿元,增长53.3%。商品房屋平均售价2560元/平方米,较上年上涨9.6%;其中住宅平均售价2401元/平方米,上涨9.5%。

五、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业

港口建设强势推进,集装箱增长优势明显。港口运输是连云港市最具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年港口吞吐量达到8507万吨,增长17.6%,增幅较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平均高出约2.5个百分点。外贸吞吐量实现4985万吨,占全港吞吐量58.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31万标箱,增长53.8%,增幅较全国平均增幅高出近33个百分点,跻身集装箱运输全国沿海十大港、全球百强港。全港现有38条集装箱航线,其中当年新开航线12条,开辟了欧洲、美国等远洋干线。中韩国际客运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集装箱和客运量较上年分别增长24.4%和13.5%。新开通至莫斯科集装箱“五定”班列,使大陆桥运输真正实现了欧亚贯通,进一步提升我市国际影响。新亚欧大陆桥完成过境集装箱5.94万标箱,增长19%。

交通运输全面提速,发展环境继续改善。随着一体两翼规划的实施,T型产业布局加快展开,以港口为中心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南港区集疏运通道建成通车,242省道临洪河口特大桥开工建设;开工建设花果山大道,新建改建港城大道、海宁大道、中山路等147条城市主次干道,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达到31.7亿元,全市境内年末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281.8公里,密度达3.76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各市中仅少于省会。全市行政村通达率达99%以上。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76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6.0%;完成公路货运量5229万吨,增长14.5%;完成水路货运量1339万吨,增长3.4倍。连云港机场新开辟航线6条,全年共保障各类飞行3772架次。运输生产创开航以来最好水平,完成旅客吞吐量19.95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500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8.9%和34.3%。

邮政通讯建设全面铺开,信息化程度提升明显。邮政通讯运营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全市邮政通讯业务收入实现18.05亿元,增长18.1%。全市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148.2万户,较年初净增39.7万户;固定电话总数达到144.54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36.05万户,较上年增长2.8%。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电话拥有量已达218.2部,较上年提高9.2%;电脑拥有量达到22.9台,增长17.0%。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升温明显。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9.08亿元,增长17.8%,增幅达到11年来最高。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50.47亿元,增长30.8%,带动了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0.3%,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市区零售额104.43亿元,增长17.7%;县零售额82.74亿元,增长17.2%;县以下零售额64.91亿元,增长18.4%。批发业零售额31.23亿元,增长26.6%;零售业零售额190.20亿元,增长15.8%;住宿业零售额2.83亿元,增长39.1%;餐饮业零售额24.23亿元,增长20.3%。

流通业态丰富完善,大型商贸发展迅猛。大型商贸发展迅猛,特色商业街不断兴起,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促销手段活、经营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全市零售业十强企业商品销售额为23.16亿元,较上年十强增长15.1%,占全部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的9.2%。商品交易市场已初步建成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农产品、工业品市场特色鲜明,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以及其它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市场体系。年末各类专业市场31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22个,成交额125.78亿元,增长10.9%;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5个,成交额80.31亿元,增长20.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食品和资源性产品涨幅较大。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2,高于全省城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八大类居民消费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9.3%,其中食用油、猪肉、干豆类及豆制品等价格涨幅较大,而水产品特别是淡水产品价格降幅较大,同比下降1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6.1%。受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政策性价格调整的影响,居住类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4个百分点。

七、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增大,发挥吸纳就业重要作用。2007年新发展私营企业4536户,增长37.0%;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5832户,增长1.39倍。新增注册资本(金)116.96亿元,增长49.2%。年末私营个体户累计已达110090户,其中私营企业17790户,个体工商户92300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378.4亿元,户均为34.37万元,比上年提高9.01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48.69亿元,户均196万元,比上年提高49.51万元。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过500万元的已达1049户,过千万元的641户,过亿元的14户,都有较大增长。民营经济共吸纳就业人员41.23万人,增长16.8%;其中,私营企业30.16万人,增长19.6%。

税收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金36.24亿元,增长31.0%,占全部税收的48.5%。其中,私营经济税金11.68亿元,增长61.4%,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分税种看,增值税12.96亿元,增长75.1%;营业税8.28亿元,增长16.2%;企业所得税7.09亿元,增长73.9%。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318.08亿元,增长17.5%;增幅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较GDP增幅高2.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7%,较去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达57.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地方外贸取得突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2.53亿美元,增长19.3%;其中出口18.47亿美元,增长26.8%。外贸依存度达到38.6%,出口依存度为21.9%。年末有进出口实绩企业608家,其中规模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6家,完成进出口额19.8亿美元,占全市的75.3%;11家企业进出口规模突破5千万美元,规模最大的突破5亿美元。

利用外资跨上新台阶。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07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6.8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0.6%。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商务部确认数)73787万美元,增长113.5%;增幅较上年上升87.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期末实有三资企业928个,较上年增长8%。全年新增内资注册企业1568个,引进内联客方到位资金265.87亿元,较上年增长32.4%。

旅游业成果丰硕。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18.8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97.91亿元,增长14.5%。其中接待境外游客8.22万人次,增长19.3%;实现外汇收入7788.76万美元,增长27.8%。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三个地级市和全国20个优秀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市旅行社总数达96家,其中新成立旅行社23家。

九、园区建设

开发园区建设实现历史突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和企业加快集聚。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总投入277.2亿元,较上年增长47%;其中基础设施投入53.3亿元,增长15%;累计开发并基本建成面积74.75平方公里,增长25.8%。实际到帐外资6.84亿美元,增长81.4%;新增注册内资99.1亿元,增长21.6%。新进区重大项目(5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和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共366个,增长37%。园区实现GDP196.22亿元,增长44%;工业增加值152.08亿元,增长41.6%;财政收入34.65亿元,增长50.5%;出口9.49亿美元,增长34%。每平方公里业务总收入15.8亿元,增长53%。

连云港开发区建设呈现超常发展。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GDP突破百亿元,达到101.3亿元,较上年增长2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1.8%;财政总收入23.04亿元,增长43.6%;协议利用外资9.1亿美元,增长54.8%;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34.2%;引进内联到位资金37.1亿元,增长36.9%;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增长36%,其中自营出口6.68亿美元,增长2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增长52.3%,其中工业项目投入46.1亿元,增长76.6%。全区综合实力在53个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位次前移,对全市发展贡献份额继续提高。

十、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07年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22.85亿元,增长5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79亿元,增长43.7%;增幅在十三市中列第2位,高出全省8.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7.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较上年提升1位。各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82.0%,提高了2.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较上年提升2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1087元,增长44.8%;增幅在十三市中列第2位,高出全省1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74.70亿元,增长29.6%。

信贷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重组并入江苏银行,组建东方农村合作银行。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43.07亿元,增长24.0%,比上年快5.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快11.1个百分点,增幅居十三市第2位;贷款余额474.55亿元,增长24.1%,比上年快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快5.3个百分点,增幅居十三市第3位。贷存比73.8%,居十三市第四位。全年累计现金投放16.89亿元,同比多投8.78亿元。另外,保险事业稳健发展,全年实现保险费收入16.12亿元,增长22.7%。

十一、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

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在全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中,连云港市综合得分位列苏北第一位。被列为“十一五”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五个示范市之一。东海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赣榆县青口镇宋口村是苏北地区唯一列入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的村。规划建设的“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列入“十一五”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全年共组织申报省以上科技计划350余项,新上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136项,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有56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创历史最好水平。组织鉴定科技成果124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或填补空白的42项。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2家,其中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467家,其中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豪森药业、鹰游纺机、新科研磨等5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企业专利授权122件,其中发明专利54件。正大天晴1项专利作为全省唯一获第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有2项列入第五届省优秀专利奖10个金奖项目。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素质教育成绩可喜,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07年,全市现有全日制大学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206所,在校学生37.04万人;普通小学488所,在校学生35.39万人;各类幼儿园531所,在园幼儿15.88万人。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初中生巩固率等综合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有125万人次学生享受到此惠民政策。成人教育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3.5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96万人,企业职工培训14.73万人。全市高考继续取得佳绩,各类普通高校录取我市新生25979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4.98%。

卫生防疫健康向好,新型合作医疗取得突破。2007年,我市继续强化卫生资源整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县农村人口覆盖率稳定在90%,市区农村达85%,全市共有320.79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为96.5%,参合人员平均住院费用为全省市辖市中最低,实际补偿比位列全省前列,高于全省2个百分比。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达826个,其中各类医院155所;卫生工作人员164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095人;全市现有执业医师5481人,注册护士4579人;医疗总床位9942张,较上年增长3.6%,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文化宣传和体育事业

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艺术创演呈现新气象。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成12个乡镇文化站和136个“农家书屋”。组织创作一批优秀作品,18个作品参加第六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取得了49块奖牌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艺术创作新的突破。我市有4件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其中歌曲《祖国在我心中》获得优秀作品奖。联合举办各类广场等活动300多场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继续推进“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三送工程,全市送戏下乡1000余场,送电影下乡23000多场,送书41万多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进藤花落遗址保护方案的立项,在全省率先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立连云港市首批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116.27万册,较上年净增11.7万册。

切实增强媒体引领能力,广播电视领域亮点纷呈。市新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邀请境内外主流媒体和强势媒体来连采访88家(次),在国内外媒体刊发(播)落地稿件达870篇。连云港日报和苍梧晚报发行量较上年分别增长11.6%和18.6%。全年共有52件广播电视作品在省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留连忘返》获全国优秀对外电视新闻奖,广播访谈节目《“雷锋车”——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电视新闻《“百名教授兴百村”叫响全国》等9件作品获省级政府奖一等奖,获奖数量和档次在全省市级台排名第二。分别有一个电视栏目和广播栏目被评为省优秀栏目。举办和承办了《岁月如歌》、《春约梨园》等16台电视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15条,其中《新闻联播》10条;在省电台、电视台播发新闻700余条,稳居全省市级台第一方阵。全市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4.49万户,有线电视总户数达到69.53万户,平均入户率为54%。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了100%。

竞技体育成绩优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继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县级“新四个一工程”。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完成“万村体育健身工程”。举办全国健美锦标赛、乒乓球中超联赛、华东羽毛球比赛、全国东南西北中羽毛球大赛、全国拔河锦标赛、江苏省少儿花样游泳等11项省以上比赛。隆重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这是时隔7年本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全市获得省以上比赛奖牌159枚,其中金牌51枚。本市主管的省散打队选手在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上夺得冠军。

十三、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整体推进,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全市城乡共实施建设项目1576项,完成投资3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67%;市区完成城建投资70亿元,连续5年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新海城区空间拓展、功能提升、形象刷新,凤凰、东河、孔望山片区启动建设,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区西、南出入口整治基本完成。建成区面积由85.5平方公里扩大到90平方公里。

公用事业全面完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政道路进展迅速,修建便民道路121条,整治人行道板7万平方米,城市主次干道完好率达到95%;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90%,亮灯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当年供水管线建设任务,全年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综合合格率达99.9%。市区共新建中压燃气管道40公里,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0000户,管道燃气用户维修及时率为100%。完成新海电厂向海州开发区供热主管道工程12公里。

村镇建设同步实施,园林绿化成效显著。结合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计划安排,新农村建设已全面辅开,启动实施第二批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共有88个村庄达到标准通过市级验收,18个村庄通过省级验收;有3个村通过省建设厅验收为省级康居示范村。城区园林绿化完成投资4.01亿元,实施项目118项。新增绿地面积239公顷,至年末城市绿地面积295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375公顷,城市公园绿地面积70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8.45平方。

全面推进城乡环保建设,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为载体,以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污染减排目标圆满完成,COD和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142%和140%;市区空气优良率提高到90.4%,达330天,比上年增加6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各城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声环境质量优于国家标准;灌南、灌云两县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

十四、人口及人民生活

户籍人口总量有所扩大,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137.94万户,其中市区22.54万户;总人口达到482.23万人,其中市区71.56万人,较上年分别增加2.81万人和0.60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2.48‰,下降0.2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48‰,下降0.50个千分点。全市人口计划生育率90.92%,独生子女率51.83%,较上年均有提高。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446.98万人,较上年减少3.54万人,其中市区81.97万人,较上年增加1.2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0.5%,提高1.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11.92‰,自然增长率4.58‰。政区调整发展平稳,年末城市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83个,其中镇53个;居委会214个,村委会1436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改善。2007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21486元,较上年增长21.0%;增幅达到12年来最高,高全省平均6.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4元,增长15.5%,是199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28元,增长13.2%,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35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17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9%和43.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31.3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平均为29.6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7092元,增长12.2%。

强化劳动就业管理,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较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连续5年实现回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79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101万人,提前完成“百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5万人次,其中开展创业培训2942人,再就业技能培训2.95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6.95万人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59万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791人,技工学校招生5095人。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确保”得到巩固。社会保障覆盖人群不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幅达到44.5%,居全省前列。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88%。着力解决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97.4%,居全省前列;成立了助保基金会,帮助中断养老保险缴费的困难群体接续缴费。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建设,苏北首家实现五险合一征缴。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增长17.6%和33.3%。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