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连云港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6:54:16 来源:连云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445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连云港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呈现明显变化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切实改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一、综  合

经济增长高位运行。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7.38亿元,较上年增长15.1%,创近24年来最快增速;增幅较全省高0.2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居苏北各市第一位。全市大多数指标增幅超过全省水平,主要经济指标普遍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其中外贸出口、城市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达到11年来最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10年来最高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年来最高增幅。

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全市三次产业继续呈现“稳固、提升、活跃”的局面。第一产业增加值95.6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42.12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189.57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20.5∶44.2∶35.3调整为18.2∶45.9∶35.9,农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一产业首次降到20%以下;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第二、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4%和36.6%,各拉动经济增长达8.4和5.5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1656元,相当1493美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6.44%,较上年提高了0.92个百分点,在周边各市中继续位居前列。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不断向好,企业家对经济运行环境信心不断提高。到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7点,企业家信心指数提高到133.5点。

城市影响不断扩大。连云港市入选中国首届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灌南、东海、灌云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赣榆入围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市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位次又前移5位。来连考察投资的客商成倍增加,而且层次越来越高,连云港对客商和项目开始形成“热岛效应”。全市政区调整发展平稳,年末,全市乡镇个数为83个,其中镇5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7个,居委会210个,村委会调整为1439个。

县区经济全力提速。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51亿元,增长17.3%,占全市比重54.9%,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四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在全省66个县市区中均排在前十位。四个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79亿元,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3.7%。东部城区领跑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3%,高于全市14.2个百分点。

全市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经济主体竞争力仍然不强,经济增长与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县区经济发展依然不够平衡,财政紧张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工业发展依然缺少大项目支撑,招商引资压力持续增大;劳动力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持续增收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农林牧渔业

种植业发展持续向好。全市粮食总产量277.2万吨,较上年增长11.8%,仅次于1999年水平,粮食亩产达到438公斤,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实现2.05万吨,增长8.6%;油料总产达12.37万吨,增长20.1%。

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20.3万头,牛存栏26.6万头,羊存栏47.0万只,家禽存养量达到1057万只,猪牛羊禽肉19.5万吨,增长1.4%。

渔业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突破100万亩,浅海贝类养殖达10万亩,紫菜养殖面积5.5万亩,海珍品养殖基地发展到5000亩。海水工厂化养殖已突破35万平方米,位居全省首位。全年完成水产品总量52.7万吨,增长7.4%。

林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全市完成成片林14.5万亩,提高88%;建设农田林网69.1万亩,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造林3.2万亩,绿色通道建设28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6.3%,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水果产量19.2万吨,增产12%;茶叶产量达260.2吨,增长8.4%。

外向型农业增势强劲。建成蔬菜、淀粉、水产品等十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20家龙头企业跻身全省农副产品出口百强企业,有20多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畅销海外,其中蔬菜出口居全省前列。全年农副产品出口总量超越南京位居全省第二。新批农业利用外资项目51个,实际利用外资5032万美元,位居苏北第一。

农村水利建设得到重视。全市海堤达标建设工程、新沂河50年一遇工程等均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农田水利共完成土石方6032万方,新建排灌站51座,改建排灌站145座;改造中低产田1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4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9万千瓦,较上年提高8.4%;农业机耕面积310.75千公顷,机播面积232.7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88.36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工业化指数达到35.7%,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14年提升最大的一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38户,较上年新增21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26.40亿元,增长21.8%;实现产销率98.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重工业发展势头明显加快,总量首次超过轻工业。当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237.44亿元,增长44.9%;轻工业总产值227.30亿元,增长24.1%。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支柱行业贡献突出。全年资产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共54户,产值过亿元的达71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73户,较上年净增23户;其中过5亿元的有12户,过10亿元的有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9.0%,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工业20强企业撑起全市工业近半壁江山,完成产值总量占全市的44.5%,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1%,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4.1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五大行业发展良好,共完成总产值272.63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8.9%。

三资企业贡献增大,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43.3%,创利税占全市的36.2%,取代了近年来股份制企业第一的位置。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58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77.37亿元,增长43.1%,高出全市8.8个百分点;创利税15.97亿元,同比增长42.5%,高出全市17.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要产品产量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发电量63.69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23.7%;酒精32.80万千升,增长47.9%;啤酒11.13万千升,增长37.2%;胶合板28.83万立方米,增长47.8%;纯碱148.92万吨,增长8.2%;水泥141.86万吨,增长59.3%;钢材14.86万吨,增长1.3倍;金属集装箱484.27万立方米,增长2.9倍。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到101个工业企业,共拥有资产90.60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24.4%;完成现价工业产值85.09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市比重18.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45亿元,同比增长38.8%,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17.9%。

建筑业市场呈现活跃,工程建设管理日益加强。2006年,全市建筑企业达到310家,其中新增企业37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5亿元,完成外出施工产值69.5亿元,施工人数达19.2万人。在工程管理方面,市区建设工程发包初步方案备案403项,备案率100%;招标工程330项,招投标率100%,应公开招投标工程公开招投标率100%,应监理工程监理覆盖率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显著扩大。2006年,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全年在建规模以上投资项目968个,较上年减少353个;在建项目平均规模达8674万元,增长47.8%。新开工项目650个,其中亿元项目37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423.89亿元,增长31.0%;规模以上项目投资370.27亿元,增长31.2%。全社会民间投资完成292.11亿元,增长47.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6.9%,提高5.9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产投资1.07亿元,下降74.8%;二产投资224.41亿元,增长37.0%;三产投资144.29亿元,增长26.8%。全社会工业投资249.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220.54亿元,增长35.6%;制造业投资完成181.83亿元,增长43.8%。

基础工程投资继续强化。规模以上基础设施投资突破百亿大关,达112.40亿元,增长36.9%。其中海宁大道、连盐沿海高速、新牛一级公路、机场连接线等项目顺利竣工。港口集团完成投资16.63亿元,增长49.3%。港口集团在建项目11个,其中亿元项目7个。田湾核电站已发电14.06亿千瓦时,上缴税收超过5000万元,核电运行功率已达90%。

房地产投资趋于理性。房地产业完成投资55.07亿元,增长55.7%;其中住宅完成投资39.89亿元,增长80.6%,均为2003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全市有开发量房地产企业125家,商品房施工面积达648.37万平方米,增长61.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8.03万平方米,增长69.4%。商品房竣工面积181.18万平方米,增长44.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4.28万平方米,增长49.2%。市区商品住宅均价为2794元/平方米,增长26.5%,是近三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五、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业

港口建设实现历史跨越,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22.3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60%;港口吞吐量达到7232万吨,增长20.1%,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外贸吞吐量实现4604万吨,占全港吞吐量64%,增长18.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万标箱,增长29.5%,增幅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新亚欧大陆桥完成过境集装箱近5万标箱,增长40%。连云港港蝉联中国船港星光榜“五星级港口”殊荣,并跻身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港口行列。港口国际客运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客运量较上年增长48%,在全国沿海同类航线中保持了领先水平。

交通枢纽建设全速推进,航空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全市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288公里,在全省各市中仅少于南京。已累计建成农村公路5005公里,全市所有乡镇、99%的行政村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全年公路客运量7059万人次,增长7.8%;公路货运量4286万吨,增长11.5%。连云港机场保障各类飞行3178架次,实现第22个航空安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5.48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117吨,运输生产创开航以来最好水平。

通讯工程建设全面铺开,信息化程度提升明显。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收入实现15.29亿元,增长14.0%。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08.54万户,较年初净增45.4%;固定电话总数144.95万户,增长3.5%。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电话(含手机)拥有量已达200部,提高17.9%;电脑拥有量18.6台,增长27.4%。每百户城市居民接入互联网计算机29台,接入互联网移动电话4.5部。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购买能力实现突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53亿元,增长16.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3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2%,提高2.2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市区零售额达86.14亿元,增长16.3%;县零售额71.22亿元,增长18.1%;县以下零售额54.18亿元,增长13.5%。

流通业态丰富完善,大型市场龙头作用显著增强。年末,全市各类专业市场达31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22个,实现成交额113.38亿元,其中实现零售额36.89亿元,占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达27.5%。平均每个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5.16亿元,增长16.5%。

继续推进市场流通体制建设,市场物价保持稳定。继续注重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农家店”的新建和改建,全市农村乡镇新型超市覆盖率已达57.6%,新建成为农综合服务社56个。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4,低于价格调控目标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目标。

七、民营经济

私营个体企业发展加速,从业人员呈现快速增长。2006年,全市新注册私营个体企业35279户,较上年增长40.8%;其中私营企业5098户,增长62.1%,个体经营户30181户,增长37.8%。年末,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总数达到10.32万户,跨越10万大关,增长21.3%。全市私营个体企业累计吸纳就业人员达40.61万人,增长53.9%。

民营经济占据全市 “半壁江山”,税收保持较高增幅。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68.44亿元,增长19.2%,较GDP增幅高4.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0.9%,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5%。全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7.66亿元,增长29.4%,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2.5%。

民营外贸业绩继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成长壮大。年末,全市共有民营外贸企业296户,占全市外贸企业数量的68.0%,当年净增92户,增长45.1%;实现进出口额6.70亿美元,增长93.1%,占全市外贸的24.7%。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91户,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0.5%,较上年底净增13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06.27亿元,增长38.4%;完成利税总额20.80亿元,增长40.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口岸规模再创新高,地方外贸超常发展。连云港口岸进出口总值完成93.99亿美元,增长11.0%;其中出口总值47.23亿美元,增长30.4%。关税总额70.16亿元,在全省海关系统排名跃升至第3名。全市地方外贸完成进出口总额27.13亿美元,增长33.1%;外贸依存度首次突破40%,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市出口14.48亿美元,增长55.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有出口实绩企业435家,较上年新增112家;其中1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8家,增加10家。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6.53亿美元,增长65.4%。

利用外资继续上升,对外投资实现突破。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21个,合同利用外资9.64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46亿美元,增长25.8%。完成外派劳务营业额1.98亿美元,增长19%;全市新办10家境外投资企业,境外投资总额1820万美元,分别是上年的2.5倍和3.9倍。全年引进内联客方到位资金200.83亿元,增长32.9%。

旅游业继续取得丰硕成果,旅游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06年,连云港市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之一及“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花果山入选 “外国人最愿意去的中国50个地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16.29万人次,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收入80.55亿元,增长24.4%。其中入境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6.89万人次和6096万美元,分别增长28.2%和32.5%。旅行社总数达96家,其中新成立旅行社23家。

九、园区建设

开发园区基础性建设卓有成效,产业集聚正在形成。年内,我市有4家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至此全市现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开发区8个,累计开发并基本建成面积76.16平方公里。全年开发园区总投入达到188.6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46.4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7.3%和94.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45亿元,增长45%;实现工业增加值107.41亿元,增长45%;实现财政收入23.02亿元,增长62%;自营出口7.06亿美元,增长86%;每平方公里业务总收入10.3亿元,增长10%。

连云港开发区发展提速,对全市贡献份额继续提高。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2亿元,较上年增长24.2%;完成财政总收入16.1亿元,增长44.2%;工业投入26亿元,增长64.6%。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市的15.2%和20.4%,较上年分别提高1.2和0.53个百分点。协议利用外资5.8亿美元,增长51.3%;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6亿美元,增长31.1%;内联客方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206.8%;进出口12.5亿美元,增长27.6%。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进出口分别占全市44%和46%。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78.34亿元,较上年增长39.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96亿元,增长38.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92亿元,增长19.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14.9%,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高点,在全省各市中提升到第6位。

信贷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06.09亿元,较年初增长79.25亿元,同比多增14.5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25.90亿元,较年初增长62.58亿元,同比多增16.08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6108万美元,较年初增长3025万美元,同比多增3449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72375万美元,较年初新增13280万美元,同比多增10875万美元;全年累计现金投放8.11亿元,同比多投放7.44亿元。

保险事业稳健发展。全市年末各类保险机构已达14家,全年保险费收入达13.14亿元,较上年增长11.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84亿元,人寿保险费收入实现10.29亿元。

十一、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

科研成果比较显著,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年新上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省火炬计划项目16项,项目总投资1.88亿元。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和经费数均仅次于南京市居全省第二。省星火龙头企业18家,数量列全省第一位。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170余项;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9家;有8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为历年来最多;有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项目103项,其中获批省星火计划项目64项,创历史新高;有9家企业被确定为省星火龙头企业,数量列全省首位。全市共有129项科技成果通过部、省、市组织的鉴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国内首次或国内领先水平42项,国内先进38项。

素质教育成绩可喜,各类教育资源呈现协调发展。全市现有全日制大学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214所,在校学生38.42万人;普通小学490所,在校学生38.11万人;各类幼儿园867所,在园幼儿12.69万人。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初中生巩固率等综合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历史最好水平,有6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了学杂费。全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1.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57万人;在岗职工培训10.8万人。全市高考继续取得佳绩,各类普通高校录取连云港市新生20935人,高考录取率达到62.9%。

卫生防疫健康向好,为民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注重强化卫生资源整合,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率达到80%,已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卫生服务站510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7%,位居全省前列。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达982个,其中各类医院166所;卫生工作人员155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468人;全市现有执业医师5455人,注册护士4285人;医疗总床位9600张,增长6.0%,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文化宣传和体育事业

扎实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城乡文化市场春色满园。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新闻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迅速,市博物馆新馆顺利开馆。全市各类文化馆站达到97个,组织文艺活动623场次,送电影下乡1.18万次,送戏近500场,举办各种广场文化活动130多场。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104.57万册,较上年净增5.67万册。藤花落遗址、海清寺塔等成为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海州五大宫调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力实施创新创优工程,广播电视领域亮点纷呈。《行风热线》、《阳光热线》栏目全年为群众解决和答复疑难问题7732个,成为港城舆论监督的重要品牌;《东方女孩》栏目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全年在中央及省电台、电视台播发新闻800余条,在全国城市台新闻交换中心发新闻200余条。与70余家城市台联办了广播双向热线直播节目。举办和承办20余场次的大型晚会和比赛活动,圆满完成13次广播现场流动直播和50场电视直播转播任务。全力打造第四媒体,新开通连云港传媒网,成为实现音视频在线直播点播、新闻资讯汇集、全天候互动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城乡有线电视入户达55.04万户,较上年净增15.66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切实增强媒体引领能力,宣传阵地捷报频传。继续加大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先后邀请国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就连云港市投资环境、战略重点东移、临港开发等进行了专题采访,进一步提升了连云港对外的影响力和聚合力。《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及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用稿量均实现突破,在《新华日报》发稿500多篇。精心设计策划 “连云港之夏”、省农洽会、投洽会和苏台(连云港)经贸洽谈会等重大节庆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连云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连云港日报发行量稳定在4.5万份,晚报发行量也达到4.3万份。

竞技体育成绩优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完成省十六届运动会皮划艇比赛承办任务,相继举办了全市青少年田径、篮球、乒乓球、足球、棋类等10项市级比赛。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连云港市运动员获得奖牌209.5枚,其中金牌66.5枚。建设全民健身工程28个,全民健身点249个、晨(晚)练活动点895个,建成村级体育健身工程623个,分别占村总数的47.4%。全民健身设施覆盖了100%城市街道、社区和70%的农村乡镇,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

十三、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全年城乡建设投入达到18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心城市建设完成投入60亿元,重点实施300多个城市建设项目,连续五年以每年增长10亿元的幅度递增,形成了东部城区与新海城区相互呼应、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格局。建成区面积由70平方公里扩大到75平方公里。

城市综合功能全面增强,路网建设日臻完善。在市政道路方面,新建改建人民路、凌州路等30多条城市干道,打通了新海城区二环路网,形成了外部成环,内部成网的道路交通网络,东西城区连接更加畅通方便。在公用事业方面,新增高、中压燃气管道60公里,西气东输天然气实现了向市区供气,每天有5万立方米的西气输入港城。市区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92%,高于建设部规定4.92个百分点。

惠民工程创历史新高,村镇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全年修建51条便民道路,整治下水道15公里,更新整治人行道板6.48万平方米,新装小街巷路灯980套,完成户表改造3.2万户,发展管道燃气用户7000户,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同步配套燃气管道,城区80%居民用上价格低廉、清洁安全的管道燃气,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认真编制村镇建设发展计划,全年完成了全市78个村庄的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和 16个村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了农村整体面貌的改观。

全面推进城乡环保建设,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24天,优良率88.8%;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专家技术评估,东海、赣榆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全年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市区园林绿化覆盖率达38.5%,人均公共绿地7.81平方米,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园林城市”。

十四、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较为稳定,城市化率持续提升。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137.25万户,其中市区22.28万户;户籍总人口479.42万人,其中市区70.96万人。全市人口计划生育率90.89%,独生子女率50.24%,户籍人口出生率12.26‰,自然增长率6.98‰。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450.52万人,比上年减少3.88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78‰,自然增长率4.52‰。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9.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改革持续深化,就业有所增加。年内市属企业改制完成资产重组2亿元,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8420人。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基本完成,首批141家市属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市新增就业6.2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2.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61%,较上年底减少0.52个百分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1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49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93.9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改善。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7760元,较上年增长18.1%,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5.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位居全省各市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5元,增长14.7%,是199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65元,增长10.2%,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6320元,增长14.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324元,增长15.4%,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97元,增长8.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总使用面积23.6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6.0平方米。

社会保障功能稳步提升,“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为28.7万人,净增参保人数3.62万人;全市有9.6万名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98%,全市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平均为781元/月。全市参加医疗保险单位5007家,涉及职工39.79万人,较上年末净增6.19万人,覆盖面达92%;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06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3万人、21.2万人。机关事业保险参保单位1964家,参保职工6.91万人,离退休人员1.35万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5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其中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3%。

说明:1、所有价值量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除个别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外,其余全部为年度定案数据;

3、部分数据来源于市业务主管部门,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