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南通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4:59:47 来源:南通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81次

南通市统计局

2006年3月13日

2005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开拓,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十五”全市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72.08亿元,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2.1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3.99亿元,增长19.1%,工业经济依然是2005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增长点和亮点,完成增加值672.66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5.90亿元,增长14.4%。从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主要拉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1.4%。

市场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2005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涨幅比2004年回落了3.3个百分点;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

就业与再就业取得新的进展。2005年,全市城镇净增就业人员5.50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59万人,核发《再就业优惠证》1.69万本,有1.6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6万人,其中:新增农村劳务输出4.6万人。全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累计登记招聘19.22万人次。市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共提供就业岗位2.9万个。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够;大中型企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重点企业支撑作用不够;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集中度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较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足,城乡消费市场的差距依然较大;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农民继续增收困难不少。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1亿元,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128.7亿元,增长0.5%;牧业产值77.85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72.72亿元,增长4.7%。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末,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88.3万千瓦,增长3.6%,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39.7千瓦;全市拖拉机保有量442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70台;联合收割机4544台;高性能机动插秧机1955台。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2005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596万亩,机耕水平达83.6%;三麦的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2%和95.3%;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7.0%和85.1%;油菜生产机械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完成机直播面积2.3万多亩。2005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09万吨,增长1.7%;农村用电量57.28亿千瓦时,增长2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了前两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张。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实现2144亿元和2081亿元,双双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4.53亿元,增长25.2%。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319.73亿元,增长26.3%;轻工业增加值278.33亿元,增长23.3%;重工业增加值286.2亿元,增长27.2%。全年工业用电量105.15亿千瓦时,增长19.6%。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93%,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63.01亿元,增长36.4%,其中利润总额99.92亿元,增长36.4%;亏损面11.81%,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96%,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1.33亿元,增长17.0%。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7.96亿元,增长17.9%;施工面积13614.1万平方米,增长12.1%;竣工面积4168.8万平方米,增长0.5%。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14.83万元,比上年提高7.2%。2005年全市有3家企业晋升总承包特级资质,14家企业获一级资质,8家企业跻身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5家企业进入全省建筑外经10强。2005年,我市建筑铁军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近100项,获鲁班奖(国优工程奖)2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强劲。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5.26亿元,增长34.7%,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672.08亿元,增长51.5%,规模以上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82.4%,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617.72亿元,增长54.3%,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19.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5.8%,比去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23亿元,增长10.9倍;第二产业投资493.97亿元,增长65.4%;第三产业投资172.89亿元,增长19.6%;城镇完成投资370.69亿元,增长32.4%;农村完成投资301.39亿元,增长84.2%;房地产投资80.05亿元,增长34.8%。民间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86.56亿元,增长7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1.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见旺。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41亿元,增长16.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62亿元,增长16.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38.79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488.15亿元,增长16.1%;餐饮业39.37亿元,增长21.6%;其它行业8.89亿元,增长3.2%。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来看,吃的商品类占13.8%;穿的商品类占12.4%;用的商品类占73.8%。2005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3家。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有63家,成交额361.81亿元;年成交额超50亿元的特大型市场有2家,成交额174亿元;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有1家,成交额120.2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85.20亿美元,增长25.4%。其中进口27.27亿美元,增长11.6%;出口57.93亿美元,增长33.2%。在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出口39.16亿美元,增长27.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6%;私营企业出口10.76亿美元,增长93.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增势良好。2005年,全市新签外资协议项目998个,下降3.4%,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98个,增长32.9%;协议外资48.44亿美元,增长29.3%;实际利用外资15.32亿美元,增长55.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5.42亿美元,增长14.1%;实现承包劳务营业额6.62亿美元,增长42.7%;新派劳务14028人次,增长3.3%;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0924人,增长11.2%。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89亿元,增长2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54亿元,增长3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4亿元,增长44.3%;实际利用外资3.51亿美元,增长24.0%,为建区21年来的最好水平。2005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6.57亿美元,增长17.6%。其中,出口加工区完成进出口额3.23亿美元,增长5.7倍。目前正式注册出口加工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4家。全区在建工业项目231个,其中,超亿元工业项目30个,超千万美元外资工业项目14个。外资投向由原来比较集中的传统化工、纺织服装类项目,转变为以生物医药、电子机械及服务业项目为主。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完成公路货运量(系统内)641万吨,增长0.2%;公路客运量(系统内)4411万人次,增长16.7%。民航安全接送旅客83723人次,增长2.0%;民航完成货邮吞吐量1640.84吨,增长21.8%。铁路完成货运量23万吨,增长12.2%,客运量87.8万人次,增长179.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2005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亿元,其中,盐通高速公路优质高效建成,完成投资额9.97亿元;苏通大桥北接线工程,路基、桥梁全面完成,完成投资1.42亿元;国省干线公路续建6个项目,新开工1个项目,建成通车29.5公里,完成投资1.27亿元;沿江公路新建118.3公里,全线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4亿元;农村公路建成通车2248公里,“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完成投资9.94亿元。2005年新增“公车公营”班车103辆,新增77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

港口生产再上新台阶。200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8326.9万吨,增长15.4%,其中进港4811.2万吨,增长12.7%;出港3515.8万吨,增长19.3%;外贸吞吐量776.1万吨,增长11.8%;集装箱吞吐量30.1万标准箱,增长4.8%。港洽会期间,8万多吨“诺登”号货轮在洋口锚地成功加载作业,创下了洋口锚地首次航行实载外籍船舶、首次实施过驳作业、首次有货物吞吐量等多项新的记录。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2005年12月10日,我市电话号码成功升至8位,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00.8万门;本地电话用户260万户,其中市话120.6万户,农话139.4万户;小灵通用户59.1万户;全市移动电话(不含小灵通)用户238.4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5.3万户,数字数据用户1600户。

旅游业稳步推进。2005年我市积极融入“苏浙沪”旅游圈,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成功举办2005年全国航空运动会、空中婚礼等大型活动。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44家,旅行社75家,A级旅游区点12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万人。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58.21万人次,增长18.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13万人次,增长37.6%;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43.08万人次,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76.20亿元,增长33.2%。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1.19亿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1.99亿元,增长26.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6%。全市财政支出119.75亿元,增长19.3%。

金融业务稳步发展。2005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847.98亿元,比年初增加269.9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73.48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46.61亿元,比年初增加50.37亿元。贷款投放稳步增长,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24.4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69.25亿元,比年初增加47.6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10.10亿元,比年初增加52.09亿元。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类贷款发展迅速,年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73.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0亿元,其中住房贷款55.91亿元,比年初增加10.9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25.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84%。全年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08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效明显,共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7家,新增省级孵化器1家。2005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8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16项,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家,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科技创新活力涌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05年有14项科技成果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年申请专利量达3120件,增长67.8%。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6所,在校学生6.1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1.58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6.18万人;普通中学318所,在校学生44.13万人;小学529所,在校学生43.53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452所,在园儿童12.1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016人;技工学校5所,在校学生1.17万人。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1.6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87%。2005年职普招生比例达到1.08:1,职教招生人数多年来首次超过了普高招生人数。2005年我市素质教育经验全国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文化系统内)3个。2005年成功举行了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纪念大会、“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中外博物馆馆长高层论坛。大力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全年市区组织较高水平文化活动120场,观众达91万人次;县级组织文化活动1100场,观众达225万人次。2005年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578家,从业人员1.21万人。全年电影放映3300多场次,观众达8.3万人次。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新增18.7万户,总数达120.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1.65万户。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档案局(馆)28家,全年开放档案20.95万卷、24.79万件,利用档案5.31万卷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10个,其中:医院、卫生所、医务室319个,门诊部、诊所1451个,妇幼保健专科疾病防治所10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15个,医学教育科研培训机构8个。各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3.0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4万人;拥有床位2.12万张。市区共建成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镇)为单位建成率达73.33%。农村卫生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82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5.67%。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展顺利,已通过省级验收复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全市参合率达86.98%。农村改水任务提前完成,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1.75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7.99%。农村改厕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市新增无害化户厕4万余座,完成改厕试点村20个。

体育事业跨越发展。在全国十运会上,85名南通籍体育健儿,参加了田径、击剑、体操、乒乓球、花样游泳等19个项目的比赛,获得14项次金牌、11项次银牌、11项次铜牌。南通承办十运会击剑比赛,为各参赛代表队发挥最好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十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南通市政府荣获“十运会组织工作贡献奖”,南通赛区被十运会组委会评为“最佳赛区”。2005年我市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4人,向省少体校输送51人。2005年在省级年度比赛中,我市共有862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32个项目中29个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100枚。群众体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5年在全市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750余次,近400万人参与了健身活动。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建工程项目快速推进。2005年市区新增道路面积21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2.36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新增绿地180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5%。公用事业功能日益增强,公交客运量为7441.77万人次;市区燃气供应量为5072吨,燃气新发展用户4840户;污水处理能力为15.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73%;新增路灯17907盏,亮灯率为99.28%。“精品濠河”建设有序推进,南通博物苑新馆及周边景观建设等九大工程相继竣工,建成大型特色水景工程,北濠河外环陆路已全面贯通,濠河周边亮化全面集控。

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天生港电厂等5家企业的大中型锅炉先后实施了烟气脱硫,全市关停供热网内小型锅炉80多台,增加集中供热用户100多家,市区和六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全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清源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市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为0.0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3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0.095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84.5%;长江南通段主流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7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9分贝。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70.8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3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38‰,人口死亡率为7.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2005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增长13.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73元,增长10.4%。其中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1298元,增长8.2%;医疗保健支出664元,增长38.2%;交通与通信支出861元,增长6%。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脑40.5台,空调119.5台,汽车2.5辆,移动电话123.5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01元,增长11.6%,其中生活消费支出3858元,增长15.4%。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140.98台,电冰箱45.45台,摩托车66.84辆,电话(含手机)182.94部。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14平方米,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9.62平方米,增长5.2%。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52.52万人,增长3.1%。其中国有单位19.77万人,下降2.8%;集体单位3.41万人,下降3.9%;其它单位29.35万人,增长8.5%。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556元,增长16.7%。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2.8万人,比上年增加4.44万人,为26.01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及丧葬抚恤费22.79亿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0.95万人,比上年增加8.9万人;全市失业保险参保67.9万人,为失业职工提供失业保险金1.66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14.8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达10.03万人,其中城镇有2万人得到低保,农村有7.8万人得到低保,专业渔民有0.23万人得到低保。全市共有社会福利企业675多家,安排残疾人就业13863人。

注:

1、公报中部分指标值为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南通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