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苏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4:51:02 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92次

2002年是中国入世元年,苏州人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了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和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的战略机遇,同心协力,改革创新,社会经济发展超过了原来的预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亮点频闪,可圈可点。

一、经济运行

全市经济高开高走,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0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7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4300美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3:56.7:38.0调整为4.5:58.1:37.4。全年实现财政收入达290.82亿元,增长38.1%(同口径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03亿元,增长5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7年持续上升,达到14.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求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初步形成沿湖水产养殖区、沿山花果林木区、沿江经济作物区和阳澄淀泖稻米区四大产业区,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55.3:44.7调整为54.6:45.4;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共调减了15千公顷,夏粮生产遭遇灾害减产,由于发展奶业、特种水产、蔬菜等附加值较高的多种经营,保证了农业的稳定。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扣除农民家庭兼营工业)的比重超过55%。农业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已建成108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通过省级以上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达204只,列全省第一。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亿元,完成土石方3436万立方米。建设挡墙护坡83公里,完成防渗渠道72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5处,疏浚河道2078公里。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量3.78亿千瓦时;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9.79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322台,联合收获机4597台。

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生产借助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国内市场需求转暖的东风,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公经济推动下加快发展。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进一步改善,运行质量稳定提高。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087亿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和22.9%。全年工业用电量23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7%。全市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总产值145.5亿元,集体工业总产值181.3亿元,三资工业总产值1933.1亿元,私营工业总产值3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5.7%、31.2%和22.2%;重工业产值1921亿元,轻工业产值15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和18.5%,重工业化水平达到55.4%,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前50强大企业增势喜人,完成工业产值1337亿元,增长32.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8.6%,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6.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利税总额25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27.0%;亏损面为21.2%,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1.5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村工业活力增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销售收入1380亿元,利税总额10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22.4%。

全市建筑行业在规范中发展。招投标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新资质就位649家。随着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到来,建筑业为城乡建设尤其是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新贡献。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施工项目1.5万个,竣工项目1.2万个。施工面积28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0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2.9%和29.7%。实现施工产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运输通信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全市机动车辆激增,社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年末拥有机动车101.4万辆,其中汽车21.0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38.8%。全年完成客运量2.1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19.92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12.7%;完成货运量7224万吨,比上年下降9.6%,货物周转量44.47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2%。

邮政获得较快发展,邮政业务收入达到6.3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发送函件5855万件、特快专递200万件,报刊2.42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电子通信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年末市话和农话交换机总容量308.73万门;市话和农话用户218.7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66.48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4.9%;移动电话用户266.03万户,比上年增长38.3%。城乡话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12.23部,比上年增加15.44部。电信公司启动“小灵通”无线市话通讯网络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宽带城域网络,建成信息化小区200多个,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突破100万户,电信公司ISDN用户2.2万户,DDN用户8078户,ADSL宽带用户达2.79万户。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住房装饰、汽车、餐饮等新的消费热点日趋明显。新型业态争相推进,继大卖场、连锁店、直销店、主题商场之后,连锁百货进入苏城,商贸流通业形成新格局。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38.7亿元,餐饮业零售额6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和36.9%,从规模以上贸易业零售额情况看,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激增3.3倍;汽车类增126.4%;家具类增88.4%;通讯器材类增75.8%;石油及制品类增44.5%;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7.1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13.5%。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在持续4年下降之后首次抬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0.4,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分类指数三升五降,为消费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食品类、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9%、1.5%和1.5%;交通及通讯、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3.4%、2.5%、0.5%、0.3%和0.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

全市金融业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保持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信贷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32.03亿元和1490.96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9.6%和40.4%,外币存、贷款余额29.15亿美元和15.40亿美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9.3%和117.8%,各项贷款余额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存款余额增长幅度。全年银行现金收入5828.84亿元,现金支出5992.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7.8%。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全市证券营业部发展到30家。在股市不振的情况下,全市证券交易额为982亿元。

保险业高速发展,2002年又有友邦等3家保险机构进驻苏州,全市保险机构达到12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超过47亿元,从全省第三位跃升至首位,比上年增长高达59.0%,已决赔款及给付9.7亿元。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中,人寿保险份额明显提高,财产险与人寿险的比例由31.8:68.2调整为24.4:75.6。

房地产业

全市房地产市场火爆,商品房与二手房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扬,开发总量快速上升。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除工业项目以外的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以拍卖、招标、挂牌出让方式供地,市土地储备中心已拍卖、招标和挂牌交易45宗,计251.42万平方米,获得出让金49.96亿元。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7.34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商品房施工面积1457.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6%,竣工面积557.3万平方米,增长19.3%,商品房销售面积535.52万平方米,销售额115.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30.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76.79万平方米,增长10.4%,全市商品住宅平均售价达到2053元/平方米,上升18.7%。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价格上涨,交易活跃,市区旧住宅成交过户面积达225.14万平方米,成交额24.57亿元。

旅游业

充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以古典园林为标志、千年古城为依托、水乡古镇为特色、太湖风光为重点、吴文化为内涵、现代旅游为补充的系列旅游项目,加快石湖、虎丘、江枫洲景区和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开发,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建设旅游强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接待境外旅游者8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7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8.7%。接待国内游客20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由各旅行社组织市民出游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市新增星级饭店3家,年末拥有星级饭店90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17家,星级饭店总床位数近2万张,全市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全市4A级景区达到7家。

二、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积极推进省应对入世先行区的建设,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市级机关审批事项进行了第二轮清理,审批总事项又削减了32.8%,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40个部门的596个审批及服务事项已在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国库支付中心正式成立,公共财政框架加速构建。社区居委会调整重组工作全面完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投融资主体培育和重组工作取得新进展,苏州港口发展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和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农村税费改革收到实效,合同内外减负率达42.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市场公开交易制度实施。组建了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和区属房管局事业单位改制任务基本完成。资本运作取得成效,吴江丝绸、永鼎光缆又从股市募集资金10亿元。全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有22家,其中8家结束了辅导。

对外贸易

各地和各部门、各外贸主体抓住了中国正式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36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8%,其中出口总额185.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5%,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3.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52.44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额32.77亿美元,其中外贸公司出口额21.58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额2.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0%、26.2%、18.8%和282.7%。对各大市场出口均有增长,对亚洲出口额87.03亿美元,增长36.2%;对北美洲出口额48.93亿美元,增长74.8%;对欧洲出口额39.78亿美元,增长62.2%;对拉丁美洲出口额4.19亿美元,增长45.2%;对大洋洲出口额3.63亿美元,增长47.8%;对非洲出口额1.64亿美元,增长24.3%。美国、欧盟、日本成为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对三地出口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5.2%、19.7%和18.2%,出口额分别为46.66亿美元、36.53亿美元和33.71亿美元,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75.4%、62.7%,对日本出口也在四季度止跌回升,全年增长4.2%。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继续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28.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9.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5.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0%,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2%。

利用外资

全市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合同外资(新口径)100.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6%和59.3%。外商投资的大项目、独资、增资项目明显增多。新批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71项,增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83项,二项合计合同外资78.62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78.1%;新批独资项目2019家,合同外资95.03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94.4%;有677家(次)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增资14.21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14.1%。乡镇引进外资大量增加,全市乡镇新增合同外资45.03亿美元。私营企业利用外资有所突破,新批私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125个,合同外资9701万美元。至年末,全市累计注册外资323.69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85家先后来苏州投资兴办了215个项目;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54亿美元。大批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后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缴纳税收对全市的财政收入贡献逐年加大,全年涉外税收104.4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原口径)的38.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外经合作

全市继续实施双向开拓,外经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1.8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0%和25.0%。年末在外劳务人员7026人,其中当年新派劳务人员3127人。当年新办境外企业8家,其中新开业3家,累计兴办境外企业85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8家。

私营个体经济

全市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投资,降低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门槛。民营经济勃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79万家,个体工商户5.92万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91万家,从业人员67.5万人,注册资金50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0%、34.5%和91.8%;个体工商户已有18.50万户,从业人员29.0万人,注册资金5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7.4%和35.8%。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入空前活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2%,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私个经济贡献份额继续加大,全年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金52.96亿元,增长54.9%,占全市财政收入(原口径)的比重达到19.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开发区建设

全市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共新增合同外资65.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7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67.5%,占全市总额的64.9%和74.3%。至年末,累计开发面积201.11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76亿元,批准进区三资企业4317个。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圆满完成,二、三区开发全面推进,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2.60亿元,进出口总额58.5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5.5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1%、49.4%和52.3%。苏州高新区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二期开发加速实施,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8.56亿元,进出口总额86.6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3.0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47.6%和44.8%。昆山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7.12亿元,进出口总额35.4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9.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7%,43.6%和49.1%。这三个开发区的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已占全市总量的26.9%、49.6%和47.4%。

三、城乡建设和管理

城市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空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破历史纪录。城乡规划管理、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中心城市。

固定资产投资

新的投资热潮正在掀起,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首次超过800亿元,达到810亿元,比上年增长43.4%,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60.56亿元,增长35.3%,私营个体投资220亿元,增长59.2%。私营个体完成的投资额较上年净增81.8亿元,成为投资的主要增长源。从各类投资看,基本建设完成160.01亿元,增长85.7%,更新改造完成39.82亿元,增长10.8%,其他投资完成127.2亿元,增长14.9%,房地产开发完成107.34亿元,增长56.4%。全市42个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18.8亿元。全年施工房屋面积2081.79万平方米,增长46.5%,竣工房屋面积892.6万平方米,增长6.5%,房屋竣工率为43.5%,新增固定资产341.7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7.9%。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主要有:电炉炼钢100万吨/年,纯碱5.5万吨/年,塑料树脂12万吨/年,高速公路117公里,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供电线路136.9公里,变电设备275.5万千伏安。

建设和规划管理

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调整,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创造了条件。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5平方公里。以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为依据,编制了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相城分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等规划,全年编制项目达48个,加强了规划的规范化管理,使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苏嘉杭高速公路南段建成通车,沿江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苏通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市区古城外40条道路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坝基桥重建、官渎里立交、劳动路延伸等工程如期建成。观前地区整治更新工程全面完成,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南门段、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等项目加紧实施。长江江堤达标建设、环太湖大堤工程、圩区治理、河道清淤任务全面完成。苏州港组建成立,太仓港区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市区新增绿地3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1%,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项目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主要市政道路桥梁等设施得到整治,市区道路罩铺沥青406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80万平方米,维修桥梁76座,敷设污水管道122公里,同时还对城市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了维护。福星、娄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年末市区公交营运线路68条,营运车辆973辆,线路总长度1284公里,全年运客总量2亿人次;营运出租汽车2403辆。煤气供气总量7531万立方米,家庭燃气普及率为91.1%。

环境保护

全市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工作,苏州市和4个县级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大纲通过专家评审。继续加强太湖、阳澄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环太湖30个畜禽养殖场全部新建或扩建了化粪池(堆场)并实行干湿分离。大力实施市区水资源综合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继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后,又有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16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四、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先行,教育优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科技事业

首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获得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形象。全市以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重点,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全市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科技项目3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省级项目116项,市级项目198项。133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江苏省奖24项。全年专利申请量3000件,专利授权量2300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占全省的25%。至年末,全市累计专利申请总量17480件,专利授权总量12450件。各类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继吴江光电缆产业基地和苏州软件产业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后,又申报了太仓新材料产业基地;创办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12个。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8个,累计已达1000个,已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当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实有总数达到484家。3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企业与38所高校、科研所新建51个产学研联合体,新签合作协议123项。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7%,列全省第一,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组织实施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为95.7,列全省第二。科普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苏州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张家港市和昆山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市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人,努力建设人才新高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教育事业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都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97%和99.3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63%,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1.06%,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向普及化加速迈进。2002年,全市小学在校学生40.02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6.3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70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71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1.74万人,毕业生0.3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25万人,毕业生1.1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6.68万人,毕业生1.11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77万人,毕业生0.78万人。民办教育继续发展,现有民办大学1所,二级民办学院2所,民办普通中小学22所,民办职业学校1所,企业办学5所。中科院博士后苏州联络站项目开始实施,苏州研究生城和苏州国际教育园启动建设,全市共建成190所教育信息实验学校,已有31所学校开始实施双语教学试点。

文化事业

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这方水土》以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和国际丝绸节等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为苏州文化强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优秀历史文化保护进一步加强,“节、馆、所、院、场”五位一体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苏州”苏州昆剧沁兰厅落成。苏州评弹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少儿艺术节等取得圆满成功。专题片《苏州水》播出受到好评。文化出版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54个,公共图书馆11个,出版社2家,公开出版报纸13种,杂志25种,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数字电视用户达1.1万户,电影放映单位152个。

卫生事业

深化卫生防病和疾病监督体制改革,各地相继成立了疾病控制中心,苏州市母子保健中心门诊楼和中医博物馆启用开放,4个县级市建成了“120”与“110”并轨的急救指挥中心。加强卫生防病工作,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成绩显著,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以上。加强无偿献血工作,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量的93%。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5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2万人,其中医生1.16万人,卫生机构医疗床位1.99万张。

体育事业

依托现代化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等体育设施,成功承办了第十五届省运会和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我市运动员在省运会上夺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双获第二的优良赛绩,并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唯一的最佳赛区。积极开展苏州“环太湖体育带”建设调研。全市新建4个国家级、54个省级全民健身工程和一批全民健身点。加强体育社团建设,组织各种群体活动。销售电脑体育彩票超过2.8亿元,销售即开型体育彩票超过1.1亿元,居全省第一。体育事业进一步向产业化发展,台湾新浪狮男篮、八一女篮等体育俱乐部以苏州为主场,促进“赛事经济”初露头角。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继续改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

人口和就业

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市出生40068人,出生率为6.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83.86万人,比上年增加3.33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12.4万人,比上年增加2.95万人。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

根据就业优先的原则,加强了就业援助,优化了就业结构,扩大了就业总量,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年末全市城镇以上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7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32.7万人,集体单位7.5万人,其他经济单位3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

人民生活

经济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7元(按老口径计算为11585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3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5.9%。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686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2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2.5%。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农民为40.6%,市区居民为42.1%。储蓄存款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4亿元,比年初增加22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1.99万元。私人拥有汽车大增,全市新增私人汽车3.6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突破10万辆,达10.40万辆,其中新增私人客车3.12万辆,拥有量达7.97万人。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7.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83.0%。完成住房解危10.56万平方米,为102户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最低收入困难户提供了廉租住房。

社会保障

全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地税征收、财政监督、社保管理发放”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100%实行社会化发放。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26223户,参保职工101.85万人,增长16.8%,离退休人员29.3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参保单位21291户,参保人数达到139.7万人,净增38.4万人,增幅达37.9%。社会保险网不断扩大,应保范围覆盖到了包括外来员工、自谋职业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成效显著。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补充的商业人寿保险增长迅速,保费收入达35.4亿元,增幅达76.0%。

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共有17893户40097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5991户12165人,农村11902户27932人,各级发放低保资金2953万元。大病医疗救助方案,法律援助、廉租房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保障。构建以推进社区为载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取得成效,《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出台,66个社区老年活动站全部建成。

在经济出现好于预期的繁荣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凸现,本地居民充分就业依然难以实现,农村居民和部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不快,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体制、机制改革尚待取得全局性突破。对此,应引起充分重视。相信苏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轮城市化建设浪潮中,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定能新的高度上加速腾飞。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为预计数。

2、财政收支、合同外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按新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