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徐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3:53:24 来源:徐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374次

徐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突出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克服和化解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亿元,达到200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78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735.56亿元,增长1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06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3378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52.5∶36.0调整为10.5∶52.9∶36.6。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4和0.6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47.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2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GDP增幅1.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GDP的6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1008.98亿元,增长14.3%。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4.88万户,增长31.0%,注册资本达606.37亿元,增长29.2%;个体户18.24万户,增长15.9%,注册资金42.29亿元,增长21.4%。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中25个指标的初步监测结果,已经达标或超过指标值的指标14个,比上年增加3个,总体指标达标率为5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未达指标值的11个指标实现程度均在70%以上,其中实现程度90%以上的指标5个,实现程度80%-90%的指标3个。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粮食总产创2000年来历史新高,全年粮食产量389.34万吨,增长3.9%。高效农业规模壮大,面积达到289.8千公顷,新增33.3千公顷,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48.4%。

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全年林牧渔业增加值57.02亿元。全年造林面积12.90千公顷,完成荒山造林1.62千公顷,分别增长17.5%和58.7%。肉类总产量58.85万吨,比上年增长34.9%;禽蛋产量38.23万吨;奶类制品产量13.36万吨;水产品产量15.10万吨。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5.9万千瓦,增长10.1%,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达到65.06万公顷、34.45万公顷、49.28万公顷。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1.6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8.16万公顷。积极推进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争创活动,全市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5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10.04亿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2.61亿元,增长18.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59.29亿元和553.08亿元,增长14.0%和21.0%。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2.00亿千瓦时,增长7.3%,其中,工业用电量132.69亿千瓦时,增长5.0%。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培育的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产值分别达到801.74亿元、428.75亿元、395.14亿元,同比增长37.9%、19.3%和40.4%。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扩张,年末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单位221家,比上年末增加33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2.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列入统计的13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保持增长的有80种,占58.4%;其中24种产品增幅在30%以上,占17.5%。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76.46亿元,增长34.2%;实现利税451.54亿元,增长38.6%;实现利润215.66亿元,增长48.3%。亏损企业79家,亏损面为3.5%,亏损总额18.08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1.83,比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8%。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1.7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1.24亿元,增长13.2%;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657.6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2%。规模以上投资1161.75亿元,增长33.2%,其中,城镇投资1015.04亿元,增长31.9%;农村投资146.70亿元,增长42.8%。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81亿元,增长30.7%。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二三产比重由上年的0.84:60.39:38.76调整为0.66:59.19:40.15。工业投资逐步强化,完成投资66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第三产业投资466.43亿元,增长32.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比上年增长191.8%,高新技术在建项目143个,增加48个,完成投资 90.36亿元,增长78.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3.7%,提高3.7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23亿元,增长25.3%,增速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2.74亿元,增长22.0%;零售业零售额497.34亿元,增长22.8%;住宿业零售额10.27亿元,增长65.7%;餐饮业零售额94.43亿元,增长38.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09.30亿元,增长26.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0.93亿元,增长23.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汽车类、服装类、家具类等消费领域分别增长34.9%、14.8%、13.7%、13.5%。

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26家,成交额4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8家,其中年成交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有2家。

物价涨幅逐步回落。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分类看,消费价格总体呈现“六升两降”,其中食品上涨12.4%,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1.7%和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4.54亿美元,增长38.4%,增速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2.45亿美元,增长35.5%;进口12.09亿美元,增长44.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3.41亿美元、2.1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9.7%和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22个,年末三资企业1208家,新增378家;协议注册外资16.77亿美元,增长27.0%;实际到账注册外资5.83亿美元,增长31.6%。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5.91亿美元,增长22.0%,完成营业额5.75亿美元,增长23.0%。期末在外人员1.82万人。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8家省级开发区共完成进出口总额 25.88亿美元,增长53.1%,占全市的74.9%,其中出口11.56亿美元,增长69.3%,占全市的51.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4个,占全市的44.3%;实际到账注册外资5.10亿美元,增长80.3%,占全市的87.5%。其中徐州经济开发区进出口总额21.53亿美元,增长67.7%;出口11.42亿美元,增长49.9%;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85亿美元,增长114.0%;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个。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含铁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10291.10万人,货物运输量1.90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14.5%。全市拥有等级公路13602.40公里,增长12.0%,其中一级公路878.72公里,增长7.8%。观音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20条,航空线里程达到2.0万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1.12万辆,增长21.5%,其中私人汽车15.63万辆,增长27.2%。

邮政、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1.62亿元,增长12.7%;邮电业务收入36.97亿元,增长1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53亿元。固定电话(含大、小灵通、移动市话)用户238.8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68.80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41.06万户,增加4.55万户。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游客13.21万人次,增长9.3%,其中外国游客10.27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9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3亿美元,增长17.7%。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38.29万人次,增长14.4%,旅游收入151.99亿元,增长22.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68.60亿元(不含基金),增长21.7%;一般预算收入125.85亿元,增长25.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87.05亿元,增长28.8%;一般预算支出196.03亿元,增长33.0%,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3.2%、16.7%、49.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19.14亿元,比年初增加315.32亿元,比年初增长2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4.51亿元,增长23.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6.58亿元,比年初增长22.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74.53亿元,增长23.1%,中长期贷款余额265.04亿元,增长26.9%。私营企业及个体年末贷款余额8.80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41家,新增14家,承保额5275.98亿元。全年保费收入54.47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财产险收入10.09亿元,增长20.1%,寿险收入44.38亿元,增长57.4%。赔付额6.78亿元,增长27.4%,其中财产险赔付5.71亿元,增长31.9%,寿险赔付1.07亿元,增长12.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5.04万人,增长32.2%,其中在校研究生7376人,增长12.0%;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67.05万人。小学及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达到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2.9%,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14%。受理专利申请6839项,专利申请授权量1742项,分别增长10.8%和20.3%。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 24个。完成科技成果218项,通过鉴定152项,比上年增加24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2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82项。签订技术合同589项,技术合同金额1.8亿元。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4项。民办科技型企业1196家,新增21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10亿元,增长8.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办文化馆(站)126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1626千册;博物馆 14个,文物藏品49552件(套);全年出版报纸9022万份,期刊18.89万册,图书400万册。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区)级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167.17万户,入户率为59.1%。

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各类卫生机构1116 个,其中医院108个,乡(镇)卫生院143个,妇幼卫生机构1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床位2.44万张,增长13.7%,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32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04万人,增长3.9%。

体育事业成果斐然。在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得金牌119.5枚、银牌95枚、铜牌120枚。年末全市体彩销售网点834个,全年销售额3.34亿元,增长30.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均衡增长。全市年末户籍总数277.76万户,户籍人口946.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1万人,增长0.6%。全年登记结婚7.88万对,比上年增加1.08万对。年末常住人口869.2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2%。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83.49万人,比上年增加6.28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8.57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8.77万人;乡村劳动者354.38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6万人。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98.4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28.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6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6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52.03亿元,年平均工资2665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5元,增长14.0%;人均消费性支出10717元,增长9.3%,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40元,增长12.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19元,增长13.5%,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2%。城乡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44.7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36.1台。

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实有房屋建筑面积6584.2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615.10万平方米,增长5.1%。年末实有住宅使用面积4733.46万平方米。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含偶尔居住)26.2平方米;农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35.14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2.44万人,覆盖面为95.7%;城镇失业保险参保69.84万人,覆盖面为97.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9.41万人,覆盖面为8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各类福利机构412个,拥有床位2.95万张,在院2.36万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7.30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居民5.21万人,农村低保居民22.09万人。年末全市福利彩票销售网点624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93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563公顷,覆盖率40.5%。省级可游览风景名胜区面积43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13.38平方米。年末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89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7.21标台,全年运送乘客28614万人次;出租车营运车辆3594辆。水厂综合生产能力54.91万立方米/日;人工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庭户数为42.93万户;集中供热面积894.7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设立国家生态示范区4个、 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达102.54千公顷。年末全市森林面积 31.1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71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27.7%。年末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13个。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20天,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8天。

注: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