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南京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3:29:40 来源:南京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45次

南京市统计局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1998年是我市“三年面貌大变”的决战之年,也是经济运行中外部困难较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围绕“三个加快,两个提高”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落实各项关键性措施,保证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初步统计,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2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61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经济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6.4:50.8:42.8调整为6.0:49.6:44.4。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支撑和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5248元。

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效益欠佳,城乡一些困难居民家庭收入偏低。

一、农林牧渔业

全市实现了乡乡镇镇达小康。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继续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夏熟作物受灾减产的情况下,我市积极采取“以秋补夏”等措施,秋粮单产达54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8.33%,秋粮总产达148.92万吨,比上年增长8.28%,均创我市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变价总产值达46.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5.044.6%。其中,农业产值25.8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0.73%;林业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8.156.64%;牧业产值1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139.1%;渔业产值6.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112%。

全年粮食产量176.91万吨,虽比上年下降3.07%,但总产仍属历史较高年份;油料产量10.65万吨,比上年下降27.14%;棉花产量0.48万吨,比上年增长7.48%;茶叶产量1592吨,比上年增长6.49%;蔬菜产量151万吨,比上年增长16.89%;肉类产量15.5914.90万吨,比上年增长5.66%;禽蛋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5%;牛奶产量3.27653万吨,比上年增长9.68%;水产品产量9.693万吨,比上年增长5.291%。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含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近2亿元,比上年增长约40%。1998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4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16台,比上年增加138台;小型拖拉机46994台,比上年增加减少175台;农用载重汽车2558辆,比上年增加89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7.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0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18.2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61%。农村用电量达11815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下降1.07%。建成达标防洪堤1480公里,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97.99千公顷。

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达小康的进程,使农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24元,比上年增长5.41%。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09.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

全市工业中公有制经济继续占据主要份额,全年国有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53.81亿元,集体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8.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下降3.1%。其它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397.29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4.9%上升到32.8%,拉动全市工业产值上升12.6个百分点。

轻工业的发展速度继续快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完成产值3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重工业完成产值88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轻工业较重工业增幅高12.1个百分点。

1998年我市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发挥规模优势,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资产规模居前10位的是:经济效益增速居前10位的是:

扬子石化公司南京医药集团

金陵石化公司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

跃进汽车集团南京金陵制药(集团)公司

南京钢铁集团华东电子集团

中山集团南京金蛙集团

金城集团南京长江消防集团

南京晨光集团南京伯乐电器(集团)公司

南京同创集团江苏华宁电子集团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南京天环集团

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南京兰叶集团

1998年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5%。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1.68亿元,同比增长2.3%。但亏损企业情况仍较严重,全年亏损额比上年上升34.5%。

1998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竣工各类房屋面积达634.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7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2%,比上年的增幅回落3.4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8.34亿元,比上年下降1.84%;技术改造投资62.34亿元,比上年下降4.07%;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5%,增幅比上年提高34.05个百分点。

1998年我市国家重点大中型项目数为6个,项目总规模93.22亿元,为上年的70.2%。南京长江二桥工程克服特大洪水的影响,全年完成投资8.08亿元,完成计划的115.4%。

四、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在客运量继续增长的同时,货物运输量有所下降。

1998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周转量13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7%;完成货运周转量457.6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

邮电通信业务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在电信业务方面,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6万户,年末达23.5万户;无线寻呼用户有所减少,年末为35.6万户;全年发展电话用户12.55万户,累计达到95.53万户;发展公用电话2.4万部,其中磁卡电话1201部,IC卡电话5048部。1998年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58.25万门。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2.4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9倍。在邮政业务方面,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118.6万件,比上年增长17.4%;邮政储蓄扭转了上年增幅下降的局面,比上年增长16.6%;集邮业务增长58%。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1998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比上年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市区零售额311.19亿元,增长11.7%,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1.4%;县的零售额35.5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县以下零售额35.62亿元,增长5.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在零售商业企业中,其它经济形式的商业的发展速度继续快于纯公有制商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按现有统计口径计算,全年纯公有制(国有和集体经济)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1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比重为40.986%,。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70.65亿元,比上年下降增长9.8%;集体商业企业完成经济零售额8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股份制经济此外,不断发展,其中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实现零售额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股份制经济中的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发展,实现零售额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快于公有制的速度发展,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全市非公有制商业企业完成零售总额189.55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达49.57%。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零售额1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8.2和100.0。从全年价格运行情况看,各月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基本在99.0至101.0之间。但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来看,个别项目的增长幅度仍然较大。

六、对外经济

在严峻的国际经贸形势下,我市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出口总额为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1.5%和68.5%。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增幅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98年全市三资企业实际出口创汇额达6.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出口额占全市比重达54.6%,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稳定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8.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直接利用外资7.4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年内新签外商投资合同数371个,项目平均规模达146.2万美元。年内新增投产开业的三资企业173190多个,项目平均规模达万美元。到全市累计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已达27457200家。

全市继续推进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金额达968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实际完成营业额达90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3%。

七、旅游业

我市以创建中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了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旅游产品的促销,顺利通过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并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全年来宁境内外人数达1196万人次。

全市已拥有旅游涉外宾馆饭店123家,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22家。全年来宁旅游观光的海外游客达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6%;国内旅游人数达116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5%。

全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达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旅游总收入之比分别为1:0.15和1:0.33,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1998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达108.2亿元,同口径增长13.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78亿元,同口径增长13.69%。

金融存贷规模扩大。1998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亿元;贷款余额为1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46亿元。

保险业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市已有10家分业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全年商业性保险保费收入达17.8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人寿险保费收入10.8590亿元,较上年增长14.615.2%。保险赔款支出2.7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九、城市建设

1998年我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建设“三年面貌大变”的目标全面实现。

道路建设步伐加快。一年来,全市新建、改建道路总长度近40公里,建成宁马、宁高公路二期和长江二桥南岸接线等项工程,提前实现全市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三年累计新建、改建、扩建市区道路60多条,增加道路长度309公里,形成“经五纬八”城市道路骨干网架。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1998年重点治理改善了“两河一湖”的水环境。三年来,建成市民广场15个及一批小游园,总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竣工高层建筑172座,并对四条道路实施了景观改造。全市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近400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192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公用事业继续发展,城市服务功能得到增强。1998年新增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33万吨,基本消除了城市低压供水片。公交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初步形成有序竞争、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三年新增无人售票车1700多辆。至1998年底,我市公交标准运营车辆达2678辆,市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辆。以“金龙计划”为重点的电力建设成效显著,至1998年末,已形成主变容量698万千伏安,最高用电负荷197万千瓦。

十、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我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1998年再度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各项综合考核指标由上年全国第五位前移至第三位。科技兴农标志性工程取得新进展,六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农业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建成投产;重点科技攻关的开发、推广及产业化项目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技术市场继续发展,全年技术交易额达12亿元以上。信息化建设中5大类22个重点项目均进入实施阶段。加大技术投入,全市科技三项费增长30%,有力地支撑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乡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教育改革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全年教育总支出达15亿元左右。在宁普通高等学校30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学生12.05万人;普通中学314所,在校学生21.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53所,在校学生7.73万人;小学1396所,在校学生48.11万人;幼儿园699所,在园儿童11.89万人。成人教育深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蓬勃开展,年培训规模达80万人次,自学考试获得本、专科毕业的有4000人,为全省的2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文艺创作丰富多彩。话剧《大江奔流》荣获第八届文华新剧目特别奖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及荣誉奖;独舞《听雨》获第二届江苏省舞蹈比赛编导金奖和表演金奖;我市还在全省民乐大赛中获5金4银的好成绩。全年出版报纸37种,发行11.96亿份;杂志278种,发行8857.04万册;市区新华书店销售图书4005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0个,对国内广播节目套数达19套;拥有电视台4个,节目套数7套,有线电视用户已达40.051万户。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73个、档案馆1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92个。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1998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285个、医院病床1752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7万人,其中医生1.57万人,护师、护士1.09万人。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72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37张。城乡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网络进一步健全。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已形成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我市共举办了101次市级体育竞赛。在第十四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共获得125.5枚金牌、90.5枚银牌、82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及总分均居全省第一,同时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贡献奖和输送奖等荣誉。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在校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到95.6%。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8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32.31823.31万人,比上年增加2.49万人,其中市区276.36万人,增加3.10万人;五县255.95万人,增加减少0.61万人。全市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76.23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1.9%,农业人口256.0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48.1%。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5%。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下降到。

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又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7元,比上年增长8%;人均消费性支出6056元,比上年增长11.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全市有7960户企业95.4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95%,28.1万多名离退休人员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

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9.2平方米,城市居民煤气、液化气家庭用气气化率达94%。

再就业和解困工作取得成效、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率50%的目标。全市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0.5万人,再就业率达64.2%,使下岗职工人数从8.1万人减少到5.1万人。通过为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筹集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再就业培训、多渠道分流与安置、划定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费保障线等措施,缓解了部分居民生活困难的问题。

注:①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预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南京统计年鉴》为准。

②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