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南京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6 13:21:49 来源:南京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93次

南京市统计局

199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农业丰收;工业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进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势头,在全国首次评选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我市名列第五。

初步统计,全年国民收入19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国内生产总值246.88亿元,增长25.7%。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3.84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4.0%,其中工商税收22.82亿元,增长12.2%。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生产恢复迅速。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9.16亿元,增长10.0%;林业0.26亿元,增长13.0%;牧业7.30亿元,增长9.9%;副业0.81亿元,增长13.9%;渔业2.05亿元,增长1.5%。

粮油棉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64.83万吨,比上年增长15.1%。油料总产量11.80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总产4629吨,比上年增长30.9%。

年末生猪肉存栏数为96.49万头,比上年末下降0.3%。

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土石方379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0%,年内完成了高淳蛇山水源站工程、滁河除险加固应急工程、溧水中山河整治等水利工程。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3.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4%,其中联合收割机98台,增长18.1%,渔用机动船629艘,增长118.0%,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3.22万千瓦,增长0.4%,手扶拖拉机41519台,增长3.1%。全年化肥施用量11.03万吨,比上年下降9.3%。农村用电量7.12亿千瓦小时。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3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产值占农村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6.5%上升到73.7%。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4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工业增加值12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建筑业13.26亿元,增长19.5%。

工业工业产销同步增长。全市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3.0%;乡级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3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0%,累计产销率96.0%。按经济类型划分,全民所有制工业销售产值3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集体所有制工业销售产值96.76亿元,增长39.2%,其它经济类型工业销售产值27.39亿元,增长63.1%,其中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工业销售产值增长97.3%。

全市认真贯彻“城乡一体、兴工强农”的战略方针,乡镇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完成工业产值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实现利税5.33亿元,增长60.1%。

以“电汽化特”为核心的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电汽化特”产值比上年增长34.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6.4亿元,增长35.0%,占全市利税总额的比重为87.3%。全年新产品产值率21.1%,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优质品产值率37.3%,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

全市工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年末全市亏损企业户数比上年减少175户,亏损金额减少6389万元,下降8.9%。其中市属预算内亏损企业户数减少80户,亏损金额减少20325万元,下降65.3%。全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利润13.81亿元,增长132.1%。全面反映国家考核六项工业指标的综合效益指数为99.93%,比上年增加12.6个百分点。六项工业效益指标中的工业资金利税率为11.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成本利润率为4.33%,提高1.8个百分点;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1736元/人,增长27.6%;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1次,加快0.1次。净产值率和产品销售率比上年有所下降。

建筑业年末全市有建筑安装企业56个,其中市属12个。年内完成工作量23.9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2400元/人,比上年增长39.4%。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25.9%,商业饮食业21.50亿元,增长35.4%,金融保险业20.54亿元,增长16.2%,房地产业3.91亿元,增长42.4%,社会事业23.30亿元,下降11.6%。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职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计费业务总量3.79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年内成功实现了市内电话全网程控,成为全国第二个容量在10万门以上大市话全网程控成市。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57万门,比上年增长28.3%;电话机总数达25.08万部,增长28.1%,市内电话用户达13.63万户增长46.9%,其中首次开通的900兆移动电话用户360户,年末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49.18部。全年信函增长1.3%,报刊增长13.9%,长途电话增长61.0%,电报下降29%。

国内商业随着商业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实行“四放开”的商业企业比重已达96%,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幅比正常年景高近十个百分点,其中居民零售额84.73亿元,增长19.1%,社会集团零售额14.39亿元,增长16.0%,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5.38亿元,增长12.9%。

从各种经济类型分类看,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零售额4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零售额31.43亿元,增长4.5%;其中代销合作社零售额9.49亿元,下降0.3%;合营商业零售额0.73亿元,增长1.4倍;个体经济零售额14.27亿元,增长45.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1.55亿元,增长28.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6.89亿元,增长26.3%。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的商品比上年增长10.8%,穿的商品增长9.9%,用的商品增长28.2%。

全年商业企业销售毛利9.8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毛利率8.7%,提高2.2个百分点;平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延长6天。

市场培育步伐加快。年内兴建各类市场31个,建材、化工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开业;金桥市场等一批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相继问世;金中富国际期货交易有限公个中服装增长41.7%,机械产品增长91.0%,轻工业品增长24.5%,土畜产品增长59.1%,化工增长118.7%,医保增长38.9%。外贸出口商品交货总值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机电产品交货长67.9%。其中地方自营出口额2.03亿美元,增长48.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范围扩大,质量提高。92‘金秋恳谈会及经贸展示洽谈会使我市外向型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新批三资企业865个,大大超过历年新批三资企业总和。协议总投资14.3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倍和5.7倍。在引进项目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1个,包括了德国西门子、日本富士通等一批国外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克37个,比上年新增了菲律宾、瑞典、比利时、丹麦、俄罗斯等29个国家和地区。年末全市实有三资企业数发展到1070家,三资企业实际出品创汇720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倍和2.1倍。全年对外劳务和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3172.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9%,实际完成营业额2355.49万美元,增长42.7%。

旅游业和对外交流又有新发展。1992年为“中国友好观光年”,全年来宁旅游、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共26.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外国人11.08万人次,增长14.5%;港澳台同胞15.10万人次,增长23.8%。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84亿元(外汇券、下同),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商品性外汇收入1.1亿元,增长22.4%,劳务性外汇收1.74亿元,增长15.3%。我市与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市缔结友好城市,与我市结成友好城市的国外城市增加到7个。

金融金融状况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4.07亿元,比年初增加44.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49亿元,增加43.15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142.62亿元,增加22.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34.47亿元,增加8.19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57.23亿元,现金支出260.15亿元,净投放2.92亿元。

金融市场建设明显加强。全年发行各类债券4.9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40.0%,其中企业中长期债券3.82亿元。全市证券交易量达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6%,市证券公司买卖上海、深圳上市股票的开户资金达0.30亿元。同业拆借资金163亿元,同比增长205.6%。

保险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险种类由上年的99种增加到120种,承保社会风险金额达700.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国内外保险业务总收入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业务总支出1.03亿元,比上年下降13.1%。

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成绩卓著。全市人民瞩目的大桥南路高架桥建成通车,完成了机场路、洪武南路、洪武北路、进香河路、雨花西路、光卡路、中山南路南下北路等7条道路的新建、拓宽和改造工程。

年末实有公交营运线路1730公里,实有公共汽(电)车1491辆,年内新增公共汽(电)车181辆,全社会新增小公共汽车734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56167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153.88万人次,长江轮渡乘客2043万人次。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气发展加快。年内完成了北河口水厂扩建一期工程,全年自来水日生产能力可达152万吨,比上年净增40万吨,建成液化气南京第储罐厂,年末实有煤气管线338公里,新增煤气、液化石油气用户7万户,全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分别为135395万立方米和187851吨,和上年相比,分别增长2.5%和23.2%,城镇居民家庭气化率75.0%,比上年增加8.6个百分点。

年内新建了雨花二区、南湖东伸片、五马街片、北四卫头片、西石鼓片等城市住宅小区,全年完成住宅投资9.18亿元,比上年增长45.1%,住宅竣工面积178.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8%,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轿子山大型生活垃圾场工程,建成集装箱封闭式垃圾中转站10座,完成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在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南京分别荣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的称号。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达220家,其中三资企业132家,分别比上年增长455%和725%。全年完成商品房投资6.25亿元,出售商品房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2%。

科技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全年获重要科技成果奖240项,其中:国家发明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将15项,国家星火将1项,省科技进步将21项,市科技进步奖184项。一些重要科技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030份,成交金额达2.5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技术交易额1.86亿元,实现金额1.58亿元。年末拥有市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2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0.60万人。在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人员中,高级职称6305人,中级职称3.49万人。

教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29所,全年共招本、专科学生22548人,比上年增加3347人,增长17.4%,年末在校学生7.0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在校研究生5415人,增长7.1%,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356所,在校学生24.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4%;中等专业学校44所,在校学生3.22万人,增长1.3%;技工学校和农、职业中学63所,在校学生2.39万人,增长11.0%。年末有小学1795所,在校学生38.56万人,下降4.0%;幼儿园911所,在园儿童14.6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9%。

全年参加各类文化、技术业务学习的成人达69.34万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参加大专及大专以上层次教育6.29万人,毕结业2.50万人;全年参加高等自学考试5.81万人,毕业0.17万人。参加中专层次教育近2万人,毕结业0.82万人;参加各类技术业务培训26.66万人;农村参加各类文化、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其中脱盲5.8万人。

文化文化、新闻、广播和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69个,全年放映长片电影1153部、9.42万场。年末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873万册。全年出版报纸30种,发行7.1亿份,杂志231种,发行5765.87万册。新华书店销售图书2361万册。电台8套节目平均每天播放时间80小时26分。电视台3套节目平均每周播放时间181小时39分。

卫生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有医闻卫生机构1584个;医院病床1.86万张,比上年末下降1.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64万人,增长2.2%,其中医生1.65万人,护师、护士1.06万人。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群众参与意识增强,“硬件”逐步完善。我市再次荣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称号。

体育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南京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奖牌37枚,其中金牌15枚。体育设施增加,年内新建了中山门网球场、江宁县体育馆、江浦县体育场。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全市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50.26万人,达标率为93.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回升,增幅正常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2亿元,比上年增长65.4%,增幅比上年增长48.9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33.90亿元,增长87.6%,全民所有制新开工项目762个,增加306个。

技术改造比重继续增加。在全民及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4.8%下降为61.4%,技术改造投资16.85亿元,增长52.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5.3%上升到26.9%。从建设性质看,用于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3.04亿元,下降16.0%,扩建项目完成投资31.39亿元,增长67.1%,改建项目完成投资12.55亿元,增长51.8%,比重由上年的35.7%、43.2%、19.0%变为20.8%、50.1%和20.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722.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0%。房屋竣工面积316.84万平方米,增长21.6%。

12个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77亿元,占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48.8%,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南京分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南京汽车制造厂、北河口水厂、金陵玻璃厂、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率59.7%,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固定资产48.5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7.5%。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金陵石化热电厂、第二热电厂火电15万千瓦,煤气公司城市液化气储气能力9000吨,自来水公司生科能力40万吨,飞东照明公司飞利浦高效灯管540万只,金陵石化丙烯8800吨、聚丙烯5000吨、裂化设备处理重油能力100万吨,南京电信局长途自动电话交换机设备480路端,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42000门,南京钢铁厂高速线材20万吨,南京轧钢总厂线材1.2万吨,龙潭重型机械厂、大连山水泥厂水泥14.8万吨,七一四厂录像机24万吨,七二0厂彩电10万台,南京钢铁公司冷加工钢材5万吨,矿山机械厂微型汽车3000辆,南京制药厂和第二制药厂化学原料药1210吨,合成纤维厂合成纤维1500吨,西岗果牧场商品蛋30万公斤。

人民生活与人口

人民生活城市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159.50元,比上年增长20.6%,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2%。年人均生活费支出2153.76元,增长21.4%,在城镇居民生活费支出中,吃的比重占56%,穿的占13%,用的占29%。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洗衣机91.0台,电冰箱86.3台,彩电85.3部,录像机21.6部,空调3.3台,比上年分别增长3.8%、5.2%、9.4%、85.7%和100%。

农民收入增加。据对46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元,比上年增长19.8%,人均生活费支出810元,增长0.5%。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电视机86部、其中彩电13部,洗衣机18台,录音机36部,自行车157辆,分别比上年增长7.5%、8.3%、12.5%、12.5%和6.4%。

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4%。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0%,增幅低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平均水平。在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水平上升10.9%,衣着类价格上升5.4%,日用品类价格上升1.0%,文化娱乐用品类价格下降3.6%。

全年就业安置4.68万人。年末职工人数达148.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0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3103元,增长20.9%。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4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7平方米;农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房21.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1平方米。

人口199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0.19%,比上年减少2.38个千分点,死亡率5.88%,自然增长率为4.31%,低于上年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