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黑河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37:41 来源:黑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42次

黑河市统计局

2005年4月1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农业“一免两补”等一系列政策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发育新产业,增创新优势,全市宏观经济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自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9640万元,增长21.7%;第二产业增加值232172万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90945万元,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80元,增长11.1%。

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5.6%、20.7%、43.7%,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3.9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5%。分类别呈现“四升四降”,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2%、0.9%、0.3%和9.4%;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价格分别下降0.6%、1.8%、0.3%、1.1%。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6.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2%。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02477公顷,同比增长25.6%。粮食产量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达到147.4万吨,同比增长113.6%。

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绿色食品播种面积6.2万公顷,产量14.8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7926公顷,完成造林面积14680公顷。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封山育林面积95881公顷。

畜牧业迅速发展。全年大牲畜存栏21.6万头,增长15.3%;肉类总产量3.4万吨,比上年增长7.7%;水产品产量6257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5%。拥有农用拖拉机57531台,比上年增长16.5%。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30665吨,增长31.5%。农村用电量11915万千瓦时,增长9.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9千公顷,增长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速度稳步增长,效益有所好转。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5737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7772万元,同比增长15.5%。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184万元,增长23.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588万元,下降31.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8724万元,增长16.1%;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9048万元,增长13.2%。从隶属关系看,中省直工业实现增加值19778万元,增长22.8%;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7994万元,增长12.4%。

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5.5,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9686万元,同比增加1758万元。其中,实现利润-1900万元,增加1184万元。地方工业效益继续大幅提高,实现利税9266万元,同比增加1553万元。

建筑业生产速度加快。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4925万元,同比下降0.9%,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50个,增长18.4%,施工房屋面积6260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房屋竣工面积453355平方米,增长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5740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从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54306万元,增长64.5%;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096万元。202国道完成投资5000万元、恒基水泥厂建设6000万元、孙逊公路29797万元、绥北公路22000万元、五大连池市城市供热项目3000万元、孙吴县二门山水库复建工程项目2572万元、北安市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10387万元、联通公司CDMA工程8000万元。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农林牧渔业、水利业投资8333万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56292万元,教育事业投资3239万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67129万元,比上年增长38.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面积76322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5071平方米,分别增长72.2%和40.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是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44932万元,增长10.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7079万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3667万元,增长8.8%;餐饮业零售额36256万元,增长20.0%;其它行业零售额2088万元,增长7.9%。从商品类别看,吃的商品零售额138925万元,占零售总额的46.0%;穿的商品零售额87583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9.0%;用的商品零售额67348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2.3%。

六、对外经济及旅游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市对外贸易创1998年以来新高,进出口总额289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5.1%。其中,出口总额20326万美元,增长219.1%;进口总额8578万美元,增长89.3%。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11606万美元,增长175.4%。民间贸易进出口总额12527万美元,增长388.4%。一般贸易4739万美元,增长346.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万人次,同比增长61.1%。边境旅游出入境人数19.5万人次,增长74.1%。其中,出境4.6万人次,增长29.0%;入境14.9万人次,增长95.4%。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市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78556.6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4%。其中,铁路16842.6万吨公里,下降8.3%;公路60018.6万吨公里,下降6.7%;航空51万吨公里,增长4.7倍。完成旅客周转量54897.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其中,铁路19199.7万人公里,和同期持平;公路24982.9万人公里,下降9.3%;民航10625万人公里,增长50.57%。

邮电通讯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523万元(2000年不变价)。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6.7万户。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状况明显好转。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50014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636万元,增长10%。财政支出188640万元,增长17.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73113万元,增长11.3%。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2814万元,比年初增长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78808万元,比年初增长3.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937083万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141725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和17.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0946万元,比年初下降7.7%。其中,短期贷款795882万元,比年初下降3.6%;中长期贷款191757万元,比年初下降10.6%。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余额81642万元,下降15.9%。

九、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528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03402人。职业中学在校生3206人。小学校在校生12446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站)6个,图书馆6个,电视台1座,广播台6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1.7%,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4.5%。《黑河日报》年发行量1.6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5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715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6788人,其中,医生2945人,护师、护士2545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344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4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获国家级比赛金牌11枚、银牌4枚、铜牌2枚;获省级比赛金牌30枚、银牌25枚、铜牌15枚。全市共举办体育运动会7项次,参加人数达12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247人,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环境监测人员64人。有自然保护区21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2个,面积达43.1平方公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二、人口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8.2‰,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3.9‰。年末,全市总人口174.1万人,比上年上升0.3%。其中,城镇人口64.7万人,增长2.1%,占总人口比重37.2%;乡村人口109.4万人,比上年下降0.8%,占总人口比重62.8%。男性人口89.1万人,上升0.6%,占总人口比重为51.2%;女性人口85万人,下降0.02%,占总人口比重为48.8%。

十三、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劳动就业有所加强,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2.8万人,比上年下降2.3%。在岗职工12.5万人,比上年下降4.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6180万元,比上年增长5.6%;平均工资11159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0元,比上年增长49.6%。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70613人,下降16%;参加失业保险职工60139人,下降19.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67402人,增长205.1%。

注: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