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35:27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23次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大牡丹江建设战略,主动应对复杂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双五”目标如期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增长19.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6.5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0.8亿元,增长11.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7%、35.2%和48.1%。

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5.1%。在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其中:油脂价格上涨2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4.2%,蛋价格与上年持平;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5.8%;衣着价格下降8.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5.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2.5%。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2万公顷,其中,优良品种面积比重达到95%,绿色作物种植面积21.2万公顷,增长68.1%;经济作物面积8.4万公顷,增长5.9%。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90.1万吨,比上年增长9.4%,再创历史新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1%、3.6%和42.4%,产量分别为31.9万吨、104.7万吨和49.3万吨。

截至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36.6万头,生猪存栏73.9万头,羊存栏35.9万只,家禽存栏658.6万只,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0%、33.5%、7.7%和17.5%。在存量规模恢复和年初禽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带动下,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1.1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猪肉6.9万吨、牛肉2.0万吨、羊肉0.4万吨,分别增长21.5%、11.1%、9.0%。截止年末,全市生猪出栏88.5万头,家禽出栏959.1万只,分别增长22.6%和2.7%。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0.5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5.1%,其中退耕还林面积0.43万公顷。全市水产品产量完成1.5万吨,增长3.8%。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农村用电总量达到33874万千瓦时,增长3.4%。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14.6万吨,下降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实现销售收入237.5亿元,增长26.6%;产品销售率为95.9%,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9.7亿元,增长28.1%;实现利润总额7.2亿元,增长34.1%。

全市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已达33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1.6%;拥有资产总额175.6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61.3%;实现销售收入179.9亿元,增长31.3%;实现利税总额13.3亿元,增长21.3%;实现应交税金8.2亿元,增长29.6%。

饮料酒、机制纸及纸板、水泥、盐酸和中成药等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5.5万千升、28.0万吨、56.3万吨、0.4万吨和270吨,比上年分别增长8.3%、8.8%、17.1%、28.3%和56.1%。

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3%。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53.3 %;实现利润2.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4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增长10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3.8亿元,增长43.8%。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60.1亿元,增长26.3%;民间投资138.5亿元,增长6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5.2亿元,增长3.0%。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4亿元,同比增长962.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7.4亿元,同比增长67.8%,其中工业投资106.5亿元,同比增长5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4.9亿元,同比增长9.5%。在完成的投资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112.2亿元,增长31.0%;安装工程完成投资7.5亿元,增长26.6%;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72.6亿元,增长77.2%;其它费用完成投资21.5亿元,增长33.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8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全市房地产施工房屋面积358.3万平方米,增长43.4%;其中住宅260.4万平方米,增长45.1%。新开工面积232.1万平方米,增长46.5%;其中住宅172.8万平方米,增长47.0%。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96.9万平方米,下降8.0%;商品房销售额20.4亿元,增长7.5%。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增长幅度创近十年新高。其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5.7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提高7.2个百分点,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9%;农村(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幅提高7.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3.4亿元,增长25.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0.6亿元,增长29.1%;其他行业零售额13.4亿元,增长11.7%。

全市吃、用、穿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79.2亿元、67.6亿元和43.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为40.1%、34.2%和22.2%。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据海关统计,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出口总额65.8亿美元,增长37.8%;进口总额34.2亿美元,增长19.5%。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金额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为117.2亿元,增长56.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7个,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为22145万美元,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9461万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10951万美元,增长44.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2240万人,增长6.0%;旅客周转量12.1亿人公里,增长8.7%;完成货运量2402万吨,增长7.2%;货物周转量12.8亿吨公里,增长11.3%。民航运输客运量完成16.1万人,增长8.1%;旅客周转量2.8亿人公里,增长11.3%;完成货运量1976吨,增长5.5%;货物周转量364万吨公里,增长7.3%。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9.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亿元,增长14.3%;电信业务总量6.3亿元,增长2.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8万户,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58.7万户,增长19.6%。互联网用户数26.3万户,增长27.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共接待境外入境旅游人数9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国内旅游人数526.8万人次,增长20.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亿元,增长21%。其中:外汇收入3.4亿美元,增长21.5%,国内旅游收入15.8亿元,增长20.0%。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饭店37家,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82家。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市区完成21.8亿元,增长32.4%;县(市)合计完成33.2亿元,增长23.9%。一般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31.9%;一般预算支出75.3亿元,增长27.4%。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国家税收33.6亿元,增长19.9%;地方税收17.5亿元,增长31.5%。

截止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13.8亿元,比年初增加85.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86.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亿元。

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0.0亿元,增长81.6%;财产险保费收入2.4亿元,增长13.8%。全市赔付金额8.2亿元,增长12.7%。其中:寿险给付额6.6亿元,增长8.1%;财产险赔付额1.6亿元,增长37.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7所,专任教师2402人,招生1.58万人,在校生4.66万人,毕业生1.25万人;普通中学154所,专任教师9504人,招生4.4万人,在校生13.3万人,毕业生4.7万人;普通小学433所,专任教师10778人,招生2.4万人,在校生14.13万人,毕业生2.55万人。

全市组织实施省以上重点科技计划110项,同比增长44.7%。共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进行各项专利申请360件,共获授权专利27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场馆10个,公共性图书馆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2.22万户,比上年增加0.34万户。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迅速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运行,社区卫生机构覆盖面达到95%。

全市在省以上竞技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8枚,其中:速度滑冰1枚、短道速滑5枚、射击1枚、举重8枚、田径7枚、摔跤6枚、武术1枚、跆拳道1枚,拳击8枚。组织全市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20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0.1万人,其中新市区总人口89.9万人。全市户籍人口269.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8.4万人,农业人口121.5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50.44:49.56。在户籍人口中,全市出生人口1.9万人,死亡人口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42元,比上年增长16.1%;人均消费支出8456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7.7%,达到6555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699元,比上年增长20.5%。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6.2万人,比上年增长2.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万人,比上年增长1.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2万人,比上年增长5.1%。

十二、能源和环境保护

初步统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334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5%。

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333天,占全年的91.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生态环境保护达标率均达到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新市区包括五林镇和磨刀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