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34:35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08次

牡丹江市统计局

2007年3月5日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开拓进取,攻坚破难,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1.8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7.5亿元,增长17.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9%、33.9%和51.2%。

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升1.6%。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1%,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4.9%、鲜菜价格上涨9.1%、鲜瓜果价格上涨20.5%。此外,衣着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6.1%。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06.9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42.4万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3%,其中,优良品种面积比重达到85%,绿色作物种植面积9.4万公顷,增长176.8%;经济作物面积8.1万公顷,增长8.9%。

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再创历史新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1%、20.7%和4.5%,产量分别为30万吨、90.1万吨和45.6万吨。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总产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172.7     12.3

小麦          万吨            0.7         0.6

水稻          万吨            30          4.1

玉米          万吨            90.1       20.7

大豆          万吨            45.6       4.5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2.7       3.8

猪             万吨            7.3         3.1

牛             万吨            3.3         3.8

羊             万吨             0.6        11.8

水产品       万吨             1.9         11.8

年末大牲畜出栏23.9万头,增长5.4%;猪、牛、羊等主要牲畜出栏分别为99.1万头、23.0万头和40.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7%、4.2%和11.0%。家禽出栏929.9万只,增长4.4%。全市肉类总产量12.7万吨,增长3.8%。其中,猪肉、牛肉和羊肉分别达到7.3万吨、3.3万吨和0.6万吨,增幅分别为3.1%、3.8%和11.8%。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0.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8.7%。全市水产品产量完成1.9万吨,增长11.8%。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9万千瓦。农村用电总量达到31342万千瓦时,下降0.4%。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15.0万吨,增长1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完成销售收入160.5亿元,增长14.7%;产品销售率达到97.8%,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9.1亿元,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下降23.9%。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2亿元,减少18.4%。

制冷空调设备、原煤、焦炭、轮胎外胎、纸浆等产品产量大幅上升,分别达到36.1万台(套)、344.3万吨、34.6万吨、74.7亿千瓦小时和26.0万吨,比上年增长79.7%、24.6%、55.3%、45.0%和22.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344.3      24.6

焦炭              万吨                34.6      55.3

饮料酒           万千升             13.1      3.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啤酒              万千升             12.5      4.9

制冷空调设备  万台(套)        36.1     79.7

纸浆              万吨                 2.6       22.8

实木地板(木地板)万平方米        32.4    174.5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344.3    45.0

子午线轮胎外胎   万条               222.0    50.0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74万元,比上年增亏1142万元;税金总额8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8.4万平方米,增长3.8%。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7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5.3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项目完成投资40.9亿元,增长7.9%;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54.4亿元,增长25.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3亿元,增长3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0亿元,增长5.7%。在完成的投资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6.7亿元,增长11.4%;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1亿元,下降17.9%;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8.3亿元,增长3.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5%。施工房屋面积539.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增长13.9%;商品房销售额9.6亿元,增长8.7%。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1亿元,增长11.5%;县及县以下实现34.9亿元,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3.1亿元,增长11.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6亿元,增长14.2%;其他行业零售额11.3亿元,增长7.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5%,日用品类增长3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8%。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据海关统计,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6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出口总额38.8亿美元,增长17.9%;进口总额23.1亿美元,增长57.8%。从贸易方式看,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7.6亿美元,增长31.8%;一般贸易出口13.0亿美元,增长60.0%;其他贸易出口7.5亿美元,下降31.3%。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1.0亿美元,下降32.7%;外资企业出口0.6亿美元,增长49.5%;私营企业出口37.0亿美元,增长20.0%。从商品类别看,织物制服装出口9.7亿美元,下降22.2%;鞋出口5.3亿美元,增长1.4%;机电产品出口8.3亿美元,增长129%;农副产品出口5.0亿美元,增长63.1%。从国别看,对俄罗斯出口26.4亿美元,增长1.0%;对日本出口0.9亿美元,增长6.9%;对韩国出口0.8亿美元,增长65.1%;对美国出口1.3亿美元,增长105.6%;对香港出口4.1亿美元,增长533.7%。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金额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为45亿元,增长25.2%。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3个,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为15321万美元,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1954万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6268万美元,增长18.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2074.7万人,增长1.1%;旅客周转量10.7亿人/公里,增长4.5%;完成货运量2183.2万吨,增长16.6%;货物周转量11.0亿吨/公里,增长19.3%。民航运输客运量完成14.7万人,增长10.9%;旅客周转量2.5亿人/公里,增长14.2%;完成货运量1595.3吨,增长2.8%;货物周转量302.7万吨/公里,增长27.3%。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增长13.3%;电信业务总量5.9亿元,下降1.6%。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4.0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44.4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29.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3.8万户,增长22.4%,新增用户26.3万户。互联网用户数16.1万户,下降9.5%。

全市国内旅游人数达39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共接待境外入境人数68.6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621.8万美元,增长20.1%。年底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46家,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83家。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2.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市区完成12.5亿元,增长7.7%;县(市)合计完成20.1亿元,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13.5亿元,增长7.2%;地方财政支出42.1亿元,增长12.6%。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国家税收22.6亿元,增长9.2%;地方税收10.7亿元,增长12.2%。

截止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04.1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5.4亿元,比年初增加1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05.4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工业贷款15.6亿元,比年初减少4.2亿元;商业贷款31.4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

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13.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1.4亿元,增长5.8%;财产险保费收入1.8亿元,增长18.1%。全市赔付金额1.4亿元,增长11.3%。其中:寿险赔付额0.5亿元,增长15.3%;财产险赔付额0.9亿元,增长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6所,招生1.2万人,在校生4.0万人,毕业生0.8万人;普通中学165所,招生4.6万人,在校生14.2万人,毕业生5.0万人;普通小学507所,招生2.4万人,在校生14.8万人,毕业生3.0万人。

全年共有7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进行各项专利申请245件;共获授权专利200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场馆10个,公共性图书馆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7%,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9.3万户,比上年增长2.1万户。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6个。全市拥有医疗床位数为10835张。卫生技术人员10526人,其中医生4409人,注册护士3503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3个。

全市在省以上竞技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21枚;其中,获得世界级金牌3枚,国家级以上金牌13枚,省级以上金牌105枚。在牡丹江市举办的黑龙江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牡丹江市代表团以金牌69枚、总分3859.75分,列奖牌榜和总分排名第四位,同时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称号。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7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8.2万人,常住外来人口6.8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7.5万人,农业人口120.7万人。市区总人口80.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9.2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1.02:1。全市出生人口2.1万人,死亡人口1.0万人;迁入人口4.8万人,迁出人口4.5万人,净迁入人口0.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7‰。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3天,良好以上天数占全年的85.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35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消费支出6327元,比上年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7%达到4686元。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0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为325.6亿元,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为68.5亿元。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8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6%。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25.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58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8.8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63个。

注:1、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所列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3、本公报同时在牡丹江统计公共信息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