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33:44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66次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的各项推进措施,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3亿元,增长18.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10.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0%、35.2%和48.8%。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上涨0.7%,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2.4%;鲜菜价格上涨5.7%;鲜果价格上涨16.2%,扣除鲜菜鲜果总指数与上年持平。此外,衣着价格下降3.9%,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6.7%。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12.9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47.4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4%,其中,优良品种面积比重达到85%,绿色作物种植面积3.4万公顷,增长40.7%;经济作物面积7.4万公顷,增长12.3%。

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3.9万吨,比上年增长21.5%,创历史新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2%、19.5%和32.8%,产量分别为28.8万吨、74.7万吨和43.6万吨。

年末大牲畜存栏61.1万头,增长8.7%;猪、牛、羊等主要牲畜存栏分别为75.1万头、56.6万头和68.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7.1%、9.7%和3.3%。家禽存栏743.5万只,增长2.8%。全市肉类总产量12.2万吨,增长13.5%。其中,猪肉、牛肉和羊肉分别达到7.0万吨、3.2万吨和0.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12.8%、17.9%和12.7%。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0.3万公顷,实现退耕还林面积0.1万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完成1.7万吨,增长2.0%。

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1万千瓦。农村用电总量达到31458万千瓦时,增长4.5%。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13.3万吨,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完成销售收入130.5亿元,增长13.4%;产品销售率达到97.6%,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0.6亿元,增长12.6%,其中实现应缴税金总额7.6亿元,增长8.8%;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增长23.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9亿元,上升17.8%。

轮胎外胎、醋酸乙烯、焦碳、发电量、机制纸等产品产量大幅上升,分别达到237.4万条、1.5万吨、22.3万吨、22.5亿千瓦小时、26.9万吨,比上年增长90.6%、436.2%、33.3%、23.8%、10.7%。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32万元,比上年减亏336万元;税金总额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9.5万平方米,下降22.3%。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7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7亿元,增长21.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6.1%。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项目完成投资37.7亿元,增长0.2%;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43.9亿元,增长47.5%。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亿元,增长35.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9亿元,增长106.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9亿元,下降5.8%。在完成的投资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1.5亿元,增长39.8%;安装工程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3%;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7.7亿元,增长6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商品房竣工面积30.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8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57%,期房占43%。

全年建成投产项目346个,比上年增长70.4%;项目建成投产率73.9%,提高11.6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41.9亿元,增长34.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1.3%,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78个,完成投资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投资比重为95.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8.9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实现31.6亿元,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2.8亿元,增长10.1%;餐饮业零售额17.1亿元,增长9.9%;其他行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8.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8%。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据海关统计,全年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4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增长70.2%;进口总额14.7亿美元,下降5.8%。从贸易方式看,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3.4亿美元,增长64.7%;一般贸易出口8.1亿美元,增长45.6%;其他贸易出口10.9亿美元,增长100.9%。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1.4亿美元,下降20.4%;外资企业出口0.4亿美元,增长51.0%;私营企业出口30.8亿美元,增长81.7%。从商品类别看,织物制服装出口12.5亿美元,增长78.9%;鞋出口5.2亿美元,增长58.0%;机电产品出口3.6亿美元,增长100.5%;农副产品出口3.1亿美元,增长48.3%。从国别看,对俄罗斯出口26.1亿美元,增长76.5%;对日本出口0.8亿美元,增长31.3%;对韩国出口0.5亿美元,增长103.6%;对美国出口0.6亿美元,增长29.2%;对欧盟出口0.9亿美元,增长195.4%。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金额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为35.9亿元,增长57.9%。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个,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为31303万美元,增长16.6%。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23196万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529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1和28.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2051.4万人,增长1.0%;旅客周转量10.2亿人/公里,增长10.4%;完成货运量1872.2万吨,增长7.2%;货物周转量9.2亿吨/公里,增长16.8%。民航运输客运量完成13.3万人,旅客周转量2.2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249.2吨,货物周转量237.8万吨/公里。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8.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6.3万户,比上年增加2.9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36.5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39.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7.8万户,增长17.2%,新增用户14.95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7.8万户,增长5.1%。

全年全市国内旅游人数达349.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共接待境外入境人数57.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829.5万美元,增长22.1%。年底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42家,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85家。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市区完成11.6亿元,增长6.4%;县(市)合计完成15.9亿元,增长38.9%。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增长25.0%;地方财政支出37.4亿元,增长29.8%。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从来源看,国家税收19.95亿元,增长20.4%;地方税收9.55亿元,增长16.3%。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增长30.1%、营业税增长10.7%、企业所得税增长15.4%、个人所得税增长17.7%。

截止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1.8亿元,比年初增加47.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55.6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97.9亿元,比年初增加2.2亿元;工业贷款17.9亿元,比年初减少2.5亿元;商业贷款31.7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

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8亿元,增长13.0%;财产险保费收入1.5亿元,增长6.4%。全年全市赔付金额1.2亿元,增长14.2%。其中:寿险赔付额0.4亿元,增长39.7%;财产险赔付额0.8万元,增长4.1%。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84.3亿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股票成交额73.6亿元,下降23.0%;国债成交额9.1亿元,增长124.9%;基金成交额1.6亿元,增长211.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6所,招生1.2万人,在校生3.6万人,毕业生0.5万人;普通中学170所,招生4.9万人,在校生14.8万人,毕业生5.2万人;普通小学602所,招生2.1万人,在校生15.4万人,毕业生3.2万人。

全年共有4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进行各项专利申请195件;共获授权专利16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场馆10个,公共性图书馆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7.2万户,比上年增长6.2万户。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1个。全市拥有医疗床位数为10392张。卫生技术人员11279人,其中医生4669人,注册护士3610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4个。全市在省以上竞技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7枚;其中,获得国家级以上金牌15枚,省级以上金牌37枚。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6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7.1万人,农业人口119.2万人。市区人口78.1万人。全市男性人口为134.7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50.6:49.4。全市出生人口1.9万人,死亡人口2.6万人;迁入人口2.8万人,迁出人口4.8万人,净迁出人口2万人。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309天。集中治理市区“三溪一河”,沿江护岸堤防工程已开工项目全部完工。治理水土流失33.8万亩,退耕还林16.4万亩。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34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6086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6%达到4085元。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6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5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为301.5亿元,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为60.9亿元。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6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7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9%。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2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920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5.6万人(不含铁路系统)。

注:

1、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所列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3、本公报同时在牡丹江统计公共信息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