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30:57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94次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不断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在骨干企业效益滑坡、农业受灾严重的情况下,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增长。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5.3亿元,比上年下降19.8%;第二产业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第三产业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7:42.9:43.4调整为10.4:43.6:46.0。

再就业工程持续推进。2002年,我市多措施,多渠道促进就业。全年为16334名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举办了20多个工种的就业培训,培训合格率98.2%,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53%;先后组织劳务洽谈98次,共安置下岗职工4.95万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再就业率达到45.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抗灾能力依然较弱;骨干企业效益下滑状况亟需遏止;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尤其是立市项目开发建设力度仍需继续加大。

二、农业

2002年,我市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狠抓特、绿色农业和农村多种经营,使农业经济呈现出优特绿共进、林牧渔并举的良好局面。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种植品种进一步调优。今年,全市共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300多项,绿色作物指导面积达到168万亩,认证面积达到54万亩。全市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比重达到90%,粮经比例调整为73.7:26.3。受气候及灾害影响,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仅达96.6万吨,比上年下降27.9%。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我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继续大范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农村的生态环境根本改善奠定了基础。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8356公顷,新育苗面积147公顷。

畜牧业、水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大牲畜存栏47.9万头,猪存栏57.8万头,羊存栏52.4万只;肉类总产量8.5万吨,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5.3万吨、1.7万吨和0.3万吨,比上年增长21.3%、14.7%和14.2%。水产品产量16571吨,增长4.6%。

农业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8.6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55178台,比上年增长1.0%。农村用电量2691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21799吨,比上年增长0.3%。全市机耕率为91.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拥有配套农机具57975台,其中大中型农机具5976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整体效益继续改善。2002年,全市继续加大调整力度,努力推进工业立市,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改制,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克服了资金紧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利税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利润总额为8075万元,比上年增长63.6%。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全年工程施工754个,工程竣工579个,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8.5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5306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2年,我市继续改造传统产业,抓紧开发建设了如黑龙江电信公司牡丹江分公司、恒丰纸业集团1.2万吨特种薄页纸、水泥集团72万吨高效节能水泥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项目,进一步增强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牵动力。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5.8亿元,比上年下降15.0%;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1亿元,比上年下降15.5%。

五、交通和邮电运输业

铁路、公路和民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骨干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继续加强。全年完成铁路货运周转量3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完成客运周转量16.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7.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完成客运周转量9.4亿人公里,增长2.2%;民航完成货运周转量12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3.2%,客运周转量达到1.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2%。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发展,服务领域持续拓展,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新的贡献。到2002年末,全市共有邮电局(所)206处,邮电业务总量达到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年末本地电话用户63.9万户,比上年增长21.0%。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4.7万户,比上年增长30.8%,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4639户,比上年增长65.3%。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国内市场继续繁荣。随着居民消费行为趋向成熟和消费预期的逐渐趋好,2002年我市消费继续呈现繁荣景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9%。城乡集市贸易活跃,全年成交额为51.1亿元,比上年下降4.9%。

市场物价小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2%,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升,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7.0%,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从分类来看,饮料、烟酒类、纺织品类、书报杂志类和首饰类价格上涨,服装鞋帽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文化体育用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类、燃料类、建筑装潢材料类和机电产品类价格有所下降。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不断扩大,外贸依存度继续提高。2002年,全市外贸部门和企业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抓住国际市场需求趋旺、市场价格回升,出口货源供应充足,档次、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出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29.7%。全市边境贸易总额为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7%。

利用外资稳步扩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

旅游业快速增长。2002年共接待国外旅游者30.0万人,比上年增长6.4%。接待国内旅游者284万人,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7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发展。2002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8.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地方财政支出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税收入库情况较好。全年国家税收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地方税收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

金融业稳健运行。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07.3亿元,比年初增加3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0.4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7.1亿元;银行现金支出大于收入,货币净投放11.4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欣欣向荣。2002年,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万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8万人。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52项,授权专利173件。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2年,我市继续改善教育条件,不断加大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全市拥有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15939人;普通中学182所,在校学生16.4万人,专任教师10109人;小学892所,在校学生19.3万人,专任教师15858人。

文化事业丰富多彩。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7个。本年新排上演剧目33个,其中本团创作首演剧目26个。全市拥有图书馆8个,藏书量达68.1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中、短波广播发射机7座,调频发射机15座,电视发射机28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9%和98.0%,分别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截止2002年末,全市共拥有医院、卫生院109所,设有医疗床位9416张,配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908人,其中医生423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我市体育工作获得“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承办了“全国青年女子篮球锦标赛”北方赛区的比赛和“鲁能杯”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部分比赛等重大赛事;全省十运会获得金牌38枚。全市共举办竞赛26次,参加人数达万余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到93.3%。

十、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5.9元,扣除物价影响,实际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4583.8元,扣除物价影响,比上年下降1.5%。受自然灾害等气候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下降12.2%,为2697元。城乡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388元,比上年增长11.6%。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0平方米,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到90.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随着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育观念的持续转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不断强化,我市人口工作再创佳绩。到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27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4.3%;市区人口为80.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出生率为8.17‰,死亡率为4.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比上年下降0.68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达到98.2%。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统计数。

2.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