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七台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28:57 来源:七台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07次

(2008年4月20日)

2007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了预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在高平台运行。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9%,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1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51.3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构成为12.4:50.5:37.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0.1%和36.0%。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54.0亿元,增长6.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4.0亿元,增长2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453元,增长13.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6.1%,涨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分八大类别看,表现为“ 6升2 降”:食品价格上涨15.1%(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7%、鲜蛋上涨33.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2.5%、油脂上涨47.5%)、居住上涨4.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1.9%、交通和通信上涨2.3%、衣着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2.2%、烟酒及用品下降1.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涨幅提高1.1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0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9.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5.2万人。在岗职工15.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0.8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5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省控制目标1.3 个百分点。

二、农     业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53.7万吨,增长0.1%,水稻产量11.2万吨,下降7.1 %、玉米30.1万吨,增长12.8%;大豆11.0万吨,下降18.9%。甜菜1562吨,下降62.9%;蔬菜14.2万吨,下降6.8%;油料7836吨,下降8.5%。

畜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   7.8万吨、2.4万吨、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9%、-19.7%和17.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末全市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6个,种植面积75万亩。

农村劳务经济成绩突出。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6.3 %和4.4  %。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3.3 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1.2万台。

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35个村全部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解决了20个村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总覆盖率达91.8%;新增绿化面积1364亩。村企共建成效显著,累计投入非农建设资金3.1亿元,完成基础性、公益性项目14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连续六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18.3%;炼焦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92.0%;电力工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1.3%。

工业效益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8.4亿元,增长15.7%,其中利润7.1亿元,增长16.3%。地方工业实现利税9.4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其中利润4.4亿元,增长8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1.3,提高10.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原煤2072.5万吨 ,增长2.9%,洗煤1600万吨,增长15.1%,焦炭295万吨,增长32.2%,发电量49亿度,增长10.4%,家具67万件,增长21.2%,煤气1388万立方米,增长3.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0万平方米,实现利润1497万元,增长2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城镇投资68.9亿元,增长35.0%;农村投资0.5亿元,增长12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48.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0.0亿元。工业完成投资46亿元,增长63.1%,占城镇投资的66.8%。房地产开发投资9.4亿元,下降2.1%;商品房销售额  9.4亿元,下降3.0%;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827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11.4%,其中商品住宅为1749元/平方米,上涨9.9%。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城镇建成投产项目482个,比上年增长52.1%; 新增固定资产57.3亿元,增长47.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94.5%,提高19.7个百分点。各类房屋竣工面积86.5万平方米,下降16.8%;竣工率53.6%,提高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品市场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4亿元,增长16.2%;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增长15.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6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3亿元,增长4.0% 。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出口2573.8万美元,增长240.3%;进口210.2万美元,下降37.8%。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6.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继续稳步发展。境内公路里程95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11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发送量4236.2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铁路1766.2万吨,增长2.6%;公路2470万吨,增长1.2%;全年发送旅客1447.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铁路72.4万人,下降18.0 %;公路1375万人,增长1.1%。

邮电通信业增长势头加快。全年邮政电信业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邮政0.42亿元,增长9.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9万户,增长11.2%,移动电话(含小灵通)用户53.7万户,增长83.3%。国际互联网络用户4.8万户,增长1倍。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300万元,同比增长31.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19.8%。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2.62亿元,增长7.0%;营业税0.91亿元,增长19.5%;企业所得税0.78亿元,增长59.0%;个人所得税0.24亿元,增长41.6%;资源税0.52亿元,增长83.2%。地方财政支出21.5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1亿元,增长11.9%,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20.3%、29.7%、16.5%和2.5%。

金融运行形势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11.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4.3亿元,增加5.3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03.2亿元,增加4.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9亿元,比年初增加2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1.4亿元,增加5.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3.5亿元,增加12.0亿元。货币投放量13.3亿元,增长37.0%。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21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其中,财产险收入0.36亿元,增长6.6%;寿险收入1.84亿元,下降24.2%。全年赔付出动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倍,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0.18亿元,增长6.9%;寿险赔付金额0.85亿元,增长6.8倍。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年末全市拥有高等职业专科学校1所,在校生240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招生897人,在校生1708人,毕业生624人。普通高中11所,招生5004人,在校生16024人,毕业生5520人。普通初中34所,招生9855人,在校生37383人,毕业生11778人。普通小学109所,招生9872人,在校生44187人,毕业生9872人。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8万册。有线电视用户9.7万户。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12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982张。卫生技术人员33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47人;注册护士106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个,卫生技术人员9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72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5个,床位196张,卫生技术人员228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员共获奖牌68枚,其中,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14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在全国级比赛中获得11枚金牌、12枚银牌、5枚铜牌;在省级比赛中获得11枚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年人口出生率9.59‰,死亡率4.90‰,人口自然增长率4.69‰。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89.5万人。全市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总人口 89.5 100

其中:农业人口 34.8 38.9

非农业人口 50.2 56.1

未落户常住人口 4.5 5.0

其中:男性 46.3 51.7

女性 43.2 48.3

其中:18岁以下 16.8 18.8

18-35岁 27.9 31.2

35-60岁 35.2 39.4

60岁以上 9.6 10.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5元,比上年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94元,增长3.9%,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7.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增长16.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160元,增长17.9%。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7万人,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职工8.5万人,增长14.8%;离退休人员4.2万人,增长4.6%。城镇居民有2.3万户、5.1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有0.9万户、3.1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4所,床位680张,收养人员16.7万人次;社会救济总人数8.2万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生态市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通过积极推进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等项目建设,依法关闭小煤矿,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企业等强制措施,GDP能耗不断下降。淘汰焦炉3座、关闭小煤矿77处,完成减排治理工程12项,治理再生造纸厂18家,洗煤焦化企业实现废水循环利用。万元GDP能耗3.16吨标准煤,下降5.7%。废水处理设施61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8.9%,提高15.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不含七煤公司)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8%和8.6%。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