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伊春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8:46:04 来源:伊春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89次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二次创业,富民兴市”的战略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576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经济增长呈现回升态势,结束了1995年以来增速逐年回落的局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01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78114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77946万元,增长1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37元,比上年增加43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4670万美元。

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6.3:49.3:34.4调整为16.5:48.1:35.4。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51.9亿元,增长25.4%,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比上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

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43687万元,增长20.4%。其中木材精深加工实现增加值114630万元,北药实现增加值12749万元,绿色食品实现增加值12780万元,生态旅游实现增加值35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3.6%、28.9%和81.9%。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3%,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主体产业继续萎缩,后续和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较强的支撑力,经济发展后劲尚显不足。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但规模还偏小。企业管理粗放,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扭亏与脱困任务还很艰巨。培养财源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够具体有力,地方财政实力还比较弱。职工特别是林业职工收入水平低,下岗再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生产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和特色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大了农业、农村结构调整力度,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1.9%,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虽然遭受春季低温、春夏严重干旱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但粮食产量仍保持了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9%。

营林工作得到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使营林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3464公顷,森林抚育面积58195公顷,更新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去年还加大森林管护经营力度,全年实行森林管护面积27.05万公顷。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连续2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1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渔业实现增加值2362万元。全年水产品产量3072吨。渔业实施了退渔还木政策,全年共退渔还木3300亩。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7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476台;小型拖拉机13251台;农用排灌机械4139台;农用水泵6479台。农业扩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实施精品战略,农作物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260吨。农村用电量4748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农田旱涝保收面积19.76千公顷。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据乡企部门统计,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1640万元,增长13.7%;营业收入232980万元,增长16.2%;实缴税金6555万元,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9862万元,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主产品木材产量调减的情况下,仍保持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39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84770万元,增长7.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54858万元,同比增长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4612万元,增长5.6%;集体企业19682万元,增长28.8%;股份制企业18123万元,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354万元,增长8.0%。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6467万元,增长18.6%;重工业增加值138303万元,增长3.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3.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2.7%,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1.5%,下降1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4.7%,上升1.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0.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9%,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733元/人,增长27.2%;产品销售率95.1%,下降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利税总额15055万元,比上年增加4997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7691万元,比上年下降14.4%。

森林工业在主产品木材产量政策性调减的情况下,呈现下降的趋势。全年森工企业实现产值240486万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木材采运业产值58491万元,下降13.8%;木材加工业产值117041万元,下降15.6%;家具制造业产值14176万元,增长1.4%;林产化学制造业产值3140万元,下降19.9%;建筑材料制造业产值9998万元,增长12.2%;机械制造及修理业产值2800万元,下降36%;电力生产业产值14015万元,增长3.4%。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039万元,比上年下降17.9%。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71万元;税金总额1744万元。施工工程项目个数为404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25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30.9%;施工面积63.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9.8万平方米。亏损企业个数为6个,比上年减少11个,亏损面为9.8%,比上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工程质量优质品率为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投资114205万元,增长9%,占全部投资的84.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90113万元,下降6.9%;其他经济投资44502万元,增长1.04倍;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52万元,下降91.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62360万元,比上年下降1.7%;更新改造投资40234万元,增长50.9%;房地产开发投资29709万元,增长17.2%;其他投资2312万元,下降24.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完成10862万元,增长65.6%;农林牧渔水利投资4454万元,比上年增长8.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投资达到5796万元,增长6.2倍;工业投资29765万元,下降35.9%。

房地产投资加大。全年房地产投资297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展步伐放慢,全年经济适用住房投资18139万元,竣工面积145059平方米,销售面积143732平方米。

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3095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4.3%。全年竣工各类房屋面积495277平方米,房屋面积竣工率51%。全年建成投产项目个数104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61个,更新改造项目37个,其他项目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4.6%。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07389万元,比上年增长6.5%。

客货运周转量下降。据交通部门和铁路部门统计,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3151万吨公里。其中:铁路300万吨公里;公路12851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1352万人公里。其中:铁路2896万人公里;公路18456万人公里。

邮政和电信业完成增加值17199万元。据邮电部门统计,全市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257976门,本年新增交换机容量46112门。光缆线路长461.1公里;城市电话用户207336户,增长18.6%;乡村电话用户46248户,增长35.9%。年末移动电话户数达到82195户,比上年增加17560户。无线寻呼用户达68887户,比上年增加15000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9.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19608户(不含科技和教育网),其中:专线注册170户,拨号注册7401户,非注册8386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市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237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1112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125万元,下降1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8014万元,增长0.4%,餐饮业零售额50264万元,增长10.6%;其他行业零售额27959万元,增长5.4%。

市场物价继续在低位运行,居民消费心理稳定。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2000年的99.6%,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由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国家鼓励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市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据外经贸部门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9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出口总额3156万美元,增长26.3%;进口总额780万美元,增长110.3%。进出口相抵,顺差为2376万美元。在出口中,自营现汇出口728万美元,增长69.8%;边贸易货出口6万美元,增长27倍;三资企业出口2421万美元,增长16.9%。在进口中,自营现汇进口129万美元,边贸易货进口4万美元,三资企业进口648万美元,分别增长4.9倍、115.9%和88.4%。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个,全市累计外资企业达到106户。实际利用外资802万美元,增长15.2%。

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8%,实现旅游收入8205万元,增长29.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03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8.8%,实现了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提高。其中一般财政收入22303万元,增长10.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0405万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一般财政支出78420万元,增长28.9%。

货币供应量有所增长,存贷款稳步增加。据金融部门统计,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3686万元,增长14.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1555万元,增长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1806万元,增长13.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6278万元,增长9.4%。其中,短期贷款比上年增加57503万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452万元。从投向看,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这些均是风险较小的贷款。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据保险部门统计,全年保费收入1191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86万元,增长5.8%;寿险保费收入8231万元,增长2.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715万元,增长22.4%。其中,财产险赔款1949万元,下降18.9%;寿险给付1766万元,增长1.1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697人,在校生1843人;成人高等学校2所,本专科招生280人;在校生538人。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普通高中13所,招生5354人,在校生14334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1635人,在校生4222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全市初中学校招生19879人,在校生67291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普通小学招生15007人,在校生8602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3.9%和1%。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8人,在校生22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185人。全市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23779人次。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据科技部门统计,2001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502人。其中事业单位9718人,企业单位35784人。

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2001年我市实施科技项目182项,其中省以上重点科技项目28项,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8项。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6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5项,软科学成果1项。全年受理专利14件,授权专利4件。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市共签定技术合同4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995万元。

质量、标准化、计量建设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进一步加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所2个,办理各类案件3700件,端掉黑窝点72个;计量检定测试所18个,检定测试计量器具2万台;产品质量授权站11个,评出国家免检产品1种,省名牌产品8种,市名牌产品42种。全市组建了伊春市气象台,伊春市自然灾害预报监测中心,伊春市雷电技术防护中心,伊春市观测站,伊春市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伊春市气象服务中心,伊春是雷电设施检测站。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建立气象通讯卫星地面小站1个,地面卫星单收站5个,并建立了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站1个,组建了气象电视、广播演播室,建立了互联气象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据文化、广播、卫生及体育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09651册,博物馆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3%,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一千瓦以下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4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7%。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15000户。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4个,共存档案141493卷(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9个,床位4110张。其中医院36个,床位3635张;卫生院20个,床位292张;疗养院1个,床位150个。卫生技术人员5438人,其中医生2264人,护师、护士1809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个,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97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个,床位57张,卫生技术人员44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2001年参加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全国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全国短道速度滑冰小学生比赛,青少年越野滑雪和青少年冬季两项锦标赛等11次全国、全省大型比赛,我市运动员共夺得奖牌91枚,其中金牌40枚,银牌28枚和铜牌23枚。有1人2次打破1项全省青少年男子举重纪录。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速滑比赛中,我市有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在全能比赛中,1人夺得男子500米第四,1500米第一,5000米第一,10000米第二,并夺得男子全能冠军,为我市、我省在九运会夺得1枚金牌。业余训练中心全年参加省级比赛、单项比赛5次,获得金牌35枚、银牌19枚、铜牌13枚,有1人2次打破省少年纪录。向省级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4名。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据环保部门统计,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26人。各级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42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2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18917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5.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为30533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70658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87979公顷。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为10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个,总投资1495万元。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全市255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8%实现了达标排放。已建成烟尘控制区73个,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43个,总面积104.4平方公里。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83.3%,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7‰,人口死亡率为3.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6‰。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321800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198人,下降0.2%。其中农业人口193930人,占总人口的14.7%;非农业人口1110589人,占84%,未落户常住人口17281人,占1.3%。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237852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87669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35532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国家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水平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元,比上年增加359元,增长8%。农民收入迅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回升、牧业产品出售数量加大和外出劳务收入的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比上年增加200元,增长8.3%。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92000人,有246395名职工和87340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92865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据民政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农村敬老院7个,供养农村“五保”对象73人。国家办敬老院4所、个人办敬老院20所,供养或代养500人,其中“三无”对象150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800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0个。全市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64903名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2.5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0万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37046万元,建成住宅53.68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8.6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3平方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均得到了改善。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为全口径,按地域原则统计。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