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双鸭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5:38:29 来源:双鸭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17次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团结一心、众志成诚,取得了抗击非典疫情、战胜农业严重旱灾的胜利。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总量继续攀升,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全面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

一、综合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7%,与上年增幅相比高出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46.9亿元,同比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10.0%。三次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协调,比例为:27.3:40.8:31.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14元,与上年相比增加933元,增长10.4%。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我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当调整粮食生产,稳定经济作物面积,快速发展饲草作物种植。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5万公顷,与上年持平。粮豆薯实播面积18.0万公顷,同比减少1455公顷,下降0.8%。经济作物5.4万公顷,与上年持平。饲料作物由上年的0.6万公顷猛增到1万多公顷,同比增加0.4万公顷,增长58.2%。全市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由上年的66.2:31.1:2.7调整到今年的67.4:28.3:4.3。全市农作物优良品种面积已发展到20.8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85%,同比增长6.1%。

农产品产量减幅较大。据粮食产量实割实测调查,粮豆薯总产量44.1万吨,同比下降22.9%,其中:谷物27万吨,同比下降28.8%。水稻9.4万吨,同比下降32.0%;小麦0.3万吨,同比下降82%;玉米17.1万吨,同比下降21.3%。大豆13.2万吨,同比增长2.5%。今年农产品产量全部减产,其主要原因是今年严重干旱,年初至夏季全市降雨量仅为24.8毫米,比上年同期的146.5毫米,减少了121.7毫米,是我市有史以来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旱田受旱面积大,水田也有不同程度受旱的影响,导致全市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减产。

绿色食品产业稳步发展。我市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市绿色食品种植认证个数为21个,绿色食品认证种植面积65.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7.7%。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家。全市已形成“东北王”牌矿泉水;“乐万家”、“集紫花”牌油豆角;“绿利”、“大顶子山”牌大米;“古龙春”牌系列白酒;“黑蜂”牌系列蜂蜜;“宝清红”等知名品牌。

畜牧业生产发展强劲。我市以加快畜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我市粮食资源,围绕区域经济增加饲养量,发展规模生产。2003年,全市大牲畜存栏11.8万头,生猪存栏25.2万头,羊27.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16.0%、25.1%。生猪出栏28.0万头,牛出栏3.6万头,家禽出栏488.8万只,羊8.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2.2%、70.5%、76.7%、14.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拥有农用拖拉机3万台。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9万吨。农村用电量10024万千瓦小时,增长9.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5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5万公顷,下降5.0%。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万公顷,增长3.8%。

林业。全市当年造林面积7696公顷,与上年相比增加1599公顷。本年育苗面积185公顷,比上年增加105公顷。

渔业。全市水产养殖收获面积3206公顷,与上年相比持平。水产品产量8820吨,同比增长2.3%。

非农业和乡镇企业。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8.6%;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8472万元,同比增长10.9%;实缴税金2522万元,同比增长16.9%。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1216万元,同比增长19.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2386万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利税39334万元,同比增长49.5%,其中:实现利润9234万元,同比增盈7280万元,实现税金30100万元,同比增长23.6%,亏损额1915万元,同比下降47.1%。

从隶属关系上看:中央工业效益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183万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润1184万元,同比增盈968万元;实现税金6477万元,同比增长10.0%。省属工业继续攀升。全年实现增加值51000万元,实现利润2000万元,同比增盈1690万元,实现税金11706万元,同比增长11.2%。地方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50033万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利润6050万元,同比增盈4622万元,实现税金11917万元,同比增长50.0%。

全市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双鸭山矿务局受小煤井关闭,市场销售趋好等影响,生产、销售、效益全面发展。二是,部分招商引资企业相继投产达效,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如:安通煤气、吉双铁合金、龙海煤矿等。三是,部分骨干企业生产效益较好。如:昌达油脂、黑龙双锅、东方工业公司、新时代水泥、银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大为好转。我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10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6%,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提高了42.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4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盈305万元。施工单位施工个数288个。其中: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125个,占全部施工单位个数的43.4%,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8.6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8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5%,房屋竣工面积53.5万平方米,增长42.7%,竣工率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200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08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8.6%,增速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175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2.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166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9%;其他投资完成25705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96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8.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了投资渠道,其中建龙集团的200万吨钢铁项目、选矿工程和160万吨焦化扩建工程,本年累计完成投资额6.5亿元,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所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3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大的项目有:(一)、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的200万吨钢铁项目,本年完成投资42575万元;(二)、建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工程,本年完成投资14951万元;(三)、建龙矿业有限公司的160万吨焦化扩建工程,本年完成投资7463万元;(四)、双鸭山市环路工程,本年完成投资9405万元;(五)、寒葱沟水库工程,本年完成投资15725万元;除此之外,还开发了一批住宅小区。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03年,我市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城市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3年末,我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219公里,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4公里。铁路里程215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40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8.8%。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09446门,增长10.7%。本地电话用户34万户,与上年相比增加2万户,增长6.3%。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与上年相比增加13万户,增长68.4%。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达到5万户,与上年相比增加2.1万户,增长72.4%

六、国内贸易、外经和物价

我市商业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1618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市的零售额实现153415万元,同比增长7.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实现98203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23605万元,同比增长6.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840万元,同比增长7.4%;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11173万元,同比增长9.5%。

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加快。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5179万美元,同比增长52.2%。其中:出口总值实现5047万美元,同比增长52.8%;进口总值实现132万美元,同比增长33.3%。

在全市的出口贸易中,以我市的地方产品居多,粮油食品、五金矿产、针纺织品、轻工产品等四类十三种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但出口商品的结构还处于初级产品为主的低层次阶段,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少。

市场物价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上年比相对平稳。从分类看,交通和通讯、居住、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分别为99.8%、100.6%、106.5%、100.1%,衣着价格指数为99.4%,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分别为98.8%、99.4%、99.2%。

旅游业发展较快。2003年,我市继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扩大就业的同时增加创汇收入。据市旅游局统计,我市全年旅游收入6100万元,增长36%;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其中:国内人数50万人次,国外人数1.2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200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96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983万元,增长13.9%;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22241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6999万元,增长9.7%。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1620万元,比年初增加14082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377362万元,比年初增加64108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30429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1万元,增长23.5%;人寿险保费收入26408万元,增长40.4%。支付各类赔款3494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319万元,增长30.1%;人寿险赔付金额1175万元,增长8.9%。

八、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8.93万户。全年报纸发行数量1542.2万份。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3年,我市推进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继续加强,四县、四区全部通过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检,基本完成了市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136所,在校生97896人,全市普通初中入学率达99.8%,与上年相比提高2.6个百分点。小学349所,在校生10565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与上年相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公共卫生事业显著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398张。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795人,其中执业医师1931人,执业助理医师436人,注册护士194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个、专科防治所7个,妇幼保健站15个。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全市自然保护工作进展顺利。自然保护区已发展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068.12平方公里。低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达标面积39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73.74%,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分别为:工业废水90%、工业烟尘89%、工业二氧化硫90%、工业粉尘90%。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总人口减少、出生率下降。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150.8万人,与上年相比下降0.1%,其中:非农业人口8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53.3%,上升到53.9%,增长0.6个百分点;农业人口69.5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万人,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6.7%,下降到46.1%,下降0.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由上年的9.16‰,下降到8.53‰,人口出生率与上年相比下降0.6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57‰,与上年相比下降1.57个千分点。

全市在岗职工增加、工资总额明显提高。由于我市千方百计实施再就业,增加劳动用工,使在岗职工增加。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为14.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2万人,增长1.6%;全年共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12.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60元,比上年增加978元,增长11.1%。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7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86.56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2066.7元,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6.8万人;有10.4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有17.1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84376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