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鹤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5:35:06 来源:鹤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71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狠抓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1亿元,增长11.5%,对GDP的贡献率为21.5%;第二产业增加值54.79亿元,增长14.8%,对GDP的贡献率为46.2%;第三产业增加值45.29亿元,增长11.9%,对GDP的贡献率为32.3%。三次产业比例为23.4∶42∶34.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涨1.6%。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五升一平二降”。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1%、2.9%、2.9%、1.8%和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去年持平,烟酒及用品、衣着价格分别下降1.3%和0.8%。

二、农业

农业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增加值6.33亿元,增长12.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1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4%;粮食总产量61.88万吨,比上年增长34.3%,在连续二年获得大丰收的基础上,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油料、瓜果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7.6%和62.5%;甜菜、烟叶和蔬菜产量分别下降16.7%、41.5%和3.9%。

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市实现牧业总产值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3.4%。年末全市奶牛存栏1.12万头,比上年下降9.2%,生猪饲养量56.81万头,增长1.6%,黄牛及肉牛饲养量9.64万头,下降13.3%,家禽饲养量497.65万只,下降15.6%。

绿色食品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绿色食品种植业认证个数9个,播种面积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产量达24.2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牵动农户18458户,比上年增长8.7%。绿色食品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呈现速度、效益同向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6.88亿元,增长23.5%;重工业产值68.5亿元,增长11.6%。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47.58亿元,增长8.9%;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4.03亿元,增长29.2%;食品制造业产值5913万元,增长2.2%;酒的制造业产值1.32亿元,增长6.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3.29亿元,增长24.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攀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61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实现利润5.45亿元,比上年增加4.67亿元,增长59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2.76,提高41.66点。

建筑业发展放缓。全市有建筑施工资质等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58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1万平方米,增长2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增长34.3%,高于全省增速5.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0.43亿元,增长56.4%;民间投资12.87亿元,增长0.7%。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3亿元,比上年下降4.3%;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加大,完成投资32.34亿元,增长46.1%,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74.7%,与上年相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7.73亿元,增长2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83亿元,增长8.7%,增速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

大项目支撑作用强劲,全市施工项目168个,比上年增加20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投资28.1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64.9%。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商品房销售额7.2亿元,增长26.7%;全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440元/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17个,比上年增长31.4%;项目建成投产率69.6%。新增固定资产20.8亿元,增长50%。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加快了0.7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城镇(市、县)零售额35.16亿元,增长11%;农村(县以下)零售额1.6亿元,增长13.3%。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2.8%;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12.3%。

据海关统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2%。其中,出口总值突破2000万美元,达到2362万美元,增长239.8%;进口总值344万美元,下降52.2%。在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395万美元,增长36.8%;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615万美元,增长296.9%。从出口商品类别看,农副产品出口总值达689.66万美元,增长60.6%;机电产品出口46.04万美元,下降6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18美元,下降89.8%。

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境外资金206万美元,增长22.6%。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5亿元,增长26.4%。全市共引进项目307项,比上年增长22.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项,1000万元以上项目68项。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运输货物875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3.9亿吨公里。运输旅客485万人,客运周转量3.11亿人公里。铁路运输货物1867万吨,运输旅客87.37万人次。全年机动车保有量3.68万辆,其中,营运车辆1.42万辆。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7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07亿元,邮政业务总量791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27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4.33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9%;旅游收入6007万元,增长57.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9.1万人次,增长36.4%;国内旅游收入4687万元,增长41.4%。接待外国旅游者高达1.1万人次,增长16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5万美元(注:参考周边市区150美元╱人天),增长166%,成为历年来接待外国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最多的一年。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4亿元,增长24.3%。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下降4.7%、营业税增长34.6%、企业所得税增长78.7%、个人所得税增长37.5%。财政支出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14亿元,增长39.3%。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74亿元,比年初增加13.10亿元,增长9.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03亿元,增加2.03亿元,增长9.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8.37亿元,增加9.4亿元,增长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96亿元,比年初增加9.78亿元,增长8.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7.67亿元,减少7.1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4.4亿元,增加4.89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45亿元,比上年下降0.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83亿元,下降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562万元,增长8.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625万元,增长28.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9160万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寿险业务赔付金额5821万元,增长96.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1069万元,下降12.4%;财产险业务赔付金额2224万元,增长0.2%。

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1105人,在校生2330人,毕业生572人。中等专业教育学校9所,招生2816人,在校生6785人,毕业生1376人。普通中学80所,招生2.48万人,在校生7.94万人,毕业生2.34万人。小学120所,招生9247人,在校生6.37万人,毕业生1.4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14人,在校生186人。幼儿园179所,在园幼儿1.5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01%,高中毛入学率达到67%。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124场。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23.6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5.11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278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1个,其中:医院46个、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站)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99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794张。卫生技术人员55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61人;注册护士195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卫生技术人员23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60人。

体育事业又有新发展。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奖牌164枚,其中,金牌46枚,银牌56.5枚,铜牌51.5枚。全民健身运动继续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运动竞赛会18次;参加运动会人数7200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109.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11万人。人口出生率6.31‰,人口死亡率5.27‰,人口自然增长率1.04‰。从性别构成看,男性55.17万人,女性54.14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8岁以下人口19.12万人,占总人口的17.5%,18至35岁人口29.39万人,占总人口26.9%,35岁至60岁人口46.36万人,占总人口的42.4%,60岁以上人口14.44万人,占总人口的13.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0元,比上年增长12.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991元,比上年增长1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81元,增长9%。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76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75万人,基本养老基金征缴额为1.2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2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3318万元。有34.6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100%。新增就业人数2.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三废”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明显改善。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353.04万吨,排放达标量为1956.29万吨,达标率为83.14%,比上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工业废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2.07万吨和3.14万吨,排放达标率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8.0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为342天。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