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鸡西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5:24:46 来源:鸡西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54次

鸡西市统计局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改两开、富民兴市”的总体思路和“突出一条主线、构建四大格局、强化五个保障、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任务和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除万难,奋勇前进,使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3%;第二产业增长9.8%;第三产业增长9.9%。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及有效需求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需努力。

一、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全国绿色食品主产区建设初有成效。2001年我市把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3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 农业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粮食总产量达120.6万吨,比上年增长8.0%。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0.6万吨            8.0

其中:水稻    63.4万吨            2.2

大豆    15.0万吨           31.3

小麦     0.3万吨            3.8

玉米    30.9万吨           27.1

杂粮     8.9万吨          -22.6

薯类     2.1万吨           0.8

油料               2.1万吨          -10.4

甜菜               6.6万吨          -29.5

烤烟               0.6万吨          -16.4

蔬菜              66.2万吨           -2.7

瓜类              22.9万吨           -4.3

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 千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2.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4%。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01年我市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 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牲畜存栏均呈增加趋势,肉、禽、蛋等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特色养殖异军突起。水产品产量3.2万吨,比上年增长3.2%。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             6.4万吨         5.5

禽蛋             2.6万吨         6.4

猪年末存栏       43.5万头        4.0

羊年末存栏       20.0万只        3.2

家禽年末存栏    577.5万只        7.1

大牲畜年末存栏   19.9万头        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6.1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2%,排灌动力机械9.6万千瓦,与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积72.5千公顷,增长0.7%。农用拖拉机3.4万台,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14407 万千瓦小时,增长4.4%。

乡镇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产值90.3亿元,同比增长10.6%;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0.8%;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6.1亿元,增长8.1%;实缴税金 0.86亿元,增长6.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经济以退出纯国有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加大改革和调整力度,实现了一批骨干企业的改制,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6 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8%,非国有企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9.7%。

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1年,列入国家考核的63种工业产品中,增长的35种,下降的2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1318.8万吨       0.8

洗精煤             225万吨       36.4

焦炭              44.2万吨        33.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石墨               3.6万吨       -19.8

水泥              51.5万吨        11.1

生铁              25.9万吨       134.8

发电量            10.3亿千瓦小时  -1.4

塑料制品          1994吨         -22.3

木材              29.4万立方米   -10.3

人造板             5.6万立方米   -15.5

啤酒               4.6万吨         1.3

配混合饲料         2.6万吨        24.4

煤气              8529万立方米     7.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 22.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2,比上年提高27.1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3.5%,比上年提高68.7个百分点;负债率92.1%,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0.5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5%,提高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9651元/人,提高38.8%;产品销售率为90.4%。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7.3亿元,比上年下降13.6%;施工工程个数577个,实施投标工程个数303个;施工房屋面积9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4万平方米;实现利税2495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从投资管理渠道看, 基本建设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3.2%;更新改造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25.8%;房地产投资0.8亿元,同比下降49.2%。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124个,建成投产率72.9%,新增固定资产11.2亿元。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为:新建公路53.3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980个,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城市供热能力蒸汽40吨/小时,热水58兆瓦/小时;城市道路扩建长度72.3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38.5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0.8公里;电力电缆2149.6公里。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稳定增长。由于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预计全年货物运输总量为3434万吨,比上年下降3.4%。其中,铁路运输总量1870万吨,比上年下降1.6%;公路运输总量1564万吨,下降5.5%。全年完成客运量3571万人,增长18.7%。其中, 铁路旅客运输量540万人,与上年持平;公路旅客运输量3031万人,比上年增长22.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2万门。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20万户,本年新增用户5万户。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2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在买方市场和物价低位运行的消费环境中,国有商业和私营个体商业竞相发展,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品种齐全,销售平稳。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7.3亿元, 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城市的零售额40.0亿元,增长9.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7.3亿元,增长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20.9%,餐饮业零售额增长31.1%,其他下降31.3%。农民对城镇居民的零售额5.3亿元,下降37.0%。各类商品销售中,食品类占43.1%,肉禽蛋、 蔬菜、水果等商品货源充裕、品种丰富、价格平稳;衣着类占29.3%,衣着消费趋向个性和时尚,更加注重质量和档次;用品类占24.9%,居民对用的消费选择性增强,质量提高;燃烧类占2.7%。市场消费价格回升。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9%,居民消费价格增长1.9%。

2001年各类价格指数(%) 与上年同期比(%)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8.1      -1.9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9       1.9

其中:食品             99.9      -0.1

粮食         91.5      -8.5

肉禽及制品  108.5       8.5

油脂类       92.9      -7.1

蛋类        118.9      18.9

水产品       94.2      -5.8

鲜菜         95.7      -4.3

衣着            100.5       0.5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1.4       1.4

医疗保健         99.7      -0.3

交通和通讯工具   102.0       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08.3       8.3

居住             103.8       3.8

服务项目         107.5       7.5

六、对  外  经  济

2001年,我市的招商活动更加活跃,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2亿元。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15.8万美元(海关统计),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出口4865.7万美元,贸易顺差达4615.6 万美元。口岸过货18.8万吨。输出劳务1330 人。 三资企业达196家。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我市财政工作继续坚持增收节支的方针,大力培植新兴财源,充分发挥了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5.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全市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工作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主线,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发挥金融业的杠杆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3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4.5 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2亿元,增长1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0亿元,增长7.6%。银行货币收入48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年末货币净投放20.3亿元,比上年下降38.2%。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承保额203.8亿元。 保费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3215万元,增长9.5%;人身险保费收入11667万元,增长16.4%。全市有946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1.5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40.5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财产险赔付金额1798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144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2001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3万人。全市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9 项。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1年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42%。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所,在校学生1.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2369人;普通中学167所,在校学生11.7万人;小学609所,在校学生12.8万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9.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2001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全年演出240场次;群众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34.6万册;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3座; 全市共出版地方报纸563.9万份。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6个,拥有床位731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395人,其中医生2848人,护师、护士2957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2001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得金牌36枚,银牌49枚,铜牌42枚,打破省市记录13项。全年共举办区以上运动会17次,参加的运动员达3100人。

十、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取得成就,人口低速增长。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196.4万人(公安局统计数据)。全市人口出生率7.15‰,死亡率3.60‰,人口自然增长率3.54‰。

在岗职工人员减少,职工工资增加。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2.4万人,比上年下降2.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352元,比上年增长14.6%。个体从业人员16.6万人,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巩固和提高,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2001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不含中省直)1165户,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不含中省直)11.4万人;私营及个体工商户参保1500余户,参保人员达10051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5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3086元,增长7.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预计城镇人均居住面积7.84平方米; 农村人均建筑面积已达2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全市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82.4%。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45所,拥有床位1182张,收养8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