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齐齐哈尔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5:21:45 来源:齐齐哈尔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76次

齐齐哈尔市统计局

2008年3月25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鹤城,按照“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全力推改革,全面建小康”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1 综合

国民经济在较高平台上运行。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三次产业除一产受旱灾影响略有下降外,二、三产业均呈高速增长的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186.2亿元,增长26.9%;第三产业增加值260.5亿元,增长14.8%。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2%、53.6%和4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71元,增长14.3%。

市场物价总水平攀升。今年以来,受国内涨价风影响,我市消费价格水平持续走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8,比上年上涨4.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4.6,比上年上涨4.6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取得进展。预计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67.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1.1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7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9万人。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5.9,提高36.1点。实现利税总额52.14亿元,增长72.0%。

2农业

农村经济总量略有下降,但随着国家“两免四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市进一步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81万亩。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四个换位”战略推动我市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使全市粮食生产在伏旱严重的形势下仍喜获丰收。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50.3亿元,比上年下降3.5%。 粮豆薯总产量537.8万吨,比上年下降16.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畜牧业形势发展平稳。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5%,年末大牲畜存栏138.0万头,增长3.0%,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88.9万头;奶牛存栏39.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49.4万吨。

牲畜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全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6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3%,全市13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围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推进林业机制创新,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7.9万亩。

3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运行质量大幅提高。年初以来,我市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实施大企业翻番、民营企业跨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大战略”,推进了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使全市工业资产得到有效激活,生产潜能得到释放,工业领域呈现多点支撑的新局面,生产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34.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6亿元,增长36.0%。两大工业基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全年装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9%,两大工业基地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2%;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如下:

 

建筑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9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69965元/人,比上年增长2.4%。

4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步伐加快。齐齐哈尔规划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依安、富裕、铁锋园区和一重集团列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总体规划。截至2007年末,哈大齐工业走廊6个项目区的启动面积为9.1平方公里,占项目区规划面积的8.1%。已开工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额58.0亿元,已投产企业5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1.3亿元,销售收入64.3亿元,利税9.7亿元。

5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增速加快。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销售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6亿元,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161.4万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额30.2亿元,增长24.6%。

投融资环境改善。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热电联产热网A区一期工程建设、富裕风电场工程、G111国道、泰来油气资源开发、第二十八中学扩建工程、齐齐哈尔医学院建设工程、新玛特购物广场、市图书馆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积蓄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

6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见旺,需求结构发生改变。随着消费领域的持续升温,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逐步增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5亿元,增长17.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3%。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活跃,热点商品和季节性商品增长较快,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3.0亿元,增长17.1%;住宿餐饮业消费持续走高,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增长20.3%;其它行业零售额2.0亿元,下降2.9%。分城乡看,城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7.2亿元,增长17.3%,增幅提高4.9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呈现升温势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3亿元,增长16.4%,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从结构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全市吃的商品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20.0%,占全部零售额比重50.5%;穿的商品零售额49.0亿元,增长19.2%,占全部零售额比重23.3%;用的商品零售额35.1亿元,增长9.3%,占全部零售额比重16.7%。城乡集贸市场288个。

7 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宽。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到位资金总额48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9项,总投资额2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2505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8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1%。

8 交通、邮电和旅游

铁路、公路、民航综合运输能力增强,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7087.6万吨。其中,铁路1339.6万吨;公路5748.0万吨;航空0.04万吨。客运量4690.6万人。其中,铁路1519.8万人;公路3164.0万人;航空6.8万人。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9亿元。全年发送函件571.6万件,特快专递52.2万件。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0.9万门,下降6.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23.8万户,下降1.7%。移动电话用户213.4万户,增长24.8%。互联网用户达19.9万户,增长23.6%。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0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2007年,我市大力推进完美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市场整治,推进区域合作,旅游业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6亿元,增长26.2%。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2300人次,增长23.1%。其中,外国人9597人次,增长19.6%;旅游外汇收入490万美元,增长21.2%。

9 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0亿元,增长28.9%。其中,市本级完成20.7亿元,增长24.3%;县级完成7.2亿元,增长43.9%。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1.6亿元,增长2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4.4亿元,增长27.6%。

金融信贷稳健运行。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6.1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9.0%。其中,企业存款94.3亿元,增长1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4.8亿元,增长3.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6亿元,增长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6.8亿元,增长10.8%。从短期贷款结构看,工业、建筑业贷款增势较强,农业、商业贷款相对乏力。农业贷款35.2亿元,增长6.1%;商业贷款70.3亿元,下降2.2%;工业贷款55.9亿元,增长28.1%;建筑业贷款1.7亿元,增长31.1%。中长期贷款余额115.8亿元,增长3.4%。

10 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技事业全面发展。预计全年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29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16项;完成新产品试制项目10项;全年认定技术合同241项。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9551人,比上年增长1.0%;在校学生34920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普通高中招收学生23984人,下降9.3%;在校学生76582人,下降1.7%。初中招收学生48392人,下降9.6%,在校学生175076人,下降9.4%,初中入学率达99.2%。小学招收学生41400人,增长1.1%;在校学生282457人,下降2.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11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7年,我市加快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的发展,挖掘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54.0万户,增长1.5%。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推动市级重点医院向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1个,疫病控制机构20个,卫生监督机构16个,妇幼卫生机构17个。卫生机构床位1.3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5万人,其中,医生6700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取得新成就。首开在亚洲举办国际甲级冰球赛事的先河,承办了2007年甲级A组世界冰球锦标赛,并首次组团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全国比赛获得金牌36枚,银牌33枚,铜牌25枚;在省比赛获得金牌273枚,银牌146枚,铜牌125枚。群众性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器材配置逐步完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城镇为96.5%,农村为88.0%。

12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收效显著,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98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900平方公里。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预计可达7.50亿元。截至年末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28天。交通噪声为68.2分贝,区域环境噪声为51.7分贝。

“三废”污染治理逐步完善。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79毫克/立方米。

13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13‰,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4.45‰,比上年上升0.8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8‰,比上年下降0.7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567.8万人,比上年增长0.82%。其中,农业人口363.6万人,增长0.64%,非农业人口204.2万人,增长1.14%。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61.7元,增长19.5%,人均消费支出7080.8元,增长19.3%。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63元,增长24.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2.4平方米。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52.8元,增长6.1%;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3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43.3万人,增长2.36%;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48.0万人,增长2.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2.1万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