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哈尔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5:14:01 来源:哈尔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641次

哈尔滨统计局

2006-02-05

2005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9.9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6.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4.5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5%、41.9%和48.6%,其中工业贡献率为30.9%。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2:34.4:48.4调整为16.4:35.3:48.3。人均GDP18852元,比上年增长13.1%,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342美元。

宏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1.6%。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4.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2.9%。税收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8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地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65.5亿元,增长15.7%。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在高位运行,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23.6,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7.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0.2亿元,增长16.9%。从三次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亿元,下降3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0亿元,增长3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9.6亿元,增长17.4%。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81.8亿元,增长16.4%;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57.2亿元,增长2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4.5%上升到55.9%。

民间投资步伐继续加快。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0.7%提高到51.8%。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完成投资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03.5亿元,增长25.2%。

大项目建设工作效果显著。全市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190个,共完成投资297.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6.5%。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我市46个已列入国家计划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已开工40个,累计完成投资42.8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45.8%。其中,第一批1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共完成投资13.9亿元;第二批29个项目中已开工23个,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

全市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975个,施工项目1233个,竣工项目802个。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65.0%,新增固定资产417.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5.4%。

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业总产值210.8亿元,增长6.0%;林业总产值15.8亿元,增长7.0%;畜牧业总产值199.3亿元,增长11.4%;渔业总产值8.9亿元,增长13.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13.5%。从种植业和畜牧业增加值看,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51.7%,高于种植业11.4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91.8:7.1:1.1。优质农作物品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优质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均达到100%。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呈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推进、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39个,绿色食品标志160个,有机食品标志86个。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2.5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全年油料产量1.0万吨,比上年下降16.7%;甜菜产量4.8万吨,下降35.1%;麻类产量0.7万吨,下降61.1%;蔬菜产量211.6万吨,增长4.2%。

以畜牧业为主的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龙头企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038户,其中市级以上47户。已投产畜产品加工企业240户,各类牧业小区发展到496个,畜产养殖专业户13万户。至年末,全市奶牛存栏36.1万头,比上年增长13.7%。全年肉类总产量71.8万吨,增长10.4%;奶类产量105.5万吨,增长18.3%;禽蛋产量30.5万吨,增长0.5%。水产品产量9.2万吨,增长6.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至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6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全年农业生产资金投入66.3亿元,增长10.9%;化肥投入(折纯)30.9万吨,增长1.3%;农村用电量11.6亿千瓦时,增长13.7%。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9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780公顷。

乡镇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实交税金17.4亿元,增长14.3%;实现利润总额54.3亿元,增长11.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50.9亿元。

工业

工业生产克服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0.7亿元,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22.0亿元,增长17.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8.7亿元,增长22.4%。

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85.5亿元,增长31.3%,新产品产值率为26.2%。

优势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机械工业实现增加值1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7.0%;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58.6亿元,增长20.2%;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4.3%;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3%。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8.4,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2.3亿元,增长69.8%;实现税金56.6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7%,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

建筑业市场不断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建筑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4000元/人,增长5.6%;实现利润4.4亿元,增长4.8%;税金总额12.0亿元,增长10.0%。

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1亿元,增长12.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54.7亿元,增长13.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3.4亿元,增长10.1%。餐饮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全市吃的商品零售额3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2.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穿的商品零售额145.8亿元,增长10.3%,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18.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用的商品零售额290.8亿元,增长14.8%,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6.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66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37个,消费品市场314个。全市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6个,成交额151.0亿元;超10亿元的市场3个,成交额73.9亿元。

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较快。全年连锁商店销售额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百货商店零售额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超级市场零售额18.3亿元,增长60.3%;专业专卖店零售额44.8亿元,增长23.5%。全市零售额超亿元的大型零售企业共有12家,实现零售额65.2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43.4%。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830.4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铁路1371万吨,增长3.2%;公路8148万吨,增长12.9%;水路309万吨,下降22.6%;民航2.35万吨,增长18.7%。全年共完成旅客运输总量80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其中,铁路2751万人次,增长6.5%;公路5135万人次,增长11.6%。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6条,通航城市36个。全年共起降航班30834架次,增长16.2%,进出港旅客达到322万人次,增长18.2%。航空货邮吞吐量6.1万吨,增长16.4%。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互联网用户增势强劲。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6.5亿元,增长29.0%。全年发送信函2918万件,增长6.1%;特快专递119万件,增长8.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64.7万门,增长4.9%;固定电话用户为265.6万户,下降6.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6.8万户,下降8.2%;移动用户330万户,增长6.5%;互联网用户211.3万户,增长70.7%。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60.7亿元,比上年增长6.6%。

金融业运行稳健,存贷款稳步增加。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30.2亿元,当年新增337.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64.1亿元,当年新增40.6亿元。信贷结构继续改善,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57.5亿元,当年新增25.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年末余额137.7亿元,当年减少5.9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年末余额115.2亿元,当年新增5.6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101.2亿元。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证券经营机构25家。各类证券成交额合计779.9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合计626.6亿元。全市在各证券经营机构的开户数47.6万户。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8家。全年保费收入36.3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0.3亿元。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13.2亿元。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9.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8%。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9%。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34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4.8万平方米。房产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51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8%。

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旅游业务总收入122.6亿元,增长19.9%。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113.2亿元,增长18.9%;国际旅游创汇11566.6万美元,增长36.6%。至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79家,旅行社183家。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82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801.1万人次,增长18.9%;入境旅游人数20.4万人次,增长10.9%。

市场价格

消费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0.9%,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6%,衣着类下降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6%,居住类上升4.6%。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升10.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9%。房地产价格总指数上升3.9%,其中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升4.5%,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上升5.0%,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上升2.3%。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完成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集体经济完成7.2亿元,增长15.0%;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完成233.8亿元,增长2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40.2亿元,增长5.9%。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截止年末,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18.53万户,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38.74万人,增长4.5%;私营企业3.43万户,增长13.0%,从业人员37.48万人,增长5.3%。

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其它所有制参与、出售和兼并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年内对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占市属国有企业的71%。重点企业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超过24亿元。完成58所企办学校(含中直企业办学校32所)和13所企办医院的分离移交工作。全年3户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清算工作。4户企业实施依法破产,共解除债务40885万元,涉及职工4479人。国有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全年共成交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59项,交易金额25.6亿元,处置国有资产32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共有19211个,参保职工达107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参保人数7.09万人。全年养老金收缴率83.2%,支付率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4.3%。至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76万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率已达88%。共有162.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单位参保率达65.5%。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进口总值14.83亿美元,增长22.0%;出口总值12.29亿美元,增长39.9%。

市属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市属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20.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进口总值11.50亿美元,增长15.4%;出口总值8.59亿美元,增长33.1%。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中,国有企业完成9.76亿美元,增长56.6%;民营企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74亿美元,下降3.6%,占市属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8.6%;外商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5.99亿美元,增长4.6%。全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3.45亿美元,增长64.8%,占市属外贸企业出口总值的40.2%。至年末,市属外贸企业出口已扩大到135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健康发展,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0%。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4个,总投资11.74亿美元,协议外资金额5.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4%。全年新批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3个,总投资11.18亿美元,协议外资金额4.97亿美元;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5个,总投资10.64亿美元,协议外资金额4.74亿美元。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内资项目285个,协议引进内资160.0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1.97亿元,其中省外资金93.63亿元。

国际技术劳务合作

对外经济合作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全年新办境外企业(机构)4个。年末境外非贸易性企业4个,总投资2550万美元。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7项,合同金额6886万美元,派出劳务人员733人,对外劳务合作涉及6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税收28.2亿元,增长11%;工业总产值702亿元,增长30.5%;出口总额4.7亿美元,增长42.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568亿元,增长26.2%。招商引资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合同外资额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2.8%。新创办生产型工业企业66个,项目平均计划投资额突破8000万元。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现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机构132个,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支出32.8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7.9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7%。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5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98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528件,比上年增长44.2%;授权专利1416件,增长16.8%。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603项,比上年下降25.4%;合同成交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教育

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6所,成人高校18所。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11.2万人,比上年增长15.5%;在校学生35.4万人,增长16.4%。招收研究生1.3万人,毕业研究生0.6万人。全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8所,在校学生5.4万人(含普通高校中专班),比上年增长3.8%。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至年末,全市共有小学2476所,在校学生51.7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现有普通高中147所,在校学生13.98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初中513所,在校学生40.7万人,比上年减少3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45.5%。

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市属,下同)1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40个,文化馆20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8个,档案馆21个。市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2088场,观众达174万人次。市直属文艺创作团体创作文艺作品8篇(件、幅),获国家级奖9项,获省级奖47项。至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5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17216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0666小时。全国有33个省、市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哈尔滨有线电视网播放。年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4%,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4%。

卫生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0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8个,门诊部(所)3481所(含个体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23所,妇幼保健机构20所。共有卫生床位3.7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7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5万人,注册护士1.3万人。农村卫生院193个,床位0.3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46万人。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农民62.98万人,其中12.91万人获得医药费补偿,补偿总金额1345.8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2.5%。

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取得新进步。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达1000次,全市县级以上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参加人数达100万人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0─200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新增16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1050件。获得200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办权。成功举办了5项国际比赛和6项国内比赛。至年末,哈尔滨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2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43枚、银牌26枚、铜牌17枚,共打破4项全国纪录。

社会福利与救助

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单位263家,床位14271张,其中社会投资办养老机构73家,床位4401张。共收养孤、老、残、幼12873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至年末,有20.9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全市2.8万重点优抚对象得到了国家定期抚恤补助。

四、人民生活

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74.36万人。户籍总人口971.64万人,比上年增加1.4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8.61万人,增加4.07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67.69万人,增加1.49万人;男性人口493.18万人,增加0.58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0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日趋合理。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数214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40%和57%。全年共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3.66万人。年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8.13万人,比上年减少0.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共有3.1万人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劳务市场日趋规范,全市拥有职业介绍机构233个,全年为40.16万人次失业人员提供了职业介绍服务,发放0.9亿元小额贷款,5854人实现自主创业。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据抽样调查,城市市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65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支出7897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4006.4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生活费支出2268.7元,增长6.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4.4%,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6.1%,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1.5亿元,比年初增加200.3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6.6亿元,增加190.7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9亿元,增加9.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5052.5元,比上年增长14.8%。

居住

城乡居民居住质量不断提高。全年为348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至年末,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6.6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平方米。农村砖瓦化钢木结构住房比重达77.7%,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五、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城市综合整治

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了8项利民工程、11处景观区域改造、9条绿化街路提档升级、6处景观广场、重点区域亮化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00个,铺装街路242条,车行道82万平方米,人行道76万平方米,新修道边石22万延长米,绿化29万平方米,为436条街路新装路灯,建成灯饰景观街路8条,辟建社区广场20处,新建16个市民健身广场,建成达标景观精品庭院544个,新建和提档升级街路绿地13条。实施危房棚户改造项目34个,拆迁危房棚户区39片,拆迁面积80.9万平方米,1.3万余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取得新进展。至年末,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7.6亿元。市区路网建设日趋完善,实施了工农大街—顾乡大街、南勋街、新疆大街、通乡街、公滨路、森林街—经纬十一道街、华山路等路桥重点工程,完成了汉祥街、林兴路等24条街路的道路大中修工程。

城市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和设施不断完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市内公交线路达133条,比上年增加13条,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562公里。公交车运营车辆4293辆,其中空调大巴358辆。全年更新公交车辆340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7.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9.0%。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铺设供水管网26公里,供水管网改造14公里,综合日供水量73万立方米/日。新增集中供热能力600兆瓦,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965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8%。全年城市供水量30473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15568万立方米,工业用水8489万立方米。全年城市用电7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市居民生活用电16.7亿千瓦时,增长1.4%;工业用电35.3亿千瓦时,增长12.9%。城市居民人均用电量为417.7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0%。年末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1929公里,全市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82万户,比上年增长6.8%。其中城市管道燃气家庭用户76万户,增长0.8%。管道煤气普及率7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六、环境保护和治理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52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22200公顷(含封山育林14000公顷)。完成公路绿化556.2公里。森林资源总量0.8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4%。至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60公顷。

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9个,环境监测人员81人。环保投资指数为1.6%。治理大气污染源687个,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01天,比上年增加6天。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42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平均值为12.7吨/平方公里?月,建成烟尘控制区293平方公里。治理超标噪声源321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2分贝,环境噪声达标区257.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2.5万立方米/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9.4%和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市区新建公共绿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全年植树100万株,栽花铺草243万平方米。至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74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06万平方米,市区人均绿地面积6.4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并与经济普查有关数据进行了衔接。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分组、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