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黑龙江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4:17:22 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73次

2004年,全省上下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农业“一免两补”等一系列政策的历史性机遇,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自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行驶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快车道”,10%以上的增速已经连续保持了三年;全年各季度间增长也比较均衡,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长幅度分别为10.5%、10.6%、11.0%和11.7%。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7.8亿元、3155.3亿元、1559.9亿元,分别增长12.2%、12.9%和9.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3897元,增长11.6%。

市场物价涨幅趋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成效显现,全省市场物价总水平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5%,农村上涨5.2%。分类别看呈现“六升二降”,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8.8%、0.6%、0.4%、1.1%、0.2%和6.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6%和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6%。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686.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8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1.6万公顷,增长4.5%;粮食产量3135万吨,增长24.8%。亚麻、甜菜和烤烟等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5.1%,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1.4万公顷,增长44.6%。

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辅换位”战略稳步推进。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占农牧渔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5.2%上升到38.2%。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41万头,增长19.9%。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9.9%、8.8%和24.4%。水产品产量43万吨,增长2.6%。

绿色食品认证个数、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787个,比上年增加177个,增长29.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2380万亩,增长31.5%,AA级、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倍、59.3%和37.7%。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30.1万户,增长24.4%。

“打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7万人,比上年增长45.7%;实现劳务收入106亿元,增长63.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拥有农用拖拉机84.4万台,增长6.2%;农用运输车16.6万辆,增长8.5%。农村用电量33.5亿千瓦小时,增长9.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8.2万公顷,增长8.0%,节水灌溉面积131.5万公顷,增长1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产销两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增长15.3%,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11.1亿元,增长15.2%;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43.9亿元,增长15.1%。轻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6.1%;重工业增加值1427.6亿元,增长15.2%。全省以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245.7亿元,增长20.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7%。

工业企业研发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243.9亿元,增长36.0%。产销衔接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8.0%,提高0.2个百分点。轮胎外胎、大米、金属切削机床、钢材、焦炭、工业锅炉等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再创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实现利润760.2亿元,增长29.8%。工业利税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最多的一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4,提高25.5个点。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全年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40.7亿元,增长41.6%,其中实现利润42.3亿元,增长1倍。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增加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下同)施工规模扩大,房屋施工面积3864.1万平方米,增长9.9%。招投标面积扩大,实行投标承包的施工房屋建筑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82.5%,提高2.4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地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完成投资1233.7亿元,增长29.8%,占全部投资的81.4%。民间投资明显增多,完成614.2亿元,增长44.5%,占全部投资的40.5%,提高6.3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71.6亿元,增长10.0%。工业投资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490.2亿元,增长22.7%,增幅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完成投资415.4亿元,增长19.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4.7%。大项目数量多、带动作用大,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共346个,比上年增加72个,完成投资558.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显现,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2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0.5%。各类房屋竣工面积2717.3万平方米,竣工率56.9%。共有3584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2.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农村消费升温,实现1999年以来首次两位数增长,成为消费品市场新的“亮点”,农村市场零售额190.4亿元,增长11.7%,增幅提高5.3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1365亿元,增长13.2%,基本改变了过去城乡市场“一热一冷”的局面。餐饮业已消除“非典”影响,零售额增长17.0%,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341.4亿元,增长12.5%。热销商品增势强劲,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中,建筑装饰材料、通讯器材和洗涤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倍、55.9%和53.9%。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摄像机的零售量分别增长1倍、83.0%和70.1%。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36.8亿美元,增长28.1%;进口31.1亿美元,增长26.7%。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一是对俄罗斯贸易仍占主体,实现进出口总值38.2亿美元,增长29.4%,占全省的56.3%,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对俄出口21.5亿美元,增长31.5%。二是私营企业进出口居各种经济类型的第一位,实现进出口总值38.1亿美元,增长99.6%,占全省比重达56.1%,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亿美元,增长90.2%。三是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分别为4.8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增长81.0%和30.1%。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外商投资12.4亿美元,增长20.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增长29.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746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07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其中,铁路856.9亿吨公里,增长8.4%;公路168.7亿吨公里,增长3.4%;水运18.2亿吨公里,增长10.3%;航空0.4亿吨公里,增长7.9%;管道34.7亿吨公里,下降5.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20.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铁路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公路225.8亿人公里,增长10.0%;水运0.2亿人公里,增长41.7%;航空23.2亿人公里,增长28.9%。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953万门,增长12.2%,其中本年新增104万门,增长9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8.6万户,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增长2倍。

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2.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002万人次,增长1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5.2亿元,增长11.4%;接待国际旅游人数73.3万人次,增长24.8%,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增长24.0%。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4亿元,增长19.8%,创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的最好水平。地方财政支出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7.5亿元,增长18.4%。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林、科技等支出分别增长31.7%、22.6%、44.8%、32.7%和37.3%,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13.9亿元,比年初增加500.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32.1亿元,增加149.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3585.7亿元,增加24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38.9亿元,比年初增加20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91.3亿元,减少50.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40.2亿元,增加157.6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30.7亿元。

证券业继续发展。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8家、上市股票39只,其中发行A股股票33只,B股股票1只,在香港发行上市H股1只,红筹股3只,在新加坡发行S股1只。38家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累计募集资金206.3亿元,其中2004年融资1.7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财产险收入17.7亿元,增长7.4%;寿险收入102.4亿元,增长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7.5亿元,下降6.9%。全年赔付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0.7亿元,增长12.8%;寿险赔付金额10.7亿元,增长36.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2.6亿元,增长1.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在学研究生3万人,增长25.0%;毕业生0.5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59所,招生15万人,增长20.0%;在校生46.6万人,增长18.9%;毕业生8.5万人,增长23.2%。成人高校招生7.7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毕业生6.2万人。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学校44所,招生3.3万人,在校生10.8万人,毕业生3.5万人。普通中学2697所,招生66.1万人,在校生241.1万人,毕业生68.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万人。小学10791所,招生38.4万人,在校生231.5万人,毕业生46.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1万人,在校生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55.4万人次。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全年科技经费支出58.3亿元,增长7.0%,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8.2亿元,增长11.9%,R&D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0.5%。年末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587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0.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9万人。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9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8项,应用技术成果853项,软科学成果97项。受理专利申请5000件,授权专利2809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485份,成交金额12.6亿元,增长3.7%。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31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4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0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7万台件,比上年增长51.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7个,文化馆125个,公共图书馆97个,博物馆4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全年出版报纸7.3亿份,出版杂志0.68亿册,出版图书0.76亿册。年末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3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2万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82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2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1.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7万人,其中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万人,注册护士4.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2个,卫生技术人员0.7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25个,卫生技术人员0.1万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900个,床位1.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省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共获33枚金牌,在国内比赛中获得191枚金牌、142.5枚银牌、150枚铜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省共有494.9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全省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5.45‰,人口自然增长率1.82‰。年末全省总人口381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8%;乡村人口1802.3万人,所占比重为47.2%。男性人口193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8%;女性人口1879万人,所占比重为49.2%。0—14岁人口5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4.5%;15—64岁人口3002.6万人,所占比重为78.7%;65岁及以上人口259.2万人,所占比重为6.8%。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7.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2.6万公顷。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得到强化,嫩江、汤旺河源头、松嫩平原西部等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齐齐哈尔市启动松嫩平原西部防风固沙工程,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开发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伊春市生态发展战略得到较好实施,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采煤塌陷区恢复工作开始起步。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比上年增加501元,增长20.0%,是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4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有738.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7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5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两个确保”得以巩固,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57万人。

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单位床位4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3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207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8处。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28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