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09-26 19:28:18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74次
牡丹江市统计局
 
2014年4月28日
 
2013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形势,牢牢把握中央“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推进“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6亿元,同比增长12.2%(含绥芬河为1216.1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6.0亿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3.2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3.4亿元,同比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为17.9:44.2:37.9(含绥芬河为16.2:41.0:4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682元(含绥芬河),同比增长12%。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2.2%。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看,八大类呈五升两降一平的格局: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同比上涨5.3、1.3、0.7、1.2和1.0个百分点,烟酒类、交通和通信类同比下降0.2和0.7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保持不变。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1万公顷,同比下降0.2%,其中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比重为96%;粮食总产量271.9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为29.2万吨、201.4万吨和38.2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9万公顷,同比下降0.2%;全市拥有180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同比增加9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404万亩,同比增长6.3%;食用菌生产规模37.1亿袋,同比增加5.8亿袋。
 
截止2013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44.1万头,同比增长6%;生猪存栏116.2万头,同比增长6.4%;羊存栏48.1万只,同比增长8.2%;家禽存栏755.2万只,同比下降4.6%。全市肉类总产量20.1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猪肉14.2万吨、牛肉2.9万吨、羊肉0.5万吨,同比增长13.5%、5.6%和5.6%;鲜蛋产量4.4万吨,同比增长1.8%;奶类产量1.2万吨,同比下降27.8%。
 
全市造林面积0.5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5万公顷;水产品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0.9%。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8.5万千瓦,同比增长11.9%;拥有农用拖拉机10.4万台,农用运输车0.9万辆。农村用电总量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5万吨,同比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截止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9户;实现增加值233.8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4.7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利税总额90.3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利润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10.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工业企业44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5.9%;拥有资产总额523.7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83%;实现增加值217.2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9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3.4%;实现利税总额83.3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2.3%;实现应交税金38.4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金的91.7%。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117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25.5%,实现增加值6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成品糖0.6万吨,同比下降59.2%;饮料酒40.8万千升,同比增长34.6%;人造板232.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2.8%;原油加工量30.3万吨,同比下降19.7%;发电量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其中火力发电量5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7%,风力发电量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水力发电量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8%;机制纸20.2万吨,同比下降8.3%;气体压缩机102.5万台,同比增长7.6%;水泥258.5万吨,同比下降2.4%;轮胎外胎484.2万条,同比增长14.2%,其中子午胎422.6万条,同比增长20.4%;焦炭31.4万吨,同比增长19.6%。
 
截止2013年末,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85户,实现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173户,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6.7%;实现税金8.2亿元,同比增长46.9%;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1.5万平方米,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6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4.3亿元,同比增长26.8%(含绥芬河986.6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产业项目投资为516.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299.5亿元,同比增长29.4%;民间投资577.7亿元,同比增长2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6.4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4.9亿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工业投资373.8亿元,同比增长3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53.1亿元,同比增长10.3%。从工程类别看,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57.7亿元,同比增长17.2%;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7.4亿元,同比增长42.7%;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238.9亿元,同比增长68.9%。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42个,完成投资398.9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5.1%。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9.2亿元,同比增长1.9%。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3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其中住宅112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新开工面积31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1%,其中住宅24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4%;商品房销售面积28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商品房销售额109.4亿元,同比增长36.8%。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8.1亿元,同比增长15%(含绥芬河418.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34.2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3.8亿元,同比增长14.7%。商品零售额实现337.1亿元,同比增长15.6%;餐饮业收入实现61亿元,同比增长11.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29户,实现零售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批零贸易业187户,实现零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4.3%;住宿餐饮业42户,实现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本部分含绥芬河)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21.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其中出口总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进口总额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对俄进出口实现70.1亿美元,同比增长6.2%;对日进出口实现1.2亿美元,同比下降3.7%;对韩进出口实现1.0亿美元,同比下降18.9%。从主要商品出口看,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出口机电产品9.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箱包及类似容器3.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出口鞋类7.0亿美元,同比下降5.5%。从主要商品进口看,进口原油368.5万吨、44.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0.2%、10%;进口原木343.6万立方米、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3.3%;进口矿物肥料及化肥126.2万吨、4.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9%、22.6%;进口锯材122.4万立方米、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8%、14.8%。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70.8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1.1亿元,同比增长32.8%;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0.5亿美元;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0.6亿美元,同比下降61.6%。
 
七、交通和旅游
 
全市(本部分含绥芬河)公路客运量3699万人,同比增长2.0%;旅客周转量2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4%;公路运输货运量3977万吨,同比增长5.0%;货物周转量59.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62.4万人,同比增长2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45.2万人,同比增长22%;接待境外旅游人数117万人,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5.3%;外汇收入4.8亿美元,同比增长23.1%。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本部分含绥芬河)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市区完成65.7亿元,同比增长10.6%;县(市)完成86.8亿元,同比增长1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1.3亿元,同比增长15.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1.3亿元,同比增长9.3%。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国家税收56.9亿元,同比增长14.4%;地方税收58.5亿元,同比增长8.7%。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0亿元,比年初增加63.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3.9亿元,比年初增加70.3亿元。
 
九、社会事业
 
全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209人,在读514人,毕业84人;现有高校7所,招生1.4万人,在校5万人,毕业1.5万人;普通中学114所,在校生9.0万人;普通小学240所,在校生10.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774人;幼儿园367所,在园幼儿3.1万人。
 
全市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5项;签订技术合同25份,成交金额8553万元。
 
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电视用户48.4万户,同比增长14.4%,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5.9万户,同比增长22.9%。
 
全市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6个,国内比赛获得金牌6枚、银牌6枚、铜牌8枚;举办全民性运动竞赛8次,参加人数0.2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到年末,全市(人口部分含绥芬河)总人口278.3万人,其中市区9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265.1万人,其中市区88.8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9.3万人,农业人口115.8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1.006:1;出生人口2.0万人,死亡人口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20元,同比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6543.4元,同比增长2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城镇登记失业率3.49%,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81元,同比增长15.3%。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1.7万人,同比增长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万人,同比增长0.6%;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5万人,同比下降16.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1.2万人,同比增长0.4%。
 
十一、环境保护
 
据初步统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935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1%。
 
市区空气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全年优良天数328天,占全年天数的89.9%;饮用水水源地均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
 
5、新兴产业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业。
 
6、因行政区划调整,未明确标注指标均为不含绥芬河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