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27 21:47:30 来源:佳木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082次

佳木斯市统计局

2013年3月19日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加快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牵动,发挥四大优势,扎实推进九大战略任务,呈现经济运行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进步,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6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工业增加值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三次产业比重为29.6:25.2:45.2。

市场物价平稳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9%,比2011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8.2%、衣着价格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8%、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5.0%。

就业创业取得新突破,全市城镇新就业8.3万人,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小额担保贷款投放1.37亿元,扶持小微企业5158户,新培育创业小老板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总产量842.3万吨,增长27.6%,其中:水稻产量367.7万吨,增长34.3%;玉米产量421.5万吨,增长36.4%;大豆产量39.8万吨,下降37.5%。经济作物中,烟叶产量10177吨,增长22.3%。

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9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8%。年末奶牛存栏60599头,比上年增长8.2%。肉、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9.6%、7.7%和10.8%。水产品产量5.7万吨,同比增长13%。

新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水稻生产基地3个,面积170万亩。全市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个,总面积780万亩,产量达298.7万吨,产值比上年增加5亿元。

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70万亩,其中对俄出口基地20.87万亩,产量37.4万吨。在俄罗斯开发耕地面积116.4万亩,生产的大豆、玉米、水稻、蔬菜等总产量达15万吨,协助回运大豆1800多吨。

新增水稻130万亩,新增玉米108万亩,实现“双百攀升”。全市水稻面积达到632万亩,玉米达到678万亩。全市粮食加工企业达1000多户。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稻“三化一管”、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实现了全面积应用,并落实玉米通透密植技术1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5万亩。落实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22个,辐射带动面积1168万亩,高产创建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0%,带动了水稻、玉米平均亩产提高了10.8%。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2户。其中,粮食类加工企业145户。目前水稻加工能力260万吨,大豆90万吨,玉米80万吨,产业带动能力达到70%以上。加工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水稻加工企业有12户,大豆加工企业4户,玉米加工企业4户。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增长38.5%。

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04.2万亩,共有33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并集中打造了12个10万亩以上的优势种植产业带。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66个,总面积118万亩,辐射面积1000多万亩。

截止2012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454.53千公顷;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1.6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52.04千公顷。

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04万亩,33个村实现整村流转;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个,新增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3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6亿元,增长30%。

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近6.7亿元,重点建设7个镇16个中心村,目前已完成开工建设项目的60%,完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全市新增大型农机合作社30个,水稻、玉米两大作物播种面积实现“双百攀升”,示范带、示范区、示范田农业现代化水平基本上实现与农垦同步发展。已建成较高标准的四星级、五星级村22个。乡镇自来水普及率76.5%,村屯自来水普及率55.8%,。全市100%乡镇、100%行政村和90%自然村屯通上了水泥路,县级以上公路实现100%绿化,乡村公路实现85%以上绿化,三分之一行政村实现“四旁”绿化。全市(不含市区)有垃圾堆放场行政村达到80%,粪便、柴草堆放场均超过65%,柴草垛出村达到38%,行政村亮化率达到25%,主街和边沟硬化村屯达到48%。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2303套,改造农村泥草房1.7万户,134万平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5.3亿元,增长23.1%。实现工业总产值503.8亿元,增长27.7%,其中,轻工业产值227.3亿元,增长38.6%,重工业产值276.5亿元,增长19.9%。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0.5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实现利润总额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2.3亿元,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22.2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比上年增长7%。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90.8亿元,增长10.2%,实现竣工产值67.5亿元,增长2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5.7万平方米,下降9.4%。招投标面积保持稳定扩大,全市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334.7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6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5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城镇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3.6:38.3:58.1调整为4.3:47.6:48.1。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投资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47.6%;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已见成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商品房销售面积16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2%,其中住宅136.1万平方米,下降45.3%;商品房销售额51.1亿元,比上年下降46.8%,其中住宅37.4亿元,比上年下降44%;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3149元/平方米,其中住宅2745元/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内全市施工项目个数666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55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234.5亿元,比上年下降3%。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洗煤30万吨/年;化学农药原药9000吨/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01万吨/日。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全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4亿元,增长15.9%。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同步增长。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4.1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7.8亿元,同比增长16.5%,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3亿元,同比增长14.4%。从经营情况上看,各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均保持增势。批发业实现销售额93.9亿元,同比增长17.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63.4亿元,同比增长26.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8.7亿元,同比增长27.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4亿元,同比增长2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形势略显低靡。全市(含抚远)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1.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9%(不含抚远进出口总额实现2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进口总额15.9亿美元,增长148.1%,出口总额15.2亿美元,下降49.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2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9%,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0.3亿美元,增长37.4%,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5.8亿美元,下降20.6%,其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0.5亿美元,下降46%。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倍,外资企业贸易进出口完成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9%,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2.1亿美元,同比下降38.36%。

外贸市场仍以对俄为主。全年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15.1亿美元,同比增长68.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8.6%。其中:出口完成2.5亿美元,同比下降26.8%;进口完成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亿美元,同比下降68.8%,占全市进出口比重6.4%;对欧盟进出口总值1.9亿美元,同比下降66.8%,占全市进出口比重6.3%;对北美洲进出口2.4亿美元,同比下降64.9%;对香港进出口总值0.8亿美元,同比增长57.2%。

招商引资工作势头良好。2012年,全市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全年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4项,合同金额达1.5亿美元。其中:对俄合作项目42项,合同金额1.3亿美元。对俄劳务输出4745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繁荣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吞吐量46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8.9%。其中,铁路1200.6万吨;公路3139万吨;水运276万吨;航空700吨。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652.5万人,增长34.7%。其中,铁路1378.3万人;公路3121万人;水运121.3万人;航空31.9万人。

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4亿元,增长9.3%,邮政业务总量1.8亿元。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52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2万户,增长5.5%;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30.3万户,增长16.5%;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8666公里。

旅游业持续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7万人,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79万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8万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4亿元,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5亿元,增长16%,创造旅游外汇收入1440万美元,增长1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增值税完成2.7亿元,增长5.4%,营业税完成7亿元,增长15.4%,企业所得税完成5.4亿元,增长48.1%,个人所得税完成1亿元,下降20.1%。全年实现基金收入7.4亿元,比上年下降16.9%。全市财政总支出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0.7亿元,增长23.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亿元,下降3%,教育支出32.3亿元,增长5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亿元,增长25.6%,医疗卫生支出10.7亿元,下降0.7%,城乡社区事业支出7亿元,增长7.7%。全年基金支出9亿元,比上年下降16%。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5.9亿元,较年初增加104.1亿元,增长14.8%,其中单位存款241.8亿元,较年初增加42.8亿元,增长21.5%;个人储蓄存款545.2亿元,较年初增加57.2亿元,增长1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7.3亿元,较年初增加93.5亿元,增长21.1%。其中,短期贷款353.6亿元,较年初增加53.4亿元,增长17.8%,个人贷款及透支100.6亿元,较年初增加6.3亿元,增长6.7%。中长期贷款175.1亿元,较年初增加31.6亿元,增长22%。其中,个人贷款117亿元,较年初增加23.7亿元,增长25.5%,个人消费贷款55.2亿元,较年初增加8.2亿元,增长17.5%;单位贷款58.1亿元,较年初增加7.9亿元,增长15.7%;经营贷款8.5亿元,较年初增加2.3亿元,增长17.7%;固定资产贷款49.5亿元,较年初增加6.6亿元,增长15.3%。

保险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财险收入8.3亿元,赔付3.3亿元;寿险收入19.2亿元,赔付0.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招生8957人,在校生29680人,毕业生9310人,在校研究生1293人,毕业研究生384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537人,在校生14234人,毕业生7039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9679人,招生3480人,毕业生3239人。普通中学120所,招生39789人,在校生120491人,毕业生5196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招生4029人,在校生9153人,毕业生4659人;小学268所,招生25688人,在校生170318人,毕业生26692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招生41人,在校生608人,毕业生48人;幼儿园234所,在园幼儿40894人。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年末全市国有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44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0928人。

科技科研成果丰硕。全年获省科技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评审市级科技成果103项。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我市有2户企业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户。高新技术产品达52项。我市目前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7个,较好的发挥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启动建设,成为全国防爆电机领域研发中心;黑龙江润特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省级光辐照交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10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0项;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建设的三江平源主要作物育种栽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39项、横向课题18项,累计获得资助经费2132.69万元。共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立项8项,省科技厅立项13项,争取科技资金1557万元,比去年增长了41.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2%,全市通广播电视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100%。全市图书馆年末藏书47.1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2.5万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33个,其中医院77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2440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9404张。卫生技术人员145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09人,注册护士5023人。妇幼保健院、站13个,实有床位442张,卫生技术人员688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个,实有床位962张,卫生技术人员51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技术人员348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91个,实有床位1594张,卫生技术人员1350人。

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性赛事中,有6人次获得亚军;在全国性赛事中,有8人次获得冠军、6人次获得亚军、4人次获得季军;在全省性赛事中,有67人次获得冠军、51人次获得季军。在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中,我市获得金牌榜第7名团体总分第8名,田径项目、射击项目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运动员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今年对上输送运动员18人,注册运动员730人,审批二级运动员6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3.11‰。年末全市总人口248.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3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23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9%,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29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5万人(在职),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21.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23.1万人;离退休人员16.4万人。截止到2012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2万人,其中职工26.7万人,退休人员11.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离休人员0.2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达300张,收养298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92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0100万元,提取社会福利资金2215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672.6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352人,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9个,总面积55.51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24个,达标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全年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133人次,检查企业5800家(次)。

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3688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251939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面积143656公顷。

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着。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化。东兴煤化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等19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完成工业和生活减排项目30个,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44家企业完成了污水治理设施并投入运行,54个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流域规划,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好于Ⅲ类水质的频率上升25%,率先在省内地市启动了PM2.5监测,市区达到二级以上天气350天。节能减排取得显着成效。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2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1%。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水务灌溉、金融、进出口、邮电业、医疗卫生、人口数据含抚远,其他数据不含抚远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