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哈尔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21 22:20:28 来源:哈尔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389次

哈尔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

2013年3月20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努力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克服复杂经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坚定信念、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6.8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8.9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4.4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38.8:50.7调整为11.1:36.1:52.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2.2%和4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810元,增长9.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增长12.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3亿元,增长13.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9%。

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0.4。

劳动就业

年末城镇就业人数314.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万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比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3.6万人次。全年创业培训14816人,实现自主创业9322人,带动27260个就业岗位。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1%。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91.2亿元,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462.0亿元,增长9.9%;林业产值28.1亿元,增长6.3%;牧业产值461.4亿元,增长9.1%;渔业产值18.8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9亿元,增长7.5%。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036.4万亩,增长1.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85.8万亩,增长1.6%。粮食总产量1600.7万吨,增长12.5%。其中,水稻533.1万吨,增长14.7%;玉米1001.8万吨,增长14.3%;大豆50万吨,下降20.6%。

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92.1万吨,增长14.1%;油料产量1.8万吨,增长45.9%;甜菜产量0.4万吨,下降52.3%;烟叶产量1.3万吨,增长11.9%。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为212.0万头、477.6万头、6800.8万只,其中大牲畜与上年持平,生猪、家禽分别增长10.5%、6.3%。

全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为93.6万吨、37.7万吨、144.1万吨,分别增长11.6%、5.6%、0.7%,水产品产量12.6万吨,增长4.4%。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1.1万千瓦,增长10.5%;化肥投入(折纯)47.1万吨,增长4.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3.8万亩,增长9.5%,节水灌溉面积177.0万亩,增长28.2%。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8家,实现销售收入219.6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1009万亩。

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3268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596个,绿色食品标识332个,有机食品标识341个。

改造农村泥草房6.2万户,面积480万平方米。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8.3万人,启动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77.4亿元,增长10.0%。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55.1亿元,增长12.4%,占52.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2.3亿元,增长7.6%,占47.6%。

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09.3亿元,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87亿元,增长13.3%,其中实现利润103.2亿元,增长12.7%;税金183.8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86户,亏损面为20.1%,上升5.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9.7亿元,增长7.2%。产品销售率为98.0%,下降1.2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种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72种,占44.4%。其中,有36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30%。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788.4万吨标准煤,增长3.2%,低于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2.7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5.9%,降幅比万元GDP能耗降幅高2.2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0.9亿元,增长13.5%。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222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1.7亿元,增长16.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50.0亿元,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0.1亿元,增长80.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81.3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8.6亿元,增长30.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50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98个。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678个,共完成投资1188.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1%。实际完成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59个,完成投资1044.4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6.4%。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投资96.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2.4%。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开工153个,完成投资382.6亿元,占省下达我市重点推进产业项目的112.2%。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1550.7亿元。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399.3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完成2336.0亿元,增长54.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1%。

工业投资完成1226.6亿元,增长41.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1%。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093.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89.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2.3亿元,增长27.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4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1.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358.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9.7%。其中,建成投产项目414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2.7%。

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2.0亿元,增长37.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30.1亿元,增长26.0%;办公楼投资21.1亿元,增长70.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1.0亿元,增长132.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6亿元,增长15.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68.3亿元,增长15.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6.3亿元,增长16.1%。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10.5亿元,增长22.3%;零售业零售额1769.5亿元,增长14.4%;住宿业零售额22.1亿元,增长17.0%;餐饮业零售额292.5亿元,增长16.4%。

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为905.2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7.8%,比上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4类产品中,零售额增长的有23类。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0.0%;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7.4%;化妆品类增长13.3%;金银珠宝类增长12.7%;日用品类增长12.9%;中西药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9.7%;家具类增长12.3%;通讯器材类增长64.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6.1%;汽车类增长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7%。

全市商品交易市场268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54个,成交额655亿元;超1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4个,成交额550亿元。

六、外经外贸

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3.3亿美元(海关口径),增长4.2%。其中,出口总值18.6亿美元,下降17.8%;进口总值34.7亿美元,增长21.7%。与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利用外资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7户,合同外资额6.5亿美元,增长0.2%。新批准增资扩股15户,新增合同外资1.12亿美元,下降39.0%。批准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0项,增加1户,投资总额14.56亿美元,增长76.48%;超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5项,投资总额9.31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9.0亿美元,增长18.8%。其中,直接使用外资9.8亿美元,增长23.6%;非直接使用外资9.2亿美元,增长14.1%。

引进内资

全市签订执行的国内经济合作项目578项,实际到位额810亿元,增长20.3%,完成全年计划的100.3%。其中,省际间合作项目440项,实际到位额681.1亿元,增长28.0%。投资超十亿元的大项目59个增长20.4%,实际使用内资451.6亿元,增长53.4%。

国际技术劳务合作

全年新办境外企业16个。境外非贸易性企业总投资0.9亿美元,下降56.5%。

七、交通、邮电、旅游和会展业

交通运输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1764万吨,增长2.9%。货物运输周转量4702809万吨公里,下降2.2%。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5618万人次,增长5.4%。旅客运输周转总量2747078万人公里,增长12.1%。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914.4万人次,增长16.6%。航空货邮吞吐量8.6万吨,增长12.4%。

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70.0万辆,增长28.3%,其中个人小型客车保有量55.9万辆,增长61.5%。

邮电通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109.7亿元,增长6.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6亿元,下降4.4%;电信业务总量102.1亿元,增长7.1%。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19.2万户,增长0.14%。移动电话用户960.6万户,增长12.9%。固定互联网用户165.4万户,增长17.1%。其中,宽带接入户161.3万户,增长17.5%。

旅游业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76.4万人次,增长11.2%。其中,国内游客5052.3万人次,增长11.3%;入境游客24.1万人次,下降13.0%。

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4.3亿元,增长20.8%。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547.1亿元,增长22.1%;国际旅游创汇1.1亿美元,下降33.0%。

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58家、S级滑雪场13家;星级宾馆8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4家,三星级50家,二星级10家。旅行社307家,出境组团旅行社49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58家。

会展业

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37个,增长21.5%。其中,展会项目88个,增长22.2%;总展览面积117.2万平方米,增长20.6%。吸引国内外客商、观众参展参会达383万人次,增长21.6%,埠外76万人次,增长24.2%;展会直接收入11.8亿元,增长21.2%,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收入109.4亿元,增长21.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81.4亿元,增长15.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4.7亿元,增长18.1%。主体税种中,营业税110.2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38.7亿元,增长22.7%;增值税29.1亿元,增长1.9%;个人所得税11.2亿元,下降13.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3.6亿元,可比增长16.5%。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18.6亿元、87.5亿元、89.7亿元、42.6亿元、58.2亿元,分别增长30.2%、18.4%、7.4%、15.2%和15.8%。

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7360.3亿元,比年初增加808.5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707.7亿元,增加357.9亿元,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320.7亿元,增加424.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58.0亿元,比年初增加68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3.6亿元,增加22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632.6亿元,增加388.7亿元。

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420.1亿元,比年初增加72.2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329.7亿元,增加65.8亿元。

证券

全市共有证券经营机构63家,证券营业部59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境内上市公司22家。全年各类证券成交额7325.5亿元,增长7.2%,其中股票交易额4259.9亿元,下降28.2%。全市各证券经营机构开户数为121.5万户,增加5.1万户。

保险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1.6亿元,增长17.9%。其中,财产险收入36.0亿元,增长23.4%;人身险收入85.6亿元,增长15.8%。在人身险收入中人寿保险收入76.0亿元,增长15.4%;健康保险收入7.3亿元,增长21.9%;意外伤害险收入2.3亿元,增长11.1%。全年保险赔付支出32.2亿元,增长22.1%。其中,财产险支出17.0亿元,增长31.2%;人身险支出15.2亿元,增长13.2%。在人身险支出中人寿保险支出11.8亿元,增长10.6%;健康保险支出3.0亿元,增长23.9%;意外伤害险支出0.4亿元,增长22.2%。

九、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全年新建、改造道路146条、桥涵34座,总里程达18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430万平方米,建成区道路密度达到7.9公里/平方公里,建设停车场34处,增加泊位3.45万个;地铁1号线实现试通车,哈西客站和公路客运站建成投用,学府立交桥、王岗高架桥、八区地道桥竣工通车,保健路、公滨路、延兴路、化工路全线贯通,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改造顺利推进,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城市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交通

启动实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共建成公交站台200处,出租车乘降点200处,公交首末站23座,启动建设公交换乘综合枢纽6处。全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为776.6公里,公交编码线路205条,比上年增加3条,调整延伸21条公交线路。开辟公交线路6条。

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5433台,全年新增公交车辆38台,更新公交车辆562台。600台大容量公交车上线运营,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1.6亿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车15519台。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14个,开工率达106.6%,实际竣工51511套,竣工率100%,困难群体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生态园林城为目标,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城市综合治理。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沿线54公里道路全线贯通,建设桥梁25座、开放式广场和公园共27处,新增绿化面积21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沿线绿色生态休闲景观廊道。信义、平房、群力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地下管线建设,迁移供水、燃气等管线290公里;拆并供热小锅炉505台,改造供热管网290公里,为今年的市民“暖屋子”提供了保障。规范整治各类牌匾广告1万余块。新植树木53.5万株,新建绿地250.5公顷。清冰雪机械化率达6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和水冲洗作业率达50%。

供热、供电、供气、供水

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7555.3万平方米,增长14.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1%,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91.5亿千瓦时,增长3.1%,其中工业用电量92.5亿千瓦时,下降0.3%,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30.2亿千瓦时,增长2.7%,乡村居民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增长8.0%;全市供气管道总长度2985.8公里,天然气用户135.5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34.4万户;水资源总量﹝7﹞91.5亿立方米,总用水量72.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62.3亿立方米,工业生产1.2亿立方米,城镇生活4.1亿立方米,乡村生活1.3亿立方米。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市现有科研机构463个﹝8﹞,拥有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9万人,其中研究人员2.7万人。R&D经费支出71.1亿元,增长12.1%,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受理专利申请15622件,增长20.1%;授予专利权9796件,增长56.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31项,成交额64.2亿元,增长11.5%。84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

教育事业

全市现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3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9所,普通高中122所,普通初中419所,普通小学1246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284所。

全市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9.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48%。

文化事业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5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年出版报纸56054万份,出版杂志5299万册,出版图书6931万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2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7.1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27056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0455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4%,广播综合覆盖率99.62%。

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56个(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51个、卫生院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2万人。

体育事业

承办国内单项体育比赛8项。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奖牌24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5枚;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69枚,其中金牌55枚、银牌9枚、铜牌5枚。在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以45金、29银、33铜,夺得获金牌总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实现了三连冠。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举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在赛会上共有32人,13项,33次破(平)省、市记录。

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工程,安装健身路径1600件;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5400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设健身路径141套,乒乓球园区10个,羽毛球园区10个,篮球园区4个,棋类园区26个,新农村示范点40个,乡镇体育活动站50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99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8.9万人。在全市人口中,市辖区人口471.4万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

居民收入

据抽样调查测算,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为24838.5元,增长12.5%。其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498.6元,增长12.3%;人均消费性支出17614.6元,增长8.5%。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1443元,增长19.1%,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63.7%;人均生活费支出6378.2元,增长15.7%。

居民住房

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5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2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钢筋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比重91.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

年末全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9.6万人。全市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73.7万人,增长4.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6.6万人,其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52.4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25.8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64.1万人,增长1.1%。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85.6万人,增加2.0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82.6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9.7%。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9万人,下降14.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7万人,下降2.2%;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2.6万人,下降3.7%,新改建社会养老机构47家,新增床位1036张,救助孤困儿童3000人。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4万张,收养人员2.0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890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6亿元,增长26.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环境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546.9公顷,下降52.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864.1公顷,下降17.7%;商服用地232.2公顷,下降55.4%;住宅用地603.1公顷,下降64.0%;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847.4公顷,下降59.6%。

全年完成造林48.5万亩,绿化村屯326个,绿化道路485公里,建设生态景观林6处。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4处,面积5.8万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3177万平方米,增加24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94.6万平方米。

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19天,增加2天。实测大气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为0.09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47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9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8分贝。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1%和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松花江干流水质好转,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干流出境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下降3.8%,全市治理水土流失1073.4千公顷。

安全生产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94起,减少205起、下降12.8%;死亡424人,减少36人,下降7.8%。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7,下降21.3%。

注释:

﹝1﹞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存在着微少差的情况。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哈尔滨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均为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范围为批发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为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为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为200万元及以上。

﹝6﹞邮电业务总量计算方法为相应各类产品乘以相应的平均单价(不变价)之和,加上出租电路和设备、代用户维护电话交换机和线路等的服务收入。

﹝7﹞水资源总量为2011年数据。

﹝8﹞科技机构单位数、R&D人员和经费支出为三大执行部门口径,即高校、科研院所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为2011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