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18 21:28:11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39次

牡丹江市统计局

2013年3月5日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牡丹江跨越争先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形势,牢牢把握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持续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全力推进投资拉动、工业裂变等“十项重点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7亿元,同比增长14.1%(含绥芬河),不含绥芬河实现9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为19.3:43.0:37.7。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2.3%。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上看,八大类呈六升两降格局。上涨的六类是: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涨4.6、2.4、3.4、1.6、1.3和1.9个百分点。下降的两类是:交通和通信类以及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比重达到98.5%;粮食总产量达到298.3万吨,其中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为36.3万吨、219.5万吨和38.5万吨,水稻和玉米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29.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9万公顷,同比增长12.2%;全市拥有17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同比增加10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80万亩,比上年增长5.6%。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1.3亿袋,比上年增加3亿袋。

2012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41.6万头,比上年增长1.2%;生猪存栏109.2万头,比上年增长9.6%;羊存栏44.5万只,比上年增长5.4%;家禽存栏达到791.9万只,比上年增长7.4%。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猪肉12.5万吨、牛肉2.7万吨、羊肉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3%、6.2%和5.2%。截止年末,全市鲜蛋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7.8%;奶类产量达到1.6万吨,同比下降10.7%。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0.7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3万公顷。

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87万吨,比上年增长2.6%。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拥有农用拖拉机9.8万台,拥有农用运输车0.9万辆。农村用电总量达到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达到8.1万吨,比上年增长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截止201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410户;实现增加值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利税总额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工业企业达到39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3%;拥有资产总额4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81.4%;实现增加值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93.9%;实现利税总额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3.5%;实现应交税金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金的90.8%。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2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29.5%;实现工业增加值5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成品糖生产量达到1.4万吨,同比增长70.5%;饮料酒达到30.3万千升,同比增长18.9%;人造板生产量达到151.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8%;原油加工量达到38.0万吨,同比增长7.7%;发电量达到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其中火力发电量达到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风力发电量达到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水力发电量达到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机制纸达到22.0万吨,同比增长0.6%;气体压缩机达到95.2万台,同比增长0.1%;原煤生产量达到278.3万吨,同比下降15.2%;水泥产量达到264.9万吨,同比下降16.4%;轮胎外胎生产量达到424.1万条,同比下降4.7%,其中子午胎达到351.1万条,同比下降7.8%;焦炭达到26.3万吨,同比下降6.5%。

据初步统计,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可比价)。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4.4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5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6亿元,同比增长38.5%(含绥芬河),不含绥芬河完成697.3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民间投资4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工业投资28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8%。从工程类别看,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7%;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7个,完成投资378.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4.3%。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3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363.1万平方米,增长34.3%;其中住宅1008.6万平方米,增长30.5%;新开工面积55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其中住宅41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商品房销售面积23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为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销售额288.1亿元,同比增长22.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26.6亿美元(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出口总额4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7%;进口总额7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对俄进出口实现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对日进出口实现1.2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5%;对韩进出口实现1.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7.8亿元(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543.2亿元,比上年增长50.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为0.6亿美元;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1.4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

七、交通和旅游

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3627万人(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4.5%;旅客周转量21.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1%;公路运输货运量3787万吨,比上年增长8.3%;货物周转量5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6%。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00.2万人次(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10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接待境外旅游人数97.4万人,同比增长12.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外汇收入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37.6亿元(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市区完成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县(市)完成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106.7亿元(含绥芬河),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税收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税收53.8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56.6亿元(含绥芬河),比年初增加124.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25.9亿元,比年初增加47.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3.6亿元,比年初增加88.2亿元。

九、社会事业

全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167人,在读388人,毕业82人;现有高校7所,招生1.5万人,在校5.1万人,毕业1.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达到12.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63人;全市有幼儿园379所,在园幼儿3.1万人。

全市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1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份,成交金额7815万元。

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2.3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9.2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7%。

全市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6个,国内比赛获得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4枚;全市举办全民性运动竞赛9次,参加人数0.2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278.5万人(含绥芬河),其中市区96.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266.4万人,其中市区88.7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8.3万人,农业人口118.1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1.008:1。在户籍人口中,全市出生人口2.1万人,死亡人口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04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为13238元,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城镇登记失业率3.43%,比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0.7万人,比上年增长120.5%;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19.3万人,比上年增长6.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万人,与上年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6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1.7万人,比上年下降2.6%。

十一、环境保护

据初步统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972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2%。

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349天,占全年天数的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生态环境保护达标率均为100%。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

5、新兴产业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业。

6、因行政区划调整,未明确标注指标,均为不含绥芬河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