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鹤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7-09 16:17:15 来源:鹤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118次

鹤岗市统计局

(2012年5月8日)

2011年,全市上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以“三超一赶”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我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712”跨越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151.6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77.1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构成为27︰48.4︰24.6。

市场物价仍处高位。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6.1%。八大类价格7涨1落。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5.3%;居住类价格上涨5.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微涨0.4%;衣着类价格回落2.7%。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减少了0.1%。

二、农业

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93.1万亩,比上年增长2.7%,粮食总产量20.8亿斤,增长32.1%。四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三增一减”的格局:水稻播种面积139.6万亩、产量11.1亿斤,分别比上年增长38.8%、49.7%;玉米播种面积115.1万亩、产量8.8亿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3.9%、33.6%;小麦播种面积2160亩、产量82万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88%、253.4%;大豆播种面积33.7万亩、产量0.7亿斤,分别比上年下降62.3%、58.3%。

畜牧业发展稳定。全市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41万头、4.9万头、8万只、172.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3.3%、0.6%、6%、3.1%。肉类总产量4.6万吨,牛奶产量6.1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4%、5.3%和26%。

绿色食品种植业持续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172.4万亩,比上年增长15%;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个数达273个,比上年增长24.1%。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拥有农用拖拉机2.6万台。农村用电量449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0%。

新农村基础建设成效显着。2011年,全市新修建村内路184公里,新建村内路边沟403公里。解决了63个村屯,3.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文化广场6个,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8%以上,村旁绿化植树60余万株,新建围栏60万延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实现利税26.3亿元,比上年增加9.1亿元。实现利润8.3亿元,增加5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34,提高37.4点。

主要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规模上工业14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同比增长。其中,增加值增幅在50%以上的行业有: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67.8%、163.4%、117.8%、203.6%、687.5%、50.1%。

主要产品产量升多降少。其中啤酒、水泥等行业的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具体如下表:

建筑业稳中有升。全市有建筑施工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75户,实现总产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2%,竣工面积7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

产业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居全省首位。2011年,全市共完成产业项目投资98.6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为70.1%,居全省首位。

大项目个数增多。2011年,全市在建项目30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05个,增长52.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个,增长67.9%。

工业投资仍是投资主体。工业投资92.9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占总投资的比重为66.1%,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个百分点。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消费增速略快于乡村。2011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增长16.8%,城镇高于乡村市场1.2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拉动作用明显。作为消费品市场主体的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71.6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85.3%。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进出口额111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出口10929万美元,增长61.4%;进口243万美元,下降82.8%。利用外资达到较好水平。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公路运输货物1930万吨,比上年增长0.3%;货运周转量为16.8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运输旅客398万人,客运周转量为2.76亿人/公里。全年铁路运输货物1436.7万吨,运输旅客132.5万人次。

民用车辆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5.0万辆,比上年增长22%,其中,私人汽车3.8万辆,比上年增长26.7%。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3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9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4万户,比上年增长14.3%;移动电话用户96.2万户,比上年增长23.5%。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包括拨号、专线和宽带接入用户)10.4万户,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宽带接入户9.8万户,增长25.6%。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1亿元,增长11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0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5亿元,增长128%;接待国际旅游者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5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2.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43.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61.8亿元,同比增长20.5%,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32.6%、65.5%、126.2%。

金融市场运行正常。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83.1亿元,比年初增加55.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0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亿元;个人存款余额271.2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49亿元,比年初增加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8.5亿元,比年初增加31.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8.8亿元,比年初增加19.8亿元。

保险行业发展稳定。2011年,全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11.4亿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财产险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寿险收入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8%。

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高校5所,招生2956人,在校生5604人,毕业生305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所,招生4561人,在校生8907人,毕业生2975人。普通中学62所,招生1.9万人,在校生6.2万人,毕业生2.1万人,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3.4%。小学101所,招生8860人,在校生5.0万人,毕业生0.9万人,小学净入学率达100%。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14人,在校生191人。幼儿园150所,在园幼儿1.5万人。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90余场。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36万余册。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8.9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33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站)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68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271张。卫生技术人员72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797人;注册护士261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卫生技术人员18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10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6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5.8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了98.9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奖牌247枚,其中,金牌87枚,银牌78枚,铜牌82枚。全年共举办运动竞赛会53次;参加运动会人数1.4万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10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8万人。人口出生率5.85‰,死亡率6.10‰。全市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0元,比上年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915元,比上年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50元,比上年增长42%。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8万人,比上年增长8.6%。养老基金征缴额为5.2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4.8%。其中,历年陈欠1.9亿元(含五七工和家属工157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2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425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2万人。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机构88个,拥有床位3343张,收养人员2425人。其中,民办83个,拥有床位2535张,收养人员1901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3824.6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2.8万吨和0.24万吨;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达到1.9万吨和3.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12.7万吨,综合利用量为605.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74.6%。节能降耗成效显着,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7%。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3起,死亡26人,比上年下降35%。其中,煤矿事故4起(含龙煤鹤岗分公司3起),死亡5人(含龙煤鹤岗分公司4人),比上年下降64.3%。道路交通事故99起,死亡21人,比上年下降12.5%。火灾事故130起,同比减少62起。农用机械连续5年无死亡事故。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