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牡丹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16 22:24:32 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169次

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求实创新、跨越争先”,全力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发展更趋和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16.7:41.3:42。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5.2%。从居民消费品构成上看,八大类呈五升三降格局。上涨的五类是:食品类、烟酒、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涨12.5、4.6、2、1.7和8个百分点。下降的三类是: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下降0.8、2.4和0.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5%,其中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比重达到98%;粮食生产克服罕见伏旱影响总产量达到250.6万吨,其中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为35.5万吨、169.2万吨和41.9万吨,水稻和玉米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0.3%、8.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市拥有16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同比增加13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1%。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28.3亿袋,比上年增加3.9亿袋。

2011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41.2万头,比上年增长1.4%;生猪存栏101.5万头,比上年增长11.7%;羊存栏42.3万只,比上年增长4.8%;家禽存栏达到746万只,比上年增长3.8%。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6.3万吨,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猪肉10.9万吨、牛肉2.6万吨、羊肉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6%、6.7%和2.8%。截止年末,全市鲜蛋产量达到4.1万吨,比上年增长5.6%;奶类产量达到1.8万吨,同比下降9%。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0.2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7万公顷。

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82万吨,比上年增长5.2%。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3%。其中,拥有农用拖拉机9.34万台,拥有农用运输车1.1万辆。农村用电总量达到4.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达到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截止201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95户;实现增加值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9.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利税总额6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工业企业达到377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5.4%;拥有资产总额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78.7%;实现增加值15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92.4%;实现利税总额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1.2%;实现应交税金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金的90%。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28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32.4%;实现工业增加值5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7%,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原煤生产量达到305万吨,同比增长22.4%;水泥产量达到316.8万吨,同比增长4.5%;发电量达到7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其中火力发电量达到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1%,风力发电量达到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水力发电量达到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6%;轮胎外胎生产量达到441万条,同比增长0.8%,其中子午胎达到376.6万条,同比增长6.3%;机制纸达到20.9万吨,同比下降3.4%;焦炭达到28.1万吨,同比下降6.9%;气体压缩机达到95.1万台,同比增长11.3%;饮料酒达到25.5万千升,同比增长16.1%。

初步统计,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可比价)。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1.8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4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民间投资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工业投资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从工程类别看,建筑工程完成投资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61.3%;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4.6%。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14个,完成投资251.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6%。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126.3万平方米,增长76%;其中住宅844.8万平方米,增长71.5%;新开工面积60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9%,其中住宅44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3%;商品房销售面积23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商品房销售额80.4亿元,比上年下降0.8%。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为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销售额77.6亿元,同比增长41.1%。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0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39.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进口总额6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对俄进出口实现5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对日进出口实现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对韩进出口实现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7亿元,比上年增长45.8%,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36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个;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为1.3亿美元;合同直接利用外资额1.1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1.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

七、交通、旅游和会展

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3472万人,比上年增长5%;旅客周转量20.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8%;公路运输货运量3498万吨,比上年增长8.9%;货物周转量5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入境旅游人数10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9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接待境外旅游人数86.3万人,同比增长15.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外汇收入3.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8%。

2011年我市共举办各类展会95个,其中国家级25个,省级38个,参会、参展人数77.5万人,比上年增长68.1%;实现综合经济效益5.5亿元,会展直接消费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项目签约金额达214亿元。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共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市区完成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县(市)完成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5.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1.9%;一般预算支出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家税收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地方税收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32.2亿元,比年初增加114.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78.6亿元,比年初增加70.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5.4亿元,比年初增加64.5亿元。

九、社会事业

全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133人,在读304人,毕业78人;现有高校7所,招生1.5万人,在校5.4万人,毕业1.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5.1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达到13.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44人;全市有幼儿园408所,在园幼儿3.4万人。

全市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9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份,成交金额7594万元。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性图书馆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7%,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9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7.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7.9%和23.6%。

全市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11个,国内比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3枚;全市举办全民性运动竞赛3次,参加人数3.89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278.6万人,其中市区96.2万人。全市户籍人口267万人,其中市区8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6万人,农业人口121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50.2:49.8。在户籍人口中,全市出生人口1.8万人,死亡人口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15元,同比增长13.3%;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为12005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98元,比上年增长19.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城镇登记失业率3.3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0.2万人,比上年增长4.15%;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18.2万人,比上年增长2.8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万人,与上年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51万人,比上年下降1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3.1万人,比上年增长0.38%。

十一、环境保护

初步统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976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3%。

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343天,占全年天数的9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生态环境保护达标率均为100%。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由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

4、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报点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5、新兴产业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