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大兴安岭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55:53 来源:大兴安岭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83次

2007年,全区人民在地委、行署和林管局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战略部署,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增速较快、质效提高、收入增加、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经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67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020万元,增长12.4%;第二产业增加值93087万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267641万元,增长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417元,增长11.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于上年。受全国市场物价走高趋势影响,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4%。分类别看,八大类呈现“五升三降”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指数分别呈上升态势,其它类别呈下降态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2%。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如下:

指    标                        比上年增减%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3.4

食品                                     7.3

烟酒及用品                               0.8

衣着                                     3.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5

交通和通信                              -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1

居住                                     2.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1亿元,同比增长40.5%。进出口总值突破千万美元大关,达到1287.75万美元,同比增长36.16%。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比上年增减%

粮食173238吨-7.1

其中:小麦56305 吨92.6

玉米3156  吨51.29

大豆73050吨-28.6

油料279  吨17.7

亚麻14493 吨-17.9

蔬菜90136吨-22.3

2007年共实现林业产值192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缘于木材销售价格上涨,木材采运产值实现1418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32%。营林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5.5公顷,零星植树153.0万株,育苗26.9公顷。

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50910万元,比上年增长5.2%。奶牛存栏3102头,增长21.5%。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

2007年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17798吨-14.7

其中:猪肉9228吨-10.4

牛肉3334吨-16.7

羊肉2045吨-62.6

禽肉1653吨2.4

鲜蛋产量3943吨-14.0

奶类产量7159吨9.6

其中:牛奶产量6873吨5.3

大牲畜年末存栏33643头-0.7

其中:奶牛3102头21.5

猪存栏70503头34.9

羊存栏126036只-6.6

家禽存栏584796只-0.2

特色养殖业发展形势大好,为畜牧业贡献产值2.8亿元,占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55%。

特色养殖业生产情况如下:

2007年比上年增长%

熊9  只-35.7

鹿13697头-19.9

鸵鸟166只52.3

狐(貂)40308只14.6

獭兔206506只2.1

山鸡89 只-79.2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拥有农用拖拉机9627台,比上年增长0.1%。化肥施用量(折纯)6382吨,比上年增长43.8%,农村用电量65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911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0.5%,其中: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59468万元,同比增长11.7%;非公有制完成产值149643万元,同比增长10.0%。木材加工业产值完成111337万元,同比增长10.9%;非木材加工业产值完成97774万元,同比增长10.1%。木材加工业经济份额占全部总量的53.2%,同期占53.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在煤炭生产企业快速增长带动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856万元,同比增长21.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利润4447万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利税10384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年末实现全部扭亏,创建区以来最好水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实际完成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217.4              22.0

发电量(万千瓦时)  40943              12.8

锯材(万立方米)    18.8              36.2

家具(千件)           82.8             18.2

地板块(平方米)       3080            -98.8

卫生筷子(万打)      51864             -7.3

北芪茶(吨)          118.4            110.3

建筑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家,完成产值50322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完成建筑、安装工程40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2007年级别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581.5万元,同比增长71.6%,税金总额达到887.1万元。全年竣工房屋面积6.3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我区以“项目建设年”为载体,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成绩喜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1018万元,同比增长31.0%,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953万元,同比增长31.0%。

 

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17246万元,同比增长36.1%,高于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1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62.7%上升到今年的65.2%,上升了2.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62707万元,同比增长22.5%。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生产能力有: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0.01万吨/日;改建公路67.7公里;学生席位1180个,院校建筑面积3768平方米;医院病床16张;白酒0.7万吨/年。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02469万元,同比下降8.5%。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2007年,我区市场供给充足,消费升级加快,消费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县的零售额实现186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县以下零售额实现27926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149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零售额为36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他行业零售额为27634万元,比上年增长9.1%。

六、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业

2007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287.75万美元,增长36.16%,其中,出口完成1035.82万美元,增长55.15%;进口完成251.93万美元,下降9.42%。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接待各类旅游者295298人次,增长25.02%;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957万元,增长48.6%。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117万人,同比增长5.0%;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361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1.5%。全区公路货运量705.4万吨, 同比下降16.0%;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3914万吨公里,同比下降5.4%。

邮电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区邮电通信业业务收入实现37323.7万元,同比增长6.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7.6万户,同比增长4.1%;国际互联网用户3.5万户,同比增长12.9%;特快专递完成11.1万件,同比增长19.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7683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457万元,增长22.5%。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3674万元,增长21.8%;营业税4258万元,增长11.6%;企业所得税707万元,增长157.1%。一般预算支出132346万元,增长23.4%,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和交通运输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51.6%、10.4%、46.7%、60.9%、45.3%、105.5%、26.2%和216.2%。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7939万元,比年初增加27529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32251万元,减少5625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0290万元,比年初增加2507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774万元,增加2362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6647万元,增加2335万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53790万元,比同期减少3849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为35134万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财产险收入3819万元,增长24.6%;寿险收入31315万元,下降6.1%。主要受鸿泰分红保险满期给付的影响,全年赔付额为36364万元,比上年增长377.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644万元,增长16%;寿险赔付金额34720万元,增长487.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9所,招生8536人,在校生26297人,毕业生9547人。普通小学91所,招生4029人,在校生27975人,毕业生5877人。幼儿园58个,在园幼儿4642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970人,其中:专科757人、中专213人。学年末在校学生2281人,其中:专科1775人,中专506人。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区科学研究开发机构三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30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676.6万元,其中省级项目经费330万元,地级项目经费606万元。县区局科技投入776.6万元。通过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6.3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9%。有线电视用户42250户,比上年增加3882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074张,卫生技术人员38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03人;注册护士109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全区共有县(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1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区运动员在国内比赛中共获得18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

十一、人口

公安年报数据显示,全区人口出生率5.99‰,死亡率4.83‰,人口自然增长率1.16‰。年末全区总人口5299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1303人;农业人口49944人。男性人口272165人,女性人口257829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18岁以下人口90775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1%;18-60岁人口371589人,所占比重70.1%;60岁以上人口67630人,所占比重12.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8.2%。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再创新高。2007年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为91775人,同比下降3.69%。其中:在岗职工89657人,同比下降3.64%。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022元,增长41.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金发放金额达到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发放城乡低保补助资金3941 万元,为城镇低保家庭发放取暖补贴1170 万元。 对4206 名城乡贫困居民进行大病救助 。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或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变化,个别指标总量的增长情况与上年公报发表的数据不一致,均以本公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