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绥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47:49 来源:绥化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25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开创了和谐绥化建设新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为200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90.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亿元,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为34.7:22.7:42.6。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2%、25.5%、52.3%。

市场物价小幅上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 6.5、6个百分点;衣着、交通通讯分别上涨了1.0、1.5个百分点;烟酒、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分别上涨0.3、0.7、0.1个百分点;娱乐教育下降了0.1个百分点。 (附表1)

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4%;燃料价格上涨23.7%;建筑材料及五金价格上涨1.1%;金银珠宝价格上涨6.6%。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再就业人数5.45万人。

二、农业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89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大豆下降9.4 %,玉米增长18.2%,水稻增长19.5%,小麦下降25%。(附表2)

绿色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绿色食品总播种面积达到62.5万公顷,其中:A级播种面积57.2万公顷,有机食品播种面积0.8万公顷,无公害食品播种面积4.5万公顷。绿色食品总产量达340万吨。经认证的绿色食品种值业个数达75个。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8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2.3万亩,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19.2%。

以畜牧业为主的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46.5亿元,同比增3.7%,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7%。全年肉类总产量54.3万吨,比上年下降4.5%,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46.7万吨,下降2.5%;禽蛋产量30.5万吨,增长24.1%;牛奶产量61.8万吨,下降16.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34.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94250台和27913台。

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3万公顷,同比增长3.0 %。粮经种植面积比为88.6:1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克服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23.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25.2%;集体企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5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21.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16.1%。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23 家,实现增加值16764万元,同比增长75.6%。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6.1%,产品销售收入117.1亿元,增长22.5%;利税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亿元。

建筑业市场不断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具有新资质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6.7亿元,同比下降2.0%;实现利润2708万元,同比增长40.5%;实现税金4046万元,同比下降33.5%。施工房屋面积84.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4%;房屋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增长 75.8%;民间投资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完成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按产业分,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亿元,比上年下降2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52.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4.8%。

2006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为301个,同比下降2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48个,同比下降2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辐射和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分城乡看,市级消费品零售额69.1亿元,增长14.6%;县级消费品零售额27.1亿元,增长1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6.2亿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0亿元,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亿元,增长12.4%;其他行业零售额6.6亿元,下降3%。分商品类别来看,食品类商品零售额62.1亿元,增长5.4%,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6.9%;衣着类商品零售额28.3亿元,增长6.0%,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1.4%;用品类商品零售额34亿元,增长10%,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5.7%;燃料类商品零售额8亿元,增长3.9%,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6%。

年末全市拥有城乡固定集贸市场78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7个,生资市场15个,生产要素市场6个。全市共有乡镇村大集137个。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544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其中,出口总额3820.1万美元,增长21.4%。利用外资健康发展,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443万美元,增长30.6%。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1995.8万吨,同比增长11.1%;客运量1982.9万人,同比增长0.5%。公路货物周转量12.6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1.3亿人公里。铁路货运量176.6万吨,同比下降9.1%;客运量203.4万人,同比增长8.9%。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4亿元,同比增长18.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2.4万门,比上年增加1.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2.8万户,比上年增加0.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1.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41.1万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9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2.0%。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0.1万户,比上年增长3.1%。

七、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2亿元,增长16.3%。一般预算支出59亿元,增长28.5%。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稳步发展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4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33.5亿元,增长4.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42.3亿元,比年初增加9.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6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2亿元,比年初减少266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37所,招生9.5万人,在校生35.9万人,其中高中22所,招生2.3万人,在校生7.8万人;普通小学1987所,招生5.1万人,在校生29.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招生77人,在校生821人。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6年全市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其中: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评选出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1 项,三等奖24项。申请专利91件,授权专利86件。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6份,合同金额7789.7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6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54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0个,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8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6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 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展览馆4个。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1745.2公里。中波发射机2部,功率11千瓦;调频发射机74部,功率15.35千瓦;电视发射机60部,功率为41.383千瓦。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7%,电视覆盖率为 98.23%。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39.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5.34%。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57个, 其中:医院、卫生院200个。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21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5159人,注册护士2277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中心11个,卫生技术人员53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卫生技术人员773 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59个,床位2011张,卫生技术人员336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我市在省及省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64枚,银牌68枚,铜牌70枚。成功举办了县级以上运动会9次,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25.7万人。

十、人口、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6年全市出生人口8.1万人,死亡人口1.8万人,全年净增人口7.1万人。年末全市总人口56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7万人,占26.3%;农业人口419.2万人,占73.7%。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0.9%,达到62.1万人。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全年全市化学耗氧量3.82万吨;烟尘排放量1.31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283天/年。

自然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21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85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3.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24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559元,增长10.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3.6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10元,比上年增长7.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9.4%,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增长2.8%;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7平方米,增长0.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万人。截止2006年末全市纳入城市低保对象 12.3万人,筹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802.4万元,应纳入低保的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低保资金做到了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和省下拨我市救灾救济资金2362.7万元,全部按要求及时拨付,到位率100%。 2006年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426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 4979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 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变化,如有个别指标总量的增长情况与上年公报发表的数据不一致,均以本公报为准。

附表1: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       2006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4

食品      106.5

粮食      108.4

肉禽及其制品      101.0

蛋类      101.0

水产品      103.3

鲜菜      116.4

烟酒及用品       100.3

衣着      101.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1

交通和通信       101.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9

居住      106.0

 

附表2:2006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一、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789.0 14.4

水稻 166.2 19.5

小麦 0.3 -25.0

玉米 483.1 18.2

大豆 85.0 -9.4

二、经济作物 (万吨)

薯类 40.8 12.4

油料 3.7 8.1

烟叶 0.9 -58.8

麻类 2.5 -50.0

甜菜 27.7 9.9倍

蔬菜.瓜果 288.2 5.0

三、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

肉类总产量(万吨) 54.3 -4.5

猪肉 37.1 -3.4

牛肉 8.4 2.9

羊肉 1.2 -18.1

禽肉 7.3 -14.1

禽蛋(万吨) 30.5 24.1

牛奶 (万吨) 61.8 -16.3

大牲畜年末存栏(万头) 110.8 -23.2

奶牛 26.1 -8.3

猪(万头) 302.8 -21.7

羊(万只) 119.6 -32.6

家禽(万只) 2534.9 -26.0

 

附表3:2006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混合饲料 (吨) 60100 8.7

食用植物油(吨) 10353 -2.2

乳制品 (吨) 155043 2.9

纱 (吨) 7741.1 6.8

发酵酒精 (千升) 250326 0.4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啤酒 (千升) 65252 -7.4

化肥 (吨) 49728 3.3倍

中成药 (吨) 50.47 13.5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6392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