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黑龙江

绥化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9:47:18 来源:绥化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42次

2005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46.3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为36.1:22.2:41.7。

市场物价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8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13.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下岗失业再就业7.32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然较突出;农业抗灾能力弱,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经济及对外贸易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仍有差距;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1.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7万公顷,同比下降10%。粮经种植比例为88:12。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7.9亿斤,比上年增长6.8%。其中:大豆增长15.1%,玉米增长5.3%,水稻增长8.7%,小麦下降37.5%。

绿色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绿色食品作物认证面积达到49.8万公顷,其中:A级认证面积44.6万公顷,有机食品认证面积0.75万公顷,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4.4万公顷。绿色食品总产量达51.3亿斤。经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牌达112个。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4.6万亩,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19.2%。

以畜牧业为主的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4%。全年肉类总产量56.9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47.9万吨,增长9.6%;禽蛋产量24.6万吨,增长7.4%;奶类产量73.9万吨,增长18%。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1.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87318台和27567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克服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2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31.3%;集体企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19.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3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21家,实现增加值12619万元,同比增长52.9%。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产品销售收入99.8亿元,增长28.9%;利税实现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亿元;利润总额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亿元。

建筑业市场不断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具有新资质的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税金0.6亿元,同比增长17.6%。施工房屋面积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房屋竣工面积1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17.6%;民间投资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4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完成0.43亿元,同比下降60.4%。按产业分,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亿元,比上年下降5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9亿元,比上年增长5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34.5%。

2005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为381个,同比增长2.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35个,同比增长1.8%。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辐射和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分城乡看,市消费品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3.9%;县消费品零售额26.6亿元,增长6.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4亿元,增长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11.4%;餐饮业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6.9%;其他行业零售额6.7亿元,增长7.5%。分商品类别来看,吃的商品零售额58.9亿元,增长11.1%,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7.4%;穿的商品零售额26.7亿元,增长12.7%,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1.5%;用的商品零售额30.9亿元,增长11.2%,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4.9%;烧的商品零售额7.7亿元,增长14.9%,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6.2%。

年末全市拥有城乡固定集贸市场78个,其中:消费品

市场57个,生资市场15个,生产要素市场6个。全市共有乡镇村大集137个。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73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出口总额3196.6万美元,增长9.9%。利用外资健康发展,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857万美元,增长21%。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1796万吨,同比增长0.4%;客运量1973万人,同比增长0.1%。公路货物周转量12.5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1.3亿人公里。铁路货运量194.3万吨,同比增长1.3%;客运量186.7万人,同比下降8.9%。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5亿元。全年函件发送520万件,同比下降7.8%,特快23万件,同比增长4.5%。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1.2万门,比上年增加1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2.7万户,比上年减少7.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3.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9.1万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7万户,年末用户达到94.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9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9.8万户,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7亿元,增长20.2%。一般预算支出45.9亿元,增长21.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7.8亿元,比年初增加30.6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8亿元,下降6.2%;储蓄存款余额222.6亿元,增长15.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32.5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4亿元,比年初增加16.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3亿元,比年初减少1.2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亿元,全年赔付额1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26所,其中:完全中学19所,高级中学23所,初级中学284所。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10.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高中在校学生7075人。初中在校生30.7万人。全市小学在校学生31.6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控制学生辍学率0.67%,初中辍学率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2.6%。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评选出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7项。申请专利90件,授权专利92件。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1份,合同金额1337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5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62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0个,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8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展览馆4个。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7333.68公里。中波发射机3部,功率3千瓦;调频发射机74部,功率15.35千瓦;电视发射机60部,功率为41.383千瓦。广播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97.27%。有线电视用户达25.992万户,入户率为16.74%。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个。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097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5646人,注册护士2524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721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847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60个,床位3134张,卫生技术人员3170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我市在省及省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44枚,银牌50枚,铜牌52枚。成功举办了县级以上运动会11次,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70.2万人。

十、人口、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5.8万人,死亡人口1.9万人,全年净增人口3.9万人。年末全市总人口56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4万人,占27%;农业人口411.4万人,占73%。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0.0%,达到56.1万人。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全年全市化学耗氧量2.97万吨;烟尘排放量1.22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8天/年。

自然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21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85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3.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24.8万人,比上年减少5.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535元,增长12.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7.1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12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恩格尔系数为41.5%,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增长2.5%;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0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8平方米,增长0.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试点并轨工作进行有序,并轨人数已达到17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万人。截止2005年末全市纳入城市低保对象12.3万人,筹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632万元,应纳入低保的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低保资金做到了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和省下拨我市救灾救济资金1636万元,全部按要求及时拨付,到位率100%。2005年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753.14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3602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变化,如有个别指标总量的增长情况与上年公报发表的数据不一致,均以本公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