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延边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3:43:17 来源:延边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56次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4年2月26日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和有利条件,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影响农民增收;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营资本在生产领域发展较慢;三是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03年实现延边生产总值1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经济增长率继2000年之后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841元,比上年增长10.1%。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4亿元,比上年下降0.2%;第二产业79.8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67.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2%、46.5%和39.3%,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7%和35.6%。

财政收支

2003年全州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7.6亿元,增长10.0%;营业税2.3亿元,增长11.2%;个人所得税0.9亿元,增长14.5%;企业所得税1.5亿元,增长8.8%。全年财政支出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2亿元,是上年的31.4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6.7亿元,增长5.8%;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0亿元,增长5.4%。

固定资产投资

围绕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0亿元,下降41.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8亿元,增长11.8%。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能力主要有:改建公路600.2公里;学校学生席位2140个、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医院疗养院病床335张;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0.0公里;铺设排水管道6.7公里;中成药1850吨,片剂2.7亿片,输液瓶6万瓶,胶囊剂2.1亿粒;合成纤维聚合物3000吨;软饮料5000吨;家具3.8万件。

价格

市场价格低位运行,部分消费品价格略有回升。据州城市调查队取得的延吉市有关数据显示,全年延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上年持平。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2.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2.2%,居住类价格上升1.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9%,衣着类价格下降5.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4%。

生产领域价格有所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全年冶金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价格水平比上年分别增长3.2%、14.8%、4.2%、3.9%和3.7%;建筑材料工业、造纸工业分别下降了2.0%和2.3%。

农业

充分发挥我州特色农业和林地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尽管2003年我州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但农业生产没有出现严重下滑。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种植业产值18.5亿元,比上年下降1.4%;畜牧业产值10.8亿元,增长15.3%。

2003年,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大中型农用拖拉机3142台,下降3.1%;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5万台,增长4.7%;农用载重汽车1503辆,下降3.1%;农村用电量2.5亿千瓦小时,下降3.9%;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82302吨,下降3.9%。

受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影响,我州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全年粮食产量为39.5万吨,比上年减产9.1万吨,比平年产量下降了34.0%,比上年下降了18.8%。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2003年高效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1万公顷,增长3.7%。元葱、苏子、绿色大米、有机大米获得了省级绿色产品证书。粮经播种面积比由上年的51:49调整为2003年的48:52。

2003年,完成造林面积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5.5%;零星植树428万株,是上年的2.6倍。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4万吨,比上年增长5.7%;禽蛋类产量为2.3万吨,增长15.9%;奶类产量1.1万吨,增长48.4%。全年水产品产量为5110吨,增长8.4%;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2370公顷,增长3.0%。

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3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增长13.8%。

全州围绕 “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2003年,延吉卷烟厂投资5.1亿元的移地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延边华泰现代初步具备了1500辆客车生产能力;辽宁龙腾集团拟投资8亿元开发汪清油页岩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支柱产业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生产均以高于20%的速度快速发展。软饮料、家具、医疗仪器设备等产品的生产成倍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利税总额14.8亿元,增长23.2%,其中利润总额2.9亿元,是上年的2.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1亿元,下降21.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0.7%,比上年上升9.1个百分点。在评价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7.6%,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8%,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3.2%,下降2.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15次,加快0.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9%,提高1.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4899元/人,增长7.4%;产品销售率为95.4%,下降1.2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州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4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8%,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为17653元/人,增长2.7%。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

金融业加强服务创新,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2003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5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3.8亿元,当年新增7.0亿元。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8%;现金支出1194.5亿元,增长26.4%。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35.4亿元,增长15.5%。

2003年,保费收入4.3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0亿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财产险0.9亿元;人身险0.2亿元。

国内贸易

克服“非典”疫情影响,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按城乡分,县市消费品市场协调发展,其中市的零售额61.8亿元,增长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2.8亿元,增长2.7%。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保持增长,实现零售额66.2亿元,增长4.9%,其中全州35家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1.7亿元,增长9.1%;而餐饮业、其它行业的零售额分别为8.3亿元、985万元,下降了3.9%和26.1%。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受“非典”等因素影响,运输量有所下降。铁路货物发送量603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公路运输2747万吨,下降6.3%;民用航空运输0.2万吨,下降9.7%。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462万人,下降8.0%;公路3083万人,下降4.5%;民用航空18.3万人,下降11.6%。延吉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3964架次。

邮政业务加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信函8622千件,比上年下降7.5%;国际特快专递4.8万件,增长28.1%。

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商品房施工面积194.2万平方米,增长39.0%;竣工面积106.5万平方米,下降3.5%;商品房销售面积79.1万平方米,下降14.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7.3万平方米,增长1.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9.0亿元,比上年下降48.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1亿元,下降11.9%。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制有了重大突破,通过采取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置换以及彻底解决债务和社会负担等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措施,州直19户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年内,石砚纸业股票成功上市;图们江石化委托长春龙铁公司启动生产;亚松公司实行破产;规范运作珲春金铜矿改制。加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培育“小巨人”企业48户,省政府命名20户。州内3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累计为108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167笔,担保责任总额4.7亿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2003年全州将原有的977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为418项,削减幅度为57.2%,其中审批69项、核准118项、审核201项、备案30项。公务员行为更加规范,依法行政能力日益增强,依法治州工作稳步推进。

对外贸易

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外贸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进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5.3%;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28.8%。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6亿美元,增长27.1%;边境贸易1.3亿美元,增长9.2%;加工贸易1.2亿美元,增长2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总额达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

吸收国内外资金

2003年,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扩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年内与省外、国外投资商签订合同217项,项目总金额为41.4亿元。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24项,比上年增长2.0%;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2亿美元,增长10.0%;实际到位金额4271万美元,增长6.0%。全年批准工业吸收外资合同项目92项,吸收外资合同金额8159万美元。第三产业全年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278万美元。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大项目3项,吸收外资合同金额5906万美元,增长89.0%。2003年末,全州实有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04户,其中当年新注册91户。年末,在我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3个。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我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发展。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0项,合同金额4247万美元。共派出劳务人员1.6万人次,涉及农业、建筑、机械加工、服装加工、海上运输等领域,当年外派劳务人员4200人次。2003年末,我州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多个。全年境外收入达6.5亿美元。

旅游

2003年末,全州拥有星级宾馆33家,旅行社4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1家,国内旅行社27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与上年基本持平,为2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国内游客195.1万人次,增长1.9%,国内旅游收入11.7亿元,增长35.0%;受“非典”疫情影响,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大幅下降,接待入境人数1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3.9%,其中,韩国旅游者9.0万人次,下降34.5%。国际旅游收入2330万美元,下降28.0%。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2003年延吉集中供热、汪清城区供水等150个项目列入国债计划,到位国债资金6.0亿元。全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公用事业

城市交通体系逐步改善,交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2003年末,全州公交运营车辆892辆,运营出租车6894辆。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8.2万立方米。全州人工煤气用量133.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3.1万吨。

城市绿化

全面推进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2003年公共绿地738.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9%。全州公园个数达14个。

四、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3年末,全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0.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5.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69.0万户;全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1.6亿分钟,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国际电话长途通话时长554万分钟,下降3.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8万户,比年初增加13.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9.0万户,比上年增加2.7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4万户。200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9.6万户,增加1.5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社会事业

科技

实施科技兴州,推动科技进步。2003年,全州有2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有204项发明创造申报国家专利。全州共有各类科学技术人员9.1万人,其中自然科学人员6.5万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411人。全州国有科研机构21个,拥有科研人员471人。

教育

加快教育发展与改革,不断巩固“普九”成果。2003年全州高等院校招收研究生518人、毕业研究生241人、在校研究生1495人,当年有226人被授予硕士学位。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4222人,在校学生13914人,毕业生2347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90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0494人;职业中学在校生697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98420人;小学在校学生1375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在园幼儿数达到26947人。盲聋哑学校在校生434人。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推出了《父亲山、母亲江》、《祖国赞歌》等优秀文艺作品。全州共有4个文艺作品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获奖。延边电视台全年共译制电视剧3部58集,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全年共制作广播剧13部42集。全州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2%。全年出版报纸3614万份,出版各类杂志74万册,出版图书3458万册。

卫生

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003年末,全州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20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720人,其中执业医师3893人,助理执业医师572人,注册护士3590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869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36张。

体育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州共举办县(市)、乡(镇)级以上综合运动会491次,参加的运动员达7万人次。到年末有24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85.9%。年内我州体育健儿参加全国体育竞技比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1枚、铜牌2枚;参加省级比赛获得金牌24枚、银牌12枚、铜牌17枚。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3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35.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42.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3.5万人。全州共有敬老院68个,收养1681人;国家办光荣院3个,在院人数270人;城镇社会福利医院1个,在院人数500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33.6万人次。

六、人民生活

人口

2003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为2185660人,比上年末减少20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1417人,占总人口的63.7%;农业人口794243人,占总人口的36.3%。人口出生率为5.67‰,死亡率为6.25‰,自然增长率为-0.58‰。年末总人口中朝鲜族人口829053人,占总人口的37.9%,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就业

2003年末,全州职业介绍机构240个,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9个,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31个(含其他社会团体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全年城镇开发就业岗位50415个,新增就业岗位人数40870人。安置6179名“4050”人员上岗就业。年末全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079人,比上年增加3234人,登记失业率为4.8%。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为29.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为28.6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3.7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达9.4万人。

居民收入和储蓄

据调查队抽样调查,延吉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596元,比上年增长9.7%;全州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35元,增长10.0%。全州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8.9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799元,增长11.9%。

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全州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含邮政储蓄)264.02亿元,当年新增28.18亿元,增长12.0%。

居住

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全州完成住宅建设投资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住宅竣工面积260.8万平方米,增长29.4%,其中个人建房竣工面积88.8万平方米,增长18.9%。

注:1.本公报中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延边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            1.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

2003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39.5万吨-18.8

其中:水稻6.3万吨-56.5

玉米17.9万吨-14.6

大豆13.4万吨24.9

薯类1.5万吨-22.0

油料8687吨-1.2

其中:葵花籽5858吨10.6

亚麻籽405吨-28.6

麻类2652吨-65.1

烟叶12710吨22.0

其中:烤烟8747吨18.9

园参10280吨53.6

蔬菜33.2万吨5.5

其中:食用菌3992吨1.2倍

瓜果类1.3万吨-60.0

水果7.0万吨-45.2

其中:苹果梨5.1万吨-51.5

2.主要畜牧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2003年比上年增减%

肉类74274吨5.7

其中:牛肉27791吨4.8

猪肉35370吨2.5

家禽5833吨7.0

奶类10888吨48.4

禽蛋22894吨15.9

蜂蜜2669吨9.5

鹿茸12654公斤1.0倍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50.0万头6.6

其中:牛47.2万头7.0

猪年末存栏数32.7万头2.7

鹿年末存栏数19722只42.3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3年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19.9亿千瓦时-0.6

铝19334吨72.6

原煤271.5万吨1.8

原油加工量11.9万吨-41.3

木材122.0万立方米-9.0

人造板28.7万立方米6.9

水泥116.4万吨21.2

纱9118吨3.9

布636.0万米-47.7

机制纸及纸板20.5万吨51.8

啤酒6.6万吨11.3

方便食品1421吨32.1

卷烟31.1万箱3.5

家具8383件1.1倍

油漆1188吨10.8

塑料制品12800吨17.7

日用玻璃制品68801吨34.5

中成药4049吨-7.32

蓄电池23.2万千伏安时5.34

服装4711.9万件14.7

软饮料67569吨1.6倍

关闭
关注公众号 获取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