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白城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3:41:57 来源:白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27次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实施工业提速增效、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等项重点工作, 全市经济保持强势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 “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4.1%;第二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69.2亿元,增长13.7%。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405元,比上年增长31.1%。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8:31.2:36.0调整为2006年的25.5:38.1:36.4。2006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9.3%。

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7亿元,增长31.4%。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0.1亿元,增长56.3%;农业支出3.0亿元,增长48.1%;教育支出6.1亿元,增长22.0%;医疗卫生支出1.8亿元,增长38.7%;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2.2亿元,增长20.7%。

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0%,涨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6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7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1.33%;居住类价格上涨9.9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衣着类分别下降了2.12%、3.73%和0.4%。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81.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7.7万人,第二产业7.8万人,第三产业25.6万人。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05万个,完成年计划的110%,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9%。年末全市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81%。全年实现劳务输出总数45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2.2%。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4200个,其中省统一开发公益性岗位879个,420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已全部上岗工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生产要素使用效率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就业再就业压力尚待进一步缓解。

第一产业

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4.1%。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农村经济取得可喜成绩。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56.3亿元,畜牧业产值33.4亿元,渔业产值1.3亿元,林业产值2.9亿元。

粮食总产量增加,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3.9万吨,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玉米产量155.3万吨,水稻产量52.6万吨。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0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6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3.2万公顷。

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畜产品产量全面增加。肉类总产量22.4万吨,增长1.1%;禽蛋产量9.1万吨,增长3.4%;牛奶产量15.6万吨,增长31.1%。

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41家,同比增长5.8%,加工产品共有17个系列681个。全市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95.8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5%。粮食加工量达125万吨,同比增长8.7%。到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62亿元,实现利税5.6亿元。全市已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面积585万亩,带动农户15.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0.2%。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7个,有机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43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90万亩。

第二产业

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26.4%。

全市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2.7%,比上年提升3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57.49%。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97%,其中重工业为98.02%,轻工业为96.32%。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94.01%、99.95%和96.98%。

民营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民营企业117户,比上年末增加12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0%,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0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57%。

投资规模扩张拉动建筑业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80万平方米,全年竣工房屋面积19.70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9.2亿元,增长13.7%。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101万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进口621万美元,同比增长55.3%;出口4480万美元,同比增长8.3%。全市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50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05项,实际到位域外资金127.5亿元,同比增长84.8%。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9957万美元,实际到位963万美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截至200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29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86公里,省道339,?220公里,乡道3579公里,村道2935公里。2006年全市公路大中修线路里程108.8公里,其中洮北区辖区内完成54.7公里,大安市境内完成51.3公里,镇赉县境内完成2.8公里。“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716公里。其中,洮北区74公里,洮南市17公里,大安市241公里,通榆县105公里,镇赉县279公里。

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656万吨,货运周转量37638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703万人,客运周转量41769万人公里。2006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2.1万辆。在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达到2.8万辆,轿车1.3万辆,载货汽车达到0.8万辆。私人车辆保有量达到20.4万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加大了生态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围绕“湿地风光、鹤乡白城”主题,突出“草原风光、湿地风景、民族风情、风电景观”特点,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包拉温都杏花节”和“ 向海第五届生态旅游暨AAAA级景区挂牌仪式”。组织参加了第二届吉林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在活动中洮南市旅游局选送的“金陵十二钗彩绘葫芦雕刻”荣获省级三等奖。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4家,旅行社10家,AAAA级景区2家,AA级景区4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9.4%。

金融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0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18亿元,比年初增加19.2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48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29亿元,比年初增加6.4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0.31亿元,比年初增加3.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3.3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5.46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2.77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全年保费收入30767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569万元,同比增长0.2%;人身险保费收入25198万元,同比增长17.6%。全市赔款给付金额4024万元。其中: 人身险给付金额806万元,下降90.0%,财产险赔款金额3218万元,增长4.4%。

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0.1%。

全面实施了以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畅通便民工程、生态休闲设施建设工程、美化亮化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马路市场整治工程为内容的民生民利建设工程。民生民利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9.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6.5%。市区二环路内的土路全部消灭,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8.96平方米,二环路以内的路灯亮灯率达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9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9.31%,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7.36标台。市区公交运营线路达到21条,公共汽车运营车辆228辆。运营出租车1774辆。全年公交客运达1100万人次。市区自来水日综合生产能力10万立方米/日,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2274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288万立方米。市区家庭燃气用户5.9万户,用气人口19.21万人。市区居民家庭燃气气化率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