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白城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3:40:08 来源:白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74次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更新观念争上游、负重前进加压力、改革创新找差距、跨越发展升位次的工作方针,围绕全面实施“三步走、三基本”战略规划,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综合

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白城市生产总值12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5100元增加到6144元,比上年增长20.5%。

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5亿元,增长1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积极化解非典负面影响,完成增加值38.8亿元,增长12.9%。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5.3:33.2:31.5。

全市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3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5.45亿元,增长13.3%。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3.7%、4.9%和34.0%。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财政支出20亿元,增长18.9%。科技三项费用、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支出增幅分别为84.5%、23.6%和7.1%。

市场价格水平有所回升。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6.0%,烟酒及用品价格上升2.6%,衣着类价格下降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3.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3%。全年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

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增长2.3%。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65万人,增长47.2%。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77.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2.95万人,第二产业9.21万人,第三产业24.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产业发展协调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仍较缓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很重等。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农业产值42.8亿元,增长14.4%;畜牧业产值34.2亿元,增长31.6%;渔业产值1.3亿元,增长19.3%;林业产值2.2亿元,增长12.9%。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优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种植面积达到323万亩,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年粮食作物的57.2%。粮经饲种植比例由上年的4:4:2调整到3.6:4.1:2.3。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6万吨,比上年增长20.4%。粮食作物平均亩产400公斤,比上年增产51公斤。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1万吨,增长3.5%;禽蛋产量9.4万吨,增长23.0%;奶类产量5.4万吨,增长65.3%。

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至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7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2003年,全市共落实重点食品工业项目17个,完成投资1.21亿元。已建成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1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51.1%,共辐射带动农产品基地532.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共带动农户11.9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3%。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完成总产值70.6亿元,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8.0%;完成总产值46.0亿元,增长27.0%。

支柱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汽车配套、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四大重点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9亿元,增长3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1.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2%。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其中重工业为98.2%,轻工业为96.2%;国有企业、外商、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95.6%、101.5%、107.6%和100.7%。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8亿元,增长30.7%。其中实现利润2.0亿元,增长65.7%;实现税金2.8亿元,增长13.6%。

投资规模扩张拉动建筑业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2.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9.7万平方米。按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9.8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坚持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投资呈现多元化,国有投资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7%;民间投资13亿元,增长10.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21.3%。

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8.1亿元,增长19.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0.5亿元,增长13.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亿元,增长63.3%;房地产投资完成3.1亿元,下降16.2%;其他投资完成6.5亿元,增长38.3%。

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全年50万元以上投资施工项目357个。其中,基本建设施工项目275个,新开工项目257个,新增固定资产22.9亿元;更新改造项目6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9个,新增固定资产5亿元。

国内贸易

2003年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8亿元,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增长11.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37.8亿元,增长12.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1.2%。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市共有各类市场121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个,消费品市场119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各类市场成交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2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进口1730万美元,下降7.3%;出口2530万美元,增长15.0%。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仍占主体,出口增长加快。全年一般贸易出口2400万美元,增长29.4%,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为94.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615项,合同利用域外资金66.8亿元,同比增长11.0%;实际到位域外资金41.1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111万美元,实际到位34万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平齐”铁路线白城段复线改造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该工程2003年已完成复线改造里程127.4公里,其中通榆县境内完成81.4公里,洮南市境内完成4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92亿元。

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460万吨,货运周转量2668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558万人,客运周转量30635万人公里。

电信和邮政业务大幅上升。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58亿元,增长32.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4.18亿元,增长18.6%。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90公里,增长131.7%。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3万门。全市公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5.18万户。公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8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3万户,短信业务总量达到5280万条。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393万元,增长6.47%,发送函件721万件,增长19.0%,特快专递8.67万件,下降13.67%。

加大了生态旅游开发力度,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白城第四届生态旅游节和第二届冰雪旅游节。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6家,旅行社10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

金融保险

金融保险服务力度显著加大。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金融运行平稳,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3.39亿元,比年初增加5.8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33亿元,比年初下降2.6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8亿元,增长6.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68亿元,比年初增长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0.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0.98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3.38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全年保费收入24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20万元,下降1.4%;人身险保费收入19353万元,增长20.5%。财产险赔款金额3950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4219万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至年末,全市企事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570人,比上年增长2.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251人,比上年增长2.0%;中级职称人员14959人,比上年增长5.7%。全年投入科技引导资金951万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共规划实施了125项科技项目。争取到国家、省各类项目34项。其中,工业科技开发项目10项,农业科技开发项目17项,社会发展项目7项。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0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取得新突破。2003年,全市首批认定了科技型企业60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户;全年共建设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科技大院16个。其中工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当年招生6681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13613人,毕业1225人;中等职业学校当年招生5641人,在校学生17925人。

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在校初中学生81455人,毕业生25083人;普通高中当年招生8962人。在校高中学生23676人,毕业生6998人;小学当年招生20626人,在校学生139709人,毕业生3302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99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小学生升学率100%。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档案事业成绩斐然。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6个。全市现有广播节目5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9.24%;全市电视节目5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1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11个,其中医院42个,卫生防疫机构12个,妇幼保健所(站)6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432张,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966张,增长1.0%。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657人,每万人拥有医生22人,拥有医院床位32张。

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群众体育丰富多彩。年内,对市体育运动中心原有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改建、改造和进一步完善,在市民广场兴建了群众体育健身广场。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达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13枚金牌、15枚银牌和12枚铜牌。年内,全市6所业余体校共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22人。

全年电脑体育彩票共销售1000万元,获彩票公益金近100万元,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和参加国内大型比赛提供了资金保障。

环境保护和治理

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市区大气总悬浮微粒等主要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0%,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内。烟尘控制区34个,烟尘控制面积47.2平方公里。

城市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声级为52.1分贝,道路交通噪音平均声级为67.4分贝,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内。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48.7平方公里。水环境治理状况良好,辖区内地表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三类水体功能区的要求。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共立案查处不法排污企业9户,取缔5户,停产治理4户;蓝天工程取得新进展,对市区六个主要道路出入口的120户烟尘污染源进行整治。年内,已有87户完成了烟尘治理任务,占总数的72.5%。取缔种类污染严重的旧锅炉12台,拆掉大小烟囱18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削减烟尘排放量1950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825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限额以内,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87万公顷,占辖区面积比重达到12.36%,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框架体系进一步巩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进展顺利。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0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7平方米。

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年内市区完成新建道路5条,完成道路拓宽4条,完成道路维修2条,完成沙石路建设5条,完成巷道建设7条。至年末,全市公交运营线路达到18条,比上年增加3条。公交运营车辆209辆,比上年增加42辆。运营出租车3146辆,比上年增加1321辆。全年公交客运达800万人次。

公用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4198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量1914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679万立方米。家庭燃气用户7.9万户,年末城市居民家庭燃气气化率68.5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6.8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著。年末全市总人口200.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5万人,乡村人口66.3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上年的65.22%上升为66.98%。全年出生人口1.34万人,出生率为6.68‰;死亡人口0.69万人,死亡率为3.44‰;全年净增人口0.6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24‰。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410元,比上年增长11.2%。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4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2525元,增长22.6%。居民储蓄增量高于上年,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426元,比上年增加335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继续改善。全年房屋拆迁总量达到17.88万平方米,综合整修旧楼区8片。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39平方米,使用面积1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9平方米。

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年末参保缴费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2.8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为1.3亿元,增加1000万元。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达到636元,比上年增长5.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5.4万人。

医疗保险改革进一步深化。制定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10项政策措施。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其中:职工11万人、退休人员3.2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和0.4万人。按企事业划分来看,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8万人,机关和事业单位为5.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万人和2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下降。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603人,增长5.96%;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1.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06人,增长13.2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低保对象106432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82432人,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343人。各种福利院床位4978张,收养4568人。全市有救助站5个,全年救助3910人次。全市社区服务设施756处,社区服务中心5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60万元,筹集福利资金158万元。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白城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