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辽源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2:49:02 来源:辽源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13次

辽源市统计局

2006年3月8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辽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省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加快城市转型步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进程,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区生产总值

经吉林省统计局专家评估联审认定,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7.08亿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1%,增速在全省各市州占第一位,这是我市经济总量从百亿元向二百亿元迈进的重要一步。在整个“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100元,比上年增长34.5%。我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66亿元,比上年增长59.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6%,比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3%,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1%,比上年降低4.8个百分点;十几年来,我市第二产业再一次占到了全市经济的主导地位。

财政收入

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2.85亿元,营业税1.14亿元,个人所得税0.54亿元,房产税0.18亿元。全市财政支出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18亿元,科教文卫事业支出3.71亿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0.47亿元。市本级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27.1%,市本级财政支出12.56亿元,增长12.6%,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5.36亿元,增长117.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0.64亿元,增长25.2%,教育支出0.98亿元,增长20.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8亿元,比上年增长84.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比上年增长72.6%,房地产开发投资5.6亿元,增长17.5%。

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6.8亿元,增长10.3%;畜牧业总产值21.5亿元,增长7.0%;林业总产值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由于实行耕地保护,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万公顷,增长10.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5.6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3.8万吨,增长5.4%;全年蔬菜产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21.1%;生猪出栏数74.8万头,增长1.8%;牛出栏47.7万头,增长1.1%,家禽产量22.7百万只,下降5.0%。

农业基本建设继续发展,到2005年末,农村共有518个村,其中:自来水受益村达136个,比上年增加21个;通汽车村496个,比上年增加4个;通电话村515个,比上年增加19个。

工业

工业经济依托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36亿元,增长43.0%。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24.8%;重工业增加值24.98亿元,增长55.3%。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16亿元,增长51.07%。

县区工业增长加快。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县区工业增加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18%。县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0%,适应市场的需求,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产值达到1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9.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64%。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利润总额5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税金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企业亏损7653万元,比上年减亏3562万元;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税金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税金总额的63.4%。全市盈利工业企业盈利额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5%;施工面积14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4%;竣工面积108.2万平方米,增长71.2%。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2%。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98.0亿元,增长17.8%;同比增加1.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64亿元,现金支出473.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9.7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市保险机构合计保费收入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赔付率达39.52%,在保险业界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国内贸易

不断加快商业的结构调整,市场流通规模扩大,全年实现国内商业增加值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45亿元,增长1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达到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客货运输全面增长,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3244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7%;公路客运周转量4635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3%。

邮政业务发展加快。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全年发送信函74.7万件,比上年增长18.0%;电信业务总量34590万元,同比增长15%。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民营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通过省级论证,环保企业发展到30家,从业人员达3000人,全年环保投资22789.5万元,产值达1.8亿元,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公用事业

2005年市政府把寿山镇、石河乡等划为市属城区,使市区面积增大,城区(市辖区)人口由原13万户增至17万户,人口由原来的44.5万人增至47万人。2005年全市人口密度为1074人/平方公里;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为169元;燃气普及率为68.09%;建成区绿地率为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2%。城市运输进一步发展,有公共汽车298辆,其中小公共263辆,出租车3540辆,城区交通便利快捷。

房地产业

全市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房地产市场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房屋施工面积55.74万平方米,对解决居民住房起到了重大作用,旧房危房动迁使较多居民迁居新楼。

消费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9%,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1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2%;衣着类价格下降1.0%。

国企改革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筹集改革资金7亿元,本年7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80%的改制工业企业启动生产,重新安排上岗职工8500人。

对外贸易与吸收外资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31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72万美元,出口总额1259万美元。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引进国内资金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实际利用外资4812万美元,增长7.4%。引进香港财富集团,美国生物制药城、德国嘉利达集团,使辽源有了新的增长点。

科技

全年科技成果72项,其中:工业7项;农业19项;卫生33项;软科学13项;按等级分:特等奖2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10项;在科技成果中,有2项是省级成果。

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1125人,比上年增长1%。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共有小学485所,在校学生73667人;初级中学63所,在校学生45964人;高级中学9所,在校学生18364人;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7%,高中阶段入学率60%。

各类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全市共有民办小学5所,学生数为641人;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学生数284人;民办高中1所,学生数970人。

文化与广播电视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5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年内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95场次,本年新排剧目4个;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4套,广播覆盖率96.5%,覆盖人口119.6万人;公共电视节目4套,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为17068小时,电视覆盖率达到97%,覆盖人口120.3万人。

卫生

公共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市拥有卫生机构78所,其中:医院20所,门诊部1所,县区个体诊所10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所,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094人,其中:执业医师1823人,执业助理医师335人,注册护士1679人。各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4143张,比上年减少48张。全年诊疗人次数144万人,比上年增长18%,治愈率85.7%,比上年减少7个百分点;好转率12.5%,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就业、劳动工资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1.38万人,比上年增长3.8%;实际缴费人员达10.94万人,比上年增长8%。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员7.57万人,参保率达100%;参加医疗保险人员12.5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员7.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员1.67万人。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万人;全市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万人。年内新开发就业岗位4.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万人。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人数965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316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378元,比上年增长26.8%。

人口

至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40.92万户;总人口123.37万人,比上年减少0.6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2万人,出生率为8.25‰,比上年增加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61万人,死亡率为4.96‰,比上年下降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比上年增加1.76个千分点。全市总人口按年龄结构分组:0-18岁人口达到23.48万人;18-35岁人口达到34.66万人;35-60岁人口达到52.77万人;60岁以上人口达到12.46万人。

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经抽样调查计算: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3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57元,比上年增长2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02元,比上年增长15.9%,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改善。

注:1、公报中工业数据为年度快报数。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由市农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