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四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12:44:35 来源:四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471次

四平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四平大发展、快发展,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积极采取措施,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3.9 亿元,增长1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4.9亿元,增长19.3%。人均生产总值达17641元,比上年增长2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4.1%:34.6%:31.3%变为今年的32.7%: 34.4%: 32.9%。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6%;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1.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低6.99%。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7.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达7.4亿元,比上年增长45.8%。

民生、社保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工资性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市区财政支出完成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5亿元,增长29.3%;教育支出4亿元,增长43.8%;科学技术支出2581万元,增长22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亿元,增长70.0%;医疗卫生支出1.2亿元,增长36.9%。

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八项分类指数呈“五升三降”的特征,食品类价格上涨15.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1%,衣着类价格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8%,居住类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5%。

表1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标   2008年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106.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3

食品 115.1

烟酒及用品         100.1

衣着  95.8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100.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98.2

交通和通讯  97.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8

居住  103.9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5.6

农    业

2008年,有利的气候条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喜获丰收。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423公顷,增长0.8%。粮食产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好收成,达到694万吨,比上年增产17.4%,是四平市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其中玉米产量602.8万吨,增产98.7万吨,增长19.6%;小麦产量1897吨,减产963吨,下降33.7%;水稻产量60.2万吨,减产4.6万吨,下降7.0%。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林业产值1.6亿元,比上年下降0.3%;牧业产值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7.4%;渔业产值4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玉米播种面积53.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6万公顷,增长1.1%;水稻播种面积5.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万公顷,下降13.1%;小麦播种面积421公顷,比上年减少142公顷,下降25.2%;大豆播种面积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6万公顷,增长28.4%。

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694.1 17.4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13.7 8.3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07.3 7.6

鲜蛋总产量 万吨 52.9 8.5

牛奶总产量 万吨 20.9 27.0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5 20.3

出栏生猪 万头 684.9 7.5

出栏家禽 万只 10882 19.4

畜牧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140.6万头、296.4万头、196.5万只和1.8亿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7.0%、5.6%、10.8%和15.2%。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多,畜产品产量也增加较多,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07.3万吨,比上年增长7.6%。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59.4万吨、21.2万吨、1.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9%、4.2%、10.6%。禽蛋产量52.9万吨,比上年增长8.5%;牛奶产量20.9万吨,比上年增长27.0%;水产品产量4940吨,比上年增长20.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5%。拖拉机保有量71498台,比上年增长1.4%。农用运输车8885台,比上年增长64.9%。机电井13764眼,比上年增长11.8%。农用水泵75576台,比上年增长0.0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灌溉面积分别达到175560公顷和132670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4.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大发展、快发展”,紧紧围绕“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的发展目标,积极化解金融危机给工业经济带来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

工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4.4亿元,同比增长25.7%。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174.4   25.7

轻工业   67.9   29.4

重工业   106.4   23.6

其中:国有企业   18.4   9.2

股份制企业   122.4    31.1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42.0  38.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4.7   7.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1   13.9

医药制造业   3.1   32.0

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大力实施以“创办小企业、增加新岗位、促进再就业”为重点的全民创业计划,按照政策再放宽,领域再放开,规模再扩大,机制再灵活的要求,促进民营经济规范进入各种竞争领域,民营经济成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生力军。从总量上看,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98户,占全市总户数的80.1%,拥有资产221亿元,占全市58.2%;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4.8%,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34.4%,实现利税16.2亿元,占全市的54.8%,其中:实现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69.2 %,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迅猛提高。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持续向好,企业亏损面大幅下降。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91.6亿元,同比增长52.3%;产销率达97.9%;实现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52.0%;实现利税总额29.6亿元,同比增长37.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7%,高于同期28个百分点。

十大产业增速加快。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农产品深加工制造业、机械加工制造配套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医药、食品、轻纺、电子等十大优势产业,2008年共创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6.6%,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7%,成为左右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401852            10.3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956836            7.2

食用植物油 吨 106798 -8.1

饮料酒 千升 351293 10.6

纱 吨 6428 -5.9

布 万米 813 24.8

化学纤维 吨 7588 -12.2

机制纸板 吨 152014 54.4

硫酸 吨 77360 70.7

烧碱 吨 98149 0.4

油漆 吨 2057 0.6

中成药 吨 13054 312.1

合成洗涤剂 吨 129007 -17.2

服装 万件 94.2 -42.8

水泥 吨 4939839.7 17.7

平板玻璃 重量箱 6055957.6 -13.7

粗钢 吨 953592 -1.0

钢材 吨 1342962 19.4

风机 台 1615 10.3

轴承 万套 756.5 -32.3

改装汽车 辆 9802 -9.8

汽车仪器仪表 台 1376531 -5.8

配混合饲料 吨 954740 47.4

农用化学原料 吨 1558 -1.9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4%。工程结算收入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2%。全年施工单位工程73个,比上年增加2个。建筑施工面积3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7.7%,竣工面积3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8.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城镇投资247.4亿元,增长49.5%;农村投资71.8亿元,增长30.1%。

表5 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19.2 44.6

# 国有经济投资 71.5 69.4

其他经济投资 247.7 38.8

房地产投资 22.6 5.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71.8 30.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7.4 49.5

第一产业 21.6 109.7

第二产业 199.2 58.7

第三产业 98.4 15.9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商品房销售面积7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2%,住宅销售面积6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0%,商品房空置面积2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4.4%。商品房销售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51.3%。

国内外贸易

全市消费市场红红火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7.8%。分城乡看,城市好于农村。城市零售额1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县的零售额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县以下零售额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3102.5万元,增长144.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559.6万元,增长44.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33.1亿元,增长28.7%,日用品类零售额2958万元,增长16.1%。

表6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1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6%。其中,进口总额达4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5%,出口总额达92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9%。

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06.89亿元,比年初增加82.7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7.4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12.56亿元,比年初增加58.9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11.06亿元,比年初增加48.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17.12亿元,比年初增加28.32亿元;中长期贷款69.40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

表7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同期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406.89 26.04

其中:企业存款 47.40 23.1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12.56 23.84

各项贷款余额 311.06  9.90

其中:短期贷款 217.12  4.97

中长期贷款 69.40  8.86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5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8家,人寿保险公司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0858万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401万元,与上年持平;寿险保费收入73457万元,比上年增长58.6%。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1469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寿险公司医疗、伤残、死亡给付26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27.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 %。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3085 万人,比上年增长5.2%;公路货物发送量2972 万吨,比上年增长6.3 %;公路货物周转量1151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0%;旅客周转量11400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93358辆,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载客汽车达到53647辆,比上年下降32.1%,载货汽车达到15522辆,比上年增长6.8%。全市私人轿车达到26562辆,比上年增长2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251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888万元,增长5.0%;电信业务总量115363万元,增长2.9%。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函件208.3万件,特快专递30.7万件。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达70.9万户,与上年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49.9万户,比上年增长7.2%。

全市旅游业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2008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8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607人次,比上年增长7.5%。接待国内旅游者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旅游总收入7.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7.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国内旅游人民币收入7.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7.7%。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成绩。全市棚户区改造完成施工面积126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租赁住房补贴和实物配租工作已经展开。市区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10万平方米。新建、翻建和维修市区道路21条,东山大街、平东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城区卫生环境综合整治会战取得实效,保持了国家卫生城荣誉,城市园林绿化取得新成果,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市区空气质量达到2级,全年优良天数354天。饮用水源保护区专向治理取得成效。居民饮用水百分之百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加强住宅小区及棚改小区管理,市区1413栋楼房的黑楼道全部亮化。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伊通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市区、公主岭、梨树、双辽等4个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770吨和1084吨。城市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功能不断增强。

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教育资源得到合理整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8,全市共有大学2所。共有中等专业学校9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生11821人,招生3959人,毕业生2716人;普通中学195所,比上年减少7所,招生53867人,在校生160904人,毕业生54468人。其中,普通高中23所,比上年减少1所,招生18126人,在校生55043人,毕业生18616人。普通初中125所,比上年减少6所,招生35741人,在校生105861人,毕业生35852人;全市普通小学1032所,比上年减少47所,在校生182478人,招生32569人,毕业生35912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388人,招生35人,毕业生25人。幼儿园、学前班206所,比上年减少20所,在园(班)人数21056人。

建立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四平。2008年,全市有25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户,年产值增长率达到35%。

为防御各类气象灾害,全年面向公众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20次,其中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次。全年共开展火箭增雨作业3次,人工防雹15次,发射高炮弹约100枚。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纪念四平解放60周年系列文艺演出活动。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

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管理和中医药工作,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69.3万人,掺合率达到82.2%。200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2个,妇幼保健院6个。卫生机构床位1044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9573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4178人,执业医师6406人,注册护士4213人。

全市体育工作创新思路,抢抓机遇,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稳步提高,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加强,社区体育工作得到巩固,老年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组织了“九洲城杯”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四平赛区决赛。组织各项体育表演竞赛活动162项42次。选拔11名火炬手代表四平市参加了在长春和延边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组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田径、举重等12个项目的比赛,共获金牌50枚、银牌55枚、铜牌49枚。有4名四平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获得女子赛艇四人双桨项目金牌、女子曲棍球项目银牌,实现了四平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低水平。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37.6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市区人口57.2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6‰。全年死亡人口1.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

表8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总人口(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337.6 100.0

# 农业人口 210.2 62.3

非农业人口 127.4 37.7

# 男性 171.2 50.7

女性 166.4 49.3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04.3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9797.7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食品支出3471.8元,比上年增长9.9%;衣着支出1186.8元,比上年下降20.8%;居住支出1202.8元,比上年增长18.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88.9元,比上年增长87.0%;交通与通讯支出为778.4元,比上年下降34.0%;医疗保健支出为870.7元,比上年下降9.7%;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1276.2元,比上年增长18.8%;。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5.4%,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44.7元,比上年增长17.9%。城乡居民住宅条件显著改善,市区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26.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为20.2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2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 19.9万人,比上年减少1.5 %。全年城镇创造就业岗位63152个。城镇新增就业55589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45人。年末全市尚有城镇失业人数36454人,登记失业率为4.2%。

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增加。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为 19.6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减少2.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35.7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16.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8229 元,比上年增加2739元,增长17.7 %。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3.1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养老保险费工资总额为2970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离退休参保人数达11.5万人,比上年增长8.1%。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低保人数达到12.9万人,发放低保金18202.7万元。全市农村低保人数达9.4万人,发放低保金5026.8万元。积极开展城市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30.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0.8万人。

说明:1、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为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由有关部门提供。

3、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计算基期为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