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吉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4 15:35:53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40次

2004年2月26日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省人民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全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统计指标实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综    合

GDP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水平。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吉林省生产总值25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O.2%,增幅同比提高O.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8.8亿元,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O%;第二产业增加值1140.8亿元,增长12.9%,贡献率为55.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6.3%;第三产业增加值892.2亿元,增长9.1%,贡献率为32.6%。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9:43.6:36.5调整到19.4:45.2:35.4。

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全省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3年全省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9.2亿元,增长18.1%,增幅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54.O亿元,增长17.1%,增幅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省财政支出409.2亿元,增长12.9%。农业支出、教育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科学支出增幅分别为15.8%、9.4%、6.O%和1O.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幅分别达到44.1%和27.8%。

市场价格水平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生产领域价格回升势头较大。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4.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表1:200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            1.2         1.1            1.5

食   品                   4.0         3.5            5.6

其中:粮食             -1.5        -0.6           -3.0

烟酒及用品                0.4         1.1           -0.7

衣  着                   -0.4        -1.1            2.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1        -2.3           -1.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8         1.4            2.6

交通和通信                 -2.1        -1.9           -2.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8        -0.5           -1.3

居   住                   0.4         1.6           -1.9

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劳动就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202.5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1.9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03万人。年末全省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43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产业发展协调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仍较缓慢;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尚需挖掘,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很重等。

农   业

优质高效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20.7万亩,比上年下降O.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45.7万亩,比上年下降13.3%。优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445.8万亩,比上年增长9.O%,占全年粮食作物的40.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59.6万吨,比上年增长2.O%。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6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86.O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4%。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85.04万吨,比上年增长5.6%;禽蛋产量90.01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22.68万吨,增长26.O%。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259.60               2.0

油料                  51.73              23.9

糖料                   7.02             -90.8

烤烟                   1.94              -4.8

水果                  59.38             -26.0

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0.9万吨,比上年增长3.8%。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2.1%。

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6.7亿元,同比增量达到1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9%;产品销售率达到97.6%。

表3: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06.7                      17.9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19.9                      17.3

其中:集体企业                    27.5                       4.4

股份制企业                  304.2                      13.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32.4                      42.6

其中:轻工业                     160.4                      13.6

重工业                     646.3                      19.1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8.7%;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19.1%。汽车增长21.2%,其中轿车增长54.6%;钢和成品钢材分别增长28.7%和29.3%。能源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发电量311.0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5%;生产原煤2037.63万吨,增长24.7%;生产天然原油455.72万吨,增长7.9%。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6.29              1.2

布                 亿米           0.98             -0.3

服装                万件        5721.09             12.0

化学纤维              万吨          18.68              6.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卷烟                万箱          58.57              0.9

彩色电视机             万部          78.55             87.6

能源生产总量(一次能源)   万吨标准煤    2153.04             16.1

原煤                万吨        2037.63             24.7

焦炭                万吨         177.76             15.6

天然原油              万吨         455.72              7.9

原油加工量             万吨         767.15             10.9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11.05              4.5

钢                 万吨         359.52             28.7

成品钢材              万吨         368.45             29.3

生铁                万吨         318.74             28.6

铁合金               万吨          30.05             66.8

黄金                千克        2604.25              2.9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9.99             21.6

水泥                万吨        1104.16             21.1

木材              万立方米       162.49             -6.5

硫酸                万吨           6.03             25.5

合成氨               万吨          28.37             29.1

合成橡胶             万吨          12.99             13.8

乙烯                万吨          57.48             12.8

化肥(折100%)          万吨           9.63             26.3

化学原料              万吨           0.99            -12.2

中成药               万吨           1.60              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汽车                万辆          64.06             21.2

轿车                万辆          35.07             54.6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7.17亿元,增长5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6.58亿元,增长67.1%;大中型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利润132.62亿元,增长58.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35.28亿元,比上年下降1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额为26.63亿元,下降27.3%。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创造历史最高点,达到142.4%,比上年高22.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及优势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表5:2003年支柱及优势产业主要统计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

本期      增长(%)     本期      增长(%)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计              3713.4      10.5        157.2      58.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155.7      22.7         96.8      28.8石油化工业                      643.6      -4.0         31.7     162.6

农产品加工业                     660.1      13.0         14.1      10.5

医药制造业                       236.9      14.3         11.6      -4.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2.9       8.6         -1.3    -298.5

注:农产品加工业与医药制造业中的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重复。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四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9081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2431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65.1%。建筑施工面积3818.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 加508.50万平方米,增长15.咣;竣工面积1731.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9.30万平方米,增长6.7%。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幅比上年提高O.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9.42亿元,增长20.8%;城乡集体和居民个人投资116.22亿元,增长1O.7%。

表6: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65.64               19.5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                68.77               92.0

第二产业投资               386.97               29.8

第三产业投资               509.90                7.6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435.66               17.3

更新改造投资               206.59               28.2

房地产开发投资             139.27               19.3

全年完成民间投资413.80亿元,增长15.O%,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2.8%。全年实现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7.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实际到位金额3.1 8亿美元,增长O.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190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61个,新增固定资产228.49亿元;更新改造项目14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67个,新增固定资产116.89亿元。

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1O.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城市零售额858.2亿元,增长11.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52.1亿元,增长6.3%。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53.0亿元,增长7.8%;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951.6亿元,增长1O.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96.5亿元,增长32.7%,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55.1亿元,增长6.3%;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5.7亿元,下 降29.0%。市场消费热点进一步显现。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全年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51.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52.4%;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0.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97.1%。

对外经济

在积极实施扩大出口政策的作用下,全年外贸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7%。其中,完成出口总额21.62亿美元,增长22.2%,增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完成进口总额40.1O亿美元,增长107.3%,增幅同比提高91.2个百分点。

表7: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总额                  21.62                    22.2

其中:一般贸易              17.78                    30.5

加工贸易               2.79                    -7.8

进口总额                  40.10                   107.3

其中:一般贸易              35.16                   128.8

加工贸易               1.38                    -1.1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5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表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619.91               4.2

其中:铁路        亿吨公里          422.29               8.6

公路        亿吨公里           90.57              -2.5

水运        亿吨公里            0.21             -30.2

民航        亿吨公里            0.29              16.0

管道        亿吨公里          106.55              -5.6

货运量              万吨           34804.2               1.7

其中:铁路          万吨              6044               6.2

公路          万吨             25211               1.8

水运          万吨                72              -8.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民航          万吨              1.22               7.0

管道          万吨              3476              -4.9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216.49              -3.0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          115.05              -6.5

公路        亿人公里           84.41               0.3

水运        亿人公里            0.08              16.5

民航        亿人公里           16.95               4.8

客运量              万人          24513.81              -1.7

其中:铁路          万人              4232             -12.9

公路          万人             20112               1.1

水运          万人                87              11.5

民航          万人             82.81              -0.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29亿元,增长12.6%;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6.55亿元,增长37.4%。全省长途光缆总长度达到16044皮长公里,增长14.8%。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61万门,比上年增长7.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599万户,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21万户,增长24.2%;乡村电话用户177万户,增长27.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33万户,比上年增长37.6%。全省互联网拨号用户数达到140万户,比上年增长29.6%。全省电话机普及率达到45.5部/百人,其中,全省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2.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3.4部/百人。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352.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3%,旅游业总收入141.7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1.17万人次,下降28.O%,旅游外汇收入6638.75万美元,下降23.7%;国内旅游者达到2331.16万人次,下降5.O%,国内旅游收入136.22亿元人民币,增长25.9%。

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与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46.9亿元,比年初增加414.7亿元。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765.8亿元,增加60.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85.O亿元,增加265.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22.4亿元,比年初增加21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16.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59.3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34.7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2亿元,增长1.2%;人身险保费收入55.2亿元,增长41.9%。财产险赔款金额9.6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7.5亿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至年末,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6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9.8万人,比上年降低1.8%,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2万人,比上年增长2.4%;中级职称人员23.4万人,比上年增长O.9%。全年从事科研活动人员6.5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61.41亿元j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73亿元,比上年增长5.O%,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1%。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3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2项,应用技术成果492项,软科学成果14项。全年安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18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41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鉴定验收2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43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8.73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267件,授权专利169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5.02%和12.14%。

综合技术服务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119个,其中授权的省级检验检测机构5个。至年末,全省建立了48个PCVSAT接收站,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VSAT地球站,16个地震台站,1个火山观测站,16口观测井。全年省测绘资料档案馆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14141张(幅),大地成果4490点,利用档案资料2480卷(盒),航空摄影航片3468张,航空航天影像数据光盘12760MB。省测绘院所属单位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673.27万元。全省查处地图市场违法案件11件。地质环境监测站1O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起。全省有气象台站57个,天气预报服务Internec网站2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39个。全省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45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4万平方公里,增雨量14.2亿立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各项改革逐步深入,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全省共有各类高等学校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1所,本专科在校生31.9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22所,本专科在校生15.41万人。研究生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研究生培养单位16个,招收研究生1万人,在学研究生2.36万人。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了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全省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6所,在校生达13.58万人。

加快了高中教育的发展与建设三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中297所,招生14.61万人,在校生38.13万人。全省初中共有1435所,招生42.92万人,在校生123.78万人。普通小学共有8163所,招 生25.00万人,在校生183.3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9%。全省有幼儿园2404所,招收幼儿19.83万人,在园幼儿25.91万人。

表9:六年来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998-2003

招生数

研究生          2736    3442    4747    6182    7357   10071      34535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 37109  52553  66965  73646  87968  107125   425366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 35958  37822  44244  48564   62003   60000     288591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102785  88463   61391   48599   56657   53386     411281

普通高中         86612   87356   96073  107563  128868   146132    652604

毕业生数

研究生           1930    2209    2111    2753    2948    4403      16354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  29000  30315  29342   34808   37825   52605     213895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  31286  33529  31870   32435   37095   37000     203215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103530 110001  99299   85056   70494   47381     515761

普通高中        69432   63451   70225   82639   83733   92934     462414

注: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数据尚未上报,暂按2002年数据计算。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健康有序。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文化馆62个,公共图书馆62个,博物馆22个,档案馆97个,向社会开放档案142万卷;共有广播电台1 O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59座;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1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08%和97.26%。有线电视用户219.13万户,比上年增长3.6%。另有县级广播电视台41座。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70种,总印数66757.15万份;出版期刊(杂志)234种,总印数3285.28万册;图书3826种,总印数13851.29万册。出版音像制品420种,210万盒;电子出版物110种,66万张。

表10:六年来广播电视及出版物情况

指  标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    92.47   92.86  94.78    95.16   95.71  96.08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   93.39   94.10   95.72    96.05   96.74  97.26

期刊(杂志)出版量     亿册   0.54    0.56    0.55     0.57    0.65   0.33

图书出版量            亿册 1.09    1.37    0.81     1.40    1.50   1.39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面展开。全省县及县以上政府举办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全部参加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让利1.89亿元。省级医院一次性材料器械招标正在进行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全省中心城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7个,初步建立了宏观布局合理、微观结构适用、基本功能健全的城市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农村卫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带来的风险。全省试点工作运行状况良好,6个试点县(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214.5万人,累计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6709.9万元,受益人数21.1万人,报销医疗费用495.5万元。进一步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并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同时,流行性出血热、霍乱、流感等疫情监测检验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得到加强;麻风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巩固;爱自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占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群众体育丰富多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9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7%,社会体育指导人数为8084人。成功举办了吉林省第一届社区体育健身大会,全年共举办万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9次,参加活动人数12万人。继续在全省大、中、小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面达到95%。达标率提高到97%。竞技体育 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省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30枚金牌、27枚银牌和19枚铜牌。1人1次创1项世界纪录,1人3次3项打破全国纪录,2人4次4项打破省纪录。在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5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金牌排名全国第7位。残疾人运动员在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共获4枚金牌、7枚银牌和8枚铜牌。全省有国际级运动健将6人,运动健将15人,一级运动员94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一级裁判员45人。

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筹办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4.35亿元,其中,发行足球彩票1.75亿元。共筹集彩票公益金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围绕实现总量控制阶段性目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新实施政府(2003—200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建设项目等各项环

境管理,取得较好效果。辽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取得新进展,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双辽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

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与上年相比,全省79个监测断面(采样点)中水质好转的占16.4%,下降的占20.3%,不变的占63.3%。

主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O.024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O.028mg/m3,总悬浮颗粒物(TSP)平均值为O.234mg/m3,均明显好于上年。

实施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安静工程”,突出解决环境保护热点和难点问题。全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加强了放射源安全管理,开展了放射源申报登记,并在全国率先开展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491个,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16552.3万元。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总数已达365个,总面积1172.5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已达375个,总面积211O.7平方公里;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已达11个,总面积551.4平方公里。开展了全省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清理整顿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7741人次,检查企业2937户,对399户不法排污企业分别执法进行了处理,取缔关闭245户,停产治理76户,限期治理78户。

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稳步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国家级增至7个,省级为1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218.O1万公顷,占全省辖区总面积的11.64%。治理盐碱地31O万亩,退耕还林234万亩,发展生态草1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5万亩。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著。年末全省总人口270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9.7万人,乡村人口1304.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上年的50.88%上升为51.77%。全年出生人口19.5万人,出生率为7.25‰;死亡人口15.2万人,死亡率为5.64‰;全年净增人口4.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61‰。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

表11: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省总人口                 2703.7               100.0

其中:城镇                 1399.7               51.77

乡村                 1304.0               48.23

其中:男性                 1383.9               51.19

女性                 1319.8               48.81

其中:0-14岁                412.0               15.24

15-64岁               2101.1               77.71

65岁及以上              190.6                7.05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由于工薪收入、经营净收人、资产收入增长较快,加上下半年的增资因素,支撑和拉动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5.1元,比上年增长11.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O.6%;人均消费性支出5492.0元,比上年增长1O.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0.4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15.6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居民用于交通与通讯、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5.6%,比上年降低O.8个百分点;农村为44.1%,与上年持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12:六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 标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4206.6  4480.0 4810.0  5340.5   6260.2   7005.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2383.6  2260.6 2022.5  2182.2   2360.8   2530.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6.0    42.7    39.4    38.1     36.4     35.6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54.3    53.4    49.1    47.7     44.1     44.1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6.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9.75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成效显著。年末全省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73个,提供床位4.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4万人,各种社区服务中心368个。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两个确保”继续得到落实。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426.98万人,比上年增加29.28万人。其中,职工311.49万人,离退休人员115.4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84.2%。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4.56%。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92.88万人,比上年增加8.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2万人,比上年增长3.5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30.77万人,比上年增加53.88万人。全省城镇居民共有149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吉林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