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吉林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4 15:32:20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68次

2000年2月25日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积极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突出提高农业效益、搞好国企脱困、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生升级四项重点工作,以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使全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综合

全省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基本实现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70.5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00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662.10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80.48亿元,增长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2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优势增强,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6:38.3:34.1发展为1999年的25.6:39.6:34.8。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在低价位上。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O%。其中食品、衣着价格分别下降4.7%和1.5%,居住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2.0%和9.0%。

各项改革进一步推进。1999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全省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初步放开了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全年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进行了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的试点。各市州建立国有资本营运机构29个。全省已有130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新组建股份公司40户。争取国家核呆规模33.7亿元。有18户企业列入国家债转股推荐名单,拟转股290亿元。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208.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5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581.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44万人。20.76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结构、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亏损问题仍很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进展迟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人均收入有所下降,农村市场开拓乏力等。

二、农业

全省农村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力增加和农村稳定发展的目标,着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效益农业。199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51.3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4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楫面积减少1158万公顷,水稻面积增加O.63万公顷,小麦减少O.7万公顷。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0.55亿公斤,比上年下降8.O%。油料、烤烟、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有较大提高,分别增长47.6%、37.5%和9.O%。甜菜产量由于受市场约束,比上年下降53.6%。

畜牧业和水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5.O%。猪牛羊内产量达到156.0万吨,增长5.3%;牛奶产量13.8万吨,增长10.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4.5万吨,增长2.1%。

林业工作取得新进展,林业开发与资源保护全面推进。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7.8%;完成幼林抚育面积74.4万公顷,增长10.9%;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顺利,森工企业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造林6.07万公顷。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O.1亿元,增长6.5%。森林防火创下连续1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可喜成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9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4%,其中,农用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分别增长2.6%和1O.7%。以打井抗旱和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到1999年底,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2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4%,节水灌溉面积18.2万公顷,下降54.9%。全省认真组织并完成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极大地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粮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全省玉米当年加工转化360万吨,肉鸡、肉牛和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亿只、40万头和300万头。年内投产的有大成玉米深加工扩建、松原1万吨柠檬酸和长春皓月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等项目。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省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深化国企改革的机遇,努力优化结构、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始终居全国前列,扭转了连续42个月净亏损的局面,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7%。

全省工业生产总体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1%;集体企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15.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67.1亿元,增长17.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23.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26.8%。全年轻工业增加值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重工业增加值299.O亿元,增长1O.6%。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强劲,产品结构得到改善。汽车、石化两大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其资产总额已占全省工业资产总额的45.O%。轿车产量达到9.8万辆,增长20.8%;化纤、乙烯产量分别增长66.7%和12.1%。电子、医药、食品三大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水泥、平板玻璃、钢、钢材等投资产品以及部分纺织产品、机电产品和能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吉林名牌产品达到172个,全年新产品得到大力开发,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9.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1.87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22.76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7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6.23亿元,减亏增盈20.05亿元,其对全省工业扭亏增盈的贡献率达到88.1%。按出资关系计算,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92亿元,减亏增盈1O.95亿元;省属企业实现利润;2.66亿元,减利O.46亿元;市、县属‘企业实现利润11.65亿元,增盈9.55亿元。在全省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利润2 1.59亿元,比上年增盈20.05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招投标承包制健康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80亿元,增长54.8%。国有建筑企业完成施工工程8288个,其中实、行招投标承包的工程3411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41.2%;竣工工程4306个;优良工程占39.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5%;竣工面积710万平方米,增长18.2%o

地质普查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年地质勘察新发现矿产地13处。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在认真筛选建设项目并及时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多渠道落实配套资金和积极创造建设条件,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1999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有经济投资412.4亿元,增长17.7%;集体经济投资40.9亿元,增长6.O%;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1.6亿元,增长30.O%。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27.2亿元,增长13.1%;更新改造投资99.4亿元,增长19.5%;房地产开发投资52.9亿元,增长45.3%。基础产业得到加强,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全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投资于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乡电网改造、粮库、城市基础设施、高校扩招、高技术产业化、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等方面。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4%上升到1.7%。第三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全省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达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4.4%,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75.3亿元,增长4.9%。住宅建设速度加快,比上年增长40.6%。

新开工项目规模扩大,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1998个,比上年减少245个,在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50.7亿元,每个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由上年的1179万元提高到2256万元。建成投产或营运的有吉林风电一期、亚泰水泥二期、通海高路华空调器、一汽大众奥迪A6轿车等26个项目;在建的有长余高速公路、吉林哈达湾电厂、城乡电网改造等项目。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61.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3.3%。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油开采35.3万吨;煤炭开采14万吨;发电机组容量35.7万千瓦;11万伏以上输电线路8公里;市内

电话自动交换机38万门;长途光缆76公里;微波线路800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在拉动内需上下功夫,使生产出现了稳步回升的势头。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19.7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97.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其中,铁路390.33亿吨公里,增长6.8%;公路81.3亿吨公里,增长3.3%;水运O.7亿吨公里,增长2.3%。旅客周转量完成184.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2%。其中,铁路111.14亿人公里,增长6.7%;公路73.29亿人公里,增长8.0%;水运0.07亿人公里,与上年持平。公路竣工里程1835公里。民航事业稳步发展,到1999年末,全省已开通47条国际国内航线和1条省内航线。

邮电通信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全省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现代化通讯工具进一步普及,通信传输能力大大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4亿元,增长25.6%;电信业务总量67.54亿元,增长39.8%。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2.52万公里,增长17.8%;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38.2万门,总容量达到40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9.4万户,分别比上年新增用户55.8万户和45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16.8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8.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1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66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76.8%。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迅速,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2.27万户,多媒体用户达到2.1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6倍和2.7倍。

六、国内贸易

1999年,全省以住宅、汽车和建材、农机具、农资、中低档消费品为重点,采取多种鼓励消费措施,改善了消费环境,促进了市场销售和居民消费,使全省商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59.23亿元,增长7.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4.72亿元,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经济继续退出消费品市场,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1.89亿元和39.77亿元,下降8.2%和11.9%;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6.33亿元和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和3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0.1%,餐饮业增长17.7%,制造业增长7.0%。商品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集贸市场网点稳步增加,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9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317.17亿元,增长2.4%。

七、对外经济

全省外贸部门和生产企业奋力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出口总额10.20亿美元,增长36.1%;进口总额11.97亿美元,增长32.5%。出口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对几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美国、朝鲜出口分别增长11.4%、95.6%、4.5%和21.1%;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增长52.8%,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增长52.2%o

引进域外资金取得较大成果,组织了同浙江、江苏、上海的经贸合作交流,共签约项目235项,引进省外资金近百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协议利用外资额达8.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3%;实际利用外资额4.21亿美元,下降27.3%。其中协议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50亿美元,下降9.1%;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3.O1亿美元,下降26.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06项;合同金额3.93亿美元,增长1.6倍;完成营业额1.80亿美元,增长39.9%o年末在外劳务人员2.73万人。增长2.2%。

旅游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国际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5.94万人次,增长21.3%,其中,外国游客14.1O万人次,增长21.7%。国际旅游创汇4483万美元,增长19.7%。国内旅游日益兴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463.O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31.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财政支出体现了为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服务的目的,基本保证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资金需要。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77.6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 长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01.28亿元,增长8.4%。财政支出234.62亿元,增长7.5%。为落实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1倍,远远高于各项财政支出的增幅。教育事业费增长14.7%。

金融机构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努力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增强各项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各项金融调控政策,支持全省经济发展。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8.25亿元,比年初增 加219.8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419.92亿元,增加55.4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8.91亿元,增加117.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580.41亿元,增加270.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983.4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79.41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全年累计现金总收5469.27亿元;累计现金总支出5670.66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201.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3.8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9.08亿元,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O.7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77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1.8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4.1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批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农业科研机构联合重组有较大进展,一些省属开发型科研机构开始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液晶显示器、基因工程新药、特种工程塑料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正在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队伍稳定。年末全省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4.75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62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8项,应用技术成果550项,软科学成果4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有l05项,其中国际领先水

平13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有472项。向国家提出专利申请2111件,获国家授权专利155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47.O%。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1999年末,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达3600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当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508份,成交金额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天气和地震观测系统。截止1999年末,全省已建立了39个天气预报服务系统接收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VSAT双向接收系统,15个地震台站,3个遥测台站。

技术监督机制趋于完善。全省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06个,其中国家级检测中心7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7个。全年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案件3155件,标值9.87亿元。教育体制改革收到成效,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高

校后勤社会化进展顺利。继续强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普九”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吉林市四所高校顺利合并组成北华大学。1999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40所,招生5.26万人,比上年增长41.6%,在校生13.96万人,增长18.4%;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9所,共招生1.5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20个,招生O.3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人。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在校生5.23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23.48万人次。截止1 999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中291所,在校生24.23万人,比上年增长8.O%;高级中等职业学校234所,在校生9.87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全省初中在校生113.86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82%;小学由上年的9879所减少到959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通过希望工程救助2.64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9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6个,文化艺术馆(站)108个,公共图书馆60个,博物馆16个,档案馆70个。吉林广播电视卫星地面站建成投入使用,有一套广播节目和一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转播。全省有广播电台lO座,电视台lO座,有线电视台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52座, 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86%,电视人口覆盖率94.1%。全省有电影放映管理机构53个。全年出版报纸56种4.63亿份,杂志204种0.56亿册,图书3896种1.37亿册。

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推进。1999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3912个,卫生技术人员13.71万人,医院、卫生院1414个,床位8.59万张。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39.62/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到20.71%o,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1岁。全省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317个,覆盖人口约400万,在农村推行“一体化管理”的乡镇覆盖面达到90%,开展合作医疗的乡镇占乡镇总数30%。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投入资金2172万元,改造乡镇卫生院57个,改造面积达3.23万平方米。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世界杯短道速滑赛、亚洲短道速滑锦标赛、全国第九届冬运会和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大型赛事。在国际大赛中,全省运动健儿获得了18项世界冠军,4人一次破1项世界纪录,2人七次超4项世界纪录。1999年全省有7名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在校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普遍,有93.4%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工作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全省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分别达到83.3%、78.O%和55.7%。省内主要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全面铺开。利用日元第四批贷款进行的松辽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全省建立各级环境监测站65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100%,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达10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809个,项目总投资14176万元。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工程,全省建立了298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604平方公里;建成了235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45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了一批全国生态环境示范项目,1999年国家把吉林省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省。截止1999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总面积182.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入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年出生人28.31万人,出生率为1O.68‰,比上年降低1.1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5‰;全年净增人1 3.86万人,自然增长率5.23‰,降低O.82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657.61万人,比上年增长O.52%。其中,城镇人1252.53万人,乡村人1405.08万人,城乡人口之比为47.13:52.87。6 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8%。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趋势明显。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人均消费性支出3661.68元,实际增长8.4%。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59元,比上年下降5.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47.91元,下降8.4%。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O.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18.47平方米,增加O.95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标准和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进一步落实。全年共争取国家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4.O5亿元,补助欠发养老金和提高养老金标准15.3亿元。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达310万人和292万人,71.9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社会统筹,37.43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26个,拥有床位4.2万张,收养3.O万人。城市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85个。全省所有的乡镇都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全省各类社会福利企业1262个,共安置1.8万城镇残疾人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06万元,接收社会捐赠230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