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吉林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4 15:31:50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58次

(1999年3月2日)

1998年,全省各条战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注重效益,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针,团结奋进,知难而上,认真组织了”三个攻坚、一个工程力,积极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使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 合

全省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初步统计,全省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564.42亿元,比上年增 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3.78亿元,增长13.O%;第二产业增加值590.0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560.56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5.4:39.8:34.8发展为1998年的26.5:37.7:35.8。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3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

市场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年度价格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O.8%,其中食品、衣着价格分别下降2.8%和1.3%,居住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5.5%和7.9%。

各项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998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以公房出售为主的住房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列入计划的85户企业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75户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1407户企业完成了改制和重组;在稳步实施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同时,努力抓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共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53754万元;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7月份以后基本上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23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1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8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2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万人。35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再就业人数大于同期新增下岗职工人数的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比上年末上升O.36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经济效益仍未扭转净亏损的局面;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不旺;金融风险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二、农 业

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为全省农业大丰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虽然西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但全省粮食主产区气候适宜,雨热适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从而降低了灾害的影响。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0.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8.6%。油料、甜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有较大增长,分别增长37.O%、21.9%和1O.6%。烤烟产量由于受政策限制,比上年下降54.1%。

畜牧业和水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8.5%。猪牛羊内产量达到167.OO万吨,增长11.3%;牛奶产量12.42万吨,增长7.6%;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4.20万吨,增长8.O%。

林业工作成效显著,林业开发与资源保护均衡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启动,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省完成造林面积9.0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2%;完成幼林抚育面积67.11万公顷,下 降21.7%;全年林业实现总产值8.08亿元,增长4.O%。森林防火创下连续1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记录。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7.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O%,其中,农用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分别增长5.2%和6.1%;以打井抗旱和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到1998年底,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25.1O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O%,节水灌溉面积40.3O万公顷,增长1.3倍。全省认真组织并完

成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极大地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以肉牛、生猪、肉鸡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畜产品加工业取得较大突破。长春大成公司30万吨玉米系列加工项目、德惠鹊源1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九台华兴公司一期35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和柳河华龙公司新增15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扩建项目等;重点工程已竣工投产;吉发赛力事达30万吨玉米系列加工项目、吉林德大公司三期扩建新增5000万只肉鸡系列加工项目,长春皓月公司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及柳河凯帝公司12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等重点工程也正在抓紧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改革按照“三改一加强”总体要求,全面启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兼并破产和资产重组,全省五大支柱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困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放开搞活小企业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效益攻坚迈上了新台阶。

全省工业生产总体上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5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国有企重业工业增加值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4.2%;集体企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25.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22.1%。全年轻工业增加值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重工重

业增加值268.4亿元,增长6.1%。全省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l411亿元。

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产品结构得到改善。汽车、化工两大老支柱产业优势明显,其资产总额已占全省工业资产总额的39.5%。轿车产量达到8.16万辆,增长19.9%;化纤、乙烯产量分别增长19.5%和26.8%。电子、医药、食品三大产业迅速发展。随着各项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政策的启动,水泥、平板玻璃、钢、钢材等建材类投资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市场供过于求的部分纺织产品、机电产品及能源产量则有所下降。全年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8.0%。

全省工业净亏损状况仍未扭转,但全年经济效益已有较大改观,尤其是下半年,工业扭亏增盈能力得到增强。全年500万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利润为净亏损5.02亿元,比上年减亏3.4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净亏损额22.33亿元,增亏2.33亿元。在全省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效果明显,全年减亏3.25亿元。工业企l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5.28,比上年降低1.0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分别降低0.34和10.9个百分点。

建筑业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建设。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3.6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税总额3.1亿元,增长6.9%。国有建筑业完成施工工程个数5545个,其中实行招投标承包的工程1916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34.6%;竣工工程2839个,优良工程占68.8%;建筑施工面积89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竣工面积397.5万平方米,下降26.6%。

地质普查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区域地质调查397平方公里。有7种主要矿产新增探明储量。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8年,全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策的机遇,多方筹措资金,严格立项程序,充分利用国家下达的投资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一举扭转了自1997年以来的下降局面。

投资总量开始加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50.5亿元,增长18.8%;集体经济投资36.O亿元,增长9.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2.1亿元,下降12.1%。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98.9亿元,增长1O.O%;更新改造投资83.4亿元,增长44.7%;房地产开发投资36.O亿元,增长42.7%。

基础产业得到加强,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全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集中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信、城乡电网改造、农田水利、粮食仓储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45.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1%上升到1.4%。第三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全省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达2OO.8亿元,比上年增 长62.9%,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1.9%上升到57.3%。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90.5亿元,增长1.2倍;住宅、商业饮食业也分别比上年增长30.4%和2.1倍。

新开工项目增多,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2114个,比上年增加682个,在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9.3亿元,每个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由上年的989万元提高到1179万元。在全省施工建设的基本建设大中型、更新改造限上项目60个,共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长春一汽中高级轿车先导工程、吉林奇峰化纤有限公司六万吨晴纶工程、吉化公司乙醛一醋酸工程及通化市自来水公司净水厂改造工程等1 2个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38.O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7.9%。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油开采4万吨;发电机组容量32万千瓦;轿车3万辆;11万伏以上输电线路27公里;新建改建

公路638公里;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6.5万门;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万吨等。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运输之间竞争加剧,公路客运发展优势显现。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为119.2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44.2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4.7%。其中,铁路365.31亿吨公里,下 降12.6%;公路78.72亿吨公里,比上年略有增长;水运O.18亿吨公里,下降82.9%。旅客周转量完成172.1O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3%。其中,铁路104.17亿人公里,下降1.5%;公路67.86亿人公里,增长15.37%;水运O.07亿人公里,下降29.5%。民航事业有了新进展,到1998年末,全省已开通47条国际国内航线和1条省内航线。

邮电通信体制改革顺利进行,邮政、通讯业如期分离,现代化通讯工具进一步普及,通信传输能力大大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5亿元,比上年增长43.O%。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亿元,增长5.6%;电信业务总量47.8亿元,增长51.4%。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2.2万皮长公里,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5O万门,总容量达到35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0万户,分别比上年新增用户43万户和28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12.5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9.5部/百人,城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3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已达63.O%。数字数据业务发展迅速,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6318户,公众多媒体用户达到5719户,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7283户。

六、国内贸易

针对消费市场不活的情况,全省商业企业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网点布局,开拓新的商业业务,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挖掘新的市场潜力,使全省商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44亿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O.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0.84亿元,增长8.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59亿元,增长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18亿元和45.15亿元,下降13.6%和9.8%;私营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72亿元和50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O%和1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6.5%,餐饮业下降O.2%,比上年降低27.5个百分点。

商品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集贸市场网点稳步增加,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新建集贸市场2O处;集市贸易成交额352.93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309.76亿元。全省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辐射能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公主岭市北方温州商城二期开发工程进展顺利;长春果品、蔬菜、汽车三大中心批发市场已被列为国家级市场;北方布匹批发市场、中东装饰装璜材料市场、中东家电市场及华正商品批发中心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

七、对外经济

全省外贸部门和出口生产企业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尽力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6.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O.8%。其中出口总额7.49亿美元,下降19.6%;进口总额9.04亿美元,下降1.8%。出口市场格局有所变化,对非洲、北美洲出口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 长7.3%和23.4%。对亚洲出口则大幅下降,降幅高达26.7%。

全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改进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利用外资渠道,成功举办长交会、98图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年协议利用外资额达8.82亿美元,增长63.7%;实际利用外资额5.80亿美元,下降42.2%。其中协议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95亿美元,增长1.6%;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4.O9亿美元,增长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增加,但规模偏小。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45项,比上年增长2O.7%;合同金额1.48亿美元,下降5O.1%;完成营业额1.29亿美元,下降31.5%。国际旅游业受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3.1万人次,比上年下 降34.O%,其中,外国游客11.6万人次,下降36.O%。国际旅游创汇0.4亿美元,下降36.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狠抓增收节支,广泛筹措资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全省经济健康发展。财政收入适度增长,财政支出基本保证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资金需要。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6.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O.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93.64亿元,增长11.9%。财政支出190.1O亿元,增长6.8%。用于支持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11.O%、28.2%和12.0%;教育事业费增长16.8%。

金融业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服务功能。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8.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7.9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63.92亿元,减少18.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11.83亿元,增加140.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373.21亿元,增加200.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867.2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55.04亿元。全部金融机构现金总收4925.86亿元;现金总支出5113.48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187.63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4.87亿元,增长2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8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3.05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7.05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8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兴工、科技兴农、科技兴市和科技创先活动取得实效,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科技发展计划管理和成果推广示范工作得到加强。尼龙一11树脂研制、等离子体 炬光谱仪、玉米单交种吉单159选育及推广、吉林省主要造林树种生态区划及适地适树研究等一批对我省工业、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

科技队伍稳定,素质提高。年末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万人,基本与上年持平。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91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8万人。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省科研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6.1亿元,增长5.1%,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O.4%。1998年,全省基础研究投入O.4亿元。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40项,其中领先或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的有59项,有12项获国家奖励。全年向国家申请专利1960件,授权专利105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52%。

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省组织完成了700项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了80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55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1998年末,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3440个,从业人员51561人,当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033份,成交金额9.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两基”目标。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积极进行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的联系。稳步推进了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1998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41所,招生3.71万人,比上年增长11.9%,在校生11.79万人,增长7.O%;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由上年的44所调减到33所,共招生3.6万人,比上年增长4.38%,在校生1O.47万人,增长6.14%;研究生培养单位20个,招生2736人,比上年增加582人。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在校生7.35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244.41万人次。

全省普通高中285所,在校生22.44万人,比上年增加3.21万人;高级中等职业学校250所,在校生11.32万人(不含技工学校情况);全省初中在校生109.56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 达97.54%;小学在校生274.2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2%。通过希望工程救助2944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截止1998年底,全省共建成希望小学161所。全年共扫除文盲1.1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8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7个,文化艺术馆(站)641个,公共图书馆60个,博物馆17个,档案馆7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01.9万卷(件)。全省有广播电台1O座,电视台1O座,有线电视台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46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5%,电视人口覆盖率93.4%。全省有电影放映管理机构54个。全年出版报纸56种4.1亿份,杂志199种O.5亿册,图书3362种1.1亿册。长影厂全年共生产故事片5部,译制片4部;全省共拍摄电视剧19部258集,译制7部270集;制作广播剧12部16集。

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推进。1998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832个,床位9.3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6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56万人,其中医生5.89万人,增长4.6%;护师、护士4.12万人,比上年略有下降。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0个,卫生技术人员O.72万人,比上年增长2.9%。妇幼卫生机构64个,卫生技术人员O.24万人,增长1.2%。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93.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61万人。目前全省已有32个县(市)达到PHC合格标准,占全省县(市)总数的78%。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国际大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十四项世界冠军,在第十八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共获得6枚银牌,3枚铜牌;在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上,我省选手获得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7枚,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省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年贡献奖”。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新阶段,群众体育活动蒸蒸日上,我省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98全民健身周”优秀奖;有93%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省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分别达到81.3%、79.5%和52.O%。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98%,当年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产的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 达96%。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72个,总投资8734万元。全省建立了26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30平方公里;建成了21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66平方公里。

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截止1998年年末,全省共颁布地方环保法规、规章8件。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加强,技术体系日益完善,开展了长春市空气质量周报工作。省放射性废物库建成并投入使用,放射性废物收储工作全面展开。利用日本政府贷款进行的松辽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已正式签约。1998年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保护区总面积186.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95%。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人员4176人。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31.1万人,出生率为11.81‰,比上年降低O.4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76‰;全年净增人口15.95万人,自然增长率6.05‰,降低O.75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643.75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城镇人1248.64万人,乡村人1395.11万人,城乡人口之比为47.2:52.8。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1%。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人均消费性支出3449.74元,实际增长1.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2400元,实际增长1O.O%;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1.44元,下降9.3%。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O.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17.52平方米,减少1.12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1998年末,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全省有276.2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5.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33.4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全省所有县(市)均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5.1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19.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24个,社会福利床位4.2万张,收养3.3万人。城市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 心481个。全省有90%的乡镇建立起社会保障网络。全省各类社会福利企业1376个,共安置O.9万城镇残疾人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418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34万元,接收社会捐赠26005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