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白山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16 14:03:39 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274次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而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创新,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经济总量保持增长,民生事业继续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新常态下持续稳步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1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5.0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6.9%。人均GDP达到56484元,增长6.9%。三次产业比例为8.4:59.4:32.2,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1%。
 
全市实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1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73.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0%,涨幅比上年缩小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5%;烟酒类价格下降0.4%;衣着类价格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2.9%。
 
当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5.3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4.0亿元,下降5.5%。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4.3亿元,下降4.5%。全年完成税收收入51.8亿元,增长4.5%。全市完成财政支出138.2亿元,增长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亿元,下降12.3%;住房保障支出12.0亿元,增长9.9%;科学技术支出1.5亿元,增长20.1%;医疗卫生支出9.8亿元,增长4.9%;节能环保支出5.3亿元,增长17.0%;交通运输支出6.2亿元,增长30.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实现种植业增加值42.7亿元,增长5.0%;林业增加值7.8亿元,下降5.6%;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6.4%;渔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10.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12.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06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4.1万吨,比上年减产8.1%,其中,玉米产量18.7万吨,减产6.6%;水稻产量0.7万吨,减产13.0%;人参产量1.5万吨,增产0.9%。
 
全市猪、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20.1万头、6.8万头和6.6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0.01%、5.0%、5.7%。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9万吨,下降1.1%;禽蛋类总产量1.7万吨,下降5.8%;牛奶总产量1110吨,下降1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39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2.7亿元,增长8%。
 
从轻重工业看,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30.9:69.1,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同比增长8.9%;重工业264.5亿元,增长6.0%,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增速2.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4.9%,占比重28.1%;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增长6%,占比重71.9%。分行业看,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同比增长7.4%;制造业增长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占比较大的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0.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12.8%;黑金属采矿业42.6亿元,增长17.2%,占比11.1%;木材加工业58.4亿元,增长4.9%,占比15.3%;饮料制造业20.8亿元,增长2.9%,占比5.4%;医药制造业51.3亿元,增长12.8%,占比1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2亿元,增长8%,占比11%。资源型行业实现增加值245.6亿元,增长4.9%,占比64.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共实现利润26.9亿元,增长26.3%。其中,木材加工业实现利润3.6亿元,增长24.4%;饮料制造业实现利润3.0亿元,增长7.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8亿元,增长67.5%;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3.2亿元,增长21.2%。
 
综合能耗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83.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9%。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1.3%。
 
建筑业呈现下降。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2.1亿元,比上年下降13.3%。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44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5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完成工业投资317.4亿元,增长15.9%。
 
全年完成非国有投资376.2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65.0%,其中完成私营企业投资154.3亿元。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105.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18.2%。全市在建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有96个,完成投资131.5亿元;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完成投资29.6亿元。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1亿元,比上年下降41.5%。商品房竣工面积54.3万平方米,下降51.6%;商品房销售面积32.7万平方米,其中,销售住宅面积29.0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全年共引进省外(国内)资金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际利用外资23945万美元,增长14.4%。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1.6万辆,汽车保有量8.5万辆,家用私人轿车保有量3.4万辆,增长25.9%。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434万吨,完成公路客运量1648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0.8%。完成货运周转量33.68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56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3%和下降2.0%。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共实现高速、国、省干线以及县乡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48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条55.2公里(营松高速靖宇-花园口段)、国道4条968.5公里、省道6条338.1公里、县道12条647.5公里、乡道1538.8公里、专用公路1562.6公里、村道1374.6公里。全市共拥有道路运输汽车保有量16992辆,其中:载客汽车6151辆(包括公交车辆796辆、长途客车776辆、出租车4579辆),载货汽车10841辆;长途客运班线累计361条,其中:跨省线路33条,跨地线路65条,跨县线路83条,县内线路180条。
 
邮电通信业良性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0亿元,增长9.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6亿元,下降3.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5.5亿元,下降1.2%。其中,全市移动电话交换设备容量149.4万门,局用交换机容量33.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7.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9.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33.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5.6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22.5万户。
 
六、贸易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全市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4.6亿元,增长1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8%;乡村实现零售额29.6亿元,增长9.8%,增速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5亿元,分别增长7.7%和15.0%。
 
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中,与上年相比,粮油类增长14.5%;金银珠宝类增长1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汽车类增长73.2%;化妆品类增长12.6%;中西药品类增长25.1%;书报杂志类下降9.6%;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1.7%;日用品类增长3.5%;肉禽蛋类增长2.0%;通讯器材类增长33.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4%。
 
外贸出口止降回升。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38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出口18662万美元,增长6.1%;进口5156万美元,增长11.4%。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5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23.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85.2万美元,分别增长6.4%和16.0%。旅游业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71.8亿元,比年初增加30.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94.3亿元,比年初增加35.5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96.2亿元,比年初增加38.4亿元;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6.9亿元,比年初增加4.8亿元。全市小额贷款公司47家,累计发放贷款35.0亿元,贷款余额6.5亿元;全市有融资性担保公司9家,在保金额合计15.3亿元,累计担保额合计89.8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3家,保险行业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3789.0万元,增长74.9%;人身保险费收入1.0亿元,下降10.8%。当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总额2729.3万元,提高2.1%。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717.0万元,下降25.3%;人身险给付金额1012.3万元,提高169.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当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量182件,授权量120件,同比增长29.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8件,授权量8件。2014年全市列入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72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3719.5万元。3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14年,我市获得2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项目。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小学191所,在校学生46352人,专任教师5623人;普通初中93所,在校学生25716人,专任教师3882人;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学生18984人,专任教师1481人;中等教育学校21所,在校学生5564人,专任教师929人;高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152人,专任教师252人;幼儿园271所(含民办214所),在校幼儿17430人(含民办11198人),专任教师1307人(含民办83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文物保护取得成绩。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座,博物馆、纪念馆12座。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28.8万户,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率达到79.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3%。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个,其中2014年新增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老道洞遗址、三人班遗址、桦皮甸子城遗址、临江市清真寺、枫叶岭铁路隧道、锦江木屋村、临江铜矿老选矿厂遗址。
 
卫生事业不断改善。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121所,其中,综合医院27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5所,专科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6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所,村卫生室515所,各类诊所466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所,妇幼保健机构6所,卫生监督机构6所,健康教育机构1所,采供血机构1所;开放床位8522张。全市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10人,注册护士4563人。
 
群众体育组织机构和健身队伍不断壮大。现辐射全市城乡的健身站点已达412个;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23人,其中国家级30名、一级234名、二级655名、三级1704名,总人数位列全省第3名。竞技体育工作稳步推进,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得2枚铜牌;参加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共获得56枚金牌、27枚银牌、35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5名。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9300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当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削减617.4吨,氨氮排放量削减67.1吨;畜禽养殖粪便处理(COD)削减量278.2吨,氨氮削减量25.4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削减10173.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5130.4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我市中心区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Ⅱ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48天,Ⅲ级以下天数17天,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5天。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之内。全市6处水源地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饮用水源地三类水体标准的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人口数量稳中有降。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为12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0.6%;非农业人口为8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9.4%。全年出生人口10513人,出生率为8.3‰,比上年提高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818人,死亡率为7.7‰,比上年提高2.0个千分点;自然增加人口6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比上年下降1.9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条件又有改善。2014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88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00元,增长10.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7.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4万人;离退休人数17.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数2.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9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5万人。
 
2014年末,全市城乡低保户数为10.3万户,低保人数1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6%。共发放低保资金4.5亿元。其中,纳入城市低保户数为6.5万户,人数为9.9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11.3%,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7亿元,纳入农村低保户数为3.8万户,人数为4.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2.1%,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0.8亿元。低保保障标准城镇月人均达到426元,农村年人均达到2308元。(执行范围在浑江区和江源区)。
 
注:1、本《公报》为初步(快报)统计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指数为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