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白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6-05 13:29:07 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364次

白山市统计局

2012年5月17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实施“三动”战略,全力推进“三化统筹”,全市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建设全省“较发达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1.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4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7.36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63亿元,增长8.7%。人均GDP达到41325元/人,增长17.1%。三次产业比例为9.1︰59.7︰31.2。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831.9亿元,增长39.7%;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87.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4.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9.5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9%,比2010年涨幅提高1.6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11.0%;烟酒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2.2%;衣着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5.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0.5%;居住类价格全年累计上升2.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全年累计下降1.0%。

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加14.74亿元,增长34.1%。其中,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4.29亿元,同比增加7.39亿元,增长27.5%。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35.53亿元,增长40.6%。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4.09亿元,增长39.4%。全市完成财政支出127.38亿元,增长27.3%。其中:教育支出14.82亿元,增长2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29亿元,增长13.4%;医疗卫生支出9.13亿元,增长19.5%;环境保护支出9.60亿元,增长70.6%;农林水事务支出12.32亿元,增长24.7%;交通运输支出6.74亿元,增长31.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实现种植业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31.9%;林业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2.9%;牧业增加值4.45亿元,下降47.9%;渔业增加值2.34亿元,下降2.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9亿元,增长8.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36万亩,比上年减少1.44万亩,下降1.9%。全年粮食总产量22.83万吨,增长13.9%。其中,玉米产量16.83万吨,增长14.9%,单产6057公斤/公顷,增长14.7%;水稻产量0.81万吨,增长3.0%,单产6533公斤/公顷,增长12.8%。

2011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7.66万头、6.68万头、6.14万只和57.9万只,其中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增长6.3%、5.9%、6.0%和6.2%。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7万吨,增长5.9%;鲜蛋类总产量1.74万吨,增长5.9%;牛奶总产量0.14万吨,增长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速度加快。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91.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9.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3%,拉动经济增长12.5个百分点。从行业类别看,资源型行业仍是拉动白山市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资源型工业实现增加值205.4亿元,同比增长26.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5个百分点,对工业的贡献率为63%。从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调整趋向优化。以医药、饮料、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发展明显提速,以矿产、能源、冶金为主导的重工业稳步增长,轻工业生产增速快于重工业,偏重型的工业结构有所改善。轻工业同比增长54.6%,重工业增长24.4%,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30.2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一路回升,工业效益稳步提高。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共实现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盈利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制品业。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1%,比上年提升48.3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综合能耗水平继续下降。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56.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7%,落后工业增加值增幅16.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耗)为1.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2.4%。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30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0亿元,增长332.5%;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16.7亿元,增长34.3%。

全年完成非国有投资206.1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48.7%。其中,完成私营企业投资78.4亿元。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107.2亿元,增长14.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5.3%。全市在建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有131个,完成投资214.2亿元;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17个,完成投资121.2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5亿元,增长79.3%。商品房竣工面积28.7万平方米,增长28.7%;商品房销售面积131.3万平方米,增长50.2%。其中,销售住宅面积90.1万平方米,增长14.5%。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全年共引进省外(国内)资金245.9亿元,增长34.3%。实际利用外资15358万美元,增长14.0%。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5.0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7%。个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84万辆,增长6.3%。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666万吨,完成公路客运量4845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4.1%。完成货运周转量35.83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1.50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3.4%。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7公里,国家级公路达到214公里,省级公路1090公里,县级公路671公里,乡级公路1516公里,村级公路1239公里,专用公路1557公里。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增长10.7%。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9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全市移动电话交换设备容量20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8.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30.1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1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14.64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18亿元,增长17.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96亿元,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

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25.7%;金银珠宝类增长21.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1%;服装类增长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4%;汽车类增长41.0%;化妆品类增长16.2%;中西药品类增长12.7%;书报杂志类下降3.9%;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28.2%;日用品类增长31.1%;肉禽蛋类增长49.5%;家具类增长25.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2%;通讯器材类增长29.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9.6%。

外贸出口形势好转。201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76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出口20238万美元,增长7.2%;进口7374万美元,增长64.3%。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11.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6%和29.0%。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4万人次,旅游收入126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25.6%。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4.55亿元,比年初增加60.8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4.72亿元,比年初增加34.14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86.48亿元,比年初增加34.16亿元;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3.34亿元,比年初增加4.24亿元。

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4家,保险行业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44亿元,增长56.8%;人身保险费收入8.07亿元,下降7.1%。当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总额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人身险给付金额1.02亿元,增长52.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科技创新成绩显着。2011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量120件,授权量7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6件,与上年持平,授权量17件,是去年的2倍。有8户企业共17项专利获吉林省专利发展资金补贴11万元,一户企业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13.2万元。2011年全市列入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9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2772万元。全年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3等奖。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市有小学230所,在校学生57489人,专任教师4776人;普通初中92所,在校学生21813人,专任教师5334人;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学生34040人,专任教师1473人;中等教育学校21所,在校学生8462人,专任教师802人;幼儿园224所,在校学生18028人,专任教师99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座,博物馆、纪念馆10座。全市60%的乡镇成立了文化站,全部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有效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活生活。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19.5万户,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率达到82%以上,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7.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1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53个,其中医院60个,卫生院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所6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6768张。全市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44人,注册护士3430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235次,参与人数达5.7万人次;全市晨晚练指导站达到219个;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59名。当年白山市运动员在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上共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6枚铜牌,金牌数列全国第七名,全年参加全国比赛共夺得3枚金牌、5枚银牌和7枚铜牌,参加省级比赛共夺得15枚金牌、32枚银牌和25枚铜牌。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260.6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11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削减1467吨,氨氮排放量削减90吨,垃圾渗滤液处理(COD)削减量148吨,氨氮削减量17吨,畜禽养殖粪便处理(COD)削减量299吨,氨氮削减量45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削减846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831吨。

2011年白山市中心区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1天,Ⅱ级以上天数354天,Ⅲ级天数7天。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之内。全市7处水源地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饮用水源地三类水体标准的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人口数量保持稳定。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为128.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0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1.2%;非农业人口为88.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8.8%。全年出生人口8485人,出生率为6.6‰,比上年提高个0.1千分点;死亡人口5905人,死亡率为4.6‰,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自然增加人口25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比上年提高1.2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条件又有改善。2011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83元,增长13.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39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4元,增长19.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46元,增长3.3%。从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看,2011年市区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4.7%,全市农村为39.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18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8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全市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20.4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66万人;离退休人数达到14.6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9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3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5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71万人,同比增长13.8%,其中农民工参保4.22万人,增长20.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90万人,同比增长8.3%。

2011年,全市共筹集城乡低保资金4.03亿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3.57亿元,农村低保资金0.45亿元。城市低保月发放标准达到221元,农村低保年发放标准达到1144元,有效保障了全市174344人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为初步(快报)统计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