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辽源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9 01:12:52 来源:辽源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798次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与民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突破,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工业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多变中实现较高增长,农业在灾年实现粮食大丰收,社会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综合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410.1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15.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7亿元,同比增长5.1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4亿元,同比增长20.9 %,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10.4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7.0亿元,同比增长10.6 %。三次产业构成为10.4:56.2:33.4,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0%、66.5%和2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167元,同比增长22.1 %。

县区经济发展良好,县区生产总值合计为275.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2 %。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表一、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累计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410.07 15.6

第一产业增加值 42.7 5.1

第二产业增加值 230.4 20.9

工业增加值 196.7 23.7

建筑业增加值 33.7 10.4

第三产业增加值 137.0 10.6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0636万元,同比增长17.7 %。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06069万元,同比增长17.0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0623万元,同比增长18.3 %。全市财政支出640246万元,同比增长20.8 %,其中:教育支出 91348万元,同比增长5.9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024万元,同比增长13.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631万元,同比增长36.2 %。

表二、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万元)

指标 累计完成 增长% 指标 累计完成 增长%

收入合计 280636 17.7 支出合计 640246 20.8

市本级小计 206069 17.0 市本级小计 367509 24.0

市  直 139298 18.0 市直 270558 28.0

龙山区 29580 13.1 龙山区 48883 25.6

西安区 15242 0.4 西安区 33316 12.0

开发区 21949 31.6 开发区 14752 -9.6

东丰县 37005 15.2 东丰县 141960 19.5

东辽县 37565 24.3 东辽县 130777 14.0

三、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4万公顷,同比增长0.6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5.8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市耕地面积182073公顷,比上年增加2132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5公顷,比上年增加0.02公顷。粮食总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26.1 %。

表三、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134.0  26.1

其中:水稻 万吨  16.6 12.9

玉米 万吨 108.0 26.8

大豆 万吨  4.4  29.4

薯类 万吨  4.9 63.3

蔬菜 万吨  14.3  -16.9

瓜果类 万吨 1.3 -31.6

水果 万吨 1.7  -5.6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18.5 %,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54.5 %;林业总产值完成1.1亿元,同比下降21.9 %;牧业总产值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4.8 %;渔业总产值完成0.3亿元,同比下降4.4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5亿元,同比下降39.9 %。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0.2万千瓦,同比增长15.9 %;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093台,同比增长11.8 %;农用运输车5555辆,下降0.2 %;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4.2万吨,同比增长4.4 %。

全市完成迹地更新造林面积718公顷,同比下降9.0%;木材产量81690立方米,同比下降13.6%。

肉类总产量28.5万吨,同比增长16.3 %;禽蛋类产量9.3万吨,同比增长16.8 %;奶类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2.4 %;水产品产量2231吨,同比下降5.9 %;水产品养殖面积3577公顷,与上年持平。

表四、主要畜牧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

肉类 吨 284784 16.3

其中:牛肉 吨 93882 16.0

猪肉 吨 91973  9.3

家禽 吨 95640 24.5

奶类 吨 14476  2.4

禽蛋 吨 92806 16.8

蜂蜜 吨  163  45.5

鹿茸 公斤 68653 19.5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62.4 5.8

其中:牛 万头 60 6.0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70.9 8.6

鹿年末存栏数 千只 190.4 16.4

四、工业

201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5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92.89亿元,同比增长39.0%。完成工业增加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26.0%,占GDP的比重为44.1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7亿元,同比增长 41.9%。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3.6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2.08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95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78亿元,纺织业实现利润1.06亿元,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0.8亿元,上述行业实现利润11.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5.0%。

表五、规模以上主要工业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情况

本年增加值(亿元) 上年增加值(亿元) 增长%(可比价) 贡献率%

辽源地区总计 180.93 129.15 26.0 100.0

主要行业合计 86.42 62.35 38.6 46.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7.70 13.62 13.5 7.9

农副食品加工业 21.83 14.66 38.0 1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56 7.05 35.5 6.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4.71 10.28 36.6 8.6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73 8.35 25.7 6.5

纺织业 9.89 8.39 9.6 2.9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1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71.02亿元,同比增长41.8 %,实现工业增加值134.72亿元,同比增长34.6 %,实现税金6.6亿元,同比增长43.1 %, 民营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4 %,应交税金占规模以上的工业比重为47.3 %。

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2.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5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9.3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3%,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59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97 %,完成了省下达的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7.24 %的目标。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六、2010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生产量 增长(%)

原 煤 万吨 1330.9 10.8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9.5 35.8

化学纤维 吨 10452.0 -29.9

化学药品原料 吨 3661.0 -3.7

中成药 吨 6691.0  25.2

水泥 万吨  142.4  7.0

生铁 万吨  40.6 3.3

钢材 万吨  22.7  24倍

铁合金 万吨  3.08  26.8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1.91亿元,同比增长33.1 %。其中:农村完成投资134.42亿元,同比增长61.9 %,城镇以上投资完成407.49亿元,同比增长25.7 %。

工业投资完成371.21亿元,同比增长46.0 %,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319.49亿元,同比增长47.9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78 亿元,同比下降41.3 %。一、二、三次产业投资额分别为35.9亿元、392.7亿元和113.4亿元,占总投资额比重为6.6%、72.5%和20.9%。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为546.81亿元,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为7.58亿元,占资金来源1.4%,金融机构贷款24.95亿元,占4.6 %,利用外资0.6亿元,占0.1 %,自筹资金471.98亿元,占86.3 %。全年各类房屋施工面积905.2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13.53万平方米;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10.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3 %。商品房销售面积87.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5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0.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9.22亿元,同比增长45.2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5.96亿元,同比增长53.3 %。

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254.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9 %。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市共有公路里程4030公里,新建公路4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89公里,二级公路506公里,三级公路68公里,四级公路3267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1247万吨,同比增长30.6 %,货物周转量228697万吨公里,同比下降4.7 %;公路旅客运输量1475万人,同比增长14.6 %,旅客周转量8123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8%;铁路货物运输量598.5 万吨,同比增长26.0%;铁路旅客运输量100.6万人,同比增长2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1 亿元,同比增长8.3 %;电信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10.6%;邮政业务总量5097万件,同比增长19.0 %,实现营业收入2809万元,同比增长11.5%,全年发送信函 68万件,国内特快专递邮件21.8万件,国际特快专递970件。

来本市旅游人数100.51万人次,同比增长18.3 %,占全省的1.55 %。旅游总收入10.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 %,占全省的1.37 %。入境旅游人数为336人次,同比增长342.1 %,旅游外汇收入12.42万美元,同比增长87.6 %。

七、内外贸易和市场价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5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城镇以上零售额95.6亿元,同比增长19.6 %;乡村零售额11.9亿元,同比增长13.0 %。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15.3%;零售业完成89.0亿元,同比增长18.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3.2 %。

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6164万美元,同比下降1.6%,其中出口总值完成3566万美元,同比下降13.5%。

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引进域外资金235亿元,同比增长43.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3 %,居住类价格上涨4.3 %,衣着类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8 %。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

八、金融、保险业

201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3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2.3亿元,比年初增加1.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5.6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2亿元,比年初增加43.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54.1亿元,比年初增加15.2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4亿元。

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 7.17亿元,同比增长22.6%;保险赔付1.02亿元,同比增长25.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7项,得到批准84项,项目申报批复率达66.0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7.3 %。

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2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小学377所,初级中学59 所,高级中学 9所,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6%。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26人,在校生8486人,毕业生982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487人,在校生 11976人,毕业生3563人。普通高中招生6904人,在校生20179人,毕业生6113人。初中招生 9840人,在校生 33054人,毕业生13557 人。小学招生10107人,在校生56751人,毕业生9960人。幼儿园幼儿17046人。特殊教育招生16人,在校生102人,毕业生4人。

全市初中入学率100.0%;高中阶段入学率92.6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 %。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拥有文化馆4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 2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 1座,电视台1 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0 %。

体育竞技比赛中获得金牌18枚、银牌18枚、铜牌18枚。全省体育运动会获金牌10枚、银牌10枚、铜牌15枚。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236个,其中:市县级医院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861人,其中:执业医师 2176人,比上年增加97人,执业助理医师318 人,注册护士2048人,比上年增加122人。

各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4580张,比上年减少9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908台,比上年增加211台。全年医疗总收入76157.36万元,同比增长27.0 %,总支出74898.9万元,同比增长26.3 %。全年诊疗人次242.04万人,同比下降6.0 %,治愈率 74.4 %,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好转率22.74 %,同比下降0.83个百分点。

十一、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

全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浓度年均值为0.09毫克/立方米、0.026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都达到国家三类水体标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受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324件,结案率为100.0%,满意率为100.0%。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12起,同比下降24.9 %;事故中死亡75人,同比下降23.5 %;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事故7起,同比下降38.5 %,7起事故中死亡7人,同比下降68.2 %;道路交通发生事故120起,同比下降36%,死亡67人,同比下降4.3%;发生火灾事故385起,同比下降23 %,死亡1人,同比下降83.3%,煤矿生产实现无死亡。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43.34万户,全市户籍总人口为 123.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5.98万人,占总人口的45.2 %;农业人口67.77万人,占总人口的54.8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1‰,死亡率为7.2 ‰,自然增长率为2.41‰。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65.02元,同比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10347.53元,增长7.1%,经营性收入935.09元,增长17.0%;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608.13元,同比增长6.1 %,其中:食品支出3729.84元,衣着支出1527.04元,医疗保健支出1357.2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324.26元,同比增长17.6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为37.9%,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8.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5.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4.0万人,工伤保险人数13.7万人,生育保险人数13.6万人。全市共有收养单位32个,收养人数3397人,其中:敬老院30个,收养3178人;福利院2所,收养人数219人。全市享受城镇低保户户数59649户,享受低保人数8782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户数30533户,享受生活保障人数41067人。

城镇就业人员26.5万人,比上年减少6.98万人。年内新增就业人数3519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572人,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678人,比上年减少2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5%,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42979人,其中:异地就业人数116454人,境外就业人数17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