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吉林

白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1 15:09:50 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290次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施“三动”战略,统筹“三化”建设,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8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9.98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38亿元,增长8.3%。人均GDP达到33524元/人,增长17.4%。三次产业比例为10.4:60.0:29.6。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567.20亿元,增长39.8%;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30.6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3.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6.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3%,比2009年涨幅高3.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3%;居住类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衣着类上涨0.9%。

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3.25亿元,同比增加6.87亿元,增长18.9%。其中,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6.90亿元,同比增加3.32亿元,增长14.1%。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25.27亿元,增长27.8%。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7.29亿元,增长23.0%。全市完成财政支出100.08亿元,增长31.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6亿元,增长28.1%;医疗卫生支出7.65亿元,增长43.7%;环境保护支出5.63亿元,增长162.4%;农林水事务支出9.88亿元,增长34.1%;交通运输支出5.11亿元,增长130.9%。

二、农 业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撑下,白山市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完成农业产值30.33亿元,同比下降1.4%;林业产值21.14亿元,增长12.0%;牧业产值14.74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4.27亿元,增长8.9%。全年粮食总产20.05万吨,比上年增产12.8%。其中:玉米产量14.65万吨,增长15.1%;大豆3.73万吨,增长11.3%;水稻0.79万吨,下降3.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速度加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16.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7.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8%,拉动经济增长15.1个百分点。从行业类别看,资源型行业仍是拉动白山市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资源型工业实现增加值162.79亿元,同比增长27.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1.0个百分点,对工业的贡献率为69.0%。从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调整趋向优化。以医药、饮料、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发展明显提速,以矿产、能源、冶金为主导的重工业稳步增长,轻工业生产增速快于重工业,偏重型的工业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轻工业同比增长34.6%,重工业增长29.4%,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5.2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一路回升,工业效益稳步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共实现利润21.66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盈利过亿的六大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饮料制造业。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3.1%,比上年提升了个49.9百分点,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综合能耗水平继续下降。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42.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4%,落后工业增加值增幅14.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耗)为3.3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1.3%。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98.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工程结算收入达到36.34亿元,同比增长24.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拉动经济贡献突出。2010年,全市上下以项目促进为载体,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投资拉动,努力扩大招商引资,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结构的健康协调发展。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75亿元,同比增长33.5%。从投资类型看,工业完成投资318.61亿元,增长35.4%,占投资总额的58.7%,对本期投资贡献率为61.3%。从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看,农夫山泉二期改建、长白山休闲度假村、五道阳岔铁矿设备更新、弘瑞煤业通沟井建设、矿欣公铁立交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长白山滑雪场、华能煤矸石发电、营松高速等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北区、赤松核电前期五通一平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全年共引进省外(国内)资金183.09亿元,增长37.5%。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增长17.5%。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年末全市机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4.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2%。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1万辆,增长5.9%。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617万吨,完成公路客运量465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2.1%。完成货运周转量34.37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0.4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7.7%。截至201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375公里。其中,国家级公路达到214公里,省级公路1232公里,县级公路686公里,乡级公路1493公里,村级公路1193公里,专用公路1557公里。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4亿元,增长18.9%。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19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5.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0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18.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2.2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12.7万户。

六、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内需拉动效应显现。2010年,白山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日趋活跃,呈现出增长速度高、结构升级快的好势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9.08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4.80亿元,同比增长18.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4.28亿元,同比增长17.2%。截止2010年末,全市共有亿元以上市场3个,完成成交额41.26亿元。

外贸出口形势好转。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86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出口16465万美元,增长36.4%;进口2213万美元,增长1.1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28.4%。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3.54亿元,比年初增加41.2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3.67亿元,比年初增加25.82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2.32亿元,比年初增加25.46亿元;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8.85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

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保险行业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16亿元,增长35.7%;人身保险费收入8.39亿元,增长40.3%。当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总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4.9%。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02亿元,比上年下降19.3%;人身险给付金额0.67亿元,下降29.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科技创新成绩显着。2010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量118件,授权量7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3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7件,比上年增长23.7%,授权量8件,与上年持平。2010年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0余项,列入国家、省2010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1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2455万元,其中施慧达药业集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获得资金1000万元。专利补贴26项,获得资金13万元。全年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3等奖。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112所,在校学生61352人,专任教师5556人;小学246所,在校学生59912人,专任教师6464人;中等教育学校23所,在校学生9985人,专任教师928人;其他教育学校78所,在校学生24237人,专任教师5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座,博物馆、纪念馆10座。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13.6万户,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率达到90%以上,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7.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0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53个,其中医院60个,卫生院6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所6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6728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66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00人,注册护士3356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110余次,参与人数达40686人次;全市晨晚练指导站达到  214个;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61名。当年白山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81枚,银牌43枚,铜牌41枚。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2.24万吨,比上年下降1.7 %;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68万吨,下降19.7%,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削减任务的 17.9 %、28.5%。2010年白山市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Ⅰ级天数72天,Ⅱ天数246天,Ⅲ级天数47天,优良级别天数达到318天。

全市 3 条江河的13个监测断面中,好于Ⅲ类水质断面占100 %,有 7个断面水质好于上年,占断面总数的 54 %。白山浑江江段水质有很大的改善,主要是白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行,保证了浑江段水质满足水体功能要求。全市7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全市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之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人口数量保持稳定。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为128.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1.3%;非农业人口为88.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8.7%。全年出生人口8434人,出生率为6.5‰,比上年下降个0.3千分点;死亡人口7419人,死亡率为5.7‰,比上年高出1.3个千分点;自然增加人口10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比上年下降1.6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条件又有改善。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56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22元,下降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4元,增长1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75元,增长14.6%。从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看,2010年市区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5.3%,全市农村为40.6%。全年新增就业4.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全市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20.47万人,同比增长2.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64万人,同比增长1.2%;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0.9万人,同比增长8.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1万人,同比增长11.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3万人,同比增长5.9%。

2010年,全市共筹集城乡低保资金4.18亿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3.35亿元,农村低保资金0.41亿元。城市低保月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55元和180元,比上年增长13.3%和7.6%;农村低保年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 1360元和1073元,增长13.3%和41.2%,有效保障了全市17.71万人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注: 1、本《公报》为初步(快报)统计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