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葫芦岛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3 01:32:35 来源:葫芦岛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24次

1999年,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在农业遭受历史上罕见旱灾,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全年市场运行平稳,主要商品供给充裕,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159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下降0.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6.4%;第二产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0.4%,比重47.6%;第三产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11.1%,比重为36%。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0%,下降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3%,下降0.7%。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26.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万人;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92户,私营企业217户,总户数分别比上年增长0.7%和15.5%。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较大进展,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291个,有2.6万多名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以“抓大放小”、“三分一开”为重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在制度创新、资本运营、主辅分离、下岗分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小企业产权改制面达90%以上。

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军民携手共建文明城市,我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部分国有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企业仍然低效运行;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农业遭受特大旱灾,种植业减产严重。年初以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种子包衣等“3461”工程)抢墒早播等有效措施,但是,由于旱灾严重,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或减产,果树果实普遍较小。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5万公顷,成灾面积20.2万公顷,造成11.8万公顷农作物绝收,3430万株果树受灾。粮豆总产量为历史上少见的四成年,仅有39.9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粮食产量的37%;农业总产值实现37.3亿元,比上年下降9.8%。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等产量分别为389吨和7402吨,分别比上年下降80.7%和71.7

%。旱灾给我市县乡经济及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针对灾情,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受灾地区给予了大力帮扶,减免农业税1302万元,使近42万农户受益。灾区已普遍开展了生产自救工作。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稳粮、兴水、抓菜、发展林木”的总体方针,面向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对种植业进行了“三增三减”优化调整,即旱作、高稞、粗粮作物面积有所减少,水浇地、矮稞、稻麦面积相应增加,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24:76变为28:72。农业各部门之间互补性进一步增强。水果总产量46万吨,比上年下降38.2%;蔬菜总产量116万吨,比上年增长9.5%。畜牧、渔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肉蛋奶总产量28.3万吨,比上年增长10.0%;水产品总产量22.6万吨,比上年增长9.7%。居民的“菜蓝子”更加丰富。

造林绿化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3万公顷。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80公顷。

农田水利蓬勃发展。大灾之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年投入农建资金3.1亿元,新建各类工程1169项,累计完成土石方量1.1亿立方米。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公顷,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2万公顷,新修、加固堤防471.0公里,疏通河道540.8公里。在全省西片农建联检中,我市被评为第一名。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全市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工作,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较大改观。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已有11户大中型企业先后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其中6户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不同形式分离辅助单位128个,分离资产14.6亿元,分离人员2.3万人,其中,列入省重点的锦西炼油化工总厂、锦西化工集团等4户大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改制面已达90%以上。绝大多数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完成增加值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增加值33.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7.0亿元,增长7.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9.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的产品增长较快。主要产品产量原油加工、锌、烧碱(100%)、化肥(折纯)、水泥分别完成444.9万吨、29.8万吨、16.8万吨、26.6万吨、15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7%、2.4%、21.8%、20.2%、7.8%。此外,各种石油制品、发电量、布等产品产量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产销衔接较好,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销率98.5%,比上年增长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在国内需求稳定回升的情况下,国外需求增长

较快,工业出口交货值实现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4%。

工业经济效益逐步走出低谷,剔除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因原油涨价特殊因素影响(利润-5.5亿元、利税-0.7亿元),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回升态势。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不含炼油厂,下同)利税总额实现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实现利润550万元,比上年净增利润1.9亿元。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改善,企业自身经过改革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企业效益呈逐步好转趋势。

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取得较快进展,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全年列入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27项,列入省级产学研项目7项,省级重点攻关项目2项。锦化化工集团8万吨/年聚氯乙烯和8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北方膜公司膜生产线、锦华机械厂6000吨/年对氨基苯酚前期1000吨工程、锦山机械厂稀土分离工程等较大项目均已取得较大进展,部分项目投产后,产生了新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我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在投资增长的作用下稳步发展。全年施工个数为509个,房屋竣工面积4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高速增长。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55.2亿元,增长45.8%。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7.1亿元,比上年增长73.6%;更新改造投资9.5亿元,比上年下降8.7%;房地产投资3.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

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绥中36-1油田登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1亿元)、锦化化工集团8万吨/年环氧丙烷(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及2.4万千瓦电站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绥中发电厂一期工程80万千瓦机组(累计完成投资83.2亿元)、渤海造船厂10万吨级船台、沈山高速公路我市路段及5个出口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并交付使用;金帝大厦、世纪大厦、邮政生产楼等项目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年国家重点项目、大中型及限额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43.5亿元。

投资结构出现一些新的积极变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11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2.2%;新增固定资产6.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1.8%。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邮电通信业再上新台阶。传统的邮电业务一分为四--邮政、电信、联通、移动通讯独立运作,网络结构调整进一步朝着适应市场需求方向发展,竞争机制增强,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全市公路里程达2670公里,其中公路晴雨通车里程2043公里,比上年增长24.0%。通油路乡镇已占乡镇总数的78.8%。全市公路平均好路率上升到67.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完成3880万吨,客运量完成169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3.3%。葫芦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3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3%。全年共完成省列计划项目70余项。沈山高速公路我市路段竣工通车,306国道建昌马道岭隧道全线贯通。锦西火车站已改名为葫芦岛车站,将提高我市的知名度;葫芦

岛港实现国轮外运,成为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渤海造船厂10万吨级船台全面竣工,泊运能力有较大提高。投资1085万元新、改建黑色路面182.1公里,仅102国道黑色路面大、中修16.5万平方米;新、改建几处大中型货运场站。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全年完成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程控交换机容量达33.6万门,比上年增加8万门;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1588.4公里,年末电话机数达21.9万部,住宅电话发展到19.0万户。全市城乡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0.9部。无线寻呼达9.5万户,移动电话达7.5万户。

计算机2000年问题没有造成不良影响,互联网络用户明显增加,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初步形成网络化。自年末市党政信息网上网工程启动以来,上网市直机关用户已近40个。

六、国内、国外贸易业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集体经济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40.4亿元,增长11.9%。各种经济类型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8.5%、4.0%和74.6%。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降。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城乡各类市场已发展到243处,年成交额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对外贸易走出困境,发展较快。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0个,协议利用外资额达50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达5239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全市登记注册三资企业达106家。全年出口供货总值达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出口创汇1.9亿美元。全年接待外地来我市参观游览、洽谈、探亲访友人员24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人员0.6万人次,旅游创汇116万美元。

七、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地方税收稳定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支出完成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重点支持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及“双庆”活动的开展。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全市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达191.6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其中:企业存款32.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居民储蓄存款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达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129.1亿元,中长期贷款7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6%。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不良贷款减少,贴现、拆借业务扩大,股票债券市场活跃,居民投资趋于多元化、理性化。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达2.4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下降8.5%,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24.5%。处理保险赔付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增长1.8%,人身险赔付增长28.3%。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兴市结出丰硕成果。在全市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全年共投入科技经费8851万元,完成科技计划项目50项,其中省级13项,市级37项,有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投产项目19项,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2.3亿元,新增利税0.9亿元,节创汇4100万美元,农业增收3.9亿元。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市属高等教育开始起步,全市“普九”教育提前1年整体达标。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53所,在校生41.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有6522人升入高、中等学校。全市希望小学达57所,新增13所。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6个,图书馆7个,电影院5个,一些多种形式的小电影院、录像厅、歌厅和书报亭等文化娱乐场所不断增多;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广场活动以及送文化下乡活动质量逐步提高,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编辑出版了《葫芦岛市十年概览》一书,填补了我市没有市志的空白;市统计局编纂的《从数字看辉煌》一书综合反应了建市十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站)8座,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5%,分别比上年增长0.6个和2.5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有公立卫生机构212个,拥有卫生事业人员157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96人;医院床位7532张。农村实现初级医疗保健达标,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实行。城乡各地诊病、治病、预防和保健条件得到改善。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全年参加省级竞赛4次,获奖牌15枚。在兴城举办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全市首届全民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参加辽宁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均获得总分第三名。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显著改观。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发展。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开展“绿叶杯”竞赛和“美化亮化工程”等活动,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4.2%,率先进入全国园林先进城市行列。全市供水、供暖、交通等状况有了新的改善。平山水源工程完工,使日供水能力大大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达到281万平方米;京沈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内交通拥挤状况初步得到缓解,秦沈电器化铁路开工建设;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使城市面貌换然一新。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环保意识得到强化。“以治理污染为重点,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海滨城市”的指导思想得到较好贯彻。全市共有环境保护人员379名,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环境监测人员131人。全年用于保护环境投资1.3亿元。加强了对污水、烟气、废渣的“三废”处理,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水、大气环境和近海海域得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等工程有所改观。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36项,完成投资1049万元,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数量稳中有升。全市年末总人口266.2万人,比上年增长3.5‰;人口出生率为8.8‰,上升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1‰,下降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8‰,上升0.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55元,扣除物价指数,比上年实际增长2.1%;职工(含离岗)平均工资572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7元,比上年实际下降17.2%。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养老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三条保障线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机制逐步确立。全年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0.3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养老、工伤保险覆盖率为91%参加离退休社会统筹人数6.0万人,比上年增长8.7%。全年向2.3万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