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朝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3 01:14:42 来源:朝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65次

朝阳市统计局

2003年4月8日

一、综述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测算,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9亿元,同比增长17.7%;第二产业增加值32.56亿元,增长12.6%,其中工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6.1%。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年有81户国有工业企业和23户非工业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改革面分别达到86.2%和69.7%,71户企业改制后已启动生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实施。市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市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开始实施,发展势头良好。财税改革不断深化。调整理顺了市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开发整理、矿产资源市场化以及化石资源保护取得较大成绩。政策性粮食企业撤户并点工作得到推进。市直广电系统资源整合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保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有6.4万名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7.8万名离退休人员实施了社会化管理;医保扩面工作扎实推进;14.4万城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双十富民工程”已启动实施。利用寒窗基金和助学基金帮助2.3万名特困学生走入校园。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小,人均占有量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有待发挥;经济发展的外向拉动局面还没有形成,外贸出口总量少、层次低、进展慢的格局没有改变;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起点低、竞争力不强;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避灾农业,稳步推进“三个大市”建设步伐,农业摆脱了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

粮食生产获得较好收成。春播开始,我市积极抓住春雨及时的有利时机,一次保全苗,尽管后来局部地区遭受了伏旱、秋吊和风雹灾害,但总体气候条件好于前三年,种植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产量分别比上年有较大程度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104.7万吨,比上年增长12.2%;蔬菜产量110.9万吨,增长19.4%;其中蔬菜大棚达到15.6万个,大棚蔬菜面积达到16.9万亩,仅棚菜产量就达54.7万吨,比上年增长21.7%;水果产量7.5万吨,增长66.2%。

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民适应市场变化,在作物品种布局上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较高、市场销路好的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向有利于农民增收方向调整。全市农作物结构布局总体上呈现粮食作物稳中有降,油料、棉花、麻类、糖料作物面积锐减,烟叶、药材、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其他作物大幅度飙升的格局。粮食作物中玉米、高梁面积上升,其他谷物下降。据统计,2002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38.9万公顷,同比下降1%;其中粮食作物31万公顷,下降2.3%,油料、棉花、麻类、糖料分别播种3.1万公顷、1171公顷、21公顷和2701公顷,分别下降11.5%、66%、16%和39.6%。烟叶、药材、蔬菜、其他作物面积分别为3100公顷、117公顷、3.3万公顷和8098公顷,分别增长9.7%、23.2%、34.5%和45.6%。

林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封山禁牧全面启动,造林任务超额完成。植树造林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退耕还林面积之广均为历史空前。在春季雨水较多情况下,造林数量、质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27.2万亩,其中用材林1.6万亩,防护林21.3万亩,经济林2.5万亩,薪炭林1.8万亩。实现退耕还林18.8万亩。大力推进国、省、县级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全市二十余条国、省、县级干道实现了造林绿化。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市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进一步加大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的调整,加快畜牧业种群改良步伐,在稳定大牲畜和生猪饲养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羊业和扩大“三禽”饲养规模,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规模不断壮大。除生猪生产比较平稳外,大牲畜、牛、羊、禽发展势头迅猛。肉、蛋、奶、羊毛产量全面提升,畜牧业生产以其稳定的经济效益而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1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下同)工业总产值完成88.1亿元,增长18.8%。在全部工业中,重工业产值96.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2.4%,增长18.0%;轻工业产值20.7亿元,增长12.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属工业产值增长52.2%,省属工业产值增长11.5%,市属工业产值增长3.6%,县区工业产值增长21.2%。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27.8亿元,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9亿元,增长15.6%。

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7.1亿元,增长20.9%,产销率98.9%,比上年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销售产值75.4亿元,增长21.1%,产销率增长2.0个百分点;轻工业销售产值11.7亿元,增长19.7%,产销率增长2.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销率96.9%,下降0.6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产销率99.1%,增长0.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产销率100.3%,增长3.0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率89.8%,增长0.7个百分点。在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销率99.8%,增长2.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利税5.1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但年末资产负债率73.2%,比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26.3亿元,同比增长3.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全年施工项目1452个,比上年增加20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35个,比上年增加157个。房屋竣工面积1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全员劳动生产率5.72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亿元,比上年下降6.6%。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同比下降9.5%,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28.6%,城乡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下降1.5%。

按投资种类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4.2亿元,同比下降24.4%,更新改造投资5.8亿元,下降24.2%,房地产开发投资7.8亿元,增长60.7%,其他投资10.8亿元,增长6.9%。

按投资的重点行业划分,用于农林牧渔及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比上年下降22.2%,用于工业建筑业的投资14.2亿元,增长16.4%,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1.7亿元,下降63.8%。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5482公里,比上年增加85公里,新铺油路297公里。“双通”工程完成18个乡通油路,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计划(不含上年分乡后计划外的乡镇);完成村通公路98个,超额完成任务。朝锦高速公路竣工,并于8月22日全线通车,大大缩短了朝阳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将带动朝阳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市真正成为沿海城市。全年客运量实现2768万人,同比增长6%,旅客周转量8204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货运量达到3078万吨,同比增长4%,货物周转量10713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7%。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59亿元。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59万门,增长17%;城乡电话装机总数47.3万部;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2.5万户,其中新增用户10万多户;互联网用户7.5万户;特快专递8.8万件,增长4%;邮政函件931万件;各类报刊发行量1905万份。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国内贸易保持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4亿元,比上年增长9.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7亿元,下降10.5%;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亿元,增长1.2倍;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9.0亿元,增长9.4%;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6.2亿元,增长15.9%。按城乡地域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8.8亿元,增长10.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6亿元,增长7.2%。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3.0亿元,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6.2亿元,增长5.7%。

市场物价平稳,总体上呈现低幅徘徊的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4%,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0.3%;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4%;居住类上升5.3%;衣着类下降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6.0%;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与去年持平。

七、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全市协议利用外资合同额实现790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483.5万美元,增长11.1%;域外招商引资完成10.5亿元;全市向国外输出劳务553人次,同比增长14.2%;全年签定工程承包合同额745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00万美元;外贸出口2414.7(海关数)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3.9%,主要是出口大户辽轮停产所致。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26人次,比上年增加111人次,增长18.0%;全市旅游总收入为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国际旅游总收入为3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工作以开发财源,增加收入为重点,强化财税征管力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税收任务。全年各项税收完成13.2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其中国税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地税收入5.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6.1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1亿元,同比下降12.8%。

金融秩序良好。截止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5亿元,增长11.9%;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81.4亿元,增长4.6%。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比上年增长12%,现金支出增长1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8.9%。全年赔付额0.8亿元。

九、社会事业

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全市共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0项,其中省以上计划项目12项。市以上科技成果65项,其中获省科技成果7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开发取得新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达260家。技术市场和专利工作平稳发展,实现技术交易额1500万元,取得国家专利51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以巩固“普九”成果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48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716人,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办职业高中在校生6670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0.5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29.8万人。除成人高等学校和普通小学在校生比上年下降外,其余各类学校在校生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市高中阶段招生人数1.6万人。高考录取首次突破万人。农村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布局调整初步完成,农村初中辍学率得到有效控制。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51个,床位9千张,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完成门、急诊283万人次,另有诊所、卫生所704个,村卫生室2419个。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20.26/十万,比上年大幅下降。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全市有22所医院步入“爱婴医院”行列,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全面启动并有效运行,获得全省“新生儿筛查先进市”殊荣。全市婴儿死亡率11.32‰,孕产妇死亡率13.98/十万。红十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募集了大量国家干细胞库筹备资金,并有106人自愿捐髓者加入干细胞库。大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全年无偿献血450万毫升,无偿献血率100%。加大医疗扶贫工作力度,诊治贫困病人17619人次,减免医药费用50万元。“无白内障障碍市”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卫生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相继获得“朝阳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文明行业”荣誉称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文物事业日益繁荣。全市有艺术表演场所6所,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家,全年共演出240场,其中送戏下乡168场,观众达300千人次。话剧《凌河影人》荣获国家最高戏剧奖项。有群众艺术(文化)馆8家,文化站134个,其中有国家级文化工作县1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文物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有文物保护场所8个,博物馆9个。牛河梁红山文化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竞技体育取得可喜成绩。2002年我市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国际、国内和省级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2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2枚;在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取得了39枚金牌、24枚银牌、22枚铜牌,金牌总数在全省获得第六名。5月26日—28日成功地承办了2002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

十、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全年植树26.8万株,其中主街路大苗路树8450株,新增绿地20公顷,其中新增公共绿地7.2公顷,使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5.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2.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4%。

市区公路状况不断改善。全年重点新建和改造13条城市道路,总面积20.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道路9条、10.5万平方米,改建道路4条、10.3万平方米,改造城区泥泞裸露道路17条、10.1万平方米,新安装13条街路路灯560基杆。人均占有道路面积6.1平方米。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市区煤气用户总户数已达6.4万户、气化率达到74.3%,实现安全供气5465天;公汽公司实现营运里程和安全行车710万公里,工作车率达到92%,新建公共候车亭55个、更新公交站牌182个;城市地上地下管网实行统一管理,全年集中铺设地下强弱电管道15公里。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烟尘治理工作,重点对市区内132台锅炉进行了治理,依法取缔1吨以下手烧煤锅炉19台,改造2吨以上手烧锅炉60台,建成区域联片供暖锅炉房3个;积极开展“一控双达标”活动,全市258家“全口径达标”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对老污染源进行跟踪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发展,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县1个,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6%。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3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4.1%;非农业人口为8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5.9%。人口自然增长率4.04‰。

在岗职工工资收入增加,在岗职工人数下降。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8672元,比上年增长19.2%;在岗职工年末人数21.5万人,比上年减少3.5万人。

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元,比上年增长7.2%,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96元,比上年增长5.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1%。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减少。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4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36.7万人,比上年减少22.1万人。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